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doc
《某地区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区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doc(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概 论根据新修编的某新城城市总体规划,某新城规划有白石岭路、冶山塔路建设工程。白石岭路、冶山塔路道路等级均为城市次干路。白石岭路建设起点位于云秀街,终点为冶山塔路。道路全长1623米。冶山塔路建设起点为京承铁路地道桥边,终点为白石岭路,道路全长为599米。受某市某集团的委托,我院编制完成了某新城白石岭路、冶山塔路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简介1.项目名称:某新城白石岭路、冶山塔路建设工程2.建设地点:某县 3.项目承办单位:某市某集团4.项目建设标准和方案项目建设标准:白石岭路,规划城市次干路,道路红线宽度30米,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冶山塔路,规划城市次干路,
2、道路红线宽度40米,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项目建设方案:本项目包括道路、给水、污水、雨水、交通、照明及绿化等主要工程,铺设道路总长度2221米。5.实施进度安排:2007年11月开始前期筹备工作,2008年1月开始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勘察设计工作,2008年5月开工建设,2008年12月剪彩通车,施工总工期8个月。6.项目总投资: 14787.3万元。7.资金来源:该项目约1.479亿元投资,拟申请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拨款补助5254.78万元,余额由某县财政自筹解决。二、项目承办单位简介 三、报告编制依据1.中国电力出版社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3。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市政公用工
3、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3。3.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某新城城市总体规划4.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某市规划委员会某分局某新城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062010),2007.5。5.某市人民政府某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6.某县人民政府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7.某县生态县建设办公室某县生态县建设规划8.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图、拆迁评估报告等基础资料。9.国家各部委局、某市各部门的相关标准、规范、政策、法规、规定等。四、简要结论本项目的建设既可以完善某新城檀营地区的道路交通架构,满足区域内交通量快速增长,又可以拓展某新城城市空间,推动城市向东北方向开
4、发,加快城市化进程。同时进一步提高某新城城市建设水平,优化某新城生态环境,完善檀营地区路网建设,最终带动某县社会经济全面发展。项目的建设对某新城坚持和发展首都水源区发展战略,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第二章 项目建设意义及必要性一、本项目的建设是落实“十七大”精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勾绘了宏伟蓝图,这对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正
5、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某作为某市的远郊区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根据某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保水富民”的指示精神,某县市政管委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本项目位于某新城规划区内,项目的实施可大大改善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缓解某城区的过境交通压力,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对该地区尽早步入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有重要推动作用。二、本项目的建设是实现某市城市总体规划目标,早日实现某市城市总体布局的需要本次某市总体规划修编,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新城是新的城市空间结构中的重要节点。根据新规划,某将发展新城11个,以疏解中心城区的压力。这
6、些新城分别是: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某、平谷、延庆、门头沟。新城应成为某中心城人口和职能疏解及新的产业聚集的主要地区,形成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某市城市总布局的基本方针是:改变人口和产业过于集中在市区的状况,从现在起城市建设重点要逐步从市区向远郊区作战略转移,大力发展远郊城镇,实现人口和产业的合理布局,进一步加强与首都周围城市和地区的协调发展。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形势下,以市区为中心,沿京包、京榆、京津塘、京石以及京承、京开等对外交通干线两侧的城镇,根据各县(区)的地理或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促进城镇建设的发展。某县城市总体布局中提出了要按照某新城、特色重点镇、一般建制
