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习题.docx
《人体寄生虫学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寄生虫学习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体寄生虫学习题人体寄生虫学习题 一 、名词解释: 1.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和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2.共栖(commensalism)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称为共栖。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在营养上互相依赖,长期共生,双方有利,称为互利共生。例如,牛、马胃内有以植物纤维为食物的纤毛虫定居,纤毛虫能分泌消化酶类,以分解植物纤维,获得营养物质,有利于牛、马消化植物,其自身的迅速繁殖和死亡可为牛、马提供蛋白质;而牛、马的胃为纤维虫提供了
2、生存、繁殖所需的环境条件。 4.直接型: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如人体肠道寄生的蛔虫、蛲虫、鞭虫、钩虫等。在流行病学上,常将直接型生活史的蠕虫称为土源性蠕虫. 5.间接型:完成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幼虫在其体内发育到感染期后经中间宿主感染人。如丝虫、旋毛虫、血吸虫、华支睾吸虫、猪带绦虫等。在流行病学上,将间接型生活史的蠕虫称为生物源性蠕虫。 6.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活关系称寄生。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物,受损害的一方称为宿主(host)。例如,病毒、立克次体、细菌
3、、寄生虫等永久或长期或暂时地寄生于植物、动物和人的体表或体内以获取营养,赖以生存,并损害对方,这类过寄生生活的生物统称为寄生物;而过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则称寄生虫。 7.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包括寄生虫感染阶段侵入人体,移行到寄生部位,并继续发育、繁殖,通过不同途径排出体外,在外界或中间宿主和媒介昆虫体内发育为感染阶段的全部过程。如:肝吸虫的感染阶段为囊蚴,被人食人后在十二指肠脱囊为童虫,移行至肝胆管,发育为成虫,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经过在第一、第二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最后发育为囊蚴。 8.寄生虫病的地方性流行:寄生虫病的流行有
4、明显的地方性,影响地方性流行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如气候条件,多数寄生虫病流行与分布在温暖、潮湿的地方)、生物因素(如与中间宿主或媒介节肢动物的地理分布有关,血吸虫病的流行与中间宿主钉螺的地理分布相符合)和社会因素(如人群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肺吸虫病流行于生吃或半生吃石蟹或蜊蛄的地区,钩虫病流行在用新鲜人粪施肥的农作物地区)。 9.寄生虫病的季节性流行:寄生虫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影响寄生虫病季节性流行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使大多数寄生虫感染主要在温暖潮湿季节;由医学节肢动物传播的寄生虫病的传播季节与其节肢动物出现的季节一致,如间日疟原虫流行在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等传疟蚊种出现的季节;
5、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因季节而异,如春夏季田间操作多,易感染钩虫病。急性血吸虫病常出现在夏季,因生活和生产活动接触疫水而感染。 人兽共患病:有的寄生虫寄生在人体,又可寄生在某些脊椎动物(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人和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互为传染来源,在人与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如旋毛虫病和血吸虫病均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10.幼虫移行症:有些动物体内寄生的蠕虫幼虫侵人非正常宿主(包括人体)内,发育受阻,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可在人体或脊椎动物体内长期移行,破坏组织,引起疾病。如斯氏狸殖吸虫可引起皮肤和内脏幼虫移行症。 11.带虫者:有些人虽然体内有寄生虫寄生,但无临床症状,
