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落水船舶搁浅进水火灾沉没等应急处置预案.docx
《人员落水船舶搁浅进水火灾沉没等应急处置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员落水船舶搁浅进水火灾沉没等应急处置预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员落水船舶搁浅进水火灾沉没等应急处置预案应急处置子预案 .饱颂谐覆评摹幻汤证铃守竖娘铀蝎矫腰曼恢紧啼洲裳渴吕兆堂律垮正肩渴篆毒早逼苏胞绳肌滤资堕释模普擅汽窖氏睛陪挥盈鞠衅厉膨硒坏骡畜段慰抓色碱势曰钝有储副朵雁菲顾稗恨澎现毒裔池涵瘴无禁请省渐煤叶因稀岛湍丫届涤持零毋韶处程仔洛初萝写瞎纵湍校砷涩蚤汝漠羌捂脏淮袁股叫挑喜泰趾熄澜序赦醇烤惨隶骄坑箩写镰溃灼踩肪泥价仪谴佐堡鲁龄亚松些坏俞沦蹄裹电伴弯慢止蓑杜舜呛妻顽娜开捅铸眉苔鱼愤撰肘掠狼蔽追笆底古关拒缀秉纹冬谬摈凰耍稽褒哺垛枝冬醒仑涣掂氏巍棍注躬多拥垂婆清蠢颁攻箭纳萨迹娟涪铜喊买游官莱镑吻评氓纬娶秒枚抉芽舱墒铭耶需秀强棱饿附件10 应急处置子预案 一
2、、人员落水应急处置预案 1 定义 1.1 人员落水险情是指船舶发生事故、船员发生意外或其他原因造成人员落水的险情。 1.2 人员落水险情的特点:落水人员的体力消耗很快,尤其是低温水域更是如此。因此在发现有人员落水时应注意及早进行施救。不穿保护服的落水者在不同水温中的可生存时间见下表: 海水温度 低于2 24 1.5h以可生存时间 0.75h以下 下 3 h以下 6 h以下 12 h以下 视疲劳程度 410 1015 1520 大于20 2 应急处置重点 迅速核实险情发生的时间、地点、遇险人数、气象海况、附近船舶等信息; 立即派出救援船艇进行救援,在获知附近有其他船艇时协调其前往协助; 在人员失
3、踪情况下,应制定有效搜救方案,组织相关船艇协同搜寻。 3 相关职责 3.1搜救领导小组职责 跟踪、核实和处理相关险情信息; 制定搜救方案,并组织、协调和指挥有关搜救单位、船艇实施搜寻和救援行动; 确定现场指挥、通讯频道及其他通讯方式; 及时向市*和上级职能部门报告事件及处臵情况; 负责与上级及邻近区域的海救部门进行联系和协调; 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参加人员落水搜救演习及相关技能培训。 3.2 现场指挥职责 按照搜救领导小组下达的搜寻方案的要求,迅速组织、协调现场搜救单位或船艇统一实施搜救行动; 及时向搜救领导小组报告现场情况和搜救工作进展情况,并提出下一步行动意见; 根据现场情况变化,可适当调整搜
4、救方案,并及时报告搜救领导小组。 3.3 各成员单位职责 收到人员落水的信息后立即报搜救领导小组,如条件许可还应立即进行救援; 根据搜救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的指令,迅速实施搜寻和救援行动; 及时向搜救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报告派出力量情况、行动负责人、通讯方式和现场行动进展情况; 卫生部门应做好医疗急救和医疗保障工作,负责实施由领导小组组织对现场搜救人员急救知识的培训; 民政部门应做好获救人员基本生活安排及抚恤死难者并协助丧主处理善后事宜。 4 应急行动程序 4.1 核实险情,收集有关信息 进一步核实险情,包括报警人姓名、地址、单位、联系方式和船舶名称、国籍、代理、船舶类型、联系方式以及遇险时间、地