7、镇和新农村的顺序,基本形成“分工有序、优势互补、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和“一城多重点”的格局。太师屯、穆家峪、溪翁庄、巨各庄、西田各庄、古北口六镇要根据县域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建成特色重点镇。一般建制镇要结合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整治镇容镇貌、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能力。到2010年,所有乡镇都要达到“环境优美乡镇”的标准,全县的城市化水平由现在的31%提高到50%左右。本项目两条道路和市政设施的建设,一方面可有效改善道路沿线交通和市政设施条件,推动道路沿线地区的土地开发,另一方面对整个某新城规划格局的尽快实现、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目的实施,将为把某城区建设成居住环
8、境舒适、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生态县城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早日实现某市城市总体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三、本项目的建设是完善某新城道路交通架构,满足区域内交通量快速增长的需要某城区现状道路路网不够完善,过境交通穿越城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来交通量增长迅速,某新城交通负荷日益增加,道路服务水平明显下降,京承路、密兴路、密西路等出入口交通拥堵日趋严重,对外交通状况急需改善。其中京承路承担的过境交通量穿越城区是造成某新城交通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现状京承路(101国道)自城区中部东西向穿过,许多行政和商业设施沿101国道布置,随着城市建设的逐步向东发展,过境交通对城市的干扰日趋严重,并
9、且京承路已逐步成为某城区主要的景观性道路,过境交通对城市用地功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过境交通功能的外迁十分必要。目前正在建设的京承高速公路通车后,必将分流一部分长途过境交通,但是中短途过境交通仍会选择京承路,同时受收费等因素的影响,结合我市乃至全国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的普遍经验,现况京承路(101国道)将继续保持较高的交通负荷。分析某城区现况路网条件,本项目两条道路和市政设施的建设对于东北部城区的开发及新农村的建设创造了条件。四、本项目的建设是拓展某新城城市空间,推动城市开发、加快城市化进程,最终带动某县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某城区现状建成区约22.9平方公里,大体呈三角形状分布。城区东部、北部
10、是京承铁路和山地,东南部也是山区,城西已发展到京承铁路边缘。城区已跨过101国道向南部的潮河北岸扩展,近年来城市发展的空间已日显局促,很快城区将面临着向南跨过潮河和京承高速路或向西跨过京承铁路等门槛发展的问题。虽然城区近年的旧城改造已完成大半,但城市建设未能充分利用城区周边的山地、农田,穿城而过的白河、潮河等山水资源也没有充分利用。虽然城市面貌比较的清新、整洁,但整体档次尚需进一步提高,城市景观形象不突出。与某其它的县城相比,城市整体生态特征不突出,缺乏自己鲜明的特点,距“某空间发展战略”所赋予的会议、休闲旅游、国际交往等职能的要求尚有距离。从某平原地区整体空间上分析,某城区处于潮白河冲洪积平
11、原和某东北部山地结合地带的一个山坳中,其北、东、南部均为山地。现状建成区西偏北和北偏东方向被京承铁路包围,南侧有潮白河西南向流过。城区西部及西偏北方向跨过铁路后向西就是宽广的潮白河冲洪积平原,地势平缓,现状多为基本农田,分布有少量的村庄和乡镇企业。所以城区用地发展方向主要有向西跨过京承铁路发展和向南跨过规划高速公路发展两个方向。向西用地空间较为宽广,但现状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跨过铁路这个城市发展的门槛进行开发建设存在一定困难。但必须预留铁路以西的城市发展空间,待城区达到一定的规模时要考虑跨过铁路发展。分析某城区的城市发展进程,便捷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城市的开发和建设,现状京承路(101国道)两侧聚集
12、大量的行政和商业设施便是明显的例证。城市东北部的发展是某县开发的重点所在,所以本项目的建设,可带动某新城东北部的城市开发,促进新城东北部的城市化进程,为商业、房地产业等多行业进驻创造机会。这两条道路的实施,均衡了新城各区域的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条件,为推动某新城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创造条件。五、本项目的建设是进一步优化某新城生态环境,改善城市面貌的需要某新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将某县域功能定位为:某最重要的水源地;某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某市国际交往、旅游休闲与会议培训基地之一;某市高校产业及研究基地。某新城的性质为:某市生态科技新城,旅游度假与会议培训基地;某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目前,现
13、状京承路(101国道)自城区中部东西向穿过,年平均日交通量在最近几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2003年统计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已达到2万多辆,大型车辆在道路上通行,沿线单位、居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尾气、噪音等污染问题逐渐突出,城市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威胁。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效疏导某新城东北部地区的交通压力,大大降低城市内部由于机动车流量大、交通拥堵带来的空气、噪音、景观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对进一步提升城市总体环境水平、改善城市面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某新城进一步完备其功能定位。六、是优化投资环境,加快招商引资工作的需要投资环境的建设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某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
