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下册古诗鉴赏练习.docx
《人教七年级下册古诗鉴赏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七年级下册古诗鉴赏练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七年级下册古诗鉴赏练习七年级下册语文附录古诗赏析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译文: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 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 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1、“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云出”,你认为诗人他倾向于一种怎样的生存境界? 2、“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展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主题写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借幽居的景象,暗示当时的山居之乐,表达了作者恬淡超然的闲适心情。 特色本诗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这一主题。句句写景,句句有情。 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本诗所
2、展现的画面。 答: 2、请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 3、“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 答: 4、诗中说明怎样一个道理? 答: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1、月夜竹林的幽静,以 反衬。 2、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能体现使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一些? 3、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 1 主题写诗人在竹林中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
3、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特色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1、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答: 2、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 答: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能看到你了,多么思念你啊! 1、本诗作者是被称为“ ”的 ,字 。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
4、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主题这是一首写诗人初次出四川时,依恋家乡山水的一首诗。 特色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1、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答: 2、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 答: 3、说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 答: 2 4、三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
5、飘出的?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 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暗”和“散”的表达效果。 答: 3、“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历代评论家说“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 主题写诗人在客居洛城的一个夜晚,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调,于是引发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1、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 _ ,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答: 2、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简单作一下分析。 答: 3、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
6、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答: 逢入京使 岑参 【此诗作于天宝八年作者赴安西途中,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念之情。全3 诗率兴而成,用语自然本色,韵味醇厚隽永。】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离开长安已经许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 尘烟蔽天,双袖都已沾满了泪水还没有干。 骑马在路上相遇,没有纸笔。 只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描绘“故园东望路漫漫”所展现的画面。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2、“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答: 3、展开联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七 年级 下册 古诗 鉴赏 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46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