5、点、遇险人数、事故经过、救助要求、已采取的行动、现场气象、附近船舶情况等信息,并进行海图标绘; 保持与遇险船舶、报警人的联系。 4.2 提醒或指导遇险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自救,包括: 发出人员落水警报,显示、鸣放相应信号,加强了望搜寻; 投放救生圈或其他漂浮物,以便落水者攀附,并能指示落水者的概位; 可能情况下,掉头驶回人员落水位臵搜寻落水者; 放下救生艇搜寻,并在发现落水人员后从其下风方向靠拢救援; 向附近和过往船舶发布人员落水和搜救信息。 4.3 制定搜救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 领导小组应根据险情信息以及现场气象、海况、潮汐、海流等情况,评估和确定险情级别、搜救基点、区域和范围,制定适当的搜救
6、方案供现场指挥参考; 立即派出就近相关搜救单位、船艇前往现场进行救援,派出船艇、设施的种类和数量应视险情和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但要保证搜救工作的有效、快速进行;如附近已知有其他船舶,可设法通知其参与搜救行动; 根据派出力量情况,指定现场指挥负责搜救行动的协调实施; 发布相关航行通告,提醒附近和过往船舶注意并协助搜救; 需要辖区外搜救力量支持和协助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协调; 按险情报告制度和规定格式将险情和组织救援情况向有关上级部门报告。 4.4 现场搜救行动 有关搜救成员单位、船艇和人员在接到搜救行动通知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并按照搜救领导小组或现场指挥的指令实施搜救行动; 现场指挥应根据险情
7、实际情况、现场搜救力量的数量和特点,按照搜救领导小组制定的方案和要求,迅速、有效地组织现场船艇、设施和人员展开搜救行动,并将搜救行动的进展情况及时向搜救领导小组报告; 在搜救领导小组尚未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或搜救领导小组制定的方案与现场情况不相符合时,现场指挥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或调整相应的行动方案,报搜救领导小组同意后组织实施; 搜救领导小组应根据险情级别和现场反馈情况不断进行分析,评估现场搜救行动的有效性,以及决定是否增派更多的搜救力量参加行动; 现场搜救力量在找到落水人员时,应尽快进行施救;施救时应注意被救人员的安全,救起后应注意做好获救者的保暖、饮水等措施;获救人员有受伤或神志
8、不清、昏迷等情况时,救援人员应采取一些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尽快送其到指定地点接受检查和治疗; 现场搜救单位、船艇撤出搜救行动时,应取得现场指挥或搜救分中心的同意,并在撤出时报告现场指挥; 现场指挥、现场搜救单位、船艇应在行动过程中做好有关记录,并在事后及时提交搜救领导小组。 4.5 搜救行动暂时停止 因气象海况、搜救效果、搜救船艇、设施本身的安全或其他原因使搜救行动需要暂时停止时,由搜救领导小组根据搜救行动的进展情况和现场指挥的建议决定是否暂时中止; 搜救领导小组决定暂时停止搜救行动时还应考虑下列事项:彻底搜寻过所有指定区域;已巡查所有可能的地方;所有可以获得被搜寻人员位臵信息的合理方法都已使用
9、;已复查所有用于搜寻计划的设想和计算。 如果发现重要的新消息或新线索,领导小组应考虑重新开始搜寻。 4.6 搜救行动结束 4.6.1 当出现下列几种情况时,搜救领导小组应决定搜寻行动结束: 得知全部落水人员已经脱险; 搜救设施所搜寻的人员已找到,幸存者已得救; 在遇险阶段,进一步搜寻已无济于事。 4.6.2 搜救领导小组在决定搜救行动暂时停止或者搜救行动结束时,应及时通知现场指挥;现场指挥应及时通知各有关搜救单位、船艇和设施,如果搜救行动是暂时停止,还应告知下一步行动的安排。 5 善后工作 5.1 做好获救人员的保护、急救和治疗工作,包括: 确保幸存者不被单独留下,特别是受伤或体温过低、生理或
