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互联网市场研究报告.doc
《无线互联网市场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互联网市场研究报告.doc(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无线互联网2008年度市场研究报告北京众乾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目 录一、年度报告内容概要4二、年度无线互联网广告分析52.1 市场总量分析52.1.1 中国无线广告市场规模52.1.2 手机广告支出占总体广告的比例62.1.3 年广告投放量TOP15(按投放行业分类)62.2细分市场分析82.2.1 广告表现形式:82.2.2 广告投放地10三、2008年度流量监测分析123.1无线互联网流量和用户市场分析123.1.1 总体概况123.1.2 用户规模和增长分析123.1.3 用户特征133.2手机客户端监测203.2.1 各类客户端厂商的用户份额213.2.1.1浏览器213.2.1.2 移
2、动IM233.2.1.3 网络游戏263.2.1.4 阅读273.2.1.5资讯283.2.1.6 动漫303.2.1.7 安全323.2.2 用户特征333.3WAP网站年度监测443.3.1 重要WAP网站介绍443.3.2 各WAP网站流量463.3.3 WAP网站热点频道463.3.4 WAP网站用户特征473.3.4.1 用户性别473.3.4.2 用户年龄分布483.3.4.3 用户收入493.3.4.4 用户在线时段493.3.4.5 用户在线地域503.3.4.6 用户手机卡类型51四、2008年重大事件分析524.1 通信产业524.2移动互联网534.3无线广告56五、报告
3、背景57六、报告术语界定586.1 无线互联网定义:586.2 无线互联网广告定义:586.3 无线互联网广告特点:586.4 无线互联网广告评估596.4.1 无线互联网广告的计费标准596.4.2 无线互联网广告的计费依据596.4.3 无线互联网广告效果评估中的问题60七、研究方法和样本采集617.1 行业研究部分主要采用行业深度访谈和二手研究的方法:617.2 数据分析部分主要通过北京众乾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617.3 样本来源:合作伙伴617.4 调查范围617.5调查数据截止日期61八、关于我们62九、法律声明63一、年度报告内容概要北京众乾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一直关注无线
4、互联网的发展,通过对客户端和WAP网站的流量检测以及用户特征研究,分析无线广告的现状并预测其发展情况。我们考察的客户端包括手机浏览器、移动IM、手机网游、手机阅读、手机动漫、手机资讯和手机安全,以及最重要的WAP网站。北京众乾程预计,2009年中国无线广告市场规模达13.3亿元,3G的到来成为无线广告发展的重要契机,无线广告的快速发展值得关注。二、年度无线互联网广告分析2.1 市场总量分析2.1.1 中国无线广告市场规模据北京众乾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预计,2009年中国无线广告市场规模(不含渠道代理商收入)达13.3亿元,较2008年增长41.5%,与2008年的增长率基本持平。2008年是无线
5、广告快速发展的一年, 移动增值服务的发展为无线广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移动运营商、手机软件提供商、SP等为拓宽盈利范围,自然把目光投向了无线广告,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进一步刺激了手机电视、手机报等移动增值服务的发展,其中,无线广告的支持尤为重要。进入2009年,3G的到来有利于移动增值服务的快速发展,但具集体的实施步骤在5.17前后仍不明朗, 很多不确定因素对于无线互联网的发展存在综合影响,如3G终端的普及情况等。综合以上,北京众乾程认为,2009年无线广告的发展与2008年基本持平,增长率稍高。图2.1 2005年-2009年中国无线广告市场规模及增长率数据来源:艾瑞咨询,Frost & S
6、ullivan 专家访谈亿动广告传媒是中国最大、最智能的移动广告网络,根据其广告系统数据显示,2008年广告主通过亿动广告传媒进行投放的无线定向广告展示量累计5628,758,761次,为其2007年无线广告定向投放累计展示量的12倍,显示2008年中国无线互联网定向广告投放强劲长势。2.1.2 手机广告支出占总体广告的比例图2.2 中国广告支出变化:2005年V2008年数据来源:Frost & Sullivan 调研由上图可以看出,中国广告支出中,传统传媒总体份额下降,尤其以报纸的广告支出份额下降最为明显,由2005年的17.3%降至2008年的10.8%,互联网份额2.3个百分点,并出现
7、了占3.1%份额的其他数字媒体(包括液晶屏),而手机广告的比例由2005年的0.2%增长到2008年0.5%,虽然绝对值仍很小,但手机广告的增长速度不容小视。2.1.3 年广告投放量TOP15(按投放行业分类)主要行业无线广告支出:2008年无线广告整体规模发展较快,无线广告的投放行业也更加丰富化。2007年前三位的投放行业是SP广告群发、房地产、娱乐行业,三者总计占总投放量超过四分之三,而2008年年底数据显示,这一投放行业集中的情况被分散,无线广告投放行业分布趋向于均匀化发展, 其中,SP发布广告的比例下降,IT电子、食品饮料、交通等无线广告发展较快。排名行业投放量(万元)百分比(%)1.
