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四单元读写结合绚丽的民俗.docx
《五下四单元读写结合绚丽的民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下四单元读写结合绚丽的民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五下四单元读写结合绚丽的民俗绚丽的民俗 课型:读写结合课型 授课内容:五下第四单元“绚丽的民俗” 课时:2课时 授课:刘俊祥 点评:陆恕 教学实录: 师:好一首令人陶醉的青花瓷,梦里水乡,十里江南,青花牡丹,小镇山峦,尽在其中,尽收眼底。这节课我们既要读两篇文章,写一篇文章,还要看几段视频,很多图片,有信心完成吗? 生:有。 师:大屏幕上出现的就是六下第四组课文的单元导读,我想请一个同学读一下。 生1: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
2、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去感受那一幅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画吧! 师:字正腔圆,情感浓郁。请同学们通过这段文字和我们阅读的这单元的几篇文章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主题。 生2:我觉得这一单元的主题应该是绚丽的民俗,人们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一单元写的就是我国不同的民风民俗。 生3: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民俗,我认为这一单元主题为:民风民俗荟萃。 生4:我觉得主题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 生5:我把这一单元主题定为:华夏民俗 师:你们觉得哪个主题更好? 生:绚丽的民俗 赏评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思想;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情感;一个主题,就是一种精神;一个主题,就是儿童的一个智慧世界
3、。新语文主题阅读遵循整体性教学原则,它以一个单元的文本为一个教学单位,改变了传统的一课一教的办法,使单元教学变成了一个完整、有序的系统。而主题就是单元的“魂”,单元主题好比一根藤,一篇篇文章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顺乎自然,水到渠成。课伊始,刘老师就让学生回顾并概括主题,意在让学生知主题之意,悟主题之情,明主题之要,得主题之魂。 师:我国的民俗文化,包罗万象,绚丽多姿。在课前我们一起了解的青花瓷,就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种,它叫饰品,我国的民俗还有食物、衣着、节日、民居,等等。这两节课我们主要研究我国独特的艺术样式。提到我国独特的艺术样式,我们不能不提到藏戏。课前同学们已经读了马晨明先生写的藏戏,
4、我想问一下,在了解藏戏时,你最关注藏戏的哪几点? 生1:藏戏的服饰。 生2:我最关注的是它可以三五天不停的唱。 师:也就是藏戏演出的时间。 生4:我最关注的是藏戏的面具。 生5:藏戏演出的地点。 生6:藏戏演出的舞台。 生7:藏戏的传说和历史。 生8:藏戏的剧情解说。 师:总之,藏戏的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关注,但是有这么几个关键词你们一定注意到了:面具,舞台,演出时间,开山鼻祖。请你根据这四个词向在座的老师来介绍藏戏,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也可以读文中相应的段落,可以介绍藏戏其中的一点,也可以介绍几点。 生1:我最关注的是藏戏的面具,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善者的面
5、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吉祥;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师:不错,你把藏戏的面具介绍得非常详细。大屏幕上展示的就是藏戏的面具,随着时代的发展,藏戏的面具更加丰富多彩,这个产生在6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的古老剧种,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它的面具大多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 师:除了面具,你还想介绍哪些方面? 生2:我想介绍的是藏戏的舞台。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
6、大地作背景。炽热的太阳作灯光。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师:世界上还能有哪一种戏剧有藏戏如此开阔的舞台,有藏戏如此磊落的胸襟。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一段。 生3:我介绍的是藏戏的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他借助能歌善舞的七位姑娘,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宗教故事、历史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这多么令人感动啊! 师:是爱心成就了藏戏,是爱心缔造了藏戏。 生4:我关注藏戏的演出时间与其他剧种有所不同,其他戏剧一般演出时间为几个小时,最多一台戏也不会