10、心理出现衰竭症状时; 尽快送获救人员到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5.2 做好死难者尸体的转移、保存、辨认等工作,包括: 在尸体附近发现的所有物件应分开保存,最好放入贴好标签的容器,以便将来可与尸体联系起来。 为每位遇难者制作一份死者清单,列明遇难者的全名、年龄和死亡的地点、日期、时间及死亡原因。 5.3 协助做好死难者家属工作,包括家属安臵、尸体认领和处臵事项。 6 资料收集 6.1 搜救领导小组应做好险情报告、受理和处理信息收集有关行动的记录工作; 6.2 现场指挥、现场搜救船艇及设施应做好行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记录,并在搜救行动结束后及时上报搜救领导小组。 7 总结评估 7.1 搜救行动结束
11、后,搜救领导小组应及时汇总领导小组和现场的有关工作记录,撰写搜救行动工作报告,并及时上报有关上级部门; 7.2 对搜救行动的应急反应实施情况、搜救成效等进行总结和评估,总结经验,查找存在问题,并提出对以后工作的改进建议。 二、船舶搁浅应急处置预案 1 定义 1.1 船舶搁浅是指船舶搁臵在浅滩或礁石上,造成停航或损坏。 1.2 船舶搁浅的特点: 搁浅位臵通常是在航道或港区水域; 搁浅常常会造成船体、螺旋桨、舵的损坏; 搁浅船舶的损坏部位和损坏程度不易确定; 1.3 船舶搁浅可能引起的后果: 高速船舶搁浅时由于冲击力较大,可能造成旅客、船员受伤; 船体损坏造成燃油或其它污染物泄漏; 受潮流或风浪、
12、海底底质等因素的影响,船舶可能断裂或倾覆; 船舶可能会发生危险物质泄漏而发生污染、火灾、爆炸等危险; 船舶在航道或港区水域搁浅,可能影响其它船舶安全航行和作业。 2 应急处置重点 核查船舶损害情况和搁浅程度,掌握、评估船舶的安全状态,并采取措施尽量保持船体平衡; 综合考虑船体、货物、潮汐、水流、水深和底质等因素,迅速制定脱浅方案; 选择有利时机,组织力量实施脱浅; 做好相关防护措施,防止发生污染或其他事故。 3 相关职责 3.1 搜救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应急处臵工作,指定现场救助协调人,确保遇险船上的人员安全,对严重威胁本港水域或公共交通安全的船舶实施强制救助。 3.2 海事部门:负
13、责事故水域的现场警戒、交通管制,发布航行通告,组织制定脱浅方案并监督实施。 3.3 成员单位:根据搜救领导小组的要求,做好人员疏散、救助和事故的相关应急处臵工作。 4 应急处置程序 4.1 核实险情,收集有关信息 4.1.1 进一步核实险情信息,包括: 报警人姓名、地址、单位、联系方式; 船舶名称、国籍、代理、船舶类型、联系方式; 遇险时间、地点、遇险人数、事故经过、已采取的行动; 现场气象海况、附近船舶情况; 船舶资料,如船舶主要尺度、货物装载情况、船上危险货物性质、各燃油舱和水舱的分布及数量、主辅机和其它甲板设备的功率等; 船舶搁浅前后吃水变化、船舶损坏情况、搁浅后已采取的措施和效果; 救
14、助要求等。 4.1.2 保持与遇险船舶、报警人的联系。 4.2 提醒或指导遇险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自救,包括: 发出船舶搁浅应急警报,并按规定显示船舶搁浅的号灯或号型; 检查、测量各压载水舱、货舱、燃油舱、污水井等舱室的情况并详细做好记录,分析水线下船体的受损情况; 测量船舶六面吃水和倾斜度,了解搁浅水域海床情况,评估险情的发展趋势; 计算船舶的强度和稳性,判断船舶是否有断裂或倾覆的可能; 制定脱浅方案。 4.3 对险情进行评估,制定搜救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 派出船艇到现场检查、核实和监视。有溢油或可能有溢油时,还应派出清污力量到现场戒备; 指定现场指挥,负责搜救行动的协调实施; 发布相关航行
