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人教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6.冬阳、童年、骆驼队 第26页第30页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行为 (一)、解释课题 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交流信息,简介作者与背景 1全班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2教师总结, 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活? 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读音。 学生齐读课题 全班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生自由读 全班交流课文以什么顺序 品味,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会感悟,
2、然后带着自己的理学习行为 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学生 收集作者的相关信息 一课时 同?。 思考: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反复读第4自然段,细细地 注意指导学生区分文中两个嚼字的不同词句,简单地写出自己的体 课文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解试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年生活。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几个片断:本段。 先讲冬天我看骆驼咀嚼;再讲 了我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全班交流。 然后讲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最后讲夏天不见骆驼的影子。 板 书 设 计 6冬阳童年骆驼队
3、 学骆驼咀嚼 想象驼铃用处 想替骆驼剪毛 追问骆驼去处 7.祖父的园子 第31页第34页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对童年生活无限怀念 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课时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
4、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预习课文、制作生字卡片。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行为 课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54页56页 12.半截蜡烛 学习行为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 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教学目标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把握剧情,体会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教具准备 课前查阅、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法西斯对德国人的残酷迫害的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
5、时 教学行为 一、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学习行为 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写法上很1.初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特殊的课文半截蜡烛,请大家读读的地方? 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读课文,自由交换意见。 3.课堂交流每个人自己的看法。 学生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2.生读课文,合作交流。 3.交流每个人自己的看法。 特点,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4.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4.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1.我们今天读的是剧本,读剧本和读课文有1.轻声地读课文。想想这个剧点不一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轻声地读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一读。想想这个剧本
6、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 事? 2.课堂交流。 2.课堂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3.说说剧本和课文有什么不的大意。 怎么从剧本里读懂这个故事的? 三、深入阅读,感受形象 同?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 3.说说读剧本和读课文有什么不同?你是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2.想象体验。 样保护半截蜡烛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 读。 2.想象体验:半截蜡烛被点燃了,正在一点3.思考:伯诺德夫人当时的神一点的熔化,如果秘密被德国鬼子发现,那情、心情是怎么样? 会怎样呢? 3.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 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4.思考:杰克当时的神情、心
7、是怎么样? 情又是怎么样? 4.在这样的情况下,杰克怎么做,怎么说?5.回答,伯诺德夫人是怎么做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的?,怎么说的? 样? 6.自由组合成小组,试演这段5.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故事。 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 是怎么样? 6.自由组合成小组,表演这段故事。 四、内化形象,感悟语言 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脑中的这个人物形象,写一写。 2.交流每个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并说一说,你的印象来自于课文中的那些词句,有感情的朗读。 1.试着用自己的话来写一写你脑中的人物形象。 2.有感情的朗读。并说一说,1.闭上眼睛,想象
8、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谁对你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 板 12.半截蜡烛 书 点 燃熄灭 设 重新点燃端走 计 课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57页61页 1.边听录音边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教学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教学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教具准备 1.相声打电话录音。 2.其他相声节目的录音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行为 一、激发兴趣,出示课题 学习行为 13.打电话 夺 回拿上楼 教学目标 地说
9、话的重要性。 1.文艺节目可以分成歌舞类、语言类等,其中1.生听。 语言类节目中有一种很受欢迎的艺术形式是相2.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你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则相声有什么要求? 打电话。 2.说说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要求或希望。 二、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 1.边浏览课文,边听相声打电话的录音。 1.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2.说说各自听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来自艺术特点。 于相声本身的特点,更多的可能是来自于这则2.说说各自听后的感受。 相声的内容,教师都要充分的肯定。 3.边看课文边思考:相声有什么特点? ,引人发笑;相声不仅是说,还要唱 三、默读课文,体会相声中人物说话的特点
10、的?找出打电话的句子。 例说明? 3.边看课文边思考:相声有什么特点? 1.默读课文,思考:相声的? 说话绕圈子。 1.默读课文,相声中的那个人是怎样打电话中的那个人是怎样打电话2.把这些句子,连起来读读,有什么感受,举2.读句子,谈感受。 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明知故说。 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是耗子呀。 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 他是女的呀。 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没话找话。 3.生谈生活中说话啰嗦, 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东拉西扯。 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会有什么后果? 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
11、一块 六。是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我三块四。 3.联系生活,思考如果生活中说话啰嗦,会有 什么后果。 四、熟读课文,尝试表演相声 1.选择课文中的某一段,练习朗读。 2.自由组合,学说相声。 3.听听其他的相声选段。 自由组合,学说相声。 计 课题 13.打电话 说话的特点 相声的艺术特点 板书设 相声的启发 口语交际习作三 1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教学内容 教科书63页65页 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 顺。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1.
