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某五星级宾馆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杭州市某五星级宾馆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某五星级宾馆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杭州市某五星级宾馆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摘要第一章 宏观经济与政策面分析第一节 杭州宏观经济概况分析(1)第二节 杭州商业地产的宏观面概况及政策影响(5)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旅游产业与杭州的旅游业发展(15)第四节 杭州旅游业的发展与其饭店业的相互影响(20)第五节 杭州与周边地区饭店业发展比较分析(26)第二章 本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第一节 本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期望(33)第二节 本项目可操作方向探讨分析(33)第三章 开发地块分析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35)第二节 周边配套(35)第三节 地块分析总结(37)第四章 杭州地区可能存在的相关参考项目分析第一节 锦绣天地(38)第二
2、节 西湖时代广场(41)第三节 相关参考项目总结(41)第四节 *未来开发方向的可行性(41)第五章 五星级酒店可行性分析第一节 竞争对手研究(42)第二节 市场需求研究(44)第三节 五星级酒店可行性分析总结(45)第六章 酒店式公寓/产权式酒店可行性分析第一节 市场供应分析(46)第二节 市场需求分析(46)第三节 酒店式公寓/产权式酒店可行性分析总结(46)第七章 写字楼开发可行性分析第一节 杭州写字楼市场环境(48)第二节 杭州主要写字楼商圈特点(50)第三节 各个商圈写字楼分布(53)第四节 写字楼需求研究(53)第五节 写字楼开发分析总结(54)第八章 商业项目开发可行性分析第一节
3、 杭州商圈现状分析(55)第二节 *商铺主要经营范围调查(62)第三节 *商业项目开发分析总结(62)第九章 项目定位建议第一节 项目基本指标(63)第二节 复合业态方案(63)第十章 项目财务分析第一节 指标及相关数据说明(65)第二节 财务测算假设(68)第三节 成本分析(69)第四节 利润状况分析(73)第五节 现金流量分析(75)第六节 三种方案比较(77)第七节 金筹措及安排(79)第十一章 项目风险分析第一节 项目风险分析(80)第二节 项目风险回避(80)第十二章 结论和建议第一节 宏观背景结论(81)第二节 复合业态建议(82)第三节 财务分析及资金筹措安排(85)附件:附件一
4、 酒店内部员工的需求研究附件二 酒店入住客人的需求研究附件三 酒店式公寓供应附件四 酒店式公寓的需求分析附件五 酒店常住客深访总结附件六 杭州市写字楼供应附件七 写字楼需求调研附件八 商铺经营范围调查摘 要本研究利用文献收集、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资料,全面了解杭州市地产、旅游业和酒店业概况,结合杭州市星级酒店需求状况及各类地产开发方向的需求状况,深入研究未来*的项目定位和地产开发方向问题。第一章,阐明研究问题的宏观背景。对杭州市经济概况、杭州市商业地产发展及宏观调控影响做出较为细致的背景分析;由于涉及到未来酒店经营方面,本部分也对长三角酒店业的发展状况、长三角旅游业的现状结合案例分析,阐明本项
5、目的研究背景。第二章,本项目的背景和发展概况。从本项目的提出原因及未来的项目期望两方面分析项目背景;分七个方面对本项目未来发展方向做了简单的分析。第三章,地块分析。从本项目的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及周边商业情况、旅游资源四个方面全面考察了本项目的地块发展状况。第四章,对杭州地区可能存在的相关参考项目的分析。通过对锦绣天地和西湖时代广场的建筑指标和硬件设施两方面全面了解其建筑形态及业态定位,通过锦绣天地酒店式公寓购买人群的特征分析,了解杭州市酒店式公寓的消费人群,以确定未来*可能开发的酒店式公寓的定位人群。第五章,五星级酒店可行性分析。从五星级酒店竞争状况、需求状况分析五星级酒店的可行性方面,其次从
6、未来酒店客房、餐饮和会所等需要改善的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第六章,对作为本项目可能的开发方向之一酒店式公寓/产权式酒店的开发可行性分析。分别从杭州市酒店式公寓/产权式酒店的供应面、需求状况两方面分析本项目开发酒店式公寓/产权式酒店的可行性。第七章,从杭州市写字楼的供应状况和需求分析讨论未来开发酒店式写字楼的可性性;第八章,通过杭州市商圈分布状况结合商铺需求,了解未来*商铺规模、定位以及经营的品类。第九章,针对第五、六、七、八章结论,对复合业态提出三种方案建议。第十章,计算三种业态的项目投资估算及投资回报供开发商参考。第十一章,讨论本业态的开发风险及风险回避问题。最后一章,对本项目可行性的宏观
7、背景总结、复合业态的具体建议和最终业态的财务分析和资金筹措安排三个方面的做了全面的总结。第一章 宏观经济与政策面分析第一节:杭州宏观经济概况分析一、“长三角”中的杭州1、“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由上海市、浙江省(具体包括杭州、温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7 市) 和江苏省(包括南京、镇江、扬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7 市) 共计15 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带。从经济发展水平看,“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1。早在2002年,国家统计局就在报告中称,该地区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人民生活最富裕的经济区域”2。2004年,“长三角”地区的GDP总
