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docx
《人教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docx(1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教案罗坳镇中心小学 严海荣 1.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取积的近似数。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如在例2“0.725= ”的教学中,可提示:“你能将它转化为整数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经历将未
2、知转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领。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提高推理能力。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达。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 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作出合理的解释。如教学“2.40.8”时,应引导学生先说出将因数2.4和0.8转化为整数24和8的理由,再说出将积缩小到它的1/100的理由。这个算理清楚了,在实际操作时,就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达到正确计算的目的。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
3、,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教学时,应重视练习一中第4题的练习,还可增加一些类似的练习内容,并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字、算式里面的规律的习惯。 1 小数乘整数.1课时 2 小数乘小数.3课时 罗坳镇中心小学 严海荣 3 积的近似数.1课时 4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2课时 5 解决问题.1课时 小数乘整数。(教材第24页)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会正确计算。 3.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重点:会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导入练习投影片,例题主题图
4、。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师:我们学习过整数的乘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指名说一说) 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因数、因数、积) 2.复习整数乘法中由因数变化引起积变化的规律。 因数 15 150 1500 1.5 0.15 因数 2 2 2 2 2 积 教师投影出题,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第二栏与第一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第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第二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 从前三栏中你发现了什么?(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 第四栏,不计算能知道
5、积是多少吗?(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1/1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缩小到原来的1/10) 罗坳镇中心小学 严海荣 从后两栏中你发现了什么?(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1/10、1/10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缩小到原来的1/10、1/100) 掌握了这个规律,对我们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1.创设学习情境,学习小数乘整数。 (1)投影出示主题图。 (2)观察主题图,了解图中的相关信息。 A. B. C. D. 3.5元 4.6元 6.4元 2.8元 (3)提问:你最喜欢哪种风筝?如果你要买风筝,你准备买哪种?买几个? 学生自由发言,阐述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学生的不同选择。 请学生按风筝的序号说出单价
6、和数量。 单价/元 数量/个 风筝A 3.5 3 风筝B 4.6 4 风筝C 6.4 6 风筝D 2.8 5 2.自主学习。 提问:现在一位同学想买3个风筝A,请你当一回售货员,算一算总价是多少。 (1)尝试计算。 怎样列竖式计算呢?能不能把这些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 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探求计算方法。 (2)交流、分享计算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3.5 3元3=9元 3.5 5角3=1元5角 + 3.5 9元+1元5角=10元5角=10.5元 10.5 方法三: 方法四: 4元3=12元 3.5元=35角 5角3=1元5角 35 12元-1元5角=10元5角=10.5元 3 105
7、罗坳镇中心小学 严海荣 105角=10.5元 (3)分析各种算法的算理。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进行分析、评价,重点引导学生分析第四种算法。 提问:上面四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分析、对比、讨论后,多数会认为第四种方法比较简单,同时认识到这种算法的关键是把小数3.5元换算成整数35角,也就是将小数乘整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来计算。 教师边小结边板书: 3.5元 35角 3 3 10.5元 105角 引导学生讨论: 把3.5变成35相当于小数点怎样移动,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变化了没有?(没有)一个因数扩大到原
8、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没有变化,那么新的积与原来的积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把新的积怎么样?(缩小到原来的1/10)小数点怎样移动?(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4)分组继续计算其他方案的总价,并说一说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5)教师加入“总价”一栏,并把学生算出的其他三个方案的风筝总价填在表中。 单价/元 数量/个 总价/元 风筝A 3.5 3 10.5 风筝B 4.6 4 风筝C 6.4 6 风筝D 2.8 5 3.学习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1)感受计算过程。 板书:0.725= 提问:0.72不是整数,该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
9、,然后尝试列出竖式。 先将因数0.72转化为整数。转化的方法是将0.72扩大到它的100倍,也就是乘100。 0.72 72 5 5 再按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 0.72 72 5 5 360 由于因数0.72扩大到它的100倍,所以积360应缩小到它的,也就是除以100。 0.72 72 5 5 罗坳镇中心小学 严海荣 3.60 (2)将积化成最简小数。 提问:与3.60相等的小数是多少?(3.6)算出积以后,可根据小数的性质将积中小数末尾的0去掉。 (3)小结算法。 想一想:在做小数乘整数的乘法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在学生依次说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时,帮助学生归纳小数乘整数的
10、一般方法。 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并将结果化为最简小数。 360 1.用竖式计算。 8 0.8 23 2.3 3 3 4 4 2.我会算。 1.23 23.6 1.7 6 5 2 3 3.把不对的算式改正过来。 7.35=365 8.45=42.0 1.273=38.1 7.3 8.4 1.27 5 5 3 365 42.0 38.1 4.用简便方法计算。 0.11113.2+0.88880.6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24 2.4 92 9.2 2. 7.38 118 39.1 罗坳镇中心小学 严海荣 3. 7.35=36.5 8.45=42 1.273=
11、3.81 7.3 8.4 1.27 5 5 3 36.5 42.0 3.8 1 4. 0.8888 教材习题 第2页做一做:1. 4.66=27.6(元) 2. 6.47=44.8(元) 40”“”或“=”。 1230.8123 10.861 3.181.23.18 26.32.126.3 3.河马的最长寿命是52岁,蓝鲸的最长寿命是河马的1.7倍。你能算出蓝鲸的最长寿命是多少吗? 4.张老师到商店给7名同学买奖品,一副羽毛球拍15.6元,如果每人一副,张老师买奖品共花多少元? 5.先计算,再填空。 罗坳镇中心小学 严海荣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不对 4.86 不对 15 2. 3. 521.
12、7=88.4(岁) 4. 15.67=109.2(元) 5. 6.4 16 5.44 0.68 0.255 0.612 教材习题 第7页做一做:不对 8 不对 2.808 倍数为小数的实际问题 总结:倍数为小数的实际问题,解题思路和方法同整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一样。小 数乘小数的验算,可以通过互换因数的位置来验算,也可以利用计算器来验算。 1.通过创设情境,整节课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2.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尝试,发现问题,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经历探索新知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又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五 年级 上册 数学 电子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48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