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四 认识图形 新知识点: 1.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正确识别。 2.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要求: 1.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建议: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动手摆实物,对几种基本的立体图形有一些感性认识,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够辨认,能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如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相同等。 2.要给学生充
2、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和时间,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如让学生通过滚一滚、推一推、搭一搭和拼一拼等活动,充分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3.注意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学中老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最佳发展区”,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老师要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时安排 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1课时 2 立体图形的拼组1课时 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内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材第34、第35页“做一做”的内容及练习八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初
3、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每组一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课件,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学前准备 导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了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 探究新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老师巡视指
4、导,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2)小组汇报分的情况。(可到实物投影上分,让大家都看到)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可能分出以下几组:一组是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老师拿出位置、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如教材第34页) 2.摸一摸,感知特征。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集体交流。 通过摸、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说:长方体是长长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方方的,也有平平的面。圆柱是直直的,上下
5、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乎乎的。(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有6个面等,应给予肯定和表扬,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1)由实物画出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牙膏盒”等,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画出长方体的图形。 用同样的方法出示“魔方”“茶叶筒”“足球”等实物,画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记忆想象。 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老师说一个学生想一个) 让学生闭上眼睛摸出老师说的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可小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第四 单元 认识 图形 优秀 教学 设计 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46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