8、量达到28775亿元,占全国GDP的21.1%;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5147元和13481元3,大大高于环渤海经济圈,也高于珠三角地区。另据法国地理学者戈德曼预测,“长三角”将会形成世界上的第六大都市圈4。这意味着,以上海为经济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会是继巴黎、伦敦、纽约、东京、北美五大湖区之后的又一个世界经济中心和商贸中心;这也意味着,旅游产业将会获得更为强大的经济支持和更加充足的旅游客源市场,最终带来该地区旅游业的快速、稳定和长期发展。2、长三角经济发展趋势(1)一体化进程全面: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是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里,将长三角组建成一个“多心组团、分层辐射”的世界级都
9、市经济圈。2003年以来,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全面推进,不断取得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推进一体化的理念、机制不断深化和完善。两省一市的市政府高层就区域一体化达成战略共识,江、浙主动提出“接轨上海”的发展战略。第二,具体领域的一体化有实质性举措。【5】(2)三级都市圈逐渐形成,产业集群提升步伐快:都市经济圈是未来长三角构筑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地域组织形式;而整合、提升产业集群是长三角未来一体化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五大领域分别是:石油化工、汽车制造、高新技术、现代物流和金融。(3)有望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长三角正在从国际制造基地向国际制造中心转变。在各地区的定位中,浙江、
10、江苏的经济功能定位于降低商品制造成本的地区,而上海则定位在降低长三角地区商品和服务产出的交易成本的中心。(4)核心城市上海的国际中心城市地位加强:2004年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上海以明显优势位于我国200个城市之首。这一点也受到了国外企业的认可,自2004年以来,许多全球大企业纷纷将自己的亚太总部或中国总部从本土或新加坡、香港、北京等地搬迁至上海,其中有通用汽车、福特、瑞典宜家、德加拉、雅芳、麦当劳、国际纸业 等各行业的著名企业。更多国际知名企业的入驻将会进一步提高上海的国际中心城市的地位。(5)杭州、南京两个中心城市的地位逐渐突显:在核心城市上海的国际地位日益突出、对周边城市辐射力加大的同时
11、,杭州、南京两个城市在各自的二级都市圈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加强。(6)主要数据对比:表1-1 十六个城市间各项指标对比【6】地区土地面积(平方公里)2004年末户籍人口(万人)2004年生产总值(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亿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元)累计%累计%累计%杭州16596651.68251515.03885813.71456512.9宁波9365552.7215815.53917315.41588211.2嘉兴3915333.94105116.53150616.21439214.0湖州5818257.2159115.42296615.31348713.2绍兴8256434.72131415.
12、33025415.21567615.8舟山144096.9121217.02185517.51432612.4台州9411555.92117413.62117713.01665114.6南京6588572.33191017.33337517.21160213.8无锡4788447.19235017.45282516.31358816.7常州4375348.96110115.53166514.61286713.8苏州8488598.85345017.65799216.11445116.9南通8001773.79122615.61580616.11093714.0扬州6634454.2978814
13、.71737314.7985113.2镇江3847267.2178114.72923514.71085814.9泰州5791502.7770514.71401414.8969513.8上海63411352.39745013.65530613.51668312.2长三角合计1096548200.862877515.43518715.11407513.7很明显,长江三角洲地区真正意义上的核心城市是沪宁杭苏四城市,而杭州在长三角南翼的辐射作用无人可代。尤其是从经济总量上看,杭州在长三角的南翼独树一帜,具有无可比拟的区域辐射作用。从居民人均收入状况看,长三角南翼浙江省下属城市普遍比较富裕,除湖州外的所
14、有城市居民人均收入都超过长三角平均水平。也就是说,杭州所辐射的是一片普遍富庶的黄金热土。长三角南翼普遍富庶、杭州是其中的辐射中心、再加上杭州独特的居住环境,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杭州是长三角所有城市中外地人来买房子最多的城市了。这是杭州房地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今后这一状况也不会有多大改变。杭州作为区域辐射中心的唯一威胁来自宁波的离心力。从数据上看,宁波是长三角南翼唯一能在经济总量上与杭州抗衡的城市,因而宁波一贯以来表现出“脱杭入沪”的倾向,规划中的杭州湾大桥建成将进一步推动这一趋势,使沪杭甬之间的关系有向沪宁苏靠拢的趋势。二、浙江省及杭州市宏观发展研究浙江省国民经济近几年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发
15、展势头强劲。20012004年全省GDP年均增长12.8%,比全国8.5%高出 4.3个百分点。2004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1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3%。今后10年20年,浙江经济增长率仍将高于全国平均速度。预计到2010年,全省人均GDP将达到40004200美元,2020年将达到70008000美元。【7】杭州GDP已经连续十四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04年达到2515亿元,人均GDP达到38858元(4242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3.7%。预计2005年市区GDP将达到1680亿元,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到2020年市区GDP将达到5580亿元,人均GDP达到14400美元
