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 考试重点.docx
《人格心理学 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心理学 考试重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格心理学 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 1、无意识:主要是指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种族遗传得到的、不曾出现过的、被压抑的、个人不可能觉察的心理现象。在人格中占有优势地位。 2、安娜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指个体习惯性的一种带有潜意识的反应方式,其目的在于防止自我因挫折冲突引起焦虑的压力。 3、性敏感期:大约从三岁到六岁是性敏感期。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动欲区转移到了生殖器,儿童通过抚摸、显露生殖器获得力比多的满足。开始有了性别之分,产生有关自己父母的情绪冲突。 4、集体潜意识:位于心灵深处,其基本含意是,在人类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祖先经验的积淀是人类据以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决定着人的本能。 5、阿
2、德勒生活风格:阿德勒认为,每个人追求优越的目标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从而导致追求优越的方式也不同,他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生活风格。 6、阿德勒机能自主:指成人的行为动机一旦由原初的生物性动机形成为现在的社会性动机,就具有自主支配行为的独立机能,过去的动机与目前的动机在机能上没有联系。 7、斯金纳强化相依原理:斯金纳认为只要我们把复杂行为分解成一系列小的循序渐进的步骤,精确地安排强化的组合方式,使有机体逐步向目标逼进,学习的过程总会达到成功。 8、马斯洛自我实现: 作为一种基本需要或动力的自我实现,是实现潜能的过程,而不是一种终结状态,它意味着发展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作为一
3、种人格的自我实现,是一种存在,而不是一种演变,它往往被视为一种终极状态。 9、维特金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某种认识活动特征或方式。 10、米歇尔自我图式:自我图式是指影响个体关于自己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认知结构。“从过去的经验中得到,对自我的认知发现。它组织和指导与自我有关信息的加工。” 11、弗洛伊德能量投注:能量或力必多倾注于某种对象而使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 12、弗洛伊德神经性焦虑:担心本我的冲动会战胜自我时所引起的恐惧感。 13、荣格情结:情结就是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聚集在一起,缠绕在一起,形成一簇难以解开的心理丛或心理结。 14、弗洛姆社会性格:同一社会中绝大多数
4、成员所具有的基本性格结构,源于群体的基本和共同的经验。 15、斯金纳强化:在一种刺激情境中个体的某种反应后果有使该反应出现机率提高的作用。 16、班杜拉自我效能: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力及行为能否产生预期结果所报的信念。 17、马斯洛约拿情结:天才长陷于一种内心冲突:一方面他像每个正常人一样愿意表达自我,发挥自己全部的潜能;另一方面,他有发现自己要学会像圣经中的约拿一样掩饰自己,贬低自己,来避免他人的攻击。这种内心深处的矛盾冲突就是约拿情结。 18、罗杰斯现象场:每个人都以独特的方式感知世界,个体对感知过、经历过的事物都赋予一定的主观意义,这些知觉和意义的整体便构成了个人的现象场。 19、罗杰斯自
5、我概念:在个人现象场中有一部分是关于自我的感知和认识,这就是自我概念。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自我知觉与自我评价的统一体,它代表个体对自我感知的一种组织化和一致性的模式。 20、凯利构念:构念是对个体的行为所以如此的解释,是个人对周围世界的看法、解释和赋予意义的过程。 1、心理学中关于人格的定义有那几种类型。 罗列式的定义:个体一切生物的先天倾向、冲动,趋向,欲求,和本能,以及由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总和 整合的定义:一个人的任何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多种模式的一个整合,这种整合使有机体的行为具有一种特殊的个人倾向; 层次性的定义:倾向性的层次,通常以统一的或综合的原理行事; 适应性的定义:人在
6、对环境进行独特的适应中所具有的那些习惯系统的综合; 区别性的定义:人格是习惯、倾向和情操的有组织的系统,起作用的整体或统一,而那些习惯,倾向和情操是区别一群中任何一个成员不同于同群中任何其他成员的特征; 阿尔波特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独特的适应; 2、 弗洛伊德的性心哩发展阶段。 口腔期:前口腔期,后口腔期,自我的形成是口腔期最重要的成就;肛门期:前肛门期:主要目标是通过排泄来解除内部压力以获得快感体验,后肛门期:快感来自于保持而不是排泄;性器期:儿童的性感区转移到了生殖器官,通过抚摸、显露生殖器获得里比多的满足。开始有了性别之分,产生有关自己父母的
7、情绪冲突;潜伏:解决了恋父、恋母情结后,里比多暂时潜伏。性兴趣被探索自然、知识学习、文艺体育获得等取代;生殖期:由于性器官的成熟,性冲动再次萌发。从“自恋”转变程“异性恋”。 3、弗洛伊德对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超我之间关系的看法。 人格中最原始,最隐蔽、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无意识的深层。其内容一方面来自本能,另一方面来自被自我所压抑的内容。代表人的自然性或动物性的一面,没有逻辑,没有道德,善恶等,服从于快乐原则。 在本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格组织中的管理和执行机构,保持心理活动的完整性、协调关系。贯穿于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潜意识部分对本我的压制与防御,前意识部分涉及到对以往经验的利用,意识
8、部分处于支配地位,同现实接触,接受现实的影响和超我的监督。遵循现实原则。 从自我中分离出来并发展起来的,是人格结构中最为道德的部分,心理的高级的和超越个体的部分,遵循道德原则。来自于父母和儿童身边重要他人、社会典范的影响,体现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4、阿德勒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 出生顺序:老大-有强烈的权力和优越感,被过度保护,有较高的焦虑;老二 -有强烈的社会兴趣与手足竞争性;老么-被娇纵,缺乏独立性。独子-较少社会兴趣,期待别人的照顾。 .早期记忆 :揭露个人生活型态的最佳引导,是人们投射他们的生活风格的型版,它是个人人格的一部份。 .潜意识梦境的分析:梦境包含我们对于目前问题
9、的感触,以及我们想要如何去做。亦即:梦境具有情绪与动机的意义。 5、奥尔波特提出的人格特质有哪些特点。 特质不是有名无实的。特质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 特质具有动力性。特质的存在可以从实际中得到印证。 一种特质对另一些特质仅是相对独立的。特质与道德或社会判断不同义。 特质既可以是某个个体所具有的,也可以是群体所具有的。任何特质都是独特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行动甚至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 6、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理论。 他把人格结构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个水平: 最底层特殊反应水平,是个体对一次实验性试验的反应或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最基本的“个别反应”,属误差因素;
10、 其上为习惯反应水平,例如重复实验或生活情境重新出现,一个人就会以相似的方式反应,属特殊因素; 特质水平,是由一个人的习惯反应所构成的个人的人格特质,属群因素; 最上层的类型水平,是基于人格特质的相互关系而显示的类型,属一般因素。 7、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 注意过程:选择和吸取何种信息;保持过程:心象表征系统、言语表征系统; 动作复现过程:表征转化为动作的再现;强化和动机过程:对榜样行为的直接强化会直接影响模仿者的自发的行为表现,被奖赏的榜样行为会得到更多的表现,而被惩罚的榜样行为则更少得到表现。 8、威特金的心理分化理论。 分化是有机体系统发展的一个主要形态特征。 分化较小的系统处于比较同质
11、的状态,而分化较大的系统处于比较异质的状态。 分化主要表现为自我与非我的分裂或自我与外界之间出现一定的界限。 分化在各领域机能中表现为自相一致性 9、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的整体性: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认知、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但在真实的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和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不相同的,由于人格结构组合的多样性,使每个人的人格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人格的社会性: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格心理学 考试重点 人格 心理学 考试 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54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