7、超过一天,而且中间要休息的。藏戏的演出时间却长达三五天。 生5:藏戏艺人的唱腔、动作丰富多彩,不一而足。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唱腔来演唱,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舞蹈动作来表达,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戏班更是有各种风格的表演形式。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一出戏演它个三五天毫不稀奇,大家随心所欲、优哉游哉,毫无倦意。 师:这就是藏戏的神奇之处,这就是藏戏的迷人之处,这就是藏戏的独特之处。下面我们就来研读一下这篇文章为什么写得如此吸引读者。先请同学读一至三自然段。 生: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师:我想问
8、一下,文章中后面有写藏戏面具、舞台、时间的段落吗? 生:有。 师:那为什么开头还用这三个反问句,就全文来讲也可以说是设问句。去掉这三句话行吗? 生6:不行,因为如果去掉这三句话,整篇文章就像一条龙没有头一样。 生7:这三个反问句正好是藏戏最独特的三点,如果去掉的话,就不够完整了。 生8:这三句话更能说明藏戏的与众不同。 师:看来这三个句子去不得。不过由此我们可以引发开去,文章的开头可以用反问句、排比句、感叹句、设问句等特殊的句式引起下文,设臵悬念,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师:我还想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关于藏戏起源和历史这一部分。 师:可够长的,足足占了文章一半左右的笔墨,老师觉得去掉这部分文章一样完整
9、啊,你们有什么看法? 生10:不可以,去掉这部分文章就不完整了。 生11:不可以,去掉这部分我们就不能更准确完整地了解藏戏的历史了。 生12:不可以,这个传说可以突出藏戏的神秘和文化的悠远。 师:你们说得完全正确。这就给了我们两点启示。一是介绍性文章或游记可加入传说、故事等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知识性。二是在研究民俗文化时我们要关注它的起源与历史。刚才我们对藏戏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你拿出提纲1并填写,要注意填得完整,填得有个性,填得有文采,像写文章一样去填空。 出示提纲1: 藏戏,诞生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之上,诞生在盛开着洁白的雪莲花之乡。作为藏文化的活化石,我惊叹于它的- 于它的 生13
10、:藏戏,诞生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之上,诞生在盛开着洁白的雪莲花之乡。作为藏文化的活化石,我惊叹于它的舞台,那是怎样的舞台呀,蓝天是幕布,大地是剧场,牧草和牛马是剧中的点缀,演员不像是在演戏,像是在享受生活,创造生活;观众不是在看戏,像是在品味文化,咀嚼生活 生14:藏戏,诞生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之上,诞生在盛开着洁白的雪莲花之乡。作为藏文化的活化石,我惊叹于它面具种类的丰富。白色、红色、黄色、绿色、半黑半白,这些丰富的颜色背后是人们对善良、高贵、邪恶、纯朴的再一次认识,当妖魔、巫女出现时我们会心生厌恶,甚至渴望他们瞬间消失,而当活佛、村民、公主出现时我们会欢呼雀跃,共同祝愿
11、他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赏评新语文主题阅读强调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写作。在阅读中学写作是慢火煨汤,咸鲜淡雅、汁浓味厚、香辣醇和、营养兼备,怡心养性;它实际是培养学生一种习惯,一种无形胜有形的手法,一种先精神而后章法的格调,一种妙趣天成、超凡脱俗的写作境界。刘老师让学生再读藏戏一文时仅仅抓住了“面具,舞台,演出时间,开山鼻祖”这四个关键词,并由此引发开去,让学生或读原文,或用自己的话介绍藏戏,或抒发自己的读书所得,并恰到好处地让学生品味前三自然段反问句式的妙用以及传说在本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让学生自然地积淀了一些重要的写作方法。在言已毕,情已满,意正酣时,刘老师让学生填写提纲1,提纲1以填空
12、的形式出现,不仅降低了难度,又和刚才学生谈话的内容极其接近,正好满足了学生蓄势待发的愿望,学生自然会情动辞发,挥笔如椽。 师:如果说藏戏是我国西南部文艺样式的代表,那么东方第一鼓安塞腰鼓则是西北汉子留给世人的又一杰作。它的壮阔、激昂、雄浑,让人叹为观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安塞腰鼓。 师:安塞腰鼓现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陕西省的安塞县,故名安塞腰鼓。假如你是现场的观众,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1:我被安塞腰鼓那雄浑壮阔的表演惊叹了。 生2:安塞腰鼓的确不同凡响,难怪被作为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参加建国六十周年国庆群众游行表演。 生3:安塞腰鼓,源自三秦大地,历经秦、汉、唐,而今雄风依旧。好个安
13、塞腰鼓! 生4:江南的文化风格是柔美的,孕育不出这样的腰鼓。安塞腰鼓只能是原始粗犷的黄土文化的产物。是那片黄土地,那片黄土地上的人孕育了安塞腰鼓。 师: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绚丽的西北民俗,著名作家刘成章用他的生花妙笔记录了这一难忘的时刻,他的每一个文字都震荡着安塞腰鼓的精魂,不信,我们翻开新语文主题阅读第25页认真读一下。这次我们采用的是批注式阅读,请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出示批注式阅读方法: 1、词句收藏:用“”划出值得积累的好词佳句。 2、心灵对话:在文章的精彩处、动情处、重点处写上自己的感悟。 3、积累写法:总结文章的写作方法。 师:谁做了词句收藏? 生5: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我几乎把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下四 单元 读写 结合 绚丽 民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36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