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人教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小学第十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10 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3、认识3个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感受文言 1、出示课题“杨氏之子”,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说明:“之”是助词,相当于“的”。 2、读读课题,这个课题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学生可能回答:不太好懂;像古诗的语言 教师小结:这是古代汉语,也叫文言文。 3、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有什么不同。 4
2、、自由的说说你感受到的差别和不同。 学生可能的回答:很难读通顺;有些字没见过,不好认;意思不懂;句子很短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 学习生字“惠、曰、禽”,认读多音字“为”、“应”。 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字词,讲解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比较的知识,比如:有些古汉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文言文中多是单音节词等。 二、熟读课文,理解意思 1 1、大声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随机检测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2、边默读课文,边看注释,说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 教师要注意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 3、课堂交流,落实每一句话的意思。 比较困难的句子,可能需要教师重点指导: “为设果,果有杨
3、梅。”省略了主语,前面要加上“小孩”。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难点是“夫子”的理解。 课文的意思: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种的水果吧。”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三、质疑问难,背诵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意思,还有哪些有疑难?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想象情境,感情朗读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
4、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 2 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两人不同语气。 二、深入理解,体会语言 1、思考: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 “应声答曰”说明反映很快,不假思索。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没有正面说杨梅不是我们家的,而是巧妙的从“夫子家”说起,寓意孔雀不是你们的家禽,杨梅当然就不是我们家的。 2、讨论: 杨氏之子这样的回答,你觉得好不好?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说话的例子,说一说。 三、拓展延伸,综合学习 阅读“综合性学习”,明确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要求。 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搜
5、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 11 宴子使楚 教学目标: 1、了解宴子出使楚国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2、理解宴子说的话,体会宴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3、认识8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释课题,导入课文 1、出示课题“宴子使楚”。理解“使”,出使。 3 2、介绍宴子。说明“子”是古代对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说说,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 3、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6、,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课堂交流 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读一读难读的句子。 3、尝试给课文分段 那些段落是写三件事的? 分段 三、再读课文,走近宴子 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让你感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 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 最气愤的是楚王“想乘机侮辱宴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最高兴的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3、从楚王的变化中,你能说说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1、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 找
7、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 4 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 转折点:由狗洞推想到狗国,向楚王质问:楚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 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读哪句话?为什么? 2、课堂交流,随机点拨。 “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插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8、” A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齐国首都临淄的人多。 B 这句话为后文做好伏笔,引诱楚王上当。 “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了。” A 理解这句话的推理,隐含了“楚国是一个下等国家”。 B 体会宴子的智慧和说话的技巧。他为什么不明说? 3、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三回合较量 1、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找出宴子说的话,想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5 2、出示:“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柑橘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理
9、解:水土不服 A 柑橘因为水土不服,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 B 齐国人因为水土不服,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 这段话中隐含了什么意思? 3、有感情的朗读第五自然段。 二、感情朗读,理解宴子 1、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宴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临危不惧 口齿伶俐 热爱祖国 足智多谋 能言善辩 2、想象一下,宴子长什么样?面对楚王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让学生充分的说,并能结合课文的有关语言说出理由。 3、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先分组准备,再课堂朗读。 三、观照全文,理解结构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抓住重点句:“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宴子,显现楚国的威风。” “从此以后
10、,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理解首尾呼应的关系。 2、比较课文中间每一次较量中楚王前后态度的对比,理解和开头结尾的关系。 四、作业 1、摘录宴子反驳楚王的话。 3、排练课本剧。 6 12 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课前准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基本情况。 2、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
11、写法上很特殊的课文半截蜡烛,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读课文,自由交换意见。 3、课堂交流每个人自己的看法。 学生的意见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 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4、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现在我们知道我们今天读的是剧本,读剧本和读课文有点不一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轻声地读一读。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7 2、课堂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大意。具体的说法可以有很多种,不要过于强调
12、概括和简练,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转述出来,并能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经过,都应该得到鼓励。 3、说说读剧本和读课文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从剧本里读懂这个故事的? 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回答,教学重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感觉和体验,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读剧本更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具体的情景。 三、深入阅读,感受形象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保护半截蜡烛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想象体验:半截蜡烛被点燃了,正在一点一点的熔化,如果秘密被德国鬼子发现,那会怎样呢? 想象的空间很大,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德国鬼子对伯诺德一家的迫害; 德国鬼子对地下活动的破坏等。 对学生的想象
13、要有引导,要求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而不是用概念化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象。 3、在这样的情况,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4、在这样的情况下,杰克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8 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 5、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怎么样? 尝试朗读“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6、自由组合成小组,尝试表演这段故事。 四、内化形象,感悟语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五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49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