福建永宁古卫城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福建永宁古卫城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永宁古卫城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概 述11.1 项目概况1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1.3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31.4 结论4第二章 遗址资源评述62.1 永宁古卫城遗址历史背景62.2 永宁古卫城遗址场地分析72.3 永宁古卫城遗址资源评价8第三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103.1 石狮市社会经济概况103.2 项目建设背景103.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164.1 项目地理位置164.2 用地现状164.3 自然环境条件174.4 基础设施条件19第五章 环境容量与规模预测205.1 环境容量估算205.2 旅游规模预测215.3 高峰人数预测22第六章 建设方案246.1 工程概况24
2、6.2 规划设计依据246.3建筑规划设计24第七章 节 能347.1 执行标准与规定347.2 节能要求347.3 节能措施35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78.1 劳动安全卫生378.2 消防38第九章 环境影响分析449.1 环境功能区划、执行标准及环境质量现状449.2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459.3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489.4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499.5 主要结论50第十章 施工组织方案5110.1 施工特征5110.2 施工准备5110.3 施工过程5210.4 下阶段施工组织设计要求53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计划5411.1 建设工期5411.2 实施计划5411.3 项目管理541
3、1.4 项目招投标55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612.1 工程概况5612.2 估算依据5612.3 估算说明5712.4 投资估算5712.5 资金筹措59第十三章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6013.1 经济效益分析6013.2 社会效益分析6013.3环境效益分析6113.4综合效益分析61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6214.1结 论6214.2建 议62附图:附图1 石狮市地理位置图附图2 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3 石狮市城市总体规划图附图4 石狮中心城区永宁分区规划文物遗迹、风景名胜规划图 附图5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6 项目景观分区总平面图附图7 项目交通分析图附件: 项目选址意见书 第一章
4、概 述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福建永宁古卫城遗址公园建设项目1.1.2 建设地点石狮市永宁镇1.1.3建设单位情况1、单位名称:2、法人代表:3、项目负责人: 4、联系电话: 1.1.4项目由来石狮市永宁镇是著名侨乡,是闽南地区保留完好的古镇之一。永宁镇地理位置座山观海,气势磅礴,许多和山林海景相连的人文、自然景观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美景圣地。永宁镇古卫城历史上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军事要地,是东南沿海一座雄伟的边防卫城,积淀了几百年的历史,至今古代的城墙、壕沟、部分尚存,依稀可见。但由于年久失修,如今的永宁古卫城遗址已是到处杂草丛生。今日的永宁镇,一方面大力保护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和历史
5、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大力筹划城镇的远景规划,高瞻远瞩,统贯全局,发展商业,贸易,建设现代化城镇应有的市政设施和居住环境。面对永宁古卫城如今的处境以及高标准建设滨海新城镇和重振整个永宁镇旅游产业的需要,永宁镇政府决定对古卫城遗址公园进行重新规划建设。建设永宁古卫城遗址公园,不仅能保护和复原古卫城及残留城墙、城壕等文物遗迹,为我省新增一处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历史人文景点,为国家保存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能形成具有吸引力和丰富多彩的旅游风景区,让人们在接受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同时,又能观赏丰富多彩的山石、树木自然景色、游览历史源远流长的镇海石、观日台等景观,对壮大并带活永宁镇旅游产业,提升永
6、宁对外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及整体形象,推动永宁镇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5 建设内容与规模永宁古卫城遗址公园建设包括四个部分:博物馆景区;古城墙遗址、东瀛门景区;浸月池景区;观日台、镇海石景区,总占地面积约84636平方米 。其中,博物馆:1450,城墙:976,城门楼:200,浸月池:300,休闲茶馆:280,商业用房:1300,广场:4291,水面:13625,管理用房:1320,停车场:1283,绿化用地:38086,道路用地:10400。1.1.6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经估算,福建永宁古卫城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工程投资估算450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为2159.58万元,
7、工程其他费用为2007.09万元,预备费为333.33万元,建设期利息为0,流动资金为0。建设资金由永宁镇政府自筹。1.1.7项目建设期本项目于2010年4月开始投入前期工作,拟于2010年10月动工,2011年4月竣工,建设期为1年。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表1-1 主要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84636博物馆1450休闲茶馆280浸月池300管理用房1320商业用房850道路用地10400绿化用地38086停车场1283广场4291水面13625城墙976城门楼200总投资估算4500万元1.3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1.3.1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3、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4、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5、国家文物局“十一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6、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02)15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7、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8、石狮市城市总体规划9、福建永宁古卫城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福建省泉州伟超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10、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数据1.3.2 编制原则1、可操作原则,根据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 2、合理性原则,对建设项目的有关技术经济指标、规划布局等是否有较好的合理布
