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docx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安排了二篇精读课文,二篇略读课文。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我的“常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本组教材将“我爱阅读”作为一个专题,目的一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
2、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多项训练内容,即引导学生开展搜集名人读书故事,与爱读书人交流读书体会;了解图书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并做书目;选择不同角度说、写读书经历或访谈、辩论等;并紧密结合本组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交流读书收获和体会。 学习这组关于读书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围绕“我爱读书”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融合,努力
3、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本组学习,力争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学会一些读书的方法,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生命内在的需要。 1 窃读记 教学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4、,对求知的渴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自学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第一课时 一、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换成一个什么词?,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3、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用“_”画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
5、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什么?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根据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还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
6、些!再大些!” 2 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c相机指导朗读。 三、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出示课文插图,激情: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
7、几家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投入地捧起书,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以及“窃读”的滋味,请同学们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 生自由读文。 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b交流课前搜集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汇报交流 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
8、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4、诵读句子。 二、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2、尝试分段。 3 三、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1、自选感兴趣的、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板书设计: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默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习重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继续开展关于
9、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习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各组交流一下读书活动的开展情况。 2读一读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季羡林的资料。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羡林先生家,采访一下这位德高望重、酷爱读书的老爷爷,听听他对读书的见解。 二、做采访准备 说一说自己想采访的感兴趣的读书问题。 讨论一下在采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二、读课文,找到自己的答案 4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在季老的话语中,找到自己问题的答案。 三、感悟课文内容 1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见解?谈谈你对这几点的认识。 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
10、通,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 进行古诗文积累。 2这篇文章与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 3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四、个性阅读,独特见解 1在小组内就感兴趣的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还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 2形成小组意见全班交流,达成一些共识,得到启发。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3谈谈你对闲书的认识。 五、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特点 1同位俩分角色读课文,读完后互相评价。 2两名学生分角色一问一答。 3全班对于他俩的读进行评价,说出理由。 六、学技巧,指导综合性学习活动 通过读这篇文章,说一说进行访谈活动还应注意些什么。 七、辩论 对课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闲书、
11、学生偏科、背两百首诗和五十篇古文多不多;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等问题进行辩论,说出自己的见解。 八、拓展 调查一下本班同学阅读的书目; 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 板书设计: 5 3 走遍天下书为侣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 学习重点: 把握
12、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学习难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学习准备: 收集读书的名言,整理自己读书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 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然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释题明意 齐读课题,“侣”是什么意思? 课题是什么意思?质疑课题。 三、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3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3、,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 4接读课文,纠正字音。 5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解决作者选择以书为侣的原因,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讨论自己疑惑的问题,再不懂的全班交流。 6 四、读文交流,体会作者情感 1书到底有怎样的魅力,使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作为自己唯一的伙伴呢? 此外,你觉得作者选书作为自己的伙伴还有什么原因吗? 2作者认为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不管读多少遍,她也在这样的读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方法。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她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3、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同学们,我们平时也读了很多的书,你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或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语文 第一 单元 教材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37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