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1.doc
《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1.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西潞安环能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2010年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12月目录前 言1第一章 企业安全生产现状4第一节企业基本情况4第二节煤炭资源和开采地质条件5第三节 近几年煤矿安全投入情况7第四节近几年煤矿安全事故分析8第二章 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9第一节 安全防护体系存在的问题9第三章 企业安全改造总体规划10第一节企业安全改造总体规划10第二节总体规划实施步骤及目标10第四章 拟申请煤矿安全改造项目的技术方案12第一节安全改造的必要性12第二节安全改造项目技术方案的选择13第三节申请安全改造项目的技术方案14第五章申请项目的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40第一节申请项目的投资
2、估算40第二节资金筹措方案40第六章安全改造项目的实施计划及预期效果41第一节项目实施计划41第二节项目实施后的预期效果41附表:附表 煤矿企业基本情况表附表 煤矿企业安全投入情况表附表2006、2007、2008年国债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表附表4煤矿安全技术改造项目投资估算表附表5煤矿安全技术改造项目投资汇总表附录:附录 发改办能源【2009】2567号: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10年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附录2设计委托书附录3煤炭生产许可证附录4采矿许可证附录5安全生产许可证附录6营业执照前 言潞安矿业集团公司的前身潞安矿务局,成立于1959年1月1日,是全
3、国512家国家重点企业之一,属国家重点煤炭生产基地。2000年7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以晋政函1999114号文件批准,潞安矿务局改制为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目前,潞安集团已发展成为一个以煤炭为基础产业,煤电化、煤焦化、煤油化综合发展的大型现代化能化企业集团。集团公司现有石圪节、五阳、漳村、王庄、常村、慈林山6对生产矿井,潞宁、夏店2对技改矿井和屯留、司马2对在建矿井,12个子公司、6个分公司和8个地面辅助生产单位,职工45000余人。2001年,潞安集团作为主发起人,以所辖王庄、漳村、五阳、常村4对生产矿井及其洗煤厂、石圪节选煤厂的经营性净资产作为出资,成立了潞安环能股
4、份有限公司,除集团公司持有环能公司91.51%的股权外,还有所控股和参股的企业共21家。2005年集团公司煤炭生产规模为2500多万吨,总资产173亿元,年销售收入131亿元,实现利润7.46亿元,2004年在全国大型工业企业中排名第240位,在全省大型工业企业中排名第7位。十五以来,潞安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煤炭工业新型化道路,全面实施战略管理,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构建了煤-电-化、煤-焦-化、煤-油-化三条主产业链,不仅实现煤炭清洁生产和洁净利用,而且在新型煤化工产业及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十一五潞安集团战略发展的总体目标概括为7654321。7,即煤炭产量达到70
5、00万t左右(加上下组煤开发和扩大整合地方煤炭,总产量达1亿t);6,即员工人数控制在6万人以下,职工人均年收入达到6万元人民币以上;5,即总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人民币;4,即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建设屯留煤-油、高河煤-电、潞城焦-化和东古电-化四大生态工业园区;3,即不断拉长加粗煤-电-化、煤-焦-化、煤-油-化三条主产业链;2,即建设两个国家级基地:第一个国家级煤基合成油示范基地和中国喷吹煤生产基地;1,即建成能源化工大集团,树立煤炭循环经济的一面旗帜。山西潞安环能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位于屯留县,是国家重点煤矿。常村煤矿1995年9月26日投产,1997年达产,原设计生产能力400万吨
