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旅游区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doc
《某地区旅游区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区旅游区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doc(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某某旅游区开发可行性报告某某设计院二00九年十月第一章旅游开发基础条件一、规划范围与期限(一)规划范围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河上游,居幕阜山脉和九岭山脉之间,修河是江西省五大水系之一,修河旅游区总体规划范围是县境内从双井村到抱子石电站总长26公里的修河及两岸25公里不等的范围,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二)规划期限修河旅游区规划分三期进行建设:近期:20062010年;中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 二、自然条件分析县属江南丘陵地貌,在江西省地貌区划中,为赣西北中低山丘陵区。县境内四周群山环绕,向中部依次低山起伏,丘陵广布,修河及其一级支流两岸发育河谷阶地。地势周围高、中间低
2、,西北幕阜山脉和东南九岭山脉呈抱合之势,使腹地构成向东北开口的盆地。全县最高点在县境东部的山门峡,海拔1716.5米;最低点在东北修河出境处港口,海拔75米。县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地貌形态影响,形成复杂多变、差异的垂直山地气候。常年日照偏少,云雾偏多。温差悬珠。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匀。霜期较短,区域差异显著。有较丰富的水能资源,但灾害频繁,尤以旱涝灾害为主。修河是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发源于县黄龙山,自西向东流贯全境,东出武宁,经永修汇赣江注入鄱阳湖,全长354公里,境内上游惯称渣津水,渣津以下为修河,境内干流河长134公里。发源于县境内四周山地和铜鼓县的10条主要支流,蜿
3、蜒曲折,汇注修河,总长586公里。支流间溪、河密布,纵横如网,呈树枝状,形成完整的水系。修河在本县境内总流域面积4227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94%。因地貌形态多姿,气候条件优越,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据初步统计,有种子植物近2000种,低等植物藻类、菌类、苔藓类、蕨类也广泛存在。植物群落方面,有针叶林、阔叶林、灌木林、竹林、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等主要群落。水生植物群主要分布在河滩、水域中。县野生动物繁多,仅脊椎动物近200种,现存哺乳动物29种,鸟类42种,爬行类29种,两栖类20种,鱼类70余种。县自然资源丰富,有泰清、汤桥的温泉资源,钨、瓷土与陶土等矿产资源,板栗、锥栗、猕猴桃等食用植物资
4、源以及41种药用植物资源,鲢、鲤、草鱼等食用动物资源,等等。三、历史沿革与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县境内即有人类在此生活。商封艾侯国,春秋为艾邑,先后属吴、越、楚国管辖。汉建艾县,隋代并入建昌县,唐代为武宁县,德宗贞元年间析武宁县西八乡置分宁县,唐、宋两朝均为上望等级的泱泱大县。元代升为宁州;清嘉庆六年(1801年)改名义宁州。宣统二年划出县南一部分另设铜鼓厅,民国元年(1912年)称义宁县,3年改名县,现属九江市管辖。县总面积4504平方公里,为江西省幅员最广之县,人口80万,辖36个乡镇,共350个行政村。历史文化:县是一个古老县份和著名苏区,也是吴楚文化的结合点,历史文物、革命文物甚多。有2
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结束的全县文物普查中,收集流散文物750件,全县有古文化遗址116处,其中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8处,商周遗址甚多,尤以上奉山背跑马岭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最著名,1978年被命名为山背文化。名人文化(进士文化):县向称“文章奥府”,宋代黄庭坚的曾祖父黄中理开办樱桃书院和芝台书院,延引四方学子,宋郊、宋祁兄弟和黄庭坚等曾就学于此。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任分宁主簿时,曾开办书院,后称濂溪书院。徐、祝等大姓亦办有书院,培养众多人材。自唐宋至清代,本县共有进士201人,举人317名,仅宋代即有进士160名。北宋一朝,双井村出进士48名,被称为“进士第一村”。历代有丞相2名,尚书16名
6、,正一品官员3名,从一品1名,正二品5名,从二品4名;知名文学艺术家21名。宋代名臣徐禧,布衣腾达,胸蟠甲兵,殉节永乐城,有“宋殒长城”之叹。黄庭坚开创江西诗派,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也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徐禧子徐俯,官至参知政事,又是江西诗派著名诗人,名句流传至今。南宋政治家、军事家、四川按抚置制使余玠,治蜀10年,屡挫蒙军,励精图治,功勋卓著。明代周季麟、周季凤兄弟,均官至左都御史,史称“双凤”。清代万承风,为宣宗侍读朝廷重臣。近代以来,更是名人迭出。桃里陈氏一门,有4人名载辞海,陈宝箴,官至湖南巡抚,支持维新变法,向光绪帝推荐维新人才,在湘办新学、兴新政,为全国封疆大吏中唯一支持和