9、局性和科学性进行论证。3、环境保护原则,确保项目开发利用与生态平衡、建筑与绿化、环保节能设计按规范实施,建造一座有生命力、生动自然、富有特色的遗址公园。1.3.3 研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针对福建永宁古卫城遗址公园的的建设条件、必要性、建设规模、建设内容、项目选址概况、工程建设方案、环保措施方案、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经济社会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1.4 结论永宁古卫城历史上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军事要地,是东南沿海一座雄伟的边防卫城,积淀了几百年的历史,至今古代的城墙、壕沟、部分尚存,依稀可见。永宁古卫城的重要的历史地位及价值决定了必须对其进行科学、严格保护的重要性。本项目建设是保护和传
10、承永宁古卫城遗址历史文化价值的需要,是实现永宁镇城镇发展战略,提升永宁城镇形象的需要;是促进文化交流、旅游及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改善永宁镇环境现状,进一步提高遗址保护水平的需要。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广大人民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作为一个展示永宁镇历史文化的窗口,对于提升永宁对外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改善永宁镇生态环境,加快永宁真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可行且十分必要的。福建永宁古卫城遗址公园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约84636,总投资估算4500万元,建设资金永宁镇政府自筹。项目资金来源稳定可靠,具有可操作性,项目社会效益显著。第二章 遗址资源评述2.1 永
11、宁古卫城遗址历史背景永宁镇属晋江府,历史上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军事要地,古称水澳。唐宋年间,朝廷设水寨以防海盗骚扰,取名永宁寓意“永宝安宁”,明初(十四世纪末)日本国内战不断,战败的南人四处流窜,据记载倭寇大规模侵犯永宁就有三次之多,为了防御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朝廷派官视察福建,遂在永宁建卫专门驻军保卫边陲,据“晋江县志”记载:“明洪武二十七年,遗指挥童鼎在永宁筑城,周八百七十五丈,基广一丈五尺、高二丈一尺,有五座城门,东有海宁、东瀛,各建楼其土。城外,壕广一丈六尺,”。为进一步加强防御,后于“永乐十五年(1421年)又增高城垣三尺,门各增筑月台、敌台、军械库、演武厅”。当年永宁镇有内十景、
12、外八景,风光秀丽、庙宇建筑宏伟气魄、成为中国东南沿海一座雄伟的边防卫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倭寇纠集大股兵力进攻永宁未遂。至四十一年(1562年)终被倭寇攻破城池,大肆烧杀抢劫,军民死伤几尽,城内的重要建筑多被烧毁,永宁居民家破人亡,四处逃散流落他乡,留下的城镇日趋衰败。至清初又遭兵乱,满清政府镇压反抗者,乡民惨遭杀戮,海滨小城百年几番浩劫城廊空废,人烟稀少,一片荒芜景象。满清乾隆年间,社会较为稳定,海上贸易和赴台湾拓业的反战使永宁镇开始复苏,逐年发展成为港口,但仍被列为军事要地。道光二十年曾有四艘英军舰企图窜犯永宁,被水师、炮台官兵抗击而逃走。抗战初期,永宁曾作为交往南洋的海港,短
13、期繁忙一时。随后被日寇占领,烧杀奸淫,惨极一时。码头的渔船、商船被烧尽,使永宁陷入困境。1949年7月永宁解放,成立镇人民政府,属晋江县,后归石狮管辖。经过逐年建设,特别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之下,古卫城焕发了生机,蓬勃地建设发展使永宁成为集工业、商贸、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化港口城镇。2.2 永宁古卫城遗址场地分析永宁古卫城遗址公园地段位置极佳,恰巧在镇东南边缘显月字形的坡地上。东边以新建的大道为界,南北长800米,东西宽约150200米,公园实际用地面积约127亩。目前,古卫城城廊、壕沟依稀可辨,历史上,此处是镇东南沿海观景的胜地。当年闻名的永宁十八景:东瀛门、浸月池、镇海石、观日台、玉带桥、丹
14、凤朝阳、骊龙珠等景点多在此由南向被逐一展开。作为将建成的遗址公园在选址上非常理想,一是这里具备良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环境;二是有丰富的地形、地貌、植被和水文资源;三是地处古迹之中,北望姑嫂塔,南望观音山、黄金海岸,海天一色的美景,有良好的观景视线和视廊。客观上,这些都为形成一个有丰富文化内涵、优美环境的遗址公园打下良好的基础。加之永宁地处亚热带,有海洋性气候,有利于植物生长的资源和条件,精心配置地方树种,灌木花丛和新选配外来的植物品种,作出一个类似黄金海岸地段水准的植物景观效果是完全可以的。遗址公园周边已形成的干道为公园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境内多为小块耕地及空杂地,土质一般。公园和西界的
15、居民犬牙交错,待边界固定种植一些隔离的乔木绿化、会更突出公园的地形和树木轮廓。这种北高南低的地形,从黄金海岸望过来,立体感特强,犹如一片浓郁的绿洲展现出来,与滨海开敞的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遗址公园的建设与黄金海岸之间,长期控制,保持一块过渡性、有弹性的绿地,规划上是相得益彰的上策。依照场地的地形和内容,遗址公园自然地划分成四块,博物馆景区;古城墙遗址、东瀛门景区;浸月池景区;观日台、镇海石景区。这四处的景观特色各自独立,互相不可替代又是统一的整体。只能因地制宜,很好地发掘,利用地段内在的积极因素,人文地、自然地因势利导,贵在自然。属古建筑复原的,属该用中国古典园林手法造园的,属表现壮美的山石自
16、然景观的,区别对待,结果是“虽由人作,宛如天开”,进而创造出一座有生命力、生动自然、富有特色的遗址公园。2.3 永宁古卫城遗址资源评价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将文化遗产分为文物、建筑物、遗址等三个基本类型。遗址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带。永宁镇古卫城历史上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军事要地,是东南沿海一座雄伟的边防卫城,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这种地位是同时期的其他任何城市不可替代的。永宁古卫城的重要的历史地位及价值决定了必须对其进行科学、严格保护的重要性。遗址公园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一种整体遗址保护模式,不仅使遗址得到了较好的保护,通过公