6、而用常规的实验诊断方法却可检出,并可成为传染的来源。带虫者是否出现症状与感染的虫数、人体的免疫状态和营养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如许多蛔虫感染者表现为带虫状态。 异位寄生:有些寄生虫在主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并造成损伤。如卫氏并殖吸虫主要寄生在肺,也可寄生在皮下和脑等部位。 12.隐性感染 机会致病寄生虫感染人体后,通常不出现临床症状,而用常规的实验诊断方法又不易查出病原体的一种寄生现象。如健康人群中弓形虫和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多为隐性感染。 13.机会致病:某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力低下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与致病力增强。如刚地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
7、14.肠阿米巴病: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侵人肠壁吞噬红细胞和组织细胞,引起肠阿米巴病。急性期表现肠壁组织坏死、溃疡,病人出现腹疼、腹泻、排粘液血便、次数多、味极腥臭的典型阿米巴痢疾。慢性期由于组织破坏和愈合常同时存在,纤维组织增生明显,使得肠壁增厚,形成局部包块_阿米巴肉芽肿,病人腹泻和便秘症状交替出现。 15.肠外阿米巴病:主要有阿米巴肝脓肿和阿米巴肺脓肿。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在肠壁内侵入静脉,随血流到肝脏,大量繁殖并破坏溶解组织形成肝脓肿。肺脓肿多数是因肝脓肿内滋养体穿破横膈、进入胸腔侵人肺而引起的,少数也可因血循环播散而致。 16.旅游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呈世界性分布,滋养体主要寄生于人体
8、的小肠上部,引起腹疼、腹泻和吸收不良等症状,此病在旅游者中多见,故称旅游者腹泻。 17.红细胞外期:疟原虫在肝细胞内的发育叫红细胞外期。人四种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均进行裂体增殖,其发育时间因种而异。间日疟原虫不同地理株的红细胞外期发育时间不完全相同,可能与迟发型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后,呈休眠状态)和速发型子孢于(进人肝细胞后,迅速发育繁殖)的存在有关。 18.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的发育过程叫红细胞内期。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为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裂殖子一环状体。其裂体增殖周期因种而异,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为48小时,三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分为72小时和36_48小时。 19.复
9、发:经过抗疟治疗或免疫作用,杀灭所有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疟疾发作停止,在未经按蚊传播感染的情况下,迟发型子孢子在肝细胞中形成的休眠体,经较长时间休眠后进行裂体增殖,来自肝细胞的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内发育,引起的发作称为复发,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引起复发。 20.再燃: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抗疟治疗不彻底,或由于机体产生免疫力,消灭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而停止发作,在一定条件下,由残存在红细胞内的少数疟原虫大量增殖,经数周或数月,在无再感染情况下,再次引起发作称为再燃。四种人疟原虫都可引起再燃。 , 21.带虫免疫:感染疟原虫后,诱导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此免疫力可杀伤体内的疟原虫而减轻致病,但体内
10、原有的寄生虫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疟原虫,并对再感染的疟原虫有一定的抵抗力,无疟原虫免疫力就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22.速殖子:在中间宿主有核细胞内营分裂的弓形虫集合体,一般为数个至十多个虫体,由宿主细胞膜包绕,其内虫体叫速殖子。 23.幼体增殖:为吸虫幼虫无性增殖的一种方式。吸虫的毛蚴在淡水螺体内发育为胞蚴。一个胞蚴能形成许多个雷蚴,一个雷蚴能分化发育为很多尾蚴。幼虫数量的大量增加是由于胞蚴和雷蚴体内的胚细胞团分化发育增殖形成。这种现象称为幼体增殖。例如一个华枝睾吸虫的毛蚴在淡水螺体内经发育增殖,形成许多尾蚴由淡水螺体内逸出。 24.幼虫移行症:斯氏狸殖吸虫侵人人体大多不能发
11、育为成虫而保持童虫状态;并在人体内移行造成皮肤和或内脏幼虫移行症。童虫侵入不同的部位而使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胸膜炎、脑脓肿、癫痫以及皮下包块等。 25.虫卵肉芽肿:日本血吸虫虫卵沉积在门脉系统以外的组织、器官形成虫卵肉芽肿引起的损害称为异位损害,所患的疾病称为异位血吸虫病。异位血吸虫病常导致肺、脑的损害。 26.伴随免疫:人体感染蠕虫后能够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对再感染的童虫有杀伤作用,但对体内已寄生的成虫无作用。体内无寄生虫就无免疫力,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呻口日本血吸虫感染人体产生的免疫即为伴随免疫。 27.毛蚴孵化法:为血吸虫病的一种病原学诊断方法。血吸虫病患者的粪便经水洗沉
