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某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 论4一、项目概况4二、编制的依据5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和研究范围6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一、项目的重要意义6二、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8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9一、需求分析9二、 主要建设规模10第四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11一、项目选址11二、建设条件11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14一、指导思想和原则14二、建设工程方案14第六章 环境影响及评估15一、 项目选址环境现状15二、 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15三、环境保护措施15四、环境评价结论17第七章 节 能17一、节能的原则和要求17二、节电措施18三、节水措施18四、建筑节能19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消防19
2、一、不安全因素及影响程度分析19二、有害物质种类及危害性分析19三、 安全设施19四、 消防设施20第十章 采购和招标20一、招标依据20二、招标范围21三、招标方式21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及管理21一、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21二、项目管理22三、资金管理23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3一、 投资估算23二、资金筹措25第十三章 社会评价26一、增加XX州公安消防部队的作战能力26第十四章 评价结论与建议26一、评价结论26二、建议27附图:1 项目区位示意图2 项目总平面图3 项目方案图附件:1XX县XX业务用房建设项目立项批复意见2XX县XX业务用房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3XX县XX业务用
3、房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证4XX县XX申请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手续的批复5建设项目立项批文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XX县XX业务用房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项目承建单位:XX县XX3、法人代表: 4、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5、拟建地点:XX州XX新城开发区6、建设规模与目标本项目占地面积2666.68平方米(4亩),建筑面积共计1500平方米。7、主要建设条件(1)项目建设符合中共中央(中办发2007 11号文件)、XX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XX县XX业务用房建设项目立项批复意见。(3)建设用地为国有土地,在政府安排划拨的2666.68平方米(4亩)内规划建设。(
4、4)XX县XX业务用房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证。(5)XX县XX申请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手续的批复。 (6)项目建设所在地,水、电、交通等建设条件较好。所有这些为本项目建设提供了较好的依托条件。8、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400万元。由以下渠道筹措:申报国家和省级补助320万元,占总投资的80;地方政府自筹80万元,占总投资的20。9、项目效益本项目建成后,彻底解决XX县租借办公楼的历史,为XX县司法办公人员的提高办案效率、全县人民的法律普及、法律援助提供了保障。改善办公条件,充分发挥XX的主要职能,保证当地开展日常业务训练工作提供保障,从而为XX州构建和谐XX提供重要保障。10、问题与建
5、议该项目建设是XX州消防基地建设史上的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将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XX州是国家重点扶持开发的贫困州,由于财政收入十分困难,资金投入有限,XX州人民政府在土地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划拨土地10.79亩。经预算,项目建设缺口资金 较大,需要上级给予补助。二、编制的依据1. 中共中央(中办发2007 11号文件)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计投资1999 2250号文件)3.公安消防支队机构基本规范4.“全国县(市、区)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计划”实施方案5.XX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6.XX州民政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8. 国家相关规范、标
6、准、法规等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和研究范围 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本研究遵循因地制宜、兼顾全面、统一管理、相互协调、讲求实效、规范合理、功能齐备、配套齐全的基本原则,确保为安消防部队官兵入住、日常训练。 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围 按照可行性研究深度,本研究工作范围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项目建设规模,场址及建设条件,建筑方案初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效益评价,研究结论及建议。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的重要意义 消防安全是一项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如何做好“十一五”时期的