8、SP2378225.3%2.IT电子83668.9%3.食品饮料71447.6%4.交通69567.4%5.房地产62986.7%6.金融保险61106.5%7.通讯服务51705.5%8.娱乐48885.2%9.服饰类47945.1%10.家居日用40424.3%11.网络游戏35723.8%12.零售及服务31023.3%13.电器23502.5%14.休闲旅游19742.1%15.教育培训12221.3%其他42304.5%图2.3 2008年中国无线广告投放量TOP15数据来源:Frost & Sullivan 调研2.2细分市场分析2.2.1 广告表现形式:北京众乾程将无线广告的表现
9、形式分为四大类:PUSH类的短信和彩信、WAP网站、客户端和媒体类(宝库杂志、手机报等)。此报告中讨论的无线广告不包括通过纯文本短信发送至目标用户手机上的不考虑用户特征和需求的群发垃圾广告内容。PUSH类的短信和彩信:利用短信息和彩信消息类业务,在短信和彩信中夹带广告信息,以push链接等形式将广告信息投放给目标用户。 含PUSH链接的彩信广告:WAP网站:是以WAP网站作为媒体,广告主根据传播需求选择特定频道的广告位,向目标手机用户精准展示广告的一种无线广告产品,其类型包括文字链接广告和Banner广告。WAP网站上包括文本信息、图片展示、Push链接等。采用基于图片载体的广告形式兼容性好,
10、 可以采用GIF等图片格式来表现动画甚至视频内容。WAP广告包括文字链接广告和图片广告, 文字链接广告支持内容相关性投放,图片广告自动适配至屏幕:客户端:手机客户端方式承载的广告平台是手机媒体广告发展的一种新的广告模式,在客户端上展示内容或内置手机广告, 客户端广告正在迅速发展并受到服务商和VC的追捧。如游戏客户端的内置广告,在游戏中置入广告的模式,使得游戏已成为一个颇受广告主关注的新媒体平台。在游戏中内置广告,不仅能够为游戏开发商、运营商带来可观的利润,还将为玩家带来全新的体验。客户端广告分为展示类广告和推送类广告,以手机QQ为例,展示类广告支持JPG和GIF文件,支持多达12个字符的文字链
11、接广告:推送类广告支持多达30个汉字的文字广告,以系统消息形式传播,到达率高。媒体类:以各类媒体平台,如杂志、手机报附带的文字、图片广告,广告受众量大,形式和内容可以做到非常丰富。随着2009年3G牌照开始发放,决定无线广告形式革新与市场接受度的诸多问题都将列入解决时间表,这一年可以称之为中国无线广告的技术之年。更多行业的更多品牌广告主或跨国公司都开始尝试采用各种新型的无线广告形式进行推广,这种尝试既为广告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广告效果,也为无线广告提供商注入了坚定此行业的信心,更将为长期困扰广告主、广告提供商和目标手机用户的非许可或广告骚扰问题带来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探索道路。2.2.2 广告投放地
12、以2008年12月亿动广告传媒广告展示的地区分布为例, 揭示无线广告在各地区投放量的分布情况。从分省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广东省的广告展示量以40%的占比遥遥领先,展示量占有绝对优势;其次为河北、福建、河南和山东,但均不足10%。图2.4 2008年12月亿动广告传媒广告分省展示量分布数据来源:亿动传媒从分地区展示量分布情况看,华南的展示量占有53.8%比例的压倒性优势,其次为经济实力强、通信发达的华东和华北,而华中、华西和东北的分布较少,不足10%。图2.5 2008年亿动广告传媒广告地区展示量分布调研数据来源:亿动传媒三、2008年度流量监测分析3.1无线互联网流量和用户市场分析3.1.1 总
13、体概况用户规模和增长分析:截止2008年12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中国手机有效号码使用数已经达到6.41亿张,继早期的高速增长之后,近两年的手机有效号码使用数增长率超过15%,预计2009年的增长量仍非常大。图3.1 中国手机有效卡数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3.1.2 用户规模和增长分析手机上网以其特有的便捷性获得了很多网民的认可。截止2008年12月底, 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数已经达到1.15亿人,占全部网民的39.5%,2008年12月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比2007年12月底增长了15.5%,增长率如此之高,主要是受到移动运营商积极预热3G市场,推广相关上网业务,增加数据服