12、淀,将沉淀物置于三角烧瓶中,在20_300C的清水中经4_6小时的孵育,虫卵中的成熟毛蚴孵出,在三角烧瓶的颈部用肉眼或放大镜可观察到乳白色呈直线运动的毛蚴。 , 28.尾蚴性皮炎:禽类或兽类血吸虫侵人人体皮肤引起的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局部皮肤出现丘疹、荨麻疹、瘙痒。 29.圆叶目绦虫:包括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等。圆叶目绦虫的头节上有吸盘,孕节无子宫孔,成节与孕节的形态差别大,孕节脱落随粪便排出。圆叶目绦虫只需一个中间宿主。 30.囊虫病:是由链状带绦虫的囊尾蚴寄生在人体的不同部位而引起的疾病。依寄生部位分为皮下和肌肉囊虫病、脑囊虫病、眼囊虫病。主要临床表现是皮下结节、头痛、癫痫
13、、视力障碍等。囊虫病是由食入链状带绦虫卵引起的寄生虫病。 31.棘球蚴砂:从囊壁的胚层上脱落的原头蚴、生发囊及子囊,悬浮于囊液中,统称为棘球蚴砂。 32.夜现周期性: 丝虫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产微丝蚴,微丝蚴在人的外周血液中周期性出现,白天滞留于肺微血管内,夜晚则出现在外周血液中,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的昼少夜多现象称为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两种丝虫的微丝蚴在外周血中出现的时间略有不同:班氏吴策线虫微丝蚴为晚10点至次晨2点,马来布鲁线虫微丝蚴为晚8点至次晨4点。 33.丝虫热:丝虫感染引起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的同时多伴有突然发热、寒战、全身不适、头痛、乏力、四肢酸痛和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称为丝虫热
14、。 34.医学节肢动物:凡通过骚扰、刺螫、吸血、寄生及传播病原体等方式危害人类健康的节肢动物均称为医学节肢动物。例如:蚊在夜间吸血,同时还传播疟疾、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所以蚊为医学节肢动物之一。 35.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医学节肢动物体内、体表时,无形态和数量的变化,但保持活力,节肢动物对病原体只起携带、传递作用。例如:蝇传播痢疾、伤寒和霍乱等。 36.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须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发育、繁殖或完成生活史中某一个环节后才具感染性,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人。例如:蜱传播森林脑炎。 37.虫媒病: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称为传播媒介或病媒节肢动物,由病媒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称为虫媒病。例如:蚊传
15、播的流行性乙型脑炎 37.变态:昆虫从卵发育到成虫的整个过程中,其形态、生理和生活习性上的一系列变化称为变态,如蚊蝇的生活史发育过程。 38.全变态:越冬蝇蛆病某些昆虫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各期的形态、生理及习性截然不同,如蚊、蝇等。 39.半变态:某些昆虫生活史分为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若虫体小,其形态、生活习性与成虫很相似,仅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如虱、臭虫等。 40.孵化由卵发育为幼虫称为孵化,如蚊、蝇等。 化蛹最后一个幼虫龄期发育为蛹的过程称化蛹。如蚊四龄幼虫在水中发育为蛹。 41.羽化:由蛹发育为成虫的过程叫羽化。如蚊蛹在水中变为成蚊飞离水面。 42.家栖性:家栖性雌
16、蚊吸血后需寻找阴暗、潮湿、无风的场所栖息,消化胃血准备产卵。如果吸血和栖息均在室内,称为,如淡色库蚊。 43.半家栖性:雌蚊在室内吸血、在室外栖息称为半家栖性,如中华按蚊。 44.野栖性:雌蚊吸血和栖息均在室外进行称野栖性,如大劣按蚊。 45.蝇蛆病:蝇幼虫寄生于人体组织和器官引起的疾病称蝇蛆病。根据幼虫寄生的部位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眼:主要由羊狂蝇幼虫寄生引起。皮肤蝇蛆病:主要由纹皮蝇和牛皮蝇的幼虫寄生引起,此外绿蝇、金蝇等蝇种的幼虫侵入皮肤创伤处寄生,可引起创伤蝇蛆病。口腔、耳、鼻咽蝇蛆病:由金蝇、绿蝇和麻蝇等蝇种幼虫引起。泌尿生殖道蝇蛆病:由麻蝇、绿蝇、金蝇等幼虫寄生引起。胃肠道蝇蛆病:
17、由家蝇、厕蝇、金蝇、丽蝇等蝇种幼虫寄生引起。 46.二宿主蜱:在一个宿主体上,幼虫发育为若虫,而成虫在另一个宿主体上寄生。如残缘璃眼蜱。 47.三宿主蜱:幼虫、若虫、成虫每个发育阶段都更换宿主。如全沟硬蜱。 48.多宿主蜱:幼虫、各龄若虫和成虫以及雌蜱每次产卵前需寻找宿主吸血,每次吸饱血离去。通常软蜱都属多宿主蜱。 49.蜱瘫痪:有些硬蜱在叮咬宿主过程中,其唾液中含有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神经纤维传导障碍,引起肌肉麻痹现象,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为蜱瘫痪。 50.感染阶段 寄生虫侵人人体,并在体内能继续发育或繁殖的阶段叫感染阶段。只有达到感染阶段,才能感染人。如肝吸虫的感染阶段是囊蚴,人
