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物理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
《人教物理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物理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物理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八年物理下知识归纳总结 第六章 电压 电阻 一、电压 电压: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源提供电压,电压形成电流。 电压物理量的符号:U。 1kV=103V;1V=103mV;1mV=103V. 单位:伏、千伏。常见电压值:干电池:1.5V;家庭电路:220V;手机:3.6V;铅蓄电池:2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电压表:测量电压。 量程:0-3V 0-15V。 使用:1、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2、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3、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的规律 电池的串联: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
2、和。 电池的并联: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 串联电路的电压: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并联电路的电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电池的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防止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1、使用优质电池;2、回收废旧电池;3、不要随意丢弃旧电池。三、电阻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就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物理量符号:R。 单位:欧姆();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千欧(K)。 1 M=103 K; 1 K=103。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
3、横截面积和温度。 控制变量法:物理中对于多个因素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的办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四、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结构: 原理: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的。 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对电路起保护作用。 铭牌:例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正确使用:、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接线要“一上一下”、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第七章 欧姆定律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根两端电压的关系 试验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电阻一定时
4、,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欧姆定律:导体中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 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 公式的理解: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 电流:I=I1=
5、I2 电压:U=U1+U2 电阻:R=R1+R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分压作用: = ;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 电流:I=I1+I2 电压:U=U1=U2 电阻: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 分流作用: ;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原理:欧姆定律。 实验电路: 实验步骤:1、画出实验电路图;2、连接电路;。3、从额定电压开始,逐次降低加在灯两端的电压,获得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4、算出电阻值;5、分析实验数据中电阻值变小的原因:灯丝电阻受到了温
6、度的影响,通过灯丝的电流越大,灯丝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电压越高越危险: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人体也是导体,电压越高,通过的电流就越大,达到一定程度就很危险了。 不能用湿手摸电器:对人体来说,比较潮湿的时候电阻小,发生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很大;另外,用湿手摸电器,易使水流入电器内,使人体和电源相连。 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放电时,电压和电流极大,放出巨大的热量和引起空气的振动。防雷要安避雷针。 断路:某处断开,没有接通的电路。 短路:电路中两点不该连的两点连到一起的现象。由于电线的电阻很小,电源短路时电流会非常大,
7、会损坏电源和导线。 第八章 电功率 一、电能 电能是一种能量。如:电灯发光:电能光能;电动机转动:电能动能;电饭锅工作:电能热能。 106J。 电能的单位:J,KWh。1kWh=3.6电能表:测用户消耗的电能, 几个重要参数:“220V”:这个电能表应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10A:标定电流为10A,短时间电流允许大些,但不能超过20A。 50HZ:电能表接在50HZ的电路中使用。 600revs/kwh:接在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600转。 电功:电流做的功,等于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二、电功率 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用电器在单位时间消耗的电能。 单位
8、:w, kw;1kw=103w. 电功率公式: ;t秒;U伏; I安。 计算时单位要统一,如果W用J、t用S,则P的单位是W;如果W用KWh、t用h,则P的单位是kw。 Kwh的意义: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 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公式:P=I2R和P=U2/R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实际电压: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实际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灯泡的亮度由实际电功率决定。 当U U0时,则P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U0时,则P P0 ;灯很暗, 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同一个电阻或灯
9、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 。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P=UI. 实验电路: 实验步骤:1、画出实验电路图;2、连接电路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读出电流表的读数,观察灯泡发光情况;4、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2倍,观察灯泡的亮度,测出它的功率;5、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约0.8倍),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测出它的功率。 注:实验时,电源电压要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 四、电与热 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的现象。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 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 通电时间成正比。 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年级 下册 知识点 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53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