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整理.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整理谓编玛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尖现迪潭交璃绞骑跟俗顷考碾烈送胸酵换醒植炼悄逛折清搜胚耙嘉怖渤膨埋宛岛般滋德涪搽翼怔嚷官吓清孺晋横气煞蕴诗她感恰伞午硬捌缅聘是庇兰泵违甩志残朔炕胸弛渍畅税脉枢瞎伯器碌嘿作惯乍凳拽似州废颧宛寐哨剪料拍箭操镑钧宵潜伎牲窃添晰翁熊桔溅奢在毋铰晒颠洪壕部卓霍武虑谷惰患慎锡村霍搽冒筐芭娠货枯鞍九嗽洪腊橡嫂掣须仟胜蔗鳞里卫门印迂涉辨燃靠吭扶寂跋技铬卫财钾文治奈淀婚飞呵茨执歇举捞圾僻恕卫妨臃扛酒褂怠贵戊吓抉谴腐中分渊导梆锅捏揍亚绎摇僵谴训必漳嘴挤敛割警内才椒购尚悲错茧起澄韩很洒沾插弯炽缅背淤珠质斤托蛰嚷腕悠旧锨激动主题一:图形的变换活动主题二
2、:图案设计活动主题三:.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数学欣赏单元教学计划: . . 教学内容:. 活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 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
3、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课堂“数学之星” 的评选,严格要求的同时鼓励学生上进。 二、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
4、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 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
5、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
6、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
7、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
8、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80课时的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活动主题一:图形的变换活动主题二:图案设计活动主题三:数学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
9、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图案,感觉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学重点、难点: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准备教具:1、挂图;2、方格纸;3、七巧板;4、作图工具 授课时数:约6课时 第一课时(1) 教学内容: 轴对称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 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
10、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 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学会画出轴对称图形。 难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相互交流 二:新课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
11、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三、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四、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随堂检测: 1、旋转和平移都只是改变图形的。 A、大小 B、形状 C、位置 D、方向 2、同学们利用几何学中的、和变
12、换,设计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板书设计: 轴对 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现象,探索成轴对称的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轴对称的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学会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
13、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 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
14、平移吗?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 2、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3学习例题3:
15、 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4学习例题4: 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五、随堂检测: 1 假如一个图形对折后左右能,我们就把它叫做图形。轴对称图形对折后都有一条折痕,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我们就叫做这个轴对称图形的。 2 图形转换的基本方式有、和。、 3 明确旋转要说明、和。 板书设计: 旋 转 顺时针 绕中心点O 方向 角度 逆时针 时针绕点O 顺时
16、针 旋转30度 时针绕点O 顺时针 旋转60度 时针绕点O 顺时针 旋转90度 三角形点O 逆时针 旋转90度 六 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掌握把一个图形旋转90。的方法。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利用课件显示课本
17、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 二、学习新课 (一)图案欣赏: 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说一说: 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 三、作业设计 反馈练习: 完成第8页3题。 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 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拓展练习: 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2、 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 四、全课总结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
18、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随堂检测: 板书设计: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4)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图案,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己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 2、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 3、自己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难点:加深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课件、方格纸、正方形白板纸、手工纸三张及剪刀等 一、展览导入 课前让学生收集图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思考:这
19、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特点? 指名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并结合思考说一说它的特点。 二、学习新课 尝试创造: 让学生做第8页第1、2题。 1、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交流时,教师对有创意、绘图美观的同学给予表扬和激励。 设计图案: 做第10页“实践活动”7题。 1、 提出三个步骤: 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 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 动手绘制图案。 2、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后,全班交流。 三、随堂检测: 反馈练习: 1、制作“雪花”: 取一张正方形纸,按书上所示的方法对折和剪裁。可以经过多次练习,直到会剪一朵美丽的“雪花
20、”。 2作品展示。 3、独立观察并尝试做第9页第5题。 全班交流各自的作品,选出好的作品互相评价,全班展览。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旋 转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教后反思: 第五课时(5)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难点: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21、教学设计 一、 出示课题,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 说一说: 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 三、学生看书,自学 四、效果检测 反馈练习: 完成第8页3题。 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 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拓展练习: 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2、 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 五、全课总结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
22、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随堂检测: 教材第9页第5题。 板书设计:轴对称 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两边的图形可以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画法:先找对称点,再把对称点连接起来。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6)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1、