18、只有食人含活囊蚴的淡水鱼才被感染,其他阶段即使进入人体,也不能存活和建立感染。 二、问答题 1寄生虫生活史有哪两种类型?举例说明。 2寄生虫对宿主可造成哪些危害? 3宿主对寄生虫可造成哪些影响? 4举例说明宿主的类型及概念。 5医学寄生虫的主要侵入途径有哪些?举例说明。 6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主要有哪些? 7影响寄生虫病流行有哪些因素? 8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有哪些? 参考答案: 1 寄生虫生活史有直接型和间接型两种类型。 直接型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为感染阶段,直接感染人,如寄生在人体肠道中的寄生虫鞭虫和钩虫等。 间接型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其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阶段
19、。如寄生在人体组织内的寄生虫华枝睾吸虫、丝虫等。 2 寄生虫对宿主造成的损害有:夺取营养、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寄生虫为生长、发育和繁殖,需从宿主夺取大量营养物质,有些寄生虫可造成肠壁损伤,影响营养的吸收,可致宿主营养不良,甚至产生疾病。如蛔虫可引起营养不良,严重者可造成发育障碍。机械性损伤:寄生虫压迫所寄生的部位和附近的组织、器官,阻塞腔道及破坏细胞。如肝棘球蚴压迫附近肝组织;蛔虫造成肠梗阻;疟原虫破坏红细胞。毒素作用:寄生虫的代谢产物和其它产物均有毒性作用,造成宿主损伤,如溶组织内阿米巴分泌蛋白水解酶,破坏肠粘膜,形成肠溃疡。免疫病理:寄生虫体内及体表的许多成分、线虫的蜕皮液、绦虫的囊液和寄
20、生虫的代谢产物等均为抗原物质,可诱导机体产生变态反应,造成免疫病理损害。如蠕虫感染引起的荨麻疹;疟原虫引起的免疫溶血;血吸虫引起的肾小球肾炎;血吸虫卵引起的肉芽肿。 3 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宿主的饮食和营养状况影响寄生虫病的发生。如低蛋白饮食有利于阿米巴病的发生;全身营养状况差,即使有少量钩虫寄生,也可引起钩虫病。宿主影响寄生虫的主要表现是免疫反应(包括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表现为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寄生虫的反应。先天性免疫受遗传因素控制,人体对许多寄生虫具有先天性不感受性;大多数寄生虫感染均可刺激宿主产生抵抗力,限制许多寄生虫的感染,如血吸虫等。 4宿主的类型有终宿主、中间
21、宿主、保虫宿主和延续宿主。 终宿主 寄生虫成虫或有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叫终宿主。如华枝睾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肝胆管内,人是华枝睾吸虫的终宿主。 中间宿主 寄生虫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叫中间宿主。如果寄生虫有一个以上的中间宿主,依发育的先后顺序分别命名为第一中间宿主和第二中间宿主。如卫氏并殖吸虫的幼虫阶段先后寄生在川卷螺和石蟹、蝲蛄体内,所以川卷螺是第一中间宿主,石蟹和蜊蛄是第二中间宿主。 保虫宿主 有些寄生虫除了寄生在人体外,还能感染动物,人和动物均是这些寄生虫的正常宿主,这些动物在流行病学中起贮存和保虫作用,故称保虫宿主。如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犬和猫均为卫氏并殖吸虫的保虫宿主。 转续宿主 有些蠕虫
22、幼虫进入非正常宿主仍保持幼虫阶段,虽能存活,但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如遇正常宿主可正常发育,这种非正常宿主称延续宿主。如蛇、鸟、猪等为曼氏迭宫绦虫的延续宿主。 5人体寄生虫主要侵入途径有:经口感染,如布氏姜片虫囊蚴和链状带绦虫囊尾蚴均经口感染。直接经皮肤感染,如血吸虫尾蚴和钩虫丝状蚴均直接经皮肤侵入人体。经医学节肢动物感染,如疟原虫子孢子和丝虫丝状蚴经感染的蚊虫叮咬进人人体。接触感染,如阴道毛滴虫和疥螨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经胎盘感染,如疟原虫和弓形虫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6寄生虫病流行有季节性、地方性和自然疫源性的特点。季节性和地方性特点的参考答案同名词解释中的第5和第6题。 自然疫源
23、性 在荒漠地区(包括原始森林),有些寄生虫在脊椎动物(主要是野生动物)之间传播,这些寄生虫病不需要人的参与,而在自然界存在,但人偶然进入该地区,则可从脊椎动物通过一定途径传播给人。 7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如有些寄生虫(卫氏并殖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等)的中间宿主存在是这些寄生虫病流行的必需条件。自然因素,如温度、湿度和雨量等气候条件可直接影响寄生虫在外界和媒介昆虫体内的发育,进而影响寄生虫病的流行。在新疆、青海、内蒙等寒冷地区没有钩虫病的流行,而在淮河及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该病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社会因素,如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医疗卫生、防疫保健、人口流动以及人们生产和生活习惯等,都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体 寄生虫 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44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