7、消防安全工作,我们认为应当重点加强以下几项工作:1、坚持发展观统领消防工作,全面推动消防安全长效机制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全社会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消防工作,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消防工作的全过程,就要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形成社会各职能部门对消防安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实现消防工作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综观近年来全国各地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无一不是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引起的。因此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消防法,依法明确、细化各级政府的消防工作职责。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列为政府任期目标。建立健全行业系统消防安全责任制
8、网络体系,落实政府组织、督察、协调机制,强化行业行政约束、引导作用,形成社会化消防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2、加大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推动社会整体抗御火灾能力的提高。 城市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是现代化文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因此,做好“十一五”期间的消防安全工作,就必须抓紧城市(镇)消防规划的制(修)订,并纳入城市(镇)总体规划,同步组织实施。落实城建、建设等部门职责:通过新建道路配套落实,旧城改造增设和住宅小区统一规划等措施,以每条增加的应增市政消火栓数量,加快城市消火栓建设的步伐,到年底力争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同时,随着城市高层、地下建筑和石油、
9、化工企业的不断增多,火灾扑救难度将增大,必须配备一些高新技术装备和特殊灭火装备器材,不断提高扑救火灾能力。3、狠抓基层基础建设,全面提高部队灭火救援能力。公安部党委决定把今年作为全国公安机关的“基层基础年”,组织全国公安机关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真正增强基层实力,增强基层活力,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水平。因为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体公安工作的根基,是推动公安机关长远发展的基础。就消防部队来讲,从现在起就要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加强基层队伍建设上来,要把提升部队灭火救援能力作为检查和衡量部队战斗力强弱的根本标准。要坚持巡战一体化,从难从严从实践需要出发,本着“火怎么灭,兵就怎么练”的原则,重点加强对
10、辖区的单位“六熟悉”,开展经常性的灭火演练,不断推动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和各级灭火指战员科学决策的能力,做好灭大火、抢大险、救大灾、打大仗的思想准备,确保部队在关键时刻能拉得出,叫得响,打得赢。二、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根据云南省“十一五”时期消防工作发展规划(2006-2010)和XX州“十一五”时期消防工作发展规划(2006-2010)等有关文件要求,在2010年完成XX州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建设。在部消防局、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及省消防总队的关心帮助下,XX州消防支队在XX县赖茂新区征地10.79亩。于2006年建设完成“XX州消防抢险救援指挥中心”。2010年3月,公安部下发关于云南迪庆州
11、等地组建消防机构的批复(公消201065号),同意组建XX州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正连级建制,编制30名。但由于特勤中队营房综合楼和附属设施未建设完毕,达不到兵员进驻条件,省总队未派兵进驻。目前,全省仅有XX州消防特勤中队未派兵进驻。XX消防特勤中队建成投入使用后,除能够扑救本辖区内的一般火灾之外,还能够承担化学灾害事故、高层、地下、石油化工等特殊火灾的扑救和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的处置,以及对泥石流、地震、交通事故等自然灾害和各种事故进行抢险救援。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一、需求分析近年来,XX州公安消防支队在省公安消防总队和XX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州工作大局,开
12、拓创新,求真务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确保了全州火灾形势的持续平稳,为维护全州社会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是在今年贡山县“818”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援中,XX消防部队第一时间到达灾区开展施救,省公安消防总队反应迅速,第一时间调遣大理、保山消防官兵携带救援器材装备驰援灾区,最大限度地抢救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是通过贡山县“818”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援,也充分暴露出XX消防部队在特勤器材方面的缺乏。州委、州政府将全力推进XX消防部队特勤器材建设。3、近年来,XX州公安消防支队部队建设有了发展,XX州委、州政府在财政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加强了个人防护装备和营房建设,支队指挥
13、中心搬迁和特勤中队营房建设也列上了议事日程。云南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在贡山县“818”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援中,总队第一时间调遣XX消防部队投入救援,同时,迅速调集保山、大理支队携带抢险救援装备紧急增援,指令总队特勤支队、楚雄支队、丽江支队、德宏支队和昆明支队搜救犬队做好应急出动准备,参战官兵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伤员、搜寻遇难者遗体、转移灾区群众,充分利用消防部队业务技能和器材装备优势,圆满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赞扬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希望XX州委、州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消防部队经费投入,以满足日益繁重的灭火应急救援任务需要。 4、XX