12、收集与水资源有关的资料。 2.校内师生浪费水资源的镜头捕捉图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行为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劝说欲望 1、激发学生表演。 没有说服爷爷? 考自己是怎样接受别人意见的。 1学生表演。 2、回答颖为什么没有说服爷爷。 自己是怎样接受别人意见的。 学习行为 教学目标 3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具体情景、具体需要写发言稿。 教具准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2提出问题:这个模拟表演为什么颖爷爷和颖的对话 3让学生回忆被别人劝说的事情,思3回忆被别人劝说的事情,思考4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总结: 二、交流、体会劝说语言特点 1让学生小组交流
13、。 劝说的艺术。 三、拓展、运用。 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 3评议。 第二课时 一、搜集、朗读发言稿 竞选发言稿、班队会发言稿等,课堂上让学生在全班朗诵自己所收集的发言稿。 以此调动起学生的经验积累,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发言稿,体会到发言稿的作用。 二、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 为竞选准备的发言稿,要讲清楚为什么竞选这个岗位,自己有哪些优势,如果竞选成功怎样为同学服务) 三、了解发言稿 教师明确写作特点:观点鲜明。1假如你是颖,你会怎么劝说爷2全班交流说说哪种说法更容易奏效 1小组交流。 3、让学生评一评谁的劝说效果好. 1、收集发言稿 2、听朗读,了解发言稿,体会作用 1、说说发言稿要写哪些内
14、容? 2、明确发言稿的格式 3、归纳写作特点 2把每个小组的方法进行交流,体会爷? 1、刚才大家帮颖解决了难题,可是生 2请若干小组上讲台进行模拟表演。 2、小组派代表模拟表演 1课前让学生收集发言稿,如:班委 2朗诵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发言稿。 条理清楚。语言简洁明快。话要说 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1让学生选择写作情景。 2习作要求:内容具体、适合当1、选择写作情景 时需要;感情真实;语句通顺。 2、明确习作要求 三、尝试习作。评改、交流 多少,以符合当时的发言要求为评价标准,以发言稿内容是否具体、语言是否通顺为评价重点。 2巡视观察指名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让学生结合评改中出现的典型
15、问题自己修改作文草稿。 3小组交流评改。 课题 教学内容 14、再见了,亲人 教材68页71页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刚强、大嫂、篮子、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结合句子能用雪中送炭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使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4.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在表达方法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理解这样写的好处。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收集有关朝鲜
16、战争的图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3学生根据自选情景写作。 1全班学生互评评改后小结作 2评改后小结作文情况。 1、讲明评价方向:不必拘泥于字数 教学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第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行为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学习行为 1.:这节课,老师给同学1、生认真观察,注意人物的衣们带来两幅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图片,请大家认着、神态、动作,用一两句话真观察,注意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用一描述图意。 两句话描述图意。 2.指名描述。 2.甲、乙、丙等学生描述。 3.师小结:这两幅图描绘的就是XX年最后一3.师小结,生读课题。思考:批志原军
17、离开朝鲜回国,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谁跟谁再见? 告别的情景。人们挥着手,含着泪,深情地呼 唤着再见了,亲人!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名学生用一两句话介绍。 1.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的资2.师指课题,生齐读)再1.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指料,指名学生用一两句话介绍。 2.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八年见了,亲人! 来,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分别之 际,他们无限深情地喊着 再见了,亲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初读要求。 音,读通句子,遇到生词多读两遍。 了他们什么事? 1.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学生初读课文,并思考。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18、读准字 思考:课文中亲人指谁,想想作者写 2.学生初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亲人指谁, 想想作者写了他们什么事?教师巡视,适时指 导。 3.反馈、交流。 3.生交流、反馈。 生读生词。 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妮、耗学生汇报本课写到的亲人等生字读音。 有:大娘、小金花、大嫂。 让学生汇报本课写到的亲人有:大娘、小生说。 金花、大嫂,并用课文的语句说出她4.速读课文。 们为志愿军战士做了什么事。 4.速读课文。 惜别的段落,放声读读。 。 四、激情朗读,引发悬念 生放声读读。 1.汇报、交流。 找出直接体现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指名读。 指名学生读直接体现依依惜别情的段落四、激情朗读。 1.是啊,分别的
19、时刻令人肝肠寸断,你从这段2.思考并回答。 文字又明白了什么?有感情朗读并交流汇报。 2.小结:从刚才的朗读中,老师也深深地体会 到志愿军战士不忍心离开朝鲜的亲人,为什么 会有这样的情感呢?列车啊,请开得 慢些, 了,还有什么比祖国的召唤还令人留恋? 第二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行为 一、复习巩固,激情导课 学习行为 生听。 4.那么还有什么比亲人的等待还更让人割舍不 1.志愿军叔叔们在回国之际,不忍心离开朝鲜1全班齐背46段。 亲人,火车即将开动了,他们拼命挥手,深情 地呼唤。 2.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牵动着志愿军战2.思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士们的心呢?这节课,我们将细细品味课文情感
20、,牵动着志愿军战士们的13段。 心呢? 二、精读品味,体现真情 教学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们放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最1.学习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你认为最重要的词语。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你并细细体会体会。 2.反馈交流 怎么能忘怀? 认为重要的词语。 2.反馈交流,学生发言。 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齐读:您说,这比山还高出示句子:您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炮火,忘怀?引导学生思考什么事穿过硝烟,顶着打糕,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能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迁移学法,合作学习第二、三段。 再读课文,划出能表现出志愿军展示与
21、朝鲜人民之间比山1.总结学法:放声读,划句子。读重点句,高比海深的事例。 抓重点词,展开想像,体会真情。有感情朗 读,读中悟情。 2.按以上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三段。 例如, 学生可抓住动词展开想象,让学生解释:雪中送炭这3.反馈交流。根据学生读的句子,随机点拨。体会大娘的真情。 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第二天个词,并理解词意。 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指导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 解。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放声读重点句,抓重点词,2.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三段。 讨论:前三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五 年级 语文 下册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48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