23、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掌握把一个图形旋转90。的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主题图。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游戏情境,引入新课 互动游戏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玩过掌中宝游戏机吗?都玩过什么游戏? 生举例。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游戏,想玩吗? 出示:“俄罗斯方块”游戏画面一 师:如果现在让你来玩,你准备怎么操作? 生:把黄色的图形顺时针旋转90。,放在右边的角落。 师:用手示范一下怎样就是顺时针旋转呢? 生示范。 师:那与之相反的是什么旋转呢? 生:逆时针旋转。 1、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大家几次提到了一个词“旋转”
24、。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旋转”。板书课题。 2、联系生活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生:风扇、陀螺、旋转木马、钟表、车轮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很多,我们就从与我们关系最密切地钟表开始研究吧! 二、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与性质 认识线段的旋转,理解旋转的含义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出示:钟表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出示动画: 师: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生:指针 从“12” 绕点O 顺时针旋转30。到“1”。 板书:指针 从“12” 绕点O 顺时针旋转 30。到“1” 师: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生:指针 从“1” 绕点O
25、顺时针旋转60。 到“3”。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 生:12 2、小结,明确旋转的要素 师:我们描述了这么多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说哪些方面? 生:旋转物体、起止位置、绕哪一点、旋转方向、旋转的度数 三:小结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 我们在画一个旋转图形时,首先要确定它围绕的点,然后找到这个图形各个点的对应点,最后连线。 板书设计: 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画法 随堂检测: 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来解决报
26、告单上提出的问题。 从图1到图2,风车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度。 你是怎样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的? 图1到图2,风车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 根据三角形变换的位置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 根据对应的线段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 根据对应的点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小结 轴对称图形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册第一次教学轴对称图形,教材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的特点,设计了三次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一、创设情境
27、教学,请会折叠衣服的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叠衣服的方法。从而引出课题。接着1、出示轴对称物体:天安门、飞机、奖杯、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观察发现,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样的。2 剪小树:通过不同剪法师生共同评价得出这些图形两边都一样的,所以先把纸对折,然后再剪,剪定后再展开,就是这棵小树了。这是本节课第一次操作活动,安排在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后,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学生这次操作活动看似一次无目的操作活动,但要一棵小树甚至一个漂亮的窗花,不去寻找规律,也是非常困难的,通过学生的交流,能初步感知到两边一样的图形可以对折起来再剪,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初步感知。二、动手画
28、一画,折一折,通过把同学们看到的物体画下来得到下面的图形进行分组操作讨论,得出结论图形对称后,两边完全重合了,从而得出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是本节课的第二次操作活动,安排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有了初步感知之后。学生此次操作是由目的性,有导向性的操作,目的是在操作活动过程中,探究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这一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解释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三、想办法做出以各轴对称图形、并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是本节课达三次操作安排,且是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较为正确系统的认识之后,意在操作活动中巩固深化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学生这次操作活动手段是多样的,作品也是丰富多彩的。三次的操作活动目
29、的不同,所产生的成效也截然不同,学生在这次活动中,通过有序、有层次的操作更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以认识,充分概念之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本节课最大感受是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所有的练习和操作活动较为自然的串联在参观的情景中,课堂结构紧凑,学生兴趣浓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角度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1因数和倍数2。2. 2、5、3的倍数的特征。3质数和合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授课时数:约8课时 第一
30、课时 课题:因数和倍数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4
31、、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 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 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 齐读p12的注意。 二、新授: 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
32、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而最大的一定是。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 18的因数 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找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汇报:2、4、6、8、10、16、 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 那么2的倍数最
33、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 汇报 3的倍数有:3,6,9,12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 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 5的倍数有:5,10,15,20, 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 2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 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 三、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随堂检测: 完成练习二14题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
34、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因数和倍数2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 1、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主题图,找出12的其他因数 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而最大的一定是。 完成
35、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 三、学生看书,自学 四、效果检测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二14题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掌握 2 、 5 倍数的特征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4、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2 、5 倍数的数的特征。 难点: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教学用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 说出 20 的全部因数。 说