14、务业吸引力的影响,众乾程预计,2009年手机上网网民的比例将继续攀升。表3.1中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数量变化情况2007.62007.122008.62008.12网民规模(万人)16200210002530029800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万人)44305040730511760手机上网比例27.3%24.0%28.9%39.5%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中心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中,男性较多,占到76.4%,2029岁年龄段手机网民最多,占到66.3%, 30岁及以下年龄段群体则占到了83.1%,通过手机上网主要是年轻网民的选择。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中,有相当大的一个群体是企业员工和学生网民,二者
15、数量占总体手机网民的六成以上,成为手机网民的主流用户群体。3.1.3 用户特征(一)性别目前中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中,男性较多,占到76.4%,女性手机网民所占的比例较小,这一特点受男女不同的手机使用习惯影响。但女性用户的比例正在逐年增长,随着更丰富化的数据业务的推出,女性手机网民的增长将有很大潜力,预计在五年内能实现男女比例的基本平衡。图3. 2 手机上网网民性别比例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中心(二)年龄中国网民的主体仍旧是30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这一网民群体占到中国网民的83.1%,超过网民总数的4/5,其中以2029岁网民比例最大,高达66.3%,大学生、年轻白领、打工者为这一年轻人群的中
16、坚力量;手机网民这一较为年轻的年龄结构对中国手机互联网深层应用影响较大,可见,中国手机互联网应用呈现出与年轻网民特征较为相符,仍以娱乐为主的特点。图3.3 手机网民的年龄结构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中心(三)学历目前高中学历的网民比例最大,占到34.1%,之后依次为本科和大专学历的手机网民,比例接近,分别为23.7%和23.2%,高学历为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提供了基础的知识技能,且这部分用户受新鲜事物的影响力较大。图3.4 手机网民的学历结构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四)网民身份企业职务人员所占的比例最大,占到41.2%, 其次为学生,比例也比较大,达到19.2%, 但与企业职务人员差距仍比较大
17、;个体户、临时工作、自由职业者总计约占手机网民总数的四分之一,也是支持手机互联网的重要的一股力量。图3.5 手机网民的职业结构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中心(五)收入结构目前手机网民中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比例占到21.1%,主要是上图所提及的学生群体;收入为1001-2000元的手机网民是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包含企业基层员工和各行业人员。2001-5000元的手机网民群体比例也比较大,包含众多行业的基层和中层从业人员,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手机网民不足10%。图3.6 手机网民的收入结构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六)手机网民使用移动互联网的频率目前手机网民使用移动互联网的频率分布比较均衡,从每
18、天多次到每月一次的差距不是非常明显。其中,每天多次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比例占到34.0%,是网民中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说明超过三分之一的手机网民对于移动互联网的粘性较强,是移动互联网最需要重点维护的用户;每周使用移动互联网一两次的用户比例也较高,达到31.5%,每月只一两次的比例为17.0%,这部分用户的使用习惯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完全养成,上网比较随机,但是具有很大潜力,使移动互联网相关企业所应该重点配乐的用户群;每天使用移动互联网一次的用户比例为15.0%,随着3G的到来,更加丰富的数据业务很有可能将该用户群体推向“每天多次”的使用习惯中。图3.7 手机网民使用移动互联网的频率结构数据来源:中国
