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品社教案.docx
《五上品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品社教案.docx(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五上品社教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备课 教材分 析 本册继承了前四册即5、6、7、8册教材的整体风格。例如,课主题引领次主题,次主题整合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版式上,上方以导语、卡通人物呈现学习内容或任务要求,下方由卡通动物提出问题或活动设计及要求。 从变化上看,自五年级上册开始,与图片相比,文字量明显加大;与形象的东 西相比,观念的引导力度在加大;从语气、语态上看,逐步减弱了儿语化的特点。 从学习方式看,适当增加了辩论、辨析、选择、二难情景讨论的活动方式,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加以内化。品德课的学习,一定要始于情感态度,依托于活动与实践,形成于观念及价值判
2、断。 另外,增加一定篇幅的阅读材料,以补充不同孩子的学习需要;教材本身留 给老师的空间,也有所拓展。 总之,本册教材各单元主题层次清晰、内容突出。例如,第一单元主要是课标“我在成长”的内容,第二单元主要是课标“我与家庭”的内容,第三单元主要是课标“我与学校”的内容,第四单元主要是课标“我是中国人”的内容。而且,这四个单元的内容与三年级、四年级教材的相关内容自然衔接、螺旋上升。 教学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标 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围绕课程性质,根据五年级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依据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总目标
3、,五年级上册分解的目标如下: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2)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3)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要友好交往、相互尊重;通过学校和班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4)知道在家庭生活中要讲道德,要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 1 平等相待,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5)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
4、、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6)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7)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难点 应能力。 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要友好交往、相互尊重;通过学校和班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
5、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学情分析 教学措1、关于不同领域。小学生的社会生活范围从个人、家庭、学校、社区或家乡、祖国、施 世界等方面不断扩大,其认识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也在随之加大,这是教材形成的内在逻辑,也是不同年级侧重不同的生活领域、由低到高逐步深化的依据。 2、把握小学生品德与社会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思品与生活的知识结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学生都具有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学习习惯较好,个别学生们还存在着上课听讲不认真,学习不专注等问题,需要老师加强辅导和管理。 2
6、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起止时间 9.5-9.9 9.13-9.16 9.19-9.23 9.26-9.30 10.1-10.7 10.8-10.14 10.17-10.21 10.24-10.28 10.31-11.4 11.7-11.11 11.14-11.18 11.21-11.25 11.28-12.2 12.5-12.9 12.12-12.16 12.19-12.23 12.26-12.30 1.31.6 教学内容及活动 课时数 2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第一单元
7、主题1-2 主题3 第二单元 主题4 主题5 国庆放假 主题6 第三单元 主题7 主题8 主题9 期中检测 第四单元 主题10 主题11 主题12、13 主题14 期末复习检测 期末复习检测 期末复习检测 期末复习检测 3 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 单元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第五册教材第三单元成长的足迹内容的螺旋上升。第五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标准主要包括:“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
8、退缩,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初步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而本单元则要求“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教学目标: 1知道人各有所长,补己之短要取人之长,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2感受宽容的力量,知道宽容的意义和作用,学会宽以待人。 3知道人人都会有烦恼,勇敢面对困难,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重、难点: 1知道人各有所长,补己之短要取人之长,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2感受宽容的力量,知道宽容的意义和作用,学会宽以待人。 计划用课时
9、及课时计划:3课时 1、主题一1课时 2、主题二1课时 3、主题三1课时 课题:成长中的苦与乐 第 页至第 页 4 1、三人行必有我师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愿意不断的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能力目标:注意发现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不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 认知目标: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有自己的短处和缺点。懂得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有利于个人进步。懂得用自己的长处来比别人的短处,既不利于个人进步,还会影响团结。 教学准备:准备相应的课件、挂图,课前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对教材中古训的理解程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三
10、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吗? 课件演示场景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生小组交流,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2、教师进行小结并提问: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长处和不足,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别人的长处和不足呢?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板书: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二、学文明理 1、出示名言: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 顾嗣协 小组讨论名言的意义,说一说自己明白了什么?并试着举出生活中的事例。 2、师:谦虚的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自满的人往往只看见自己的长处,看不到别人 5 的长处。我国唐代著名画家周昉就是一位谦虚好学的人,下面咱们来听听他年轻时是怎样取长补短的。 课
11、件出示画家周昉的事例。 提问:画家周昉是怎样对待大家的评价的?这说明什么?画家周昉给我们那些启示? 学生小组讨论。 要点小结:能够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使他的画作不断完善,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做到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因此,他的绘画水平迅速提高。 三、我来找优点 1、师:古人值得我们学习,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同学也值得学习,请同学们看看课本图片中的四位同学怎么做的。 出示场景二课件演示。 现在同学们就行动起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自己发现的同学的优点,然后自己写在闪光卡上。 学生汇报闪光卡,并送给相应的同学。表达自己的表扬和赞美。贴在黑板上展示。 教师小结:正确认识自己,善于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掉自
12、己的不足,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2、深化认识 毛泽东同志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同学们谁能利用自己学习中的经历来阐述这一观点? 请同学们阅读“马克的故事”,谈谈故事中的马克是怎样取得进步的。在日常生活中,你能经常发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吗? 故事中的马克怎样进步的?。 6 同学们讨论一下,看谁还没有收到闪光卡。然后全体同学一起找到这些同学的优点,制作闪光卡,送给那几位同学。其他同学听后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就要结束了,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告诉大家吧! 学生畅谈自己收获。 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长处,也有缺点和不足。我们要做
13、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长处,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不足,并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争取做一个全面发展、不断进步的好学生。 下课! 2、学会宽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明白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宽以待人的基本要求,认识到生活中需要互相宽容,我们要学会宽以待人。 过程与方法:课前搜集以宽容为主题的资料,课上通过讨论、交流、辨析、锻炼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辨别是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以宽容之心待人的态度,能够与同学和睦相处,彼此共同进步,进而培养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宽容待人的品质,锻炼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学习宽以待人的
14、基本要求,学会宽以待人。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学会宽以待人,提高分辨是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宽以待人的事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宽容的力量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7 教师:今天,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六尺巷的传说。教师讲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
15、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而这条巷,被后人称为“六尺巷”。 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小结:是的,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友善,宽容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宽容,感受宽容的力量。 二、故事引路,感受宽容的力量 1、课件展示故事:胡佛的故事 朗读故事,分组讨论交流: 胡佛是怎样对待那位机械师的?结果怎样? 如果胡佛不那么做,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面要广,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加强引导,对于有创造性,代表性的发言,予以引
16、导,肯定。 师小结:宽容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动力,宽容别人的人,心地坦荡,被宽容的人,能受到心灵的启迪。 2、欣赏欣赏经典动画负荆请罪,谈收获。 师:古今中外有许多宽容待人的故事。下面,我们就一同来欣赏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个经典故事。大家边看边想:故事中你最敬佩谁?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宽容的事例,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和谐社会的构建更离不开宽容。 师:从课件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 三、畅所欲言,生活中的宽容 1、请大家想一想,自己曾经碰到过不善待别人的事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发生了怎样的后果? 8 2、现在你对这件事又是怎样想的?