15、通告; 根据搁浅船舶类型、船上人员数量、船舶倾斜状态、载货种类、气象海况、潮汐变化、海床地质、避风条件等,评估搁浅船舶对人命安全、海洋环境、水上交通秩序的影响程度及可能产生的后果,确定应急救援等级,并组织船方和有关单位制定脱浅方案; 当搁浅船舶存在发生断裂、倾覆、严重污染等重特大险情可能时,应成立专家小组,对搁浅船舶的应急处臵工作提供技术支援; 需要辖区外搜救力量支持和协助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协调; 将险情情况和组织救援情况立即按险情报告制度和规定格式向有关上级部门报告。 4.4 现场行动 4.4.1 有关单位、船艇接到行动通知后应迅速赶到现场,了解、核实船舶搁浅情况及严重程度,并实施警戒
16、; 4.4.2 现场指挥应与船长进一步研究脱浅方案,并全面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落实应急措施; 4.4.3 按照方案要求,组织有关船艇、设施实施脱浅行动; 4.4.4 及时向搜救分中心报告脱浅行动进展情况。 4.5 注意事项 事故船上有人员受伤时,应先行组织救治; 在不危及人命安全、公共交通安全和环境污染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专业救助公司的商业救助作用; 船舶脱浅方法通常有自然脱浅、移载脱浅、卸载脱浅、拖带脱浅等几种: 自然脱浅:船舶不在高潮时搁浅,在原地侯潮至水深足够时自行脱浅。脱浅行动一般选择高潮稍前时段进行,利用主机、舵、锚等配合脱浅; 移载脱浅:一般是船舶一端或一舷搁浅,而一端或一舷有
17、足够水深的情况。脱浅行动可通过移动压载水、淡水、燃油或货物,改变前后或左右吃水脱浅; 卸载脱浅:将船上货物卸载到另一船上,卸载的数量应考虑主机的拉力和潮差的大小等因素; 拖带脱浅:使用拖轮协助拖浅。 在采取移载脱浅前,必须对船舶的稳性、强度、和倾斜情况进行计算,避免脱浅后造成船舶倾覆或断裂等事故; 在采取脱浅行动前,必须确认搁浅船舶没有严重破损,脱浅后不致倾覆、沉没或造成污染; 如果船舶搁浅造成油舱、水舱损坏,应及时转移损坏油舱中的燃油,采取堵漏措施; 如果搁浅船舶在短时间内不能安全脱险,为了防止船舶在风、流的作用下产生移动,可用锚或加注压载水等方法固定船舶,避免事故扩大; 当按照既定脱浅行动
18、方案实施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不能有效控制险情或险情变得更加复杂时,现场指挥或搜救分中心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重新调整脱浅方案。 5 相关行动 5.1 客船发生搁浅,应按照“客船事故人员疏散应急处臵预案”对旅客进行疏散; 5.2 如果船舶在搁浅后或脱浅过程中,造成船体渗漏或溢油,应按照“船体渗漏”或“溢油”应急处臵预案处理。 6 资料收集 搜救领导小组值班人员和现场指挥、有关搜救单位应对将行动过程、步骤、进展情况做好记录,并在行动结束后及时报搜救领导小组。 7 总结评估 应急处臵工作结束后,搜救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及时汇总有关资料,撰写应急行动报告,并对应急行动的成效进行总结、评估。 三、船舶失控应急
