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教程[1].docx
《二胡教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胡教程[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胡教程1演奏姿势 演奏二胡有平腿式、架腿式、站立式三种,一般采用平腿式。良好的演奏姿势是发挥演奏技巧的首要条件。 不管是学何种乐器,演奏姿势是最根本的一课,姿势看似简单,一般初学者也不大重视。但是,若一开始就没有养成良好的演奏姿势,不仅不雅观,更重要的是会影响演奏技巧的发挥,严重的还会患职业病。 演奏二胡有平腿式、架腿式、站立式三种。一般采用平腿式,即坐在高度合适的凳子或无靠手的椅子上,两腿自然平放,脚跟自然着地,大腿与小腿基本相互垂直,大腿形成平面,琴筒置于左腿上。平腿式能使演奏者身体始终保持稳定,有利于乐器性能的充分发挥。在合奏、齐奏、伴奏等场合一般都采用这种姿势。 架腿式是指演奏者坐在
2、高度合适的凳子或椅子上后,再把左腿架到右腿上,琴筒仍置于左腿根部。由于架腿式使琴筒与身体的接触面增大,所以它有利于琴身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减轻了左手持琴的负担,便于演奏技巧的充分发挥。在独奏场合一般多采用这种姿势。 站立式是指把左脚搭在稍高一点的凳子、椅子或石块等东西上,右脚仍直立于地上。站立式可以不受环境、座位等条件限制,但站立式只能偶尔间用于练琴,在演出中一般不采用这种姿势。 不论平腿式、架腿式或是站立式,琴筒均应置放于左腿平面靠近腹部的地方,蒙皮一端略微向右前方偏斜,琴身应保持基本稳定。为便于运指,琴杆可略向左前方倾斜,但不可过分,或歪来倒去摇晃不定。 拉奏时上身要自然放松,左右肩应保持基
3、本平衡,头要端正,面部要有表情,身子可根据乐曲感情和演奏需要作轻微的有韵律的摆动,但切不可夸张、过份,做出那种躬腰驼背,摇头晃脑的姿态。或神情过于紧张,造成耸肩咧嘴,头部偏斜的不自然现象。 手形姿势 左手持琴是以“虎口”骑在琴杆上,拇指略微弯曲,不可竖直地向上翘起,也不可向下弯曲紧捏琴杆。掌心应成悬空状,尽量减少虎口与琴杆的接触面积,这样有利于按指的准确,也有利于换把动作或其它技巧练习的敏捷。整个左手应放松,小臂自然下垂,与琴杆大约构成45度左右的角度。有些初学者持琴时往往把手臂抬得老高,整个左手几乎与肩构成平面,这样不仅难看,而且手臂陷入僵硬状态,按弦、换把等显得非常被动、死板,运指技法难以
4、提高。 右手持弓的手形近似于“拿筷子”,基本原理也有些相似。整个右手既不要紧张僵持,也不要松松垮垮。持弓的具体手形是:手腕自然端平,掌心向左,五指微屈,食指与拇指在弓根处捏住弓杆,中指和无名指并列于弓毛与弓杆之间,小指则放在弓毛的下边。拇指与食指主要牵引弓子作左右运行,并掌握整个弓子运行的平衡,中指主要是顶弓杆拉外弦,无名指主要是扣住弓毛拉内弦。 当然,中指与无名指放在弓杆与弓毛之间,只是对一般情况而言。如果在外弦上较长时间的奏快弓、碎弓等弓法技巧,不如将闭着的无名指暂时退出来,整个运弓的右手倒显得更为灵活、自如。不过,也有这样一些初学者,他们不分具体情况,持弓时习惯于只留中指或无名指在弓杆与
5、弓毛之间,内外弦都由这一指来“一指包干”。这样的换弦有明显痕迹,发音生硬。 有些初学者虽然将中指和无名指插入弓杆与弓毛之间。但持弓处都移到了接近弓子中段的地方,这样大大浪费了完全可用的弓段。按杠杆原理,动力臂越短,越不易使上劲。向左移动了持弓点,等于缩短了动力臂,有碍于二胡演奏技术的充分发挥。 练琴时还要注意培养良好演奏习惯。演奏时动作要敏捷、准确,举止要满洒、利落,神情要自然、大方,力求通过演奏者熟练的演奏动作和恰当的面部表情来帮助听众理解乐曲内容,使演奏者的琴声和听众的心声形成共鸣。但不要故弄玄虚,或无意识的前俯后仰,喜怒无常,不要一边拉一边哼哼,也不要边拉边用脚踏拍子,切忌衔着烟卷或旱烟
