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制解调的原理与应用课件.ppt
《调制解调的原理与应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制解调的原理与应用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调制解调的原理与应用,从早期的收音机、电视、有线电话到现在的移动电话、数字电视、3G、4G移动网络,现代社会的种种通讯与传媒方式都离不开信号的传输。而信号的传输过程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交通运输一样需要传输的通道。调制与解调则是信号传输原理中最基本的原理。,引言,调制是一种将信号注入载波,以此信号对载波加以调制的技术,以便将原始信号转变成适合传送的电波信号,常用于无线电波的传播与通信、利用电话线的数据通信等各方面。调制的逆过程叫做解调,用以还原出原始的信号。,调制解调的含义,通过调制可以把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载波频率附近,即将基带信号变换为带通信号。选择不同的载波频率就可以将信号的频谱搬移到希望的
2、频段上。这样的频谱搬移或是为了适应信道传输的要求,或是为了将多个信号合并起来进行多路传输。,调制解调的含义,调制的实质是进行频谱搬移,把携带消息的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较高的频率范围。经过调制后的已调信号应该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仍然携带消息;二是适合于信道传输。调制的模型如图1-1所示,其中 m(t)为基带信号,C(t)为载波信号,Sm(t)为已调信号。,调制的分类,根据不同的m(t)、C(t)和不同的调制器功能,可将调制分类如下。根据m(t)的不同进行划分(1)模拟调制,调制信号m(t)为连续变化的模拟量,通常以单频正弦波为代表。(2)数字调制,调制信号m(t)为离散的数字量,通常以二进制数
3、字脉冲为代表。,调制的分类,根据载波C(t)的不同进行划分(1)连续载波调制,载波信号C(t)为连续波形,通常以单频正弦波为代表。(2)脉冲载波调制,载波信号C(t)为脉冲波形,通常以矩形周期脉冲为代表。,调制的分类,根据调制器的功能不同进行划分(1)幅度调制,调制信号m(t)改变载波信号C(t)的振幅参数,如调幅(AM)振幅键控(ASK)等。(2)频率调制,调制信号m(t)改变载波信号C(t)的频率参数,如调频(FM)频率键控(FSK)等。(3)相位调制,调制信号m(t)改变载波信号C(t)的相位参数,如调相(PM)相位键控(PSK)等。,调制的分类,根据调制器频谱搬移特性的不同进行划分(1
4、)线性调制,输出已调信号Sm(t)的频谱和调制信号m(t)的频谱之间呈线性搬移关系,如AM、单边带调制(SSB)等。(2)非线性调制,输出已调信号Sm(t)的频谱和调制信号m(t)的频谱之间没有线性对应关系,即在输出端含有与调制信号频谱不呈线性对应关系的频谱成分,如FM、FSK等。,调制的分类,调制的实质是频谱搬移其原理如图所示,将调制信号f(t)乘以载波信号cos(0t)或sin(0t),得到高频已调信号y(t),即 y(t)=f(t)cos(0t)或y(t)=f(t)sin(0t)对y(t)做傅里叶变换可得,调制的基本原理,调制的基本原理,同步解调也是在频谱搬移的基础上实现的,在接收端对已
5、调信号乘以与发射端频率相同 的本地载波信号。然后让信号通过一定增益的低通滤波器从而实现对信号的解调。,解调的基本原理,令f2(t)=f(t)cos(0t),y2(t)=f2(t)cos(0t)对y2(t)进行傅里叶变换可得 得到如图所示的频谱图,经过特定低通滤波器后原信号可以被完全还原(理想状况),解调的基本原理,解调的基本原理,幅度调制AM是指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幅度,使其随调制信号呈线性变化的过程。图中m(t)为基带信号,它可以是确定信号,也可以是随记信号。通常认为平均值为0,即无直流分量;A0为外加的直流分量如果基带信号中有直流分量,也可以把基带信号中的直流分量归到A0中。,线性调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调制 解调 原理 应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54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