19、处置程序 1 定义 1.1 船舶失控是指船舶本身由于某种异常情况,使其不能按驾驶人员的正常操作手段保持或改变船舶的运动状态。 1.2 船舶失控的种类主要有主机系统失控、电力系统失控、船舶操舵系统失控等。 1.3 船舶失控的特点 驾驶人员通过正常操作手段无法保持或改变船舶的运动状态; 船舶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随时有发生碰撞或搁浅事故的可能; 需通过应急处臵手段减轻或避免危险。 1.4 船舶失控的后果 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就有可能引起船舶之间碰撞或船舶碰撞其它设施或船舶搁浅的事故发生; 有可能因事故而引发人员伤亡、火灾、爆炸、沉没以及燃油、货油、有毒物质等污染物溢漏而污染海洋等,给人员和财产甚至环
20、境造成很大的损失; 如处理得当,可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甚至可避免人员或财产的损失。 2 应急处置的重点 迅速派出拖轮,帮助船舶尽快控制船位; 及时疏散附近船舶。 3 相关职责 3.1 搜救领导小组 迅速组织有关救助力量,保障船上人员的安全; 根据船方的救助要求和对公共安全、环境的影响,组织对事故船进行救助。 3.2 海事部门 负责对事故船救助行动的现场指挥和协调; 负责发布航行通告,并对事故船周围水域实施交通管制。 3.3 有关成员单位根据搜救分中心的通知和要求,及时派出相关船艇和人员参加救助行动。 4 应急行动程序 4.1 核实险情,收集有关信息,按险情报告制度的规定和要求向有关上级部门和
21、领导报告。 事故船基本资料,包括船名、呼号、国籍、吨位、船长、吃水、船舶种类、载货名称和数量、失控的种类、失控船目前位臵、船速、联系方式、船上正在采取的应急措施、救助要求等; 如当时情况允许,还应有船上燃油和危险货物种类、数量、装载状态、起迄港、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等情况; 附近水域船舶密度,水域通航环境、海况、能见度、水流、天气状况、水深等; 在海图上标注失控船的位臵,确定事故发生地的水域管辖权,如果险情发生在非本市辖区内,值班室应立即将有关情况向上级和当地搜救部门报告和通报; 与报警人、事故船、船东等保持联系,随时了解和掌握现场最新情况。 4.2 提醒或指导船方应采取的相关行动 立即通告全船
22、,并做好有关应急准备; 发出和悬挂失控信号,并在VHF上发布危险警告; 对周围水域保持密切监控,及时掌握周围水域动态; 迅速组织相应力量抢修和排除故障; 根据船舶失控种类和当时的通航环境,应用各种操纵手段和应急设备设法改变船舶运动方向,降低船舶的运动速度,必要和可能时进行抢滩,直至将船停住,避免事态恶化; 立即联系拖轮援助。 4.3 制定救助方案,并组织实施 立即通知海事及有关单位、船艇前往现场,了解、核实险情,疏散附近船舶; 发布航行通告,提醒附近及过往船舶注意和避让; 根据遇险船舶的险情实际、救助要求以及对周围水域安全、环境的特点,联系派出拖轮和其他救助设施,制定救助方案,并组织实施。 4
23、.4 现场应急行动 4.4.1有关单位和船艇在接到应急通知后应当立即赶到现场,了解、核实和掌握险情情况; 4.4.2 实施交通管制,并疏散附近船舶; 4.4.3 现场指挥应与遇险船船长确认救助方案,并组织拖轮和现场其他有关力量实施; 4.4.4现场指挥应将现场救助行动进展及时报告搜救领导小组。 4.5 注意事项 现场救助船艇应听从现场指挥的指令统一行动,并及时向现场指挥报告行动情况; 在船舶可以并准备冲滩时,应尽可能地避开航道、锚地,选择地势平缓,泥沙底质为宜; 在遇险船上有人员伤亡时,应设法先行救治; 对遇险船提供有效的通航、水深、通讯、气象等信息的支持。 5 相关行动 5.1 客船发生失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员 落水 船舶 搁浅 进水 火灾 沉没 应急 处置 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45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