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
《人教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一课 聚聚散散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康定斯基的作品,体验起作品中的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2.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尝试,体会聚与散的不同艺术效果。 3.通过实践,尝试,使学生知道聚与散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4.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欣赏作品体验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 2.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 教具学具:水彩.毛笔.纸.小水桶.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让学生欣赏康定斯基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介绍康定斯基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图一 图二 图三 二.游戏体验 1.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5.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 6.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 7.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8.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用各种工具滴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 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3、 五.拓展 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第二课 点的魅力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圆点在纸上不同位置的感觉。 2.引导学生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3.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2.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 教具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出示一个圆圈,提问:有什么感觉,然后在这个圆圈上再套几个圆圈,有没有不同的感觉。同一圆点在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二.发展阶段: 1.交流各自预先观察的结果,说说圆
4、的种类有哪些,在生活中圆是如何运用的。 2.欣赏教材上的图。 四张有各有一个小圆点的图,请学生观察,这四张图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很多的小圆点并在一起会产生线的感觉 小圆点从小到大的排列会产生移动感。 3.欣赏教师带来的平面构成,说说是否喜欢这样的图,为什么,它是由什么样的圆来构成画面的。 4.教师提高大小不一样的圆面和圆圈,请学生自己来摆一摆,看谁摆出画面更好看。 5.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讨论要准备该如何组成画面。 三.学生动手制作,教师指导 1.要求学生四人小组完成一张作业,可以是用多种材料进行拼帖,也可以用画的。 2.允许根据画面的需要,加入少量的线条。 四.展示评价 1.比一比,哪
5、个小组的作业最有创意。 2.给作业不够想理的小组提出建议 第三课 “五谷”作画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民间工艺艺术“五谷粮食画”起源、历史、传承、发展有所了解。 2.让学生掌握民间工艺艺术“五谷画”的制作工序,对色彩搭配的掌握与运用,图案的设计及制作。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耐心,以及体验作品完成后的成就感。 教学过程 1.导入:小故事引出五谷画的起源。 五谷粮食画起源于盛唐,当时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五谷”在佛教和道教规仪中,地位极高,被视为夺天地之精华的吉祥物,民间则将“五谷”作为辟邪之宝,故用之作画。在清代十分兴盛,全国各地形成了很多流派。其他各朝因战乱不休,国不宁日,故
6、五谷粮食画不能兴盛。当代五谷粮食画的兴起,反映现代社会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民族统一.欣欣向荣。五谷艺术是和谐社会的真实写照。 五谷粮食画得见君面是在乾隆朝初年。当时全国大旱,一半以上省份缺粮,粮食生产和国粮储备之“第一紧要大事”全面失控。上至皇家粮仓,下到州县官仓,都几乎无粮可用。下级官员中饱私囊,朝廷大员.州县衙门与地方势力勾结,欺压百姓.克扣国粮,全国上下粮食紧缺,乾隆皇帝十分愤怒,派钦差大臣前去调查。四川历朝历代是产粮之地,天府之国,沃野千里,素有大清国“粮仓”之称。钦差大臣路过四川重庆府。老百姓得知钦差到此,便向钦差申诉官员如何克扣官粮.欺压百姓。钦差听后大怒,便想出一法,叫老百姓写万
