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docx
《人教五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五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五年级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学科教学计划 学校:尧舜实验小学 班级:五年级 学科:音乐 姓名:周凤佳 1 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与任务: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这个阶段我会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识的衔接工作。我会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帮助学生自己熟练的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 二、教学分析: 1、唱歌是学习一些适合小学生延演唱的中外优秀歌曲。注重学生用力度、速度的变化手段表现歌曲情感,能够独立、自信地唱歌。 2、欣赏教学是
2、培养学生音乐感受、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3、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融入音乐实践中去学习。避免单纯而枯燥的讲授,要从感性入手,深入浅出,逐步提高。 4、综合训练为本课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过某一种形式的练习、达到多种技能训练或知识运用的要求,依照各课教学目的、既抓住训练重点,又要有所兼顾,充分发挥每一条练习中所包含的训练作用。 三、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2 2、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本学期教材
3、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八首,选用歌曲二首,每课还包括“唱”、“认”、“做”、“听”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视谱等,其要求如下:唱:学习缓吸缓呼的呼吸方法,学习用轻柔或有力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认:认识全音符,断音记号。做:按照老师的要求做题目,比如:听音选择,合唱练习,用直线乐句合唱练习,选择结束音。听:欣赏歌曲,简单介绍人声分类常识几常见的声乐演唱形式。器乐:学习表达不同音乐风格,不同音乐情感的乐曲,提高演奏能力。 2、 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
4、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演唱歌曲,歌曲表演,做题目,欣赏。 教学难点:感受各种拍子的特点,欣赏能力,审美情操的培养。 四、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对音乐课中涉及的乐理、演唱技能、识谱等多多少少有了一些接触,有的素质好的同学甚至可以说是已经有一定的水平,这给班级音乐课增强了不少活力。 3 他们对音乐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但兴趣却不持久;他们喜欢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却又缺乏自信,害怕在同学面前表演时出丑;他们当中还会有一些小捣蛋鬼,为了吸引
5、他人的注意故意捣蛋,却又不愿老师当着众人的面批评他,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五、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
6、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4 教学进度表 课题 内容 拉萨谣 一、西部风情 北京喜讯到边寨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梅花 二、古诗新唱 静夜思 古诗朗诵演唱会 天堂 三、美丽的草原 牧民的一天 美丽的夏牧场 大河之舞 四、欢快的舞步 稍息 立正 站好 大家一起来 手拉手,地球村 五、绿色畅想 绿色的歌谣 森林狂想曲 龙腾虎跃 六、欢乐的鼓声 七、音乐中的故事 八、美好课时 2 1 2 2 2 1 1 1 2 1 1 1 2 2 1 1 2 1 1
7、 1 周次 2 3 4 5 6 7 8 8 9 10 10 11 12 13 13 14 15 16 16 17 5 木鼓歌 鼓声传情 彼得与狼 平安夜 的祝福 花好月圆 难忘今宵 新年音乐会 1 1 1 2 17 18 18 19 期末复习与检测 6 一、 西部风情 1、拉萨谣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拉萨谣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课时:共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
8、习的歌曲。 听歌曲范唱录音。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 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 随琴视唱歌曲歌词。 A、 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 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
9、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7 3、小结 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2、欣赏 北京喜讯到边寨 一、教学内容: 1、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2、 复习唱好拉萨谣 3、 聆听东北秧歌 4、 练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 二、教学目标 : 1、 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拉萨谣 2、 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苗族、彝族音乐风格 3、 学
10、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管弦乐曲,曲调欢快、热烈。 四、教学过程 : 导入 1、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藏族歌曲拉萨谣,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 2、学生齐唱。 开始上课 1、 跟录音演唱。 2、 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 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师:“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 4、 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 5、 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 6、 完成听听想想问题。 7、 聆听东北秧歌,让学
