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8单元集体备课.docx
《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8单元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8单元集体备课.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8单元集体备课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简析: 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 古诗词、散文游记,多样化的文章体裁,丰富多彩的语言,一定能引起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课文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有着很强的表现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仔细咀嚼,余味无穷。教学本组课文,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的语段
2、,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 本组教材除课文外,还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积累描摹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搜集自然风光的图片、文字资料。通过这些语文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教学目标: 1、认识部分生字,会写部分生字及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有关课文及自己喜欢的段落。 3、感受文中所描写景物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 5、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语的意思,积累佳句。 6、熟知课文内容,能说出描写景物的特点,感受美德熏陶。 7、
3、 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8、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9、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10、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内容。 2、感受文中所描写景物的美好,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三、教学措施: 1、古诗三首三首古诗词可以按先后顺序分别进行教学,也可以把三首诗词进行比较教学。教学的程序可按照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4、来进行。 2、桂林山水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教学时既要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使情和景的自然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课始,可通过情景渲染导入课文,如通过图片、录像、教师的导语,唤起学生阅读的愿望,接着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教师范读、指名分段朗读、引读、看画面配音朗读,对课文作整体的感知,奠定情感基调。 3、记进化的双龙洞课前教师可作些调查,学生有没有见过溶洞,对溶洞有些什么了解等。理清作者游览的顺序。让学生按示意图说一说作者的游踪。为了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可进行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介绍一次旅游观光的亲身经历,或介绍自己曾经去过的一个溶洞,给课文金华双龙洞的内洞配上
5、插图等等。 4、七月的天山作为略读课文,宜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课堂上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整理,背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和段落。记录一些优美的句子。初读课文时,可让学生观察插图,图文对照,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五、课时安排: 古诗词三首 3课时 桂林山水 2课时 记金华的双龙洞 2课时 七月的天山 2课时 语文园地一 4课时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组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以诚待人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中彩那天尊严,略读课文万年牢将心比心,还有一个语文园地。 中彩那天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使我们懂得了诚实守信是人的精神财富,远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
6、。万年牢告诉读者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实在。尊严讲了一件石油大王哈默罕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更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将心比心虽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能给人心灵的震撼,告诫人们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着想。 四篇文章充满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语言朴实,但内容生动感人。学习本组课文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修养。 除课文之外,还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让学生积累有关诚信方面的古诗文名句和由信字组成的词语,这不仅能丰富语言积累,而且能使学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让学生通过说和写的语文实践活动,加深对诚信这
7、一专题的理解;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能会写会运用29个词语,会读会认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4、感悟人物形象,加深对诚信的理解,并能付诸行动。 5、引导学生潜心读书,充分感知文本内容,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 6、通过揣摩品味文中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感受人物的情感世界。 7、运用课文中学习到阅读方法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文章,搜集身边的有关事例,加深理解,促进行动。 三、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体
8、会叙事要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养成认真阅读、多读多想的好习惯。 3、在理解故事中彩那天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守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 4、了解故事万年牢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5、学习故事尊严时,要从描写年轻人的自尊,懂得什么是尊严。 6、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四、课时安排: 1、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 2、精读课文中彩那天尊严 用45课时 3、略读课文万年牢将心比心 用23课时 4、口语交际 1课时 5、习作 2课时 6、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12课时 五、教学建议: 中彩那天,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母亲所讲的话和
9、描写父亲神态、动作的语句,认真读读,体会父亲的矛盾心态,懂得父亲是在生活艰难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从而体会其品质的高尚。课后小练笔是借助想象进行练笔的内容,它既能丰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训练其想象能力。 万年牢,可以借助课文中三处提到了万年牢,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呢这个学习伙伴的提示,先引导学生找出相关内容认真读读,再体会做糖葫芦与做人之间的关系。前两处万年牢是讲做糖葫芦这件事,后一处万年牢是讲怎么做人。对怎么做人,可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此外,还要学习课文通过一些具体事例来表现一个人好品质的写作方法。 尊严,重点学习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手法,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认识人
10、物的良好品质。在了解事情的经过、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 将心比心,讲述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宽容、理解,课文简短易懂。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课文最后一段,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口语交际与本组专题紧密结合,由课文内容延伸到生活中的以诚待人事例,从而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教学中可以不受课文和提示语所举事例的局限,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以诚待人的事例,来交流讨论。讨论是提高认识的过程,对一些不正确的想法、认识,老师不要仓促地下结论,应该尽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加以解决;学生讲述时要力求做到具体、生动,能
11、够使听者受到感染,得到启发。 习作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说的心里话写下来。本次作文的指导重点应放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他们的情感方面。引导学生想好倾诉的对象,注意运用具体的事例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不要脱离生活实际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 我的发现是前几册教材学习要求的延续,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和勤动笔的习惯,并注意在平时要多读书看报,从而增加积累,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一个有关写作的训练重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一个综合性学习,一个语文园