7、从事变法者。其子陈三立,为同光体诗派领袖,清末民国初诗坛泰斗。三立长子陈师曾,近代著名画家,与齐白石齐名。三子陈寅恪,闻名海内外的史学大师,著名教授,曾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古琴大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查阜西,曾参与组织著名的“两航起义”。著名中医徐瀛芳,民国期间,是全国中医委员会七委员之一,被医学界誉为“中医科学化先锋”。当代著名作家胡旷,所著潘虎等文已成为当代文学史上文艺性革命斗争回忆录的代表作。此外,还有著名科学家陈封怀,著名书法家黄绮,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黄蜚秋等。古代和近代共留下各类专著272部1198卷,这些都成为人民的骄傲。在众多的名人中,古代以黄庭坚最为突出,近现代则以陈宝箴为首
8、的陈门五杰最具代表,他们成为名人文化中的最亮点。军事文化(红色文化):是江西西北门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汉代以来,屡有重大兵事发生。明、清时期,多次高悬过李自成、石达开、李秀成等王师义旗。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之一。1927年,中共中央决定在湘、鄂、赣边区组织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参谋何长工、副官杨立三在制作了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起义部队下设四个团,其中第一、四团驻扎,毛泽东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卢德铭任总指挥。1927年9月9日,震撼世界的秋收起义首先在爆发。起义部队在举起义旗,后随毛泽东同志踏上前往井冈山的道路。1931年9月,中共湘、鄂、赣省委及省苏维埃政府
9、在上衫成立,使成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著名苏区,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整个大革命时期,为革命献身的人有7万余人,其中登记在册的烈士10336名,人民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现有“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革命烈士纪念馆”,“秋收起义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供后人瞻仰。土物文化:自然条件优良,特产丰富,其中茶叶与蚕桑是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产。茶文化:赣西北地处山区,土质肥沃,气候温和,为天然宜茶区域。产茶以宁州红茶(简称宁红)为主,产地含、武宁、铜鼓3县,称宁红区。其中红茶产量占宁红区的80%。后唐年间,本县就产制茶叶。后唐清泰二年(935)毛文锡茶谱载:“洪州双
10、井白芽,制作极精。”至两宋,宁茶蜚声国内。北宋黄庶、黄山谷父子将家乡精制的双井茶推赏于京师,一时名动京华。欧阳修归田录誉为“草茶第一”。蚕桑文化: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宋代张商英黄龙崇恩禅院记载,分宁“桑阴阴而被野”。清代有“绢出义宁州”之誉,征村素有蚕乡之称,民间流传着“三斤毛铁半斤钢,打把锄头去栽桑,一条田塍栽三转,三条田塍栽九行”的歌谣。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义宁州产丝6250斤,居全省之首。中医文化:中医源远流长,名医迭出,据同治义宁州志方技记载,以医术著名于京都、省垣或乡里的有43人。清末及民国时期,行医方式多属私人挂牌设寓、坐堂,或兼营中药,或兼甸其它,尔昭其子,师传其徒,中医
11、得以发展、光大,其时县人所著医书达20余部之多,载入江西医林人物录的名医有48人。民间流传“药不过樟树不灵,药不到樟树不齐”的说法。至解放初,本县共有大小药店200余家,药工300余人,主要分布在义宁镇、山口、马坳、渣津、三都,县城规模大的有“黄源生”、“裕生复”、“仁记”、“张福记”、“源太和”等药店。饮食文化:在饮食文化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如在饮茶、茶点方面:人喜欢饮茶,遇客先敬一碗茶。茶区别于外地茶的特点是以佐料下茶,故称喝茶为“吃茶”。喝茶待客极讲礼仪,客人吃茶也有一定规矩。每逢红白喜事,主人都设茶房,请几位妇女专门准备茶水,不时给亲朋好友敬茶,此活称“司茶”。旧时,民间青年男女还有
12、以“送茶”相亲的习俗。逢年过节与喜庆日,民间多以自制果品随茶待客。在地方风味方面:县传统菜肴、小吃品类多,地方风味浓。芝麻豆粉糍粑、枫树坳豆腐丝、渣津豆豉.、酱干等,最突出的是饣肖 子、腊肉、艾米果,为地方风味之上乘。客家文化:据义宁州志载:康熙初年,义宁州(包括今、铜鼓两县)遭水旱等灾害,民不聊生,死丧和背井离乡者甚众,人口锐减,田地大片荒芜。为了恢复生产,当时的知州班衣锦奉旨向广东、福建、赣南等处招民垦荒,上述各地客家人,热烈响应,迁来人数逐年增多,达数万。他们在山上搭棚居住,开山垦地,生活极为清苦。通过耕种,大批荒芜田上土质渐肥,产量倍增,家境逐渐好转,在修河沿河居住,制造船只,对于促进
13、当时水运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的客家文化,不仅有一般客家文化所具有的内涵,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勤劳勇敢的精神以及对农业生产和水运中起到的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客家人陈氏五杰,更为的客家文化增添了光彩。祠堂文化:从民俗学的角度看,祠堂的繁荣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经济与文化繁荣。历史上名人辈出,祠堂文化极为丰富,目前正在着手恢复八贤祠等,恢复和挖掘各祠堂内的名人文化资源、建筑特色资源以及民风、民俗资源等。四、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目前还刚刚成立旅游主管部门,。从近年的旅游接待及收入分析,2005年总接待人数约3.1万人次,直接或间接收入约60万元;2006年总接待人数约3.3万人次,直接