6、, 2008年核定生产能力600万吨,目前生产能力为600万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第81次、第116次常委会议和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矿井安全改造工作,按照河发改办能源【2009】2567号文件要求,受常村煤矿委托编制潞安环能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2009年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编制依据1.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10年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092567号文2.煤矿安全规程3.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4.矿井水文地质规程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6.矿井防灭火规范7.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管理规定8.矿山电力设计规范9. 山西潞安蒲县黑
7、龙关煤业有限公司提供的基础资料10.设计委托书二、编制指导思想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思想,以常村煤矿提供的资料为基础,以国家及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为依据,实事求是对常村煤矿安全防护体系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选择适宜的安全技术装备,杜绝重大恶性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常村煤矿的安全生产得到进一步的保障。三、主要特点常村煤矿新型安全防护体系是以救生舱和避难硐室为核心系统化的安全防护体系,通过分布在矿井各个区域的救生舱和避难硐室,构建覆盖全矿井的安全防护网,确保每位井下工作人员都有避难的空间。新型防护体系的构建和推广是我国矿山安全领域的一次重大进步,对于提升
8、我国的矿山安全水平和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我国现有的矿山安全防护体系相比,常村煤矿建立的新型安全防护体系具有系统化、信息化、积极防护的突出特点。系统化是指该防护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有机结合的一体。矿井下根据不同工作区域的人员分布、瓦斯涌出量和配风情况,合理的安排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使得事故发生后各个区域的井下作业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避难空间。井下避难空间与矿井的电力、通讯、信号传输和通风系统相互协调,并设立统一的指挥平台,建立系统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信息化是指井下的各个避难空间可独立的与井上的指挥平台进行双向的信
9、号传输,指挥平台可实现井下避难空间和井下人员的定位,并实时监测避难空间的各项参数。避难空间内的各项参数监测仪表设有可与计算机相连接的接口,通过信号传输光缆与井上指挥平台相连接;避难空间内蓄电池的电力使用情况、氧气消耗情况等数据也可实时的显示在指挥平台。矿井事故发生后,指挥中心可根据采集的数据自动的向事故临近的工作区域发出预警信号。积极防护是新型防护体系与原有防护体系的一个较大区别,在事故发生后整个体系开始运行,可向井下未及时升井的工人传达避难和救援信息,同时井下避难人员可向井上救援指挥中心提供井下环境参数引导积极救援,避免了在危险环境中被动盲目等待救援的情况。由于在井下的避难空间可以在96小时
10、内保证遇险人员的生命安全,使得井上的救援工作可有序的开展,可根据井下的灾害情况积极有目的组织和安排救护队员。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常村煤矿2010年安全改造项目总投资为20956万元,其中矿井固定式救生硐室工程投资1254万元,临时救生硐室工程投资1518万元,救生舱及救生舱硐室工程投资14880万元,地面广场及设备3304万元。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10年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092567号文,本次安全改造项目投资本着“企业负责、政府支持”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以煤矿自筹、银行货款为主,国家和地方给予适当补助。按照国家支持煤矿安全改造资金的补助比例30
11、%、地方配套资金与国家补助资金0.2:1的比例计算,申请国家补助6286.8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257.36万元,企业自筹13411.84万元,合计20956万元。第一章 企业安全生产现状第一节企业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及建设地址项目名称:潞安环能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2010年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地点: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二、煤炭生产规模矿井2008年核定生产能力为6.0Mt/a。三、建设单位潞安环能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四、企业基本情况潞安矿业集团公司的前身潞安矿务局,成立于1959年1月1日,是全国512家国家重点企业之一,属国家重点煤炭生产基地。2000年7月,经山西省人民政