12、地。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是讲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本组课文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让学生获取新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并能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获得语文的综合素养。 二、学生分析 : 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索自然的奥秘,对自然现象有关注的热情,对于本组课文学生是有学习的欲望的。但学生的关注只会停留在表面,因为学生不会想得那么深入,学习本单元,除了引导学生热爱自然,还要激
13、发学生学习会理性的思考,进而引导学生要保护大自然,探索自然的规律,并学会善于从自然之中获得有益的启示,有效利用大自然为人类造服。因此,要引导学生对话文本,在读中感悟,在进行语言的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加强与科学科的联系,注重学科整合,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交流,引导学生也到大自然中寻找、发现,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设想 : 1、加强学科整合意识,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2、通过师生共同查找有关人类与自然联系的资料,深入感受人类应按自然规律办事,并从自然中受到启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一思想。 3、创设情境,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综合素
14、养。 4、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文章,更深刻地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学习目标 :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能会写会运用31个词语,会读会认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五、教学建议 课前交流 学习本单元之前,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大自然,让学生陶醉其中,还要展示由于人类对自然的有效利用和随意破坏而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再引导学生说说自已的感受。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也引发学生自已搜集有关材料的热情,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习作展示
15、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基本策略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以达到读准字音,读得正确、流利的目的。 2、精读课文,交流读书感受。引导学生读读、画画、议议,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3、延伸与拓展。引导学生交流学习体会,积累优美语句。 各有侧重 1、自然之道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中可以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1)、课前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想想课文的大意。2)、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但要注意这是一项长期训练的内容,不能要求过高,不能急于求成。3)、在进行精读课文时
16、,要交流学生的自己的阅读感受,从中受到启示: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然好事变成了坏事。 在教学综合性学习时注意要考虑与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相结合,给学生适当点拔,办法指导,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并给时间进行交流。使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有更多的内容可以展示。 2、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据详实,使读者感受到保护黄河的紧迫性和责任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本课时,可直接揭示课题,围绕课题引导学生提问,师生共同确定重点问题。要注意教学时要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不能过细,但对于重点问题可做深入思考,如黄河变化的原因,可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进行研读,引导畅谈自己
17、的感受,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进行多种朗读形式的训练,把浏览、默读、朗读有机结合起来。 3、蝙蝠和雷达 这是一篇科普知识短文,思路清晰,很有逻辑性,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增强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热情。也会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独立阅读,再进行合作与交流。在突破难点过程中,要放手引导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学习,如:设计图表,当解说员等方法,教师要适当点拔,热情激励。 教学时还应注意小泡泡的要求,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 4、大自然的启示 本文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告诉我们科学合理地开发、利
18、用大自然,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引导交流受到的启示。还可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写一写自已的感想,自已从自然中受到的启示等,教师要多鼓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写后再进行交流。 拓展活动 本组教材的拓展活动应以综合性学习为主,与语文园地有机的结合。之前的搜集与整理工作教师要从内容上,方法上进行指导,在交流形式上也要多种多样,力争人人参与,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还要有一定的激励手段,开展一系列的评比,如优秀解说员小小发明家办报能手五星小记者等。习作内容的选择上,引导学生可以选自己的发现,也可写自己的发现过程,还可以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学生获得知识
19、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简析: 本组课文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选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的故事和两篇以孩子的眼光关注国际局势,表达对和平的渴望的课文。并安排了与此相关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语文实践活动,还选编了资料袋、阅读链接、宽带网等与战争和和平的资料。本组教材的内容直面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倾吐了孩子们对和平的呼唤。通过本组文本的学习,学生的心灵一定会受到震撼,经受洗礼。本组的四篇课文的内容不同,风格不同,前两篇课文生动有趣,后两篇课文情感浓烈。四篇课文又有许多共通之处,如每篇
20、课文中有许多句子蕴含着丰富的意义,抒发了浓厚的情感。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正确读写本单元5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3、理解课文中有志不在年高等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能通过对文本的理解,理解
21、文中小主人公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人物的品质,树立热爱和平和维护和平的信念。 3、能自己搜集信息,自己处理信息,并从信息中筛选自己所用的信息。 4、学会合情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四、课时安排 夜莺的歌声 2课时 小英雄雨来 2课时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2课时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1课时 语文园地四 4课时 五、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教学中,要把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和领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为教学的重点。此外,本组课文篇幅比较长,因此也可以结合默读的读书要求,来训练学生默读的速度。 夜莺的歌声一课,对话较多,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找出孩子说的话哪些具
22、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反复阅读,体会这些句子表达出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文后泡泡中的思考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间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值得提醒大家的是,有的老师在教学本课时安排学生演课本剧,由于费时较多,且效果不很明显,对课文的理解帮助有限,我们认为意义不是很大。 小英雄雨来,课文较长,教学时可以用来训练学生读书的速度和复述课文。教师要注意阅读时间的要求,上课前自己可以先默读一遍,看看需要多长时间。参照这个时间,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通读课文,然后说说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在大体掌握课文内容的情况下,练习复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思考练习题提示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下册 18 单元 集体 备课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52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