11、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 8、 引出“秧歌舞”。 9、 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 10、动作分解教学 11、结束。 3、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8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教学过程: 一 、 导入: 首先我们来做一 个游戏:播放一 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 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 表扬。 二、引入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 师:
12、我们的祖国是一 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谁知道三峡在哪儿呢? 2、 学生发言引入教学。 三、激情参与: 1、播放歌曲。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 注意:强调正确坐姿。 可先放慢速度练习,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 老师将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因此,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 唱“啦”,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 四、学唱歌曲: 1 、师: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 首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 遍啊? (1)
13、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 (2) 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 2 、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 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装饰音。 3 、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 4 、教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一 歌 (1)完整视唱旋律。 (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9 演唱。 (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 (4)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6)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单元 古诗新唱 1、 歌曲:梅花 教学
14、目标: 1、用气息支持唱歌,学习浮点音符的唱法。 2、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二、学唱新歌 1、听录音 2、问:内容情绪是什么?此歌适合在何重情况下唱? 3、找出曲中的浮点音符节奏,并作上记号,哪个同学来试唱一下, 4、第二次听录音,要求学生轻声哼唱。 、“开火车”,听一句旋律,唱一句歌词,唱的好的同学予以表扬。 、放慢速度跟琴唱第一段 、请个别视唱第二段 、分组唱 、练习齐唱。 2、静夜思 教学目标: 、 学会歌曲静夜思,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 、 能唱好歌曲中的圆滑音。 、 学习4/4拍节奏特点,学会4/4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
15、习: lalalala lalalala la 10 二、学唱新歌 1、听录音 2、问:内容情绪是什么?此歌适合在何重情况下唱? 3、学唱曲谱 4、看谱,并听琴音 5、找出旋律特点。 6、听琴音,学唱歌曲。 7、“开小火车”将全曲分为个乐句,每个学生唱一句,先听后唱,不妥之处其余同学补充。 8、分段唱:第一乐段男生。第二乐段女生,副歌男女生齐唱 9、练习齐唱歌曲。 10、学习了解4/4拍节奏特点,“强、弱、次强、弱”。 11、学习4/4拍指挥式。 12、练习边做指挥式,边唱歌曲。 13、小结。 3、古诗朗诵演唱会 教学目标 、 欣赏歌曲读唐诗。 、 通过朗诵演唱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知道
16、诗与歌的联系。 教学设计: 一、发声练习: lalalala lalalala la 二、学唱新歌 1、听录音欣赏歌曲读唐诗。 2、再次欣赏找一找歌曲的特点。 3、根据标题,用自己的话来描绘场景。 4、第三次欣赏,要求跟谱轻哼,以加深印象。 5、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演唱活动。 6、小结。 第三单元 美丽的草原 1、欣赏 天堂、牧民的一天 教学目的: 11 1、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听记: 方法:、师奏大调音阶生仔细聆听,并分析拍号。 、师旋律奏一遍,生随音乐用手指
17、划拍 、师重复弹,生记下各音 、师再次弹奏,生同时默唱、校正、纠错 、将听记内容唱一唱 四、念念拍拍: 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考考大家。 、分析拍号后,生自行准备,组第一条,其余的第二条。 、请个别生念念拍拍,后集体评议 、要求匀速进行节奏练习,整体的可由慢到快。 对照下面三组节奏,按老师所拍的先后次序,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方法:、请个别学生上面拍打,其余评议是否正确。 、生自由练习 、听老师打节奏,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小括号中。 、按序号连起来练习 五、欣赏歌曲天堂。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
18、二次播放歌曲,讨论:A、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特色? B、歌曲曲调由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深情表现了对家乡的赞美,第二部分高亢、充满激情,表现了对家乡的无比热爱,这种变化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4、第三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用曲线画,感受音乐的起伏变化。 12 5、完成17页填空练习,并练习唱一唱。 六、欣赏歌曲牧民的一天。方法同上。 七、小结。 歌曲 美丽的夏牧场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美丽的夏牧场培养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的美。 2、了解哈萨克相关的音乐文化。 教学过程: 一、了解新疆哈萨克族风情 1、 播放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2、 第二遍听赏,同时出示歌词师:我们一起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五 年级 上学 音乐 教学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48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