12、府以晋政函1999114号文件批准,潞安矿务局改制为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目前,潞安集团已发展成为一个以煤炭为基础产业,煤电化、煤焦化、煤油化综合发展的大型现代化能化企业集团。集团公司现有石圪节、五阳、漳村、王庄、常村、慈林山6对生产矿井,潞宁、夏店2对技改矿井和屯留、司马2对在建矿井,12个子公司、6个分公司和8个地面辅助生产单位,职工45000余人。2001年,潞安集团作为主发起人,以所辖王庄、漳村、五阳、常村4对生产矿井及其洗煤厂、石圪节选煤厂的经营性净资产作为出资,成立了潞安环能股份有限公司,除集团公司持有环能公司91.51%的股权外,还有所控股和参股的企业共2
13、1家。2005年集团公司煤炭生产规模为2500多万吨,总资产173亿元,年销售收入131亿元,实现利润7.46亿元,2004年在全国大型工业企业中排名第240位,在全省大型工业企业中排名第7位。常村煤矿1995年9月26日投产,1997年达产,原设计生产能力400万吨, 2004年核定生产能力600万吨,目前生产能力为600万吨。常村煤矿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盘区式开拓,分2个水平开采,第一水平(目前的生产水平)为+520m水平,主要运输大巷布置在3号煤层下约30m岩层中,开采3号煤层的浅部;第二水平为+470m水平,开采3号煤层的深部。首采区位于常村井田东中部,采区划分为向两翼扩展。常村煤矿井
14、通风方式是中央主、副立井和西坡进风立井进风,中央回风立井和西坡回风立井回风的分区式通风。常村煤矿目前共布置有3个综放工作面(2个主采面、1个配采面)、2个安装回撤工作面,9个综掘工作面、5个炮掘工作面,常村煤矿现为“两采一补”的高效集约化生产格局。三个采区组织生产,生产采区均采用三巷布置,分别是胶带巷、轨道巷和采区回风巷,通风、运输、提升、排水、供电、防尘等系统完善。第二节煤炭资源和开采地质条件一、煤炭资源简况常村煤矿地处屯留县境内,1995年投产,是我国首次部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兴建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之一。井田南北走向17公里、东西走向7.4公里,井田面积 107.38平方公里,主采3#煤层,
15、平均厚度6.02米,煤种为中灰、特低硫磷、特高发热量之优质贫煤,是发电、冶金、化工等行业的首选用煤。经国家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截至2008年底,常村煤矿可采储量51,122.05万吨;尚可服务年限约78年。该矿核定生产能力600万吨/年。二、水文地质条件常村井田内包含15个含水层,即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岩溶含水层、太原组K2、K3、K4、K5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山西组K7砂岩裂隙含水层、3号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下石盒子组K8砂岩裂隙含水层、上石盒子组基岩风化带裂隙含水层、第四系下更新统孔隙含水层、第四系中更新统孔隙潜水含水层等。本矿井在采掘过程先后揭露的断层落差均小于30m
16、。原精查报告没有查明陷落柱的分布情况,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先后揭露了大小不等陷落柱29个(截止到2009年底)。这些陷落柱主要分布在井田北部的向斜轴附近,一般不富水或富水性极弱。目前矿井水主要为3号煤层顶板砂岩水,占总涌水量的95.4%;底板K2灰岩水约为5m3/h,占总涌水量的2.85%;陷落柱内的水3m3/h,占总涌水量的1.7%;无断层水。常村煤矿目前开采范围内,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50m3/h,最大涌水量为550m3/h。三、矿井瓦斯等级和煤尘爆炸危险性根据常村煤矿2009年瓦斯鉴定结果,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71.2m3/min,相对涌出量5.88m3/t;CO2绝对涌出量15m3/min
17、,相对涌出量1.24m3/t。2009年经山西煤矿安全装备技术测试中心检验:3号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类不易自燃。四、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常村煤矿为高瓦斯矿井,又是承压开采,瓦斯、水、火、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同时,其它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交通事件、环境事件也是影响我矿职工安全稳定的因素。结合煤矿生产实际,风险分析如下:(1)瓦斯爆炸。煤矿瓦斯爆炸是煤矿事故重要的至灾因素,特别是由于瓦斯积聚引起爆炸的事故在煤矿灾害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瓦斯事故的发生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往往比较严重。(2)水灾。我矿为井工开采,由于井工开采的采空区容易积水,正
