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题.docx
《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题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邾城六小 管作焰 教学要求 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用具 教材第89页的饼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填空。 677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10表示。 2计算。58 49 二、揭示课题 我们知道,在计算整数除法时经常遇到除不尽或得不到整数商,有了分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三、探索研究 1教学例2
2、读题后,指导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板书: 13= 讨论:1 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画出线段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1米 ?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把1米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1米的,就是米。 写出答语。 2教学例3。 读题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4。 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请几名学生口述分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知道,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即3个块,把3个块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即块。因此, 34=。 由此可见,不仅可
3、以理解为把1块饼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3、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13=、34=这两道算式,想一想: 1313131414143434343434两个自然数相除,在不能得到整数商的情况下,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用分数表示商时,除式里的被除数、除数分别是分数里的什么?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归纳出以下三点: 分数可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 在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 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 分子板书: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除数分 母 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发怎样表示? 板书:ab= 想一想:这里的b能为0吗?为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在整数除法里,除数不能是零,在分数中分母也不能是零,所以这里b0。 再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 着重强调:分数是一种数,但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除法是一ab种运算。 4、学生阅读教材,质疑问难。 四、课堂实践 教材第91页中间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全课,说说学到了什么,自我总结,教师作补充。 六、课堂作业。练习十九第13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五 年级 数学 下册 长方体 正方体 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48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