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docx
《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一 相交线与平行线 1.相交线 关键词:邻补角、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性质:对顶角相等。 2.垂线 关键词:垂直、垂足、 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 短.该垂线段的长度称为点到直线的距离。 3.平行线 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如图一,直线AB与CD是平行线,记作“AB/C
2、D” ,读作“AB平行于CD”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或平行 图一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5)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4.命题 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一般形态:1)“如果,那么” 1 2)“若,则” 3)“倘若,那么” 分类:1)正确的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 2)如果题设成立
3、,不能保证结论总是成立的命题 5. 数学名词 定理: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如“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等 公理: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得到人们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如“同位角相 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 证明:判断一个命题的正确性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二 平面直角坐标系 1. 有序数对 定义: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 应用:找出平面上点的坐标。 2. 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由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水平的数轴称为 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4、: 用坐标表示平移:1)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向右平移a 2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 向上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表示 (或 )。 2)一般地,将一个图形一次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平移所得到的的图形, 可以通过将原来的图形作一次平移得到。 3)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 都加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 平移a个单位长度。 三 二元一次方程组 1.概念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 次方程,一般形式是 ax+by=c(a0,b0)。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 级数 下册 相交 平行线 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46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