14、进一步优化某发展环境工作”中要求:“集全市之力优化发展环境”。某县也把完善投资环境,加快招商引资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并制定了鼓励优惠政策某县人民政府关于对引进落地生产经营企业财政支持办法,推动引资兴业工作的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地区投资环境的硬件,是投资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该地区对外整体形象和水平,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为招商引资工作创造优越的外部环境。综上,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第三章 道路现状评价及交通量分析由于区域内的交通基础资料匮乏,受此局限无法准确预测本项目各路段的交通流量,拟采用路网静态指标对项目进行评价和分析。一、区域内道路交通现状与评价 (一)现状对外
15、交通系统概况某县目前形成公路、铁路组成的对外交通体系,其中公路是对外交通联系的主导方式。现状某公路系统由京承高速(望和桥沙峪沟)、101国道和密兴路、密平路、密关路、密顺路、琉辛路、松曹路、水库南线等7条市道以及25余条县道组成。其中京承高速(望和桥沙峪沟)、101国道、密顺路、密兴路和密关路是现状城区对外交通联系的主要通道。现状城区共有8个对外公路联系出入口。随着某境内京承高速公路二期的建成通车,某的宏观区位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某新城现状主要公路系统路名道路性质技术等级起止点1京承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某承德2101国道国道一级、二级某沈阳3密顺路市道二级某顺义4密兴路市道二级、三级某兴隆5
16、密关路市道二级、三级某石城6密平路市道三级某平谷7琉辛路市道三级辛庄县界8松曹路市道三级松树峪曹家峪9水库南线市道二级、三级溪翁庄万岭梁(二)全县机动车拥有及增长至2005年末,某全县拥有各类机动车6.72万辆,其中客车3.55万辆,货车0.66万辆,摩托车1.83万辆,其余为农用车。分析近年来某县汽车的拥有及增长情况,可以看出以下特点:小、微客车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2003-2005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9%。小、微客车的增长已经成为全县汽车增长的最主要带动力量;2003-2005年货车的增长率为年均8.3,略低于同期客车的增长率(9.2)。2000-2005年全县汽车保有量年度载客汽车载货
17、汽车合计大型中型小型微型小计大货小货小计200012256140412614733812351920315510493200114584338403199802714502326377611803200222674538894041890114072266367312574200384419242181952282981523763734611035925200481721462581456573443424103959636940803200571121582691057643554323454253659842141年均增长率42.3%30.9%46.1%17.1%37.1%13.7%17
18、.2%15.9%32.1%由于客车的强劲增长,客车在汽车中所占比重已由2000年的69.9上升至2005年的84.3%。(三)城市道路交通某现状城区基本形成“方格网状”的道路网络形态,但在城区不同区域,因其城市用地发展、功能完善程度等情况不同,分别形成“网状”或“枝状”的路网形态。城区东部:是城市发展的中心,城市用地功能和设施发展较为完善,道路建设也是城区最为完善的区域,现状形成“方格网”状路网。城区西部:是城市近期发展的重要地区,现状城市功能主要集中在新西路、果园西路和西门外大街沿线,整体路网格局基本呈现“方格网”状形态。城区东南部:城市功能单一,主要依托几条主干路发展,表现为“枝状”的路网
19、特征。城区西南部及城区南部:城市功能均以产业用地为主,城区西南部基本按照“方格网”路网发展建设,而南部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现状表现为“枝状”的形态。1、道路设施水平根据现状道路断面、机动车道设置、道路交通功能、道路通达性条件等要素,将某城区现状道路划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个等级,以分析道路系统构成、设施水平及道路交通分布状况,系统判别现状道路交通存在的矛盾。本次道路设施分析分为现状城市建成区、城区东部两个层面来分析。城区东部是某县城发展的起源地,是城市公共设施、人口和就业最为集中的区域,同城区其它现状还处于单一城市功能为主的区域相比,城区东部是最能体现某城市功能和城市特征的区域,因此单独分
20、析城区东部更利于把握某城市生产、生活的交通特征。2、道路密度现状城市建成区道路系统基本指标统计道路长度(km)平均道路宽度(m)道路网密度(km/km2)面积率某城区现状国标规范主干路41.1044.01.45次干路27.0329.30.95支路32.8216.31.1635合计100.953.56干道网合计68.1336.52.40347.89注:分析统计建成区面积为28.36平方公里现状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为3.56公里/平方公里,主次干道合计路网密度为2.40公里/平方公里,其中主次支路网密度比例为1.5:1.0:1.2,与国家相关规范标准相比,道路网整体密度偏低,路网结构严重失衡。城
21、区东部道路系统基本指标统计道路长度(km)道路网密度(km/km2)面积率城区东部现状国标规范主干路16.682.37次干路3.710.53支路11.261.6035合计31.654.49干道网合计20.392.893410.55注:分析统计建成区面积为7.05平方公里城区东部干道网密度为2.89公里/平方公里,接近国标要求的最低水平,但其中主干道占干道网的82.0,远高于同区域次干道的密度,路网结构严重失衡。城区东部的支路网密度仅为1.60公里/平方公里,远低于国标要求。3、道路系统主干路:某现状城市建成区主干道形成“八纵三横”的不规则方格网状网格局。东西向道路包括新北街、西门外大街鼓楼西大
22、街鼓楼东大街、西大桥路新南路、水源路。南北向道路包括兴盛南路、果园西街、园林路、新西路、滨河路、新中路、新东路、檀西路。主干路在城区平均达到1.45公里/平方公里,城区东部则达到2.37公里/平方公里,均处于较高水平。另外,现状城市建成区内主干路建设标准差距较大,除西大桥路和新南路外,其它主干路建设标准偏低。次干路:现状城市建成区次干路较为分散,难以形成网络系统。城区主要次干路包括:鼓楼北大街、鼓楼南大街、南河路、城后街、果园北街、双燕街、阳光街、滨河路等,其他次干路主要位于县工业开发区内。次干路在现状城区道路网密度平均达到0.95公里/平方公里,平均宽度为29.3米;城区东部道路网密度为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地 道路 建设 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 资金 申请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46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