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新材料产业调研报告(g一稿).doc
《柳州市新材料产业调研报告(g一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市新材料产业调研报告(g一稿).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柳州市新材料产业调研报告新材料产业作为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是我市“十二五”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全面掌握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确定我市今后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资料,理清发展思路,制定未来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市工信委组织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调查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根据中国新材料产品与技术指导目录,我国新材料产业技术领域可分为16类,新材料行业涉及多个工业领域,我市四个新兴产业及新材料产业企业共有48家,其中四个新兴产业企业有17家,包含生物及制药、机电仪一体化、新能源及环保;新材料企业有31家,有包含其中的7类,其中属于电子信息材料(包
2、括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平板显示材料、固态激光材料)的有7家;属于先进金属材料(包括超级钢和贵金属也有色)有6家;属于节能新材料(包括半导体照明材料、光伏电池材料、新能源材料)的有3家;属于纳米材料的有2家;属于化工新材料的有2家;属于新型建筑材料的有8家。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新材料和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0.42亿元。目前,柳州市以生产有色金属新材料、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产品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已初具规模,已经市、自治区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94家。企业内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的已达7个。柳州市具备了新材料技术产业化的条件,有能力建立自治区级乃至国家级的新材料产业化基地。据专
3、家估计,新材料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94%的企业是依附于或者从原材料企业中发展而来,柳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模式也是如此,而且柳州市原材料产业门类齐全,因此柳州市具有发展市新材料产业的优势。这也就意味着柳州市可以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产生集聚效应,成为柳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新材料产业的特点1、技术与投资高度密集技术密集是指新材料在研制和制造过程中技术的多样性、边缘性和综合性。新材料行业涉及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多学科交叉渗透,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如利用计算机实现材料设计、先进加工和制造技术进行新材料的生产、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新材料的检测和评价等。 投资密集指研究开发和生产新材料产品要求有一定的投
4、资强度。新材料行业的放大技术复杂,行业装备一次性投入大,尤其是在工程化研究以及建立规模经济生产线时,更要求比较大的投资。 2、高风险、高收益 从风险的角度看。首先,由于应用领域的进步,对新材料的技术要求进一步提高,研发风险提高;其次,新材料品种多,大批量产品相对较少,由于工艺集成度加大,生产流程缩短,知识转化为技术和产品的效率提高,存在行业风险;第三,由于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新材料本身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生命周期缩短,产品风险加大。 从收益的角度看。一般传统材料行业的附加值不过几倍,个别达到几十倍,新材料行业的附加值可达到百倍或更高,如有些生物医用材料每千克的市场价格高达十几万美元,几乎可以称得上
5、“一本万利”。 3、行业创新效应明显 新材料的应用从军事工业(航空航天、核武器等)开始,逐渐转向军用工业(电子、化 工、汽车等)和向人民生活直接消费品(医疗器械、家用电器、体育娱乐等),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新材料的产品门类品种繁多,其应用渗透到各个行业部门,它的发展既是各行业发展的推动力,又强烈地依赖于各行业的支撑作用。 新材料是其他高新技术行业发展的支撑和先导,新材料行业的创新往往带动其他高新技术行业的突破和发展。以信息材料为例,20世纪50年代单晶硅材料的出现,使半导体晶体 管从锗向硅发展,进一步硅集成电路的研制成功,导致了电子工业革命,促使微电子技术和 计算机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70年代初
6、,石英光纤维材料和砷化镓等化合物半导体激光材料 的出现,促进了光导纤维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高技术产业。三、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我市新材料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水平差。在广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在已探明矿藏储量97种中,居全国前10位的有64种,居全国第一位的有12种,居全国第26位的有25种;我区非金属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石灰岩、高岭土、滑石、重晶石、膨润土等非金属矿储量均居全国前列。这些都为我区发展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但是由于新材料产业起步较晚,没有很好利用丰富的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因此,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
7、为产业优势是我市新材料领域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二是新材料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例如我市钢铁产量已居全区甚至全国前列,其中众多的一般品种已经供求平衡,甚至供大于求,但达到世界主要钢铁强市质量水平的钢材不足20%,每年仍需进口优质钢材;另外我市高性能通用高分子材料与其他城市差距也较大。目前大量进口,而工业领域主要用到的工程塑料更是难以满足需求,预计通用高分子材料和工程塑料仍将存在巨大的缺口。第三,前瞻性新材料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材料研发能力不足。近年,超导材料、纳米材料、信息材料等基础研究领域又有了新的研究成果,而这些成果多为发达国家或城市所取得,我市在这些方面还存在较明显的差距;最后,面临竞争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柳州市 新材料 产业 调研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50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