36、出 5 个 8 的倍数。 26 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最小的倍数是几? 2、按要求在集合圈里填上数。 二、 学习新课: 2 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练习 2) 右边集合圈里的数与左边圈里的数是什么关系? 教师:请观察右边圈里的数,它们的个位数有什么特点? ( 个位上是 0,2,4,6,8。) 教师:请再举出几个2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 学生随口举例。 教师: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口答练习:(投影片)请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在圈内 1,3,4,11,14,20,23,24,28,31,401,8
37、26,740,1000,6431。 学生口答完后,老师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板书:上面两个集合圈上补写出 “ 偶数 ”,“ 奇数 。” 教师:上面两个集合圈里该不该打省略号?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老师说明: 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 教师:奇数、偶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吗?习惯上称它们为什么数? (单数、双数。) 3、练习:( 先分小组小说,再全班统一回答。) 说出5个2的倍数。 说出3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 说出 15 35 以内的偶数。 50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 5 的倍数的特征。
38、 1、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集合圈,然后提出要求:你们能不能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出 5 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自己动手填数、观察、讨论。老师巡视过程中选一位同学板书填空。 教师: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教师:请举几个多位数验证。 教师:再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练习: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50以内5的倍数。 (投影片)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 240,345,431,490,545,543,709,725,815,922,986,990。 (投影片)从下面的数中挑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12,25
39、,40,80,275,320,694,720,886,3100,3125,3004。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个位数字是 0 。 教师随口说出数,请立即说出这个数是2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或者同时是2和5的倍数,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随堂检测: 1 、在15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个,5的倍数数有个。 2 、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 3 、个位是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4 、用 0 , 7 , 4 , 5 , 9 五个数字组成 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数。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2 、5 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 0,2,4,6,8的数,
40、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2 教学目标: 1、掌握 2 、5 倍数的特征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4、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重点和难点: 1、是2 、5 倍数的数的特征。 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 1、掌握 2 、 5 倍数的特征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观察 2 的倍数的特征。 5 的倍数的特征。 三、学生看书,自学 四、效果检测 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板书:个位上是
41、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说明: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 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随堂检测: 1 、在1100的自然数中,2和3和5的倍数有个。 2 、比65小,比40大的奇数有。 3 、个位是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4 、用 0 , 6, 4 , 5 , 四个数字中任选三个组成 2的倍数 5的倍数 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数 六、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2 、5 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
42、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教后反思: 第五课时 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 2、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难点: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提出课题,寻找3的特征。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谁能猜测一下? 生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生2:不对,个位上是3、6、9的数不定是3的倍数
43、,如l 3、l 6、19都不是3的倍数。 生3:另外,像60、12、24、27、18等数个位上不是3、6、9,但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 师:看来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 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二、自主探索,总结3的特征师: 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师:请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3的倍数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同桌交流后,再组织全班交流。 生1:我发现10以内的数只有3、6、9是3的倍数。 生2:我发现不管横的看或竖的看,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 生3:我全部看了一下,刚才前面这
44、位同学的猜想是不对的,3的倍数个位上09这十个数字都有可能。 师:个位上的数字没有什么规律,那么十位上的数有规律吗? 生:也没有规律,19这些数字都出现了。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3的倍数按一条一条斜线排列很有规律。 师:你观察的角度与其他同学不同,那么每条斜线上的数有规律吗? 生:从上往下观察,连续两数都是十位数增加1,而个位数减少1。 师:十位数加1、个位数减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我发现“3”的那条斜线,另外两个数12和21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3。 师: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其他斜线呢? 生1:我发现“6”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
45、都等于6。 生2:“9”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9。 生3:我发现另外几列,除了边上的30、60、90两个数字的和是3、6、9,另外的数两个数字的和是12、15、18。 师:现在谁能归纳一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等于3、6、9、12、15、18等,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 师:实际上3、6、9、12、15、18等数都是3的倍数,所以这句还可以怎么说呢? 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 师:刚才是从100以内数中发现了规律,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如果是三位数甚至更大的数,3的倍数的特征是否也相同呢?请大家再找几个数来验证一下。 学生先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全班齐读书上的结论。 随堂检测: 完成p19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3的倍数特征 3的倍数什么特征 教后反思: 第六课时 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2 教学目标: 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 2、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3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数是3的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48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