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砼工程.ppt
《预应力砼工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砼工程.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主要内容:1.了解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概念。2.熟悉先张法和后张法的施工方法。3.掌握先张法和后张法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重点:1.预应力基本原理2.先张法施工工艺流程3.后张法施工工艺流程难点:1.预应力筋的放张2.预应力砼的养护3.孔道留设,第一节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 第二节先张法(施工方法)第三节后 张 法(施工方法)第四节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Q:什么是木桶原理?,第一节 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预应力对受压区砼预先施加拉应力预应力砼定义预应力混凝土是为了弥补混凝土过早出现裂缝的现象,在构件使用(加载)以前,预先给混凝土一个预压力,即在混凝
2、土的受拉区内,用人工加力的方法,将钢筋进行张拉,利用钢筋的回缩力,使混凝土受拉区预先受压力。预应力原理这种储存下来的预加压力,当构件承受由外荷载产生拉力时,首先抵消受拉区混凝土中的预压力,然后随荷载增加,才使混凝土受拉,这就限制了混凝土的伸长,延缓或不使裂缝出现,根据预加应力值大小对构件截面裂缝控制程度的不同分类 1.全预应力混凝土(FPC,fully prestressed concrete(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和严格控制预应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预应力梁的挠度。)2.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PC,partially prestressed concrete)允许出现裂缝,但最大裂缝宽度不超过
3、允许值的构件)3.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后张预应力钢筋),预应力砼特点,1、抗裂性好,刚度大。由于对构件施加预应力,大大推迟了裂缝的出现,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构件可不出现裂缝,或使裂缝推迟出现,所以提高了构件的刚度,增加了结构的耐久性。2、节省材料,减小自重。其结构由于必须采用高强度材料,因此可减少钢筋用量和构件截面尺寸,节省钢材和混凝土,降低结构自重,对大跨度和重荷载结构有着明显的优越性。3、可以减小混凝土梁的竖向剪力和主拉应力。这利于减小梁的腹板厚度,使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自重可以进一步减小。4、提高受压构件的稳定性。当受压构件长细比较大时,在受到一定的压力后便容易被压弯,以致丧失稳定而破坏。如果对
4、钢筋混凝土柱施加预应力,使纵向受力钢筋张拉得很紧,不但预应力钢筋本身不容易压弯,而且可以帮助周围的混凝土提高抵抗压弯的能力。5、提高构件的耐疲劳性能,促进大跨结构新体系与施工方法的发展,缺点,1、工艺较复杂,对质量要求高,因而需要配备一支技术较熟练的专业队伍 2、需要有一定的专门设备,如张拉机具、灌浆设备等。先张法需要有张拉台座;后张法还要耗用数量较多、质量可靠的锚具等。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开工费用较大,对构件数量少的工程成本较高。4、预应力反拱度不易控制。它随混凝土徐变的增加而增大,造成桥面不平顺。,Q:与普通钢筋砼结构相比,预应力砼有哪些优势?,与钢筋混凝土相比,预应力混凝土的优点:由于
5、采用了高强度钢材和高强度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具有抗裂能力强、抗渗性能好、刚度大、强度高、抗剪能力和抗疲劳性能好的特点,对节约钢材(可节约钢材40%50%、混凝土20%40%)、减小结构截面尺寸、降低结构自重、防止开裂和减少挠度都十分有效,可以使结构设计得更为经济、轻巧与美观。,预应力砼的用途装配整体式建筑,第二节 先张法,先张法施工原理在浇筑混凝土前张拉预应力筋,并将张拉的预应力筋临时锚固在台座或钢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不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值的75%,保证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有足够的粘结时,放松预应力筋,借助于混凝土与预应力筋的粘结,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的施工工艺。有台座法和机组
6、流水法施工两种常用方式。,台座法,台座法,1.台座台座是先张法施工张拉和临时固定预应力筋的支撑结构,它承受预应力筋的全部张拉力,因此要求台座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类台座按构造型式分为墩式台座和槽式台座。槽式台座适用于张拉吨位较大的构件,如吊车梁、屋架、薄腹梁等。,2.夹具,夹具是预应力筋张拉和临时固定的锚固装置,用在先张法施工中。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锚固夹具和张拉夹具。锚固夹具一般都可以重复使用,要求工作可靠、加工方便、成本低和能多次周转使用。1)钢丝夹具,2)钢筋夹具3.张拉设备千斤顶、卷扬机、张拉机等,穿心式千斤顶,4.先张法施工工艺流程,先张法施工工艺流程,张拉程序,超张拉,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应力 工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35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