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doc
《某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doc(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前言 房地产业是投资大、风险高、回报显著的行业,是国家重点调控的行业之一。21世纪以来,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推动和支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但也存在着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做市场调查,不做可行性研究,盲目上马,结果造成大量房屋闲置和资金积压。本文通过对蚌埠市晨光音乐花园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的市场调查、分析、预测,营销分析、策划,建设条件和方案分析,财务评价,不确定分析,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综合评价等,论证了该项目技术、经济、工程、环境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可行性意见,为项目决策审定和银行贷款提供全面的依据。目 录第一章 市场分
2、析1一、蚌埠市房地产市场分析(宏观)1二、蚌埠市蚌山区房地产市场分析(中观)5三、晨光音乐花园临近区域房地产市场分析(微观)5第二章 营销分析5第一节 环境分析和SWOT分析 5一、环境条件5二、SWOT分析 7第二节 主要竞争楼盘分析9第三节 市场定位及营销计划12一、购买对象及购买心理分析12二、产品定位12三、客户定位12四、楼盘概念导入13五、价格定位与价格策略13六、卖点策划及卖点储备19七、营销策略20八、销售形式20九、付款方式20十、广告宣传21十一、销售计划21十二、场地布置22十三、营销费用安排22第三章 建设方案24第四章 财务评价26一、投资估算26二、销售收入估算30
3、三、现金流量计算30四、财务评价指标计算30五、经济效益敏感性分析31六、风险分析33第五章 国民经济评价34 一、直接费用与直接效益的调整34二、间接费用与间接效益34三、国民经济效益/费用计算 34第六章 社会评价35第七章 综合评价35第八章 其他36一、 项目可行性研究依据36二、 附件(略)37三、可行性研究人员37蚌埠市晨光音乐花园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一章 市场分析一、蚌埠市房地产市场分析(宏观)2001年以来,蚌埠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幅达8.9,经济实力日益增强。2005年蚌埠市国内生产总值263.7亿元,同比增长16.5,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4、;财政收入跨上新台阶,比上年增长4.1亿元,达到30.1亿元,同比增长15.6;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109元,比上年增长12.1,这是对楼市最有力的支持和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比2001年翻了一番;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三产比重同比有了提高;投资环境得到优化;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整个国民经济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整个国民经济调整发展的同时,房地产业也不甘落后,2001年至2005年,每年的完成投资、施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均有一定幅度的增长。2005年房地产完成投资14.45亿元,房屋施工面积221.13万m2,
5、竣工面积122.21万m2,销售面积83.28万m2,销售金额15.91亿元,平均售价1911元/m2。从安徽省整个房地产行业景气度来看,2005年12月份“皖房景气指数”值为130.6点,趋于稳定,比上年同期略有提高,比05年9月份提高1.00点,继续保持稳步上升走势。从景气状况看,综合指数所属的8大分类指数均处于景气空间,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一定的上升,其中,开发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竣工面积大幅增加,促使了我省房地产业形势好于去年同期。从走势看,05年12月份,我省房地产业景气水平近三年来稳步上升,其所属的8个分类指数与05年9月份相比7升1降。其中,商品房屋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大幅增加,开发
6、投资、到位建设资金等指标持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有力地拉动了“皖房景气指数”继续走高。表1 2005年12月份“皖房景气指数”值 计量单位:%指数名称指数值()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减(点)与上月度相比增减(点)景气状况皖房景气指数130.65.381.32景气开发投资指数146.938.321.60景气资金来源指数136.395.691.08景气购置土地指数134.530.560.81景气土地购置费指数134.614.450.36景气空置面积指数134.897.781.37景气新开工面积指数124.354.021.19景气竣工面积指数119.157.781.64景气销售价格指数113.97
7、4.002.14景气图1 2004年2005年景气指数走势图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住宅建设已经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市房地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令人瞩目,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实力,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加快全市城市建设、增强城市功能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城市住房商品化和土地有偿使用政策逐步推出,房屋和土地的有偿使用开始进入流通领域,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运而生,房地产业开始成为新的投资热点,房地产业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产业,并进入快速、健康有序、稳步发展的通道。(一)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队伍2005年底,全市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9
8、6家,其中一级资质2家,二级资质8家,三级资质35家,四级及暂定资质51家,从业人数约4000人,分别是1997年的2倍、3倍,8年间分别以年均12.5%及25%的增长速度迅猛发展。2005年,我市的房地产企业个数在全省各市居第3位,从业人员数居第3位,初步形成了结构特征为以本地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主,以国有、集体、股份制、私营、外来投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竞相发展的完整的产业链。(二)资产实力不断增强我市房地产业在经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快速发展的同时,自身也不断成长壮大,积聚了一定规模的财力和物力,为建设项目的开发准备了必要的启动资金,也为取得银行信用、争取银行贷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2005年底,全市各
9、类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产总计达到35.8亿元,资产负债率远在国际警戒线以下。(三)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份额明显提高近几年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呈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1997年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2.56亿元,仅占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左右;2005年完成14.45亿元,占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4.06%。(四)我市房地产业快速增长基本建立在市场需求基础上2005年底,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竣工房屋建筑面积221.13万平方米,比1997年增长6.5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也由1997年的5%提高到2005年的14.06%。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成为重要的