17、如果当时你原谅了别人,设想一下结果又会是怎样? 小组内交流,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四、总结 1、谈收获。师: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以后打算怎么做? 2、小结:宽容是一种智慧,它能化敌为友,使人真诚相待,它能化干戈为玉帛,让国与国之间结为友好。让我们学会宽容,宽以待人。 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 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 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第二课时 宽以待人 一、谈话引入,感受宽容 1、畅谈同学间的快乐与烦恼 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想你的心中一定留下了许多难忘的事情。像刚才游戏一样,能给人带来快乐的往事一定有很多吧!快来说说
18、,你和好朋友之间有哪些快乐是最难忘的? 学生畅谈快乐的往事。 师:美好的时光总是这样令人难忘。然而,有快乐就一定有烦恼。想想那些与好朋友发生的不愉快,是不是更加刻骨铭心呢?现在就请大家回忆一下一件令你不开心的事,把它写在纸条上。 学生在纸条上书写烦恼。 2、师:有人说:把快乐告诉你的好朋友,你的快乐就会翻倍;把烦恼告诉你的好朋友,你的烦恼就会减半。哪位同学来让朋友分担你的烦恼呢? 3、师:遇到这些事情,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呢?让我们看一看故事中的好朋友是怎么做的? 两个好朋友一同去沙漠中旅行。途中,一个人做了一件伤害朋友的事,朋友把这件事写在沙子上;然后他们继续前行,危难时这个人救了朋友一命,这次
19、朋友却把这件事刻在了石头上。这个人很好奇,就问他的朋友,为什么前一件事写在了沙子上,而后一件事刻在了石头上呢?朋友说,你做了伤害我的事,我写在了沙子上,很快它就会被风吹散,而你救了我一命,我要把它刻在石头上,就像永远铭记在我心里一样。 学生读故事,谈感受。 小结:宽容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宽容待人,只有这样,才能广交挚友,实现人生理想。 二、指导行为,宽以待人 1、师:宽容是一种美德,生活中也有许多宽容待人的例子吧!请把你眼中的“宽容之 9 星”介绍给大家吧! 学生举例介绍生活中宽容待人的事例。 2、你有过宽容别人或被别人宽容的事吗?说出来,和同学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3、你认为应该如何学会宽容呢?
20、 总结:让我们学会宽容,宽以待人吧! 如何学会宽容 1、学会说“对不起”和“没关系”。 2、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应该先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 3、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应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对方为什么会那样做,然后主动向对方发出和解的信号。 三、小小辩论会,辨析导行 1 、你认为下面的做法是宽容吗?为什么? 宽容就是当别人无意间损害了自己的利益时能原谅别人。 宽容就是明知道他人有缺点也不指出来。 宽容就是忍让。 学生辩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2、生活中,你是怎么宽以待人的?在谅解别人时,你有过二难问题吗? 学生交流。 总结:宽容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宽容是一个神圣的概念,宽容是一种人类精神。宽容
21、是一种善,宽容是一种美,宽容是一种人性,宽容是一种胸怀和气度,更是一种境界。只有善良的心胸中才有宽容,只有慈悲的心灵才能放下宽容。让我们学会宽容,宽以待人。 板书设计: 2、学会宽容 宽容的力量 宽以待人 3、笑对成长中的烦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明白生活中人人都会有烦恼,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烦恼,面对烦恼,养成良好的心态,勇敢地战胜烦恼。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料,搞好生活资源的搜集,将学生成长的烦恼集中起来,并进行合作、分析、讨论,探究学会战胜烦恼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面对烦恼,养成良好的心态,认识自我,以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挫折等。 10 教学重
22、点: 明白生活中人人都会有烦恼,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烦恼,面对烦恼,养成良好的心态,勇敢地战胜烦恼。 教学难点: 面对烦恼,养成良好的心态,认识自我,以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挫折等。 教学准备: 关于事例及诗歌的课件,音乐小小少年明天会更好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播放乐曲小小少年,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我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这是大人的误解。孩子也有自己的情感和烦恼。是啊,烦恼是我们成长中不可避免的情绪。有烦恼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它,积极化解它,从而体验更丰富的生活情感;锤炼更坚强的性格意志;领悟更丰富的人生智慧。今天,我们一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品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36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