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下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docx
《人教下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下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下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八下古文理解性默写 与朱元思书吴钧 1.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 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 3. 写景往往采用“化静为动”的手法,使静景呈现出一种动态之美本文中“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等句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 4. 从听觉写泉响、鸟鸣、蝉叫、猿啼两组对偶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 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出对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情感诗句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2、,窥谷忘反。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1.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文中描写“五柳先生”不追名逐利,恬淡自足的诗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3. 反映他安贫乐道精神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4.文中概述五柳先生性格特征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5. 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6.五柳先生传 表明先生最主要的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的方法:不求甚解 态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安贫乐道: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赞语:不戚戚
3、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马说韩愈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 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 人们常引用韩愈马说中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来说明:人才需要有人来发现和培养,发现人才的人很重要,比人才更难得。 7. 这篇文章采用的写法:托物寓意。伯乐比喻: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愚
4、妄浅薄的统治者;策马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统治阶级。 8. 有才能而不被发现,韩愈早在马说中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1. 虽同游者腰缠万贯,自身一贫如洗,却能安心学习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 写作者幼时抄书原因的句子: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3. 揭示作者小时候学习就很勤奋或统领全文,为全文奠定下基调的语句:余幼时即嗜学 4. 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而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的句子: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 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的原因的句子: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6. 文中最能表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下 古文 理解 默写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47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