10、拉动力量。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人口的增加及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住房商品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居民购买商品房的意识和观念在迅速改变,长期被压抑的大量住房需求迅速释放。2005年我市个人购买商品房的面积为82.03万平方米,占全部销售面积的比重为98.5%,比1996年提高了60个百分点。其中个人购买的住宅面积为78.88万平方米,占全部住宅销售面积的比重为100%。商品房销售供求两旺。1998年房改启动的巨大市场需求构成房地产业高速增长的原动力。(五)空置房空置率在合理区间目前一般认为商品房空置率保持在514%比较合理,这样既有利于竞争,又防止楼市过热,我市2005年底的商品房空置率在合理区间内。
11、(六)资金来源多元化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来源除少量为国家预算内拨款外,主要是国内贷款、自筹资金、预收购房款等。进入本世纪,拓宽多种渠道,广泛筹集了房地产开发资金,国家预算内拨款逐年减少,其他资金来源比重越来越大。(七)投资前景看好由于房地产业发展空间较大,加之投资回报率较高,我市大多数开发商对投资前景看好。(八)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增长,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1997-2005年间,我市房地产业开发投资额的平均增长速度为51.69%,远高于同期GDP增速、超出同期第三产业增速。房地产业以大大高于GDP的增速迅猛发展,使得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
12、献度逐渐提高。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九)带动了“房地产族”产业群呈现高增长的发展,实现关联产业群的联动增长房地产市场的持续旺盛,不仅形成对钢材、建筑材料等产品生产的强劲拉动,也带动了建筑装饰产品以及家电、家具等相关产品的需求,突破了单个行业局部增长的局限。据世界银行的资料分析,发展中国家的房地产投资对相关产业的乘数效应约为2倍。对以住宅为主导产品群的房地产业链下游和上游的50多个物质生产部门产生感应或影响。目前,包含钢材、建材、建筑装饰等产业的“房地产族”产业呈现旺盛的发展势头,并将成为今后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的高增长群。(十)改善了居民居住条件,带动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近些
13、年来,我市房地产业坚持“统一开发、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将开发建设的重点放在商品住宅建设上,兼顾商业营业用房、办公用房。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房地产业的发展,全市居民的居住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说明房地产投资或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居民住房的档次和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一批国家级居住示范小区的建设,带动了居民住房消费结构的升级。(十一)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业的发展,增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也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刺激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房地产的综合开发,有效地调整和完善了城市的布局结
14、构,逐步形成了商业贸易区、居民住宅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区等,进一步发挥了城市的多功能作用。表2 主要年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年份内容单位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完成投资按用途分:住宅办公楼营业房其 他本年施工项目的企业个数施工房屋面积住宅竣工房屋面积住宅销售房屋面积住宅销售房屋金额住宅平均售价住宅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个m2m2m2m2m2m2万元万元元/m2元/m22556116328373743991097427276448201529743202251257993157158168832125894826407146122197512544734
15、498599683504057629194144039382719750113621371121148199320411983817959965511291188506875153794368593542903078085421438995153012675709739571429294223812671239072948735645365493701378521306673643943403617011110476822924037938611603870134890102897633922531145385420325380585763570715201097596113847946179
16、180733572155566118661737402570038446099378359724614247516241123807424938829369951184675813866041147493727603604810443937388244583444490613141156138770105898450013218151545821239217871084324174648157699454176297570827821691152814448011120321711521215894522211361876661222101046468327797888301591081437
17、2819111822二、蚌埠市蚌山区房地产市场分析(中观)蚌山区面积83.08平方公里,人口21.83万人,是蚌埠市政治、文化、金融、经济商贸中心。蚌山区经济发达、繁荣。它是皖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市场繁荣、商贸发达,各类商厦鳞次栉比,商贾云集,人流如织,寸土寸金。蚌山区各类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各类设施应有尽有。蚌山区投资环境祥和。改革开放以来,全区人民励精图治、开拓进取、百业俱兴、政通人和。蚌山区应是蚌埠房地产市场的发源地,蚌埠市首个房地产开发企业诞生在蚌山区,目前蚌山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个数占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个数的2/3,完成投资额占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70以上,蚌山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是
18、蚌埠市房地产开发业的中流砥柱,是蚌埠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目前蚌山区有在建或待建的房地产项目14个,规划建筑面积128.04万m2。蚌山区房地产市场突出表现以下特点:1在建或待建楼盘个数并不多,但单个楼盘规模偏大。2楼价是蚌埠市楼市价格的风向标,楼价明显高于其他区。3多为品牌高品质楼盘。建筑密度低,绿地率高,建筑外立面新颖,户型布局科学合理,景观设施投资大,智能化较高。4小高层建筑占有一定比重。5多为外地开发企业开发建设。6空置率并不高。三、晨光音乐花园临近区域房地产市场分析(微观)临近区域的大致范围是:东至蚌埠市人民政府,北至涂山路,南至东海大道,西至沁雅花园。即为蚌埠新城综合开发区的中心商务
19、区的大部分范围。蚌埠新城综合开发区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定的省级开发区,面积约为39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13万人,分为四个片区,即为中心商务区、行政办公区、龙湖风景区、仓储加工区。其中中心商务区规划定位于金融商务办公、酒店、文化会展中心、住宅、商业步行街、行政办公、文化休闲娱乐、旅游度假等,中心商务区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重点发展房地产业、新型服务业、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旅游娱乐业,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晨光音乐花园即属中心商务区。临近区域的房地产市场近年来高速发展,拥有品牌楼盘6个,多数为大盘楼盘,均为分期开发建设实施,均为外地开发企业开发建设。临近区域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比较大,占据蚌山区房地产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房地产开发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47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