14、或间接收入约65万元;2007年总接待人数约3.6万人次,直接或间接收入约80万元,旅游业还刚刚形成一定的规模。除了一些名人纪念馆、秋收起义纪念馆等以外,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区(点),旅游资源基本上处于自然状态;旅游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目前约有东电、南山、宁红、青云大酒店、银河大酒店等11家宾馆与招待所,1610个床位,主要以满足当地居民及一般公务客人的需要为主,只有一家准四星级旅游饭店;县城内的餐饮以社会餐馆为主,近两年来农家乐餐馆发展较为迅速。商业网点和娱乐场所虽然相对较多,但也是以地方消费为主,档次较低。第二章 旅游发展背景一、生态度假旅游发展态势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生态旅游在世界上
15、以年均10%30%的速度发展(世界旅游业年均发展速度为4%),年产值达2000亿美元以上,它被普遍看作可能是传统大众旅游升级换代的最佳替代产品,代表了21世纪旅游发展的方向。生态度假旅游是社会进步和旅游产业走向成熟的产物。随着各国经济的增长,人们收入的提高及带薪假日的延长,越来越多的游客已不满足于在各个旅游点之间长途跋涉、疲于奔命的旅游方式,旅游目的也从传统的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向通过旅游使身心得到休息放松、陶冶生活情趣等方面转变,是现代旅游的新价值取向。因此,以生态度假、康体为主要目的的休闲旅游成为旅游业中的热点。有资料显示,在欧洲和北美,旅游客源输出的70以上是度假休闲。据美国专家预测,到
16、2030年,旅游业将成为全世界80以上人员的生活必需,可见生态度假旅游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中国近年在各类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中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据不完全统计,年均接待生态游客为2500万人次左右,生态旅游年收入达5.2亿元,并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新兴的生态旅游虽然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就我国国情并结合实践效果而言,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全面地大范围地开发生态旅游产品的条件。由于生态旅游基本都选取生态环境相对优良的地带作为产品开发区,而旅游产开发与经营,伴随着游客的活动,必然对当地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带来一定的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并极易引起当地环境的退化现象。因此,我国目前更应该提倡的是理念形态的
17、生态旅游,即旅游业的生态化发展与管理,在旅游者中树立生态消费观念,在旅游企业中实施生态化运营,提供绿色产品、倡导绿色生产、实现绿色增长,在行业管理中加强旅游业的生态化管理,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旅游概念作为一项原则,广泛适用于一切旅游活动中。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双休日”制及节假日的推行,休闲度假旅游已成为寻常百姓关心的话题。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是人类共同的天性,是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的一种迫切要求。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工作与生活节奏都明显加快的今天,人们希望能利用闲暇时间从工作的劳累与紧张中解脱出来,放松精神、陶冶情趣、锻炼身体、调节生活。因此,他们大多希望到气候宜人、
18、环境幽静、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没有污染的地方去康复自己的身心,希望休闲地能提供多样化、大众化的娱乐、休闲和康体项目。显然,如同修河规划区这样的风景优美的山水小城具有发展生态度假旅游的良好条件,是休闲度假者的首选。二、修河流域在江西旅游中的地位与作用生态度假旅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它的发展要受到资源、环境质量的影响,更要受到一个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受到人们消费水平与消费理念的影响,受到原有产业基础的影响。县地处九江,是三省九县中心城市,区位条件优势,与主要中心城市,如南昌均在3小时交通圈内,是短期度假的理想之地。因此,不论是从江西省旅游经济发展角度分析,还是从满足人们的需求角度分
19、析,以及从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产业升级换代角度分析,具备了发展生态度假旅游的时机与基础。从县旅游资源特色及区位条件分析,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的开发,对江西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以下明显作用:(一)丰富江西旅游产品内容江西目前有山(庐山、三清山、井冈山、龙虎山等名山资源)、湖(鄱阳湖、仙女湖、柘林湖)的知名品牌资源,而以河流峡谷风光见长的资源尚没有开发。修河是鄱阳湖五大水系中水质最好、风光最秀美的河流峡谷资源,正可以互补对“河”品牌开发中的不足,构建江西省的“四山三湖一河”的旅游拳头产品结构,达到错位发展的目的,丰富江西的旅游产品。(二)增加休闲度假空间随着人们度假需求的不断增加,度假空间也要不断增加,江