7、言书由他转呈乾隆皇帝。为了更加体现粮食的金贵和引起皇帝对粮食的深度重视,钦差让民间艺人用五谷杂粮做成万言书。这份特殊的万言书转呈皇帝后,乾隆皇帝十分重视这份表文,将其存放。到乾隆执政六十载时,那已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社会繁荣昌盛。这时重庆府别出心裁地用五谷杂粮做成另一副表文,叙述了乾隆执政六十年的功绩和当时的繁荣景象。以五谷述说着五谷丰登,映射国泰民安。这份特别的贺礼让看烦了奇珍异宝的乾隆大帝喜爱不已。因为这份万言书,重庆的五谷文化由此更加厚重,五谷粮食画也成为重庆五谷文化的核心被世代传承。 2.幻灯片结合作品实物的展示,制作方法的讲解。 3.制作主要时间交给学生。 学生构思、起草。教师给学
8、生启发指导。 学生开始动手制作,过程中加入理论与技巧性的知识,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利于学生的掌握,和留出时间给学生制作。 学生作品展示,与作者本人对自己作品的讲解。 学生互评,教师给与总结。 第四课 主体与背景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出示一幅画,问: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
9、?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人物-主体 环境-背景 揭示课题主体与背景 二.发展阶段: 1.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 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2.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 3.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 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 4.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5.学生创作.师辅导 三.作业展示、评价 第五课 色彩的明与暗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明度的含义;了解陈邕和莫迪里阿尼的作品;学会用色彩明暗对比的方法用水粉颜料涂色,
10、提高色彩表现力。 2.引导学生欣赏陈邕和莫迪里阿尼的作品,感受色彩的层次丰富;通过师生互动对作业评析,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明度色彩效果的由来;采用引导学生依据作业标准,对自己的作业作出评价。 3.在尝试色彩明暗的各种表现方法中感受色彩的美感,提高对色彩的鉴赏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明、暗色调的基本知识。 2.明、暗色调的配色方法。 教具学具:水彩画工具.图片.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欣赏 揭示课题 1.复习已学过的色彩知识:三原色、间色、复色 2.学生小组讨论关键字的含义。 3.学生反馈 4.欣赏作品 问:看了这些作品后,你有什么感觉? 5.学生交流感受。 6.小
11、结:作品中有许多色彩,每一块颜色又有明暗不同的层次,有的色彩较亮,是明色,有的色彩较暗,是暗色,这就是色彩的明暗强度,我们称它为色彩的明度。 7.揭示课题:明色和暗色 二.自学方法 尝试调配 1.学生欣赏教材内的调配方法并反馈: 2.板书明色和暗色的调配方法 明色加白色使色彩变亮。 暗色加黑色使色彩变暗。 3.学生尝试调配明色和暗色,教师辅导。 三.教师演示 学生创作 1.演示用不同层次的明度: 你们看色彩层次感的体现就在这随意间的加白和加黑而形成的,你们说有趣吗? 2. 出示未涂色的画面: 3. 师提出作业要求: 在这四幅画里选择一幅涂色。 用色彩的明暗对比的方法涂色。 可以自己创作涂色:造
12、型简单。 四.展示评价 教师小结 1. 展示作业。 学生依据黑板上的评价标准把作业贴在相应的位置。 2. 自我评价 3.小结:红.黄.蓝是三原色。用三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称为间色。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间色调配而成的,这样调配出的颜色称为复色。明度就是色彩的明暗强度,明度高是指色彩较明亮,而相对的明度低,就是色彩较灰暗。 第六课 色彩的渐变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加强学生色彩运用的训练,使他们对色彩的渐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渐变的色彩描绘画面, 2.把握好色彩渐变的度。 教具学具:水桶,盒装颜料,毛笔,色彩卡片若干,调色盘,小水桶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 1在一个大玻璃
13、缸里倒入红颜色水,然后慢慢地加黄颜色水。提问:请问玻璃缸里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2小结:颜色在色性上慢慢地产生变化,称为色彩的渐变。今天我们学习用渐变色来画画。(板书课题:色彩的渐变) 二、寻找生活中的渐变色。 1提问:在生活当中,哪些地方能看到渐变色彩? 2学生讨沦。 三、欣赏书上作品。 四、老师示范运用渐变色彩填图案。在画的时候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边讲边示范,在一个图案甲填上由红色渐变到黄色的色彩,并要求涂的时候不要涂出格子。 六、布置学生作业 1观察要求涂色作业 图案。 2说一说你想用什么颜色背景以及轮廓线。 3,老师小结:背景可以选用实际的色彩,也可以用想象的色彩,轮廓线的色彩要与其
14、他颜色形成对比,使其鲜明。 4布置作业:运用色彩渐变的方法为图案填色。要求画面工整,颜色搭配适当。 七、作业讲评 第七课 色彩的情感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色彩活动,初步感知色彩情感。 2.通过自主探究,学会选择和运用色彩特性,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实际运用能力能熟练大胆地表达和应用色彩,表现思想与情感。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用艺术点缀生活。 教学重难点: 1.色彩情感的认知。 2.运用色彩练习来表达情感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颜料.油画笔.调色盘.水桶. 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计: 欣赏课件。 二.讲授新课 导入:这个女孩是谁?她在奥运会开幕式这么隆重的场合