14、州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确保XX州消防官兵,日常训练的基础实施建设,着力提升消防部队灭火与应急救援能力,推动XX消防事业创新发展。二、 主要建设规模1、 结构形式由于XX州地处边疆,土质变化大、地形高差大,故XX州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营房采用框架结构。2、建筑面积根据中共中央(中办发2007 11号文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计投资1999 2250号文件),拟定该项目房屋建筑面积为3640平方米。3、使用功能该项目是XX州消防支队特勤中队官兵入住、日常训练、工作生活提供保障。第四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一、项目选址(1)项目建设地点及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
15、XX州XX县赖茂新城区六号路东侧,经实地勘察,其规划四至为:东临六号路;南临州级机关办公用地;西临州地税局;北城区派出所。其四至座标详见项目区位示意图。(2)总占地面积及土地权属场址土地权属国有建设规划用地,占地面积7193.69平方米(10.79亩),经州政府同意,以无偿划拨方式划归XX州公安消防支队使用。二、建设条件1地形:该地块呈东高西低缓坡地势,最高海拔884.4米,最低海拔878.2米,东西最大高差6.2米(东高西低)。2.工程、水文地质、气象、地震烈度(1)工程地质 建设场地内土层为红粘土,地形为缓坡山地,该地块无不良地质状况,便于施工。 (2)水文地质地下水位:建设区为山坡地,不
16、存在地下水对建筑钢筋混凝土材料腐蚀性。建设场区工程和水文地质,建议依据工程地质评价遵循规范进一步查明。(3)气象条件 年平均气温:23.8 年日照:20248小时 年降水量:10001200mm (4)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本地区工程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3.交通条件项目地处XX州州府XX新城区内,交通十分便利,与客运站和XX州人民医院相距仅2公里左右。4. 社会环境条件该项目位于XX新城区,是XX州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州经济、文化中心,商品丰富,文化娱乐、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较为齐全,对项目建设非常有利。5. 政策支持条件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发展
17、和改革委员会(计投资1999 2250号文件)精神、符合XX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XX州民政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XX州城市规划的要求,并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为项目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6. 公共设施条件 (1)供排水给水:该项目用水由州自来水公司供应,在供水管网覆盖区域内,供水量完全能满足项目建设及今后运行需求。 排水:该项目排水,向东排入新城区污水管网中,距离约15米,投资小。 (2)供配电XX州消防支队特勤中队营房综合楼属非生产性项目,用电量不大,且新城区城区,供电设施较为完善,本项目用电可从市政低压用电线接入即可投入使用,接入距离只需30米。 (3
18、)通信 项目所在地已开通了移动通讯电话和程按电话,纳入市话管理,可满足办公需要。7. 征地拆迁条件该项目用地,不需要新征农田,由政府统一征用的国有土地中划拨使用,不存在重新征地问题。8. 施工条件XX州有当地上建工程施工队伍;一些建筑材料可就地取材或购买,主要建筑材料需从外地运入;部分设施和设备可从外地订货,工程的施工建设可以保障。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原则1、指导思想 本设计选址XX自治州州委政府机关旁地块,以公安消防支队营房建设标准为依据,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着力打造一个环境优美,建筑舒适的特勤中队营房综合楼。2、遵循原则 方案具体规划时遵循以下原则: (1)高质、高效服务,功
19、能方便实用,服务流程简洁; (2)建筑的功能性、实用性与建筑的美观性、地域性相结合。二、建设工程方案1、总图为充分利用地形地势,从“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角度出发,结合XX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能满足建筑主体的使用功能,确定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营房建设方案为: XX州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营房建设工程总用地面积7193.69平方米。建筑总体呈矩型,坐北朝南,沿六号路西面,与公路之间平行布置,并与主干道、绿化场地平行连接,北靠州委政府办公区,东临地税局,南接州级机关办公区。场地中部设置运动场及相关绿化设施;场地周边及空地进行绿化:场地设防护围墙。2、规划方案及设计图选定的主要参数项目建设用地面积
20、:7193.69平方米;房屋设计为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3640平方米,共五层,第一层高4.8米,第二层高3.9米,第三至五层高3.3米;容积率:1.28;建筑密度:20.62%;绿化率:31.2%。第六章 环境影响及评估一、 项目选址环境现状建设场址位于XX州XX县赖茂新城区,年平均气温22.85,年日照20248小时,年降水量10001200mm。目前尚无污染型工业,项目区生态自然环境保护相对较好,环境容量大,自净能力强。二、 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本工程主要污染源是儿童福利院建成营运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固体垃圾和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施工设备运行的噪声、施工垃圾和粉层对周边环境的
21、影响。三、环境保护措施根据国家民用建筑隔声标准设计规范(GBJ11888);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以及云南省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拟采取以下措施:1、废水处理 本项目废水主要是生活废水,为可生化有机无毒水。洗涤废水可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管道,洗手间废水需建化粪池经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排水管道,送至污水厂处理。2、固体废弃物处理拟采用袋装方式收集处理,楼内设垃圾收集点,集中收集后,统一由环卫车拉出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其收集处理方式严格按市镇管理部门规定收运并达到环保标准。3、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噪音及施工中粉尘对周围人群和环境会造成污染。因此施工中对产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业务 用房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45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