20、西省目前虽然已有很多著名的旅游胜地,但由于这些知名胜地资源等级高,如庐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地等,旅游发展规模与开发强度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江西省若仅靠几个知名品牌旅游地,会增加知名品牌的环境压力与资源保护压力,因此,需要增加度假空间,以分流环境压力较大的旅游区的游客,促进对遗产资源的保护。(三)增加特色休闲度假的类型修河规划区与目前江西省已有的旅游区在生态环境背景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它是一种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相结合、自然山水景观与乡村、小城人家相结合的休闲度假地,山、水、滩有机结合,小城文化、乡土文化、郊区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充分体现了与现代都市文化的差异性,构成本规划区独具特色的
21、生态度假环境。这种自然与文化的结合,不仅能够使休闲者获得自然享受,同时又能获得小城文化的感受和体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是生态度假旅游独特的魅力所在,也为江西生态度假旅游的发展扩展了新的领域。(四)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沿海城市群众的休闲后花园和“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休闲度假胜地”总体发展战略相符合。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省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新路,这条新路就是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积极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始终保持青山常在、绿水常流、永续利用。同时,江西省委、省政
22、府又提出“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水中兴特色产业”的新路,推进江西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战略决策。因此,修河旅游区的旅游开发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江西建设成为沿海城市的休闲后花园的总体发展战略相一致。第三章 旅游资源分析及开发优势一、旅游开发定性定量评价(一)旅游开发定性评价1旅游资源开发优势(1)环境优势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流域内工业企业较少,工业污染相对较轻。同时,县是一个“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7.6%,林木绿化率达72.4%,属我国南方48个重点林业县之一,修河规划区两岸植被生长繁茂,有杉树、马尾松、香樟、刺槐、油桐、杞木、杜鹃等20多种
23、乔木和灌木。因此修河两岸长期以来保持了较好的水质条件和空气质量条件,修河是江西省五大水系中水质保持最好的河流,特别是十里修河段,风光秀美,景色怡人,为发展生态型的休闲度假旅游打好了坚实的环境基础。(2)城市中心地位的优势县是三省(湘、鄂、赣)九县(武宁、靖安、奉新、宜丰、铜鼓、平江、通城、崇阳、通山)的交界处和三个省会城市(长沙、武汉、南昌)的中心点,是三省九县的边贸中心。东距江西省会南昌220公里,西距湖南省会长沙240公里,北距湖北省会武汉260公里;另外,距三峡旅游区最大中转站之一的岳阳和京广、浙赣铁路中转站的株洲以及距九江市的距离都在200公里左右,城区的中心地位优势十分明显。(3)资
24、源组合优势资源种类组合优势:有以黄庭坚为主的名人资源优势、以特色小城及乡村乡土风情组合的人文生态;有以水、山、河、滩于一体的自然生态优势;以及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组合优势。资源地域组合优势:以修河为纽带,将各种资源有机地串联于一体,为资源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4)领导重视的优势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已引起了江西省政府以及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江西省政府领导对开发旅游业已做了工作考察,并将开发旅游做为县扶贫致富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县各级政府对旅游开发也给予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将旅游做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2005年的工作重点,并在各级政府与各部门中,在思想上达成共识。综上所述,修河旅游开发条件比较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地区旅游区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地 旅游区 开发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46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