16、,年均递增8%以上。表2 浙江省主要经济指标四年数据对比【8】生产总值(亿)人均GDP(元)GDP增长速度全社会固定资产资(亿元)200167481777310.52776.69200277961973012.53596.31200393953270014.44993.572004112432394214.35945表3 杭州市主要经济指标四年数据对比【9】生产总值(亿)人均GDP(元)GDP增长速度全社会固定资产资(亿元)200115682507413.4630.97200217812815013.2769.762003209932700151006.74200425153885815120
17、5.1从表中可以看到,杭州市生产总值占浙江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0%,近年没有发生很大变化。从经济发展速度来看:杭州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要高于浙江省整体发展速度,但是两者差距呈缩小趋势。另外,省内舟山、嘉兴、宁波等城市近年来发展迅速,均超过杭州市的发展速度。长三角的几个发展迅速的城市,例如苏州、无锡的发展速度也超过杭州。浙江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最近三年的增长速度分别是29.5%,38.8%、19.1%;杭州市的分别为21.9%,30.7%,19.7%。从表中可以看出,浙江省和杭州市的经济均处在稳健的快速增长中。虽然最近两年增长势头有所减缓,但仍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预计今后几年浙江省的发展速度将维
18、持在14%左右,预计杭州市的增长速度会在15%徘徊。三、杭州的城市发展战略1、发展战略本世纪初,杭州市政府提出两个并列的城市发展战略:战略一,工业立市;战略二,致力于国际性旅游休闲城市的发展建设定位。杭州现有的制造业均是块状结构,其产业内部的分工与配套能力决定着现阶段“浙江制造”的主要优势所在。就“双市”战略对杭州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而言,继续做大、做强已呈块状结构的制造业是杭州经济发展在现阶段包括今后一个时期内重点工作。从长三角看到整个中国,就旅游休闲的总体消费水平、支持配套系统的成熟与完善看,杭州要想成为东方的日内瓦还为时遥远。以旅游休闲为主体的杭州第三产业,还远不能支撑住21世纪的杭州。杭州
19、市打出“旅游休闲之都”是为了韬光养晦,打出旅游休闲的牌子更有助于杭州的长远发展,而且杭州政府不会用“杭州制造”去“刺激”长三角内的主要竞争对手。2、战略实施动态(1)从政策等多方面大力吸引外资2004年东芝公司把笔记本电脑海外生产基地移师杭州;2005年松下计划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该公司全球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而且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在杭州成立家电研究开发中心-“中国生活研究中心(暂称)”。松下户田副社长表示杭州政府的积极支持是选择杭州的重要原因之一。杭州缺乏传统资源,但却是一个环境资源大市,环境资源是杭州最重要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所在。【10】世界银行的评选中,杭州是中国投资环境最好的城市。福布
20、斯杂志推出的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上,杭州排在第一。良好的环境资源加上政府的积极支持,引进外资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杭州市委、市政府明确地把“构筑数字杭州,建设天堂硅谷”作为新世纪初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号工程”。在沿钱塘江两岸,一个环杭州湾电子信息产业带正在形成,这里集聚了浙江70%以上的电子企业,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占全省80%以上,软件产业规模占全省90%以上,微电子和移动通信产业几乎全部集中在这一区域。在杭州秀美的自然风光下,搏动着一颗向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的心脏。(3)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强调“休闲之都”:作为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的举办地,杭州致力于打造
21、一个国际化的东方休闲之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杭州成为一个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四、杭州所处宏观背景研究小结1、宏观经济发展大势中国经济正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个增长周期之中,整体的经济素质和当局的掌控能力都有较大的提升,预计这一健康的增长周期将延续至2010年之后。长三角地区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生产总值遥遥领先,在固定资产投资额、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等方面也具有强势。浙江省及杭州市宏观经济基本面看好,预计在今后的10-20年内发展速度仍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杭州目前已处在跨越式发展的前夜,即将跨越人均GDP5000美元大关,预计将在2010-2015年间实现跨越10000美元大关,进入发达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杭州市 五星级 宾馆 扩建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45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