17、园的建设也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场所,弘扬古文明、展示优秀历史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永宁古卫城遗址公园规划设计上充分发掘和利用了地段内的人文和自然方而的积极因素,根据现状进行功能分区,不仅有效保护了遗址,也体现了遗址公园的时代气息,处理好了创新与保护的关系。古卫城遗址公园的建设不仅为我省新增一处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历史人文景点,为国家保存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并且能形成具有吸引力和丰富多彩的旅游风景区,对壮大并带活永宁真旅游产业,提升永宁对外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及整体形象,推动永宁镇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3.1
18、 石狮市社会经济概况石狮是一座富有魅力的城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地处文化历史名城泉州与经济特区厦门之间,与台湾隔海相望,市域三面临海,海岸线长67.7公里,全市面积160平方公里。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市,现辖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30万,外来流动人口40万。石狮市是著名侨乡、对台窗口。全市旅外华侨和港澳同胞近30万人,祖籍石狮的台胞30多万人;是福建省综合改革试验区,作为福建省确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军民共建文明城试验点,享有行使地级市经济管理权限等扩大对外开放的16条优惠政策;是全国著名的服装名城、小商品集散地。建市以来,石狮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机遇、综合改革试
19、验区的新机制,充分发挥爱拼敢赢的人文精神,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87.8亿元、财政总收入2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4.01亿元,分别比增15%、18.1%和20.8%,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居全省前列。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2位,保持全省十强县(市)第2位,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的县级市。3.2 项目建设背景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是民族的根基,是历史的纪念碑。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真实见证,也是我们发展经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必
20、不可少的宝贵资源。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工程,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文物保护工作。胡锦涛同志在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的书面贺词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将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国际合作,保证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充分保护和适度利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 42号)指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21、的角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种种严峻的考验:基础工作依然薄弱;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以及盗掘、盗窃、走私等各种人为因素的破坏,对我国的文物保护构成严重威胁;安防和消防设施建设滞后;大型古遗址的保护设备设施缺乏等等。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别是抢救性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石狮市永宁镇是著名侨乡,是闽南地区保留完好的古镇之一。永宁镇地理位置座山观海,气势磅礴,许过和山林海景相连的人文、自然景观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美景圣地。唐宋时代的寺院、塔、明代的祠堂、城隍庙,无
22、数充满传奇色彩的风景点、文物遗址构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永宁镇古卫城积淀了几百年的历史,古卫城的城墙和壕沟仍依稀可辨,甚至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堡垒也都清晰可见。但由于年久失修,如今的永宁古卫城遗址已是杂草丛生,垃圾随处可见。面对永宁古卫城如今的处境以及大力筹划永宁城镇远景规划、重振整个永宁镇旅游产业的需要,永宁镇政府决定对古卫城遗址公园进行重新规划建设,要求充分结合地形环境,不破坏自然覆被及遗迹,依山就势灵活布局,把永宁古卫城当年的历史面貌体现出来,记载一组组民族英雄抗击倭寇的英勇斗争场面和英雄气慨,让子孙后代永远几年永宁古卫城,恢复它在我国古代海防前哨应有的历史地位。重建永宁古卫城遗址公园,不仅
23、能保护和复原古卫城及残留城墙、城壕等文物遗迹,为我省新增一处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历史人文景点,为国家保存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能形成具有吸引力和丰富多彩的旅游风景区,与遥相呼应的黄金海岸以及城隍庙等旅游景点连成一片,让人们在接受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同时,又能观赏丰富多彩的山石、树木自然景色、游览历史源远流长的镇海石、观日台等景观,对壮大并带活永宁真旅游产业,提升永宁对外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及整体形象,推动永宁镇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3.1.是保护和传承永宁古卫城遗址历史文化价值的需要永宁镇古卫城历史上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军事要地,是东南沿海一座雄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 永宁 古卫城 遗址 公园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57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