19、互联网络中心(七)手机网民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时长目前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每日上网时间主要集中在2小时以内,这部分用户数量占到了全部移动上网网民数量的89.6%,其中最主要的上网时间每天约30分钟,占到总体移动网民的34.6%,但少于15分钟的用户比例也比较高,占22.8%,说明移动互联网还有渗入挖掘用户需求,鼓励用户增加上网时长的潜力。在用户行为发展方面,用户上网频率逐步提高,并将保持这一趋势,形成更高的移动互联网使用率,移动互联网将成为互联网最重要的补充信息获取与沟通的工具。图3.8 手机网民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时长结构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八)手机网民初次手机上网的时间从下图可以看出,手机网民
20、随着上网时间的推移,初次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正在逐渐增加,2004至2006年间,手机网民的增长基本呈稳定的上升趋势;2007-2008年,用户上升的步伐加快,这意味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长率正在加快。手机网民中的互联网网民,他们的初次上网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逐步下降,说明老的互联网网民是构成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重要力量。由于这些老的互联网网民长期使用互联网,对于互联网的应用有着很强的粘性,因此,以手机上网作为其互联网应用的补充,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图3.9手机网民初次手机上网的时间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中心(九)手机网民品牌用户比例神州行用户正在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中的重要发展力量,2008年新
21、增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中,有超过一半用户为神州行用户。图3.10 手机网民品牌用户比例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十)移动互联网应用格局比例目前,移动互联网应用越来越丰富,其中,以手机聊天类产品的用户依然最为广泛,比例达到31.2%;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通过移动互联网来了解即时新闻,比例颇高,达到24.1%,主要是因为移动互联网具有随时随地提供信息的便捷性;由于SNS类型产品的聚众能力强,加上资本的投入,2008年发展迅速;娱乐类的产品依然是手机上网应用的主导,但商务与学习类的应用在2008年取得恶劣快速的进展,手机邮件就是很好的案例。大型互联网公司开始进入移动领域,对原有产业链格局带来了较大的影
22、响。图3.11 移动互联网应用格局比例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十一)手机网民的互联网使用比例调查显示,仅有5.5%的用户只通过手机使用移动互联网,而其他的94.5%的用户,既使用移动互联网,也是互联网的网民。一方面说明我国的互联网已经达到很高的普及率,在大部分的地区都可以使用互联网;同时也说明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之间的用户重合性很高,其间也必然会存在着使用习惯上的关联。图3.12手机网民的互联网使用比例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中心3.2手机客户端监测考察手机上网用户使用习惯,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手机本身的局限性,用户在使用手机并不如使用PC的鼠标那么方便,输入文字网址则更为费力,而安装第三方客户
23、端软件,则可以比较方便地点击浏览,而且优质的客户端软件包含很多有趣的内容,那么对于应用较少的手机来说,用户期盼通过第三方客户端软件来增加其性能。因此,手机客户端软件将成为无线上网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未来前景被普遍看好。手机客户端可以提供很多种类的无线互联网应用,比如,最常用的手机IM聊天软件,手机QQ已经成为手机用户最多的客户端软件,在功能上也非常重要,很多年轻用户习惯点击手机QQ图标随时保持在线。此外,手机MSN、飞信也都开始进入这块市场,应为之歌市场的确是庞大的。应为随时保证自己在线已经成为虚拟社区发展的大趋势,而且IM的黏性是任何其他应用都无法比拟的,就如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身份证那么重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线 互联网 市场 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44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