15、身穿红衣?有什么内涵和意义?色彩的情感是否天生就有的呢?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有此共同的感受?导入课题色彩的情感 1.联想色彩.感悟情感 说到红色,我们一般会联想到哪些事物?看到这些图片,我们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呢?在哪些时候我们喜欢用红色呢?红色的服装会给我们什么感觉? 红是火的色彩,表示热情奔放。在我国,喜庆的日子用红色,红色又是血的色彩,国旗用红色,因此红色象征着热情.喜庆.幸福.革命,另外它又象征着危险,因此红色被运用到了交通信号灯.消防车的色彩。同时红色有时也给人以恐怖的象征。 粉红色,充满使人怜爱的温馨,在人感觉世界里应该是一种冷静的热,理智的情。淡雅的爱,高洁的品。 由此可见,色彩的
16、情感是怎样产生的呢? 2.自主探索.感知色彩情感 刚才我们共同探索了红色在生活的应用与其情感的产生之间联系。下面咱们分组进行色彩的情感的探索。每组分配一种色相,进行讨论。要求组长统计出该色彩的联想事物和可能产生的情感特征。两分钟后依次汇报。 3.讨论结果展示: (1)蓝色:可以联想到蓝天.海洋.宇宙自然界中蓝色的面积比例很大,寓意蔚蓝的大海和晴朗的天空,是自由祥和的象征。蓝色的注目性和识别性都不是很高,但是给人一种冷静.清凉.深远的感觉。蓝色是极端的冷色,具有沉静和理智的特性。在西方“蓝色音乐”指的是悲伤的音乐。 绿色:绿色是植物的色彩,可以联想到绿叶.草原.蔬菜。意味着生长,充满生命活力,是
17、青春.生命.希望的象征,给人以安全.和平的感觉。他的刺激性不高,是轻松舒爽.赏心悦目的色彩,对生理和心理的作用都很温和,所以绿色是大多数人喜欢的色彩。它是未污染环境的标志;绿色代表安全通行信号,又是有点职业的专用色。 黄色:可以联想到光源、柠檬、油菜花,黄色还象征着丰收,意味着光明和希望。黄色是有彩的纯色中明度最高的颜色,给人以光明.轻快.活泼的感觉,黄色的识别性强,注目性高。多被运用到告示牌.马路斑线等地方,如交通信号灯红绿灯。在中国,黄色是高贵与权威的象征。为中国帝王的专用色; 橙色:橙色的刺激性相对于红色来讲,显得弱一些,但是其识别性很强,象征热情又象征光明,橙色的性格很活泼,往往代表一
18、种冲动、兴奋、温暖。 紫色:紫色与葡萄、紫罗兰、夜空联系密切,所以富有神秘感。明亮的紫色可以产生妩媚优雅的感觉。 黑色、白色和灰色:黑色联想到黑夜,是死亡的象征,欧洲以此色为哀悼色。黑色又使人得到稳重、安静、庄严、庄重、坚毅,在视觉艺术中是一种可贵的颜色,往往用来表现庄严、肃穆与深沉的情感。白色令人联想到白雪.白鸽。往往给人以纯洁、和平、神圣的感觉。在色彩中与黑色一样,被称为“极色”。黑色、白色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是人们哀悼死者时所用的丧葬颜色,代表着死亡与悲伤。而这两种颜色在欧美则被做为高雅.庄重的婚纱或礼服的颜色,代表着纯洁。灰色,感觉平淡、乏味、休息、抑制、枯燥、单调,没有兴趣、沉闷,想突出
19、自己个性的职员职业装尽量慎选灰色。象征丧失、意志不强、颓废、高雅、精致、含蓄、耐人寻味 4.小结:由此看来,色彩情感的产生,不是色彩本身就具备的功能,而是人们赋予色彩的某种文化特征。当然这些色彩的的心理特征不是固定的,会受到民族传统、文化修养等的影响。比如,黄色往往象征富贵,这种情感更多的是来自于秋天丰收的色彩;绿色往往象征生命与希望,这种情感更多的是来自于春天的万物萌生。 5.冷暖色 红色、橙色、黄色会让我们联想到火焰、阳光等事物,这些事物带给我们温暖的感觉,因此,我们把这类颜色称为暖色。蓝色、绿色、紫色会让我们联想到蓝天、大海等事物,这些事物带给我们凉爽的感觉,因此,我们把这类颜色称为冷色
20、。 6.不同的笔触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三作业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四.评价交流、体验色彩情感 1.作品展示,学生自评 2.作品交流,学生互评 3.典型作品,教师点评。 五拓展深化色彩情感 课后建议学生从味觉.嗅觉等多方面联想中找出色彩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课后尝试用剪贴、版画等创作方法进行创作。 第八课 我画的动漫形象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欣赏卡通,使学生了解什么卡通及卡通画的不同类型。 2.在欣赏各种卡通的同时,让学生找出卡通画的表现方法,在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以及通过学生的临摹,让学生逐步掌握卡通画的表现方法。 3.在欣赏卡通的同时,逐步激发起学生对卡通画的
21、热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卡通形象的设计方法并学习描绘卡通形象。 2.卡通形象看似简单,但其幽默感,鲜明个性,思想内容均由外在形象体现,因此创意十分花费心思,也是比较困难的一个过程。 教学教具: 1.师生共同收集的卡通图片.文字.实物以及影像资料 2.学生画的卡通画作品 3.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以多媒体方式导入 同学们喜不喜欢卡通?想不想看一段动画片?播放卡通片狮子王。 二. 以问题带出新课 1.什么是卡通?小结:通常我们把动画片中的形象称之为卡通。因而把动画片称之为卡通片。现在我们又把漫画、连环画、插画以及电脑上的动漫都归纳为卡通,因而卡通现指青少年图形读物及动画影视等。 2.让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美术 下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50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