18、在采掘的巷道和工作面容易与积水区域或各种天然水体导通,导致井下空间充水而发生事故。(3)火灾。由于井下存在各种易燃物(煤炭、坑木、油脂等)和高温火源(机械摩擦火源、电气火源、爆破等),导致矿井火灾的风险也相当大。(4)粉尘。粉尘根据其成分不同可以造成两种危险与有害因素:职业病及煤尘爆炸。这两种危害因素都会危及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煤尘爆炸的特殊性,如果没有煤尘云(空气中煤尘的浓度达到或超过40g/m3),往往不会发生爆炸。一般是瓦斯爆炸后,产生煤尘云而引起煤尘爆炸。2006年经山西煤矿安全装备技术测试中心检验:3号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5)冒顶片帮事故。冒顶和片帮灾害是矿山企业常见的灾害之一
19、,往往是由于支护不及时、支护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支护结构不合理及背帮质量不高而导致的。第三节 近几年煤矿安全投入情况一、2006-2009年集团安全投入情况2006-2009年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407880万元,安排使用380092万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安全技改方面的投入76221万元,计划安排主要解决问题是:五阳南峰扩区进风井续建工程、王庄+540水平风井工程、常村+470水平风井工程、屯留南风井工程。2、通风设施方面的投入22449万元,计划安排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常村矿更换主通风机2台,五阳更换主通风机2台,司马更换主通风机2台,补充完善各矿局扇等通风装备及各矿吨煤一元的一通三防专项
20、费用。3、瓦斯抽放方面的投入31302万元,计划安排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常村地面瓦斯抽放工程,屯留采前瓦斯预抽系统及煤仓瓦斯治理工程,五阳、常村、屯留瓦斯抽放钻孔工程及各种抽放钻机等。4、机电及供配电防护方面的投入43782万元,计划安排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建成了石圪节35KV变电所工程、漳西110KV变电站工程、更换了司马主变压器2台、潞宁主变压器1台,补充完善各矿井上下供电系统供配电装备。5、提升运输方面的投入130480万元,计划安排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建设了五阳地面储装运系统、王庄地面储装运系统;实现了漳村矿井自动化系统、王庄6203面自动化系统;配备了五阳7802面、常村S4-3面、常村N
21、3-2面、漳村2303面、屯留S2105面配套设备;改造和补充完善了各矿主、辅运输系统。6、防治水、综合防尘方面的投入10807万元,计划安排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石圪节、王庄15#煤水文地质勘探,五阳76猴车巷防水闸门,各种水泵、喷雾降尘装置,除尘装置等。7、安全管理等其它方面的投入65051万元,计划安排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实现了各矿井下人员跟踪系统;实现了矿区双向数字网信息传输系统,进行了各矿地质勘探、瞬变电磁勘探等。二、煤矿安全改造国债项目工程建设情况我公司20062009年实施的煤矿安全中央投资项目共两项,即:1、2006年王庄煤矿通风系统改造工程项目。2、2009年常村煤矿通风系统改造工
22、程项目。、王庄煤矿通风系统改造工程项目1、项目资金落实及管理情况该项目2006年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投资20062092号文下达计划,计划总投资28024万元,其中:国债2802万元,地方配套560万元,企业自有24662万元。该项目建设资金全部到位,我公司严格按照专款专用、按工程进度拨款的原则,对该项目进行资金管理。2、项目进展情况该项目于2006年开工,到2008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7497万元,其中:国债2802万元,地方配套560万元,企业自有14135万元。2009年预计完成投资8070万元,项目主要形象进度:a、进风井、回风井到底,井下配套工程完工。b、35kv变电所竣工。c
23、、主通风机等主要设备已招标订货。3、项目实施效果本项目投运后,实现如下安全目标:a.确保了王庄矿井+540水平各用风点有足够的风量,增强了矿井抵御灾害能力,为矿井稳产高产提供了安全生产保证。 b.完善了王庄矿井+540水平的安全出口,便于井下工作人员万一发生灾害时,可就近避灾,减少事故蔓延。 c. 从根本上解决了王庄矿井+540水平煤层瓦斯涌出量,实现先预抽及边抽边采,从而达到减少瓦斯涌出量,保证生产安全。、常村煤矿通风系统改造工程项目1、项目资金落实及管理情况该项目2009年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投资20091025号文下达计划,计划总投资10193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039万元,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安全 改造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53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