6、管拉二胡。 运弓 运弓是变换二胡音色、揭示乐曲内容的主要手段之一。运弓时必须动作协调,手形自然,运行有轨道,走弓要主动。运弓要成一条直线。 运弓是二胡演奏基本功的一个重点训练项目。二胡琴声的长、短、快、慢、轻、重、缓、急乃至抑、扬、顿、挫,很大程度取决于运弓的右手。因此,运弓是变换二胡音色、揭示乐曲内容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有些初学者对运弓不大注意,以为拉二胡主要靠左手的按指,指按活了,也就能把调子拉出来了,故在他们运弓时大臂紧夹腋下,单纯地用小臂带动弓子左右甩动;有的运弓时甚至小臂、手腕基本僵持,完全由大臂作大幅度的运动,带动弓子在琴筒上作无规律的推拉。这两种形式的运弓都只依赖于右手的局部动
7、作,造成了其它部位的紧张、僵硬,使运弓动作摇晃不定,颤抖不止。即使左手的按弦动作比较熟练,发出的声音仍然会模糊不清。 要使二胡发出优美、统一的声音,运弓的右手必须动作协调,手形自然,运行有轨道,走弓要主动。运弓要平直,弓毛在琴筒上留下的运行痕迹基本上是一条直线;这时弓毛的擦弦力度与琴弦的振动需要相适应,发音自然圆润流畅, 弓子运行的“一条线”,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是很容易的事。以拉弓来说,正确的运弓动作应是;大臂以肩关节为轴,向外作轻微的旋动,肘部略向右前方移动,小臂在大臂的支配下,带动手腕向右作匀速运动。随着弓子的徐徐移动,弓毛擦弦点与持弓点的距离逐渐拉宽,手腕逐渐向右凸起,手指也逐渐伸直
8、。这样,右手在各个相连部位的协同动作下,把弓子从弓根平稳地拉到弓尖。 如果接着转向推弓,其运弓程序与拉弓恰好相反。具体动作是:大臂略微向内旋动,肘部稍向左前方平行移动,手腕在大臂和小臂的作用下,牵引着弓子由右至左地匀速移动。随着擦弦点逐渐向持弓点靠近,大臂与小臂构成的角度逐渐变小,手腕逐渐伸直,手指也逐渐弯曲。从表面看,运弓的推、拉动作似乎是手腕与手指的交替屈伸,实际上是右肩关节、大臂、肘、小臂、腕关节、手腕、手指等的联合动作。 协调统一的运弓,并不意味达到了发音的基本要求。采用这种外在的运弓动作,尽管运弓路线是“一条线”,由于弓毛擦弦点与持弓点的距离在不断改变,弓毛对琴弦的摩擦力也在不断发生
9、变化。故有可能弓根部分的发音浑浊刺耳,弓尖部分的发音轻飘暗淡。所以还要注意从内在的擦弦力度去加以控制,即根据弓毛擦弦点与持弓点距离的远近来随时调整弓毛的擦弦力度,擦弦点在向弓尖移动时,逐渐加重擦弦力度,在向弓根靠近时,逐渐减轻擦弦力度。这样,就使得每一拉弓或推弓的发音首尾一致,圆润饱满。 换弓 换弓时要主动,推、拉过渡要自然流畅,要在音色、力度上形成一定的对比,且要按照相应的规律进行。 运弓的另一个要领是换弓。换弓是推、拉的过渡,它既要过渡得自然、流畅,又要在音色、力度等方面形成一定的对比。为达到这样的要求,就要争取换弓动作的主动,使每一“推”或“拉”的转换动作显得从容而有准备。具体地说,当弓
10、子还在作平稳地运行时,整个运弓的右手对即将出现的换弓在动作上应有所酝酿、准备;换弓时,手腕手指在小臂的支配下很自然带动弓子平稳地掉转方向。如果换弓动作被动,那就会使二胡的发音产生明显的空白。 换弓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该换弓的地方而不换弓,将会使富于弹跳的曲调缺乏生机活力;不该换弓的地方而滥用换弓,将会使圆润流畅的旋律显得支离破碎。失去弦乐效果。一般地说,乐曲中的连音符号“”,如果不是四拍以上的衬腔或拖腔,不管“”罩着的音符多么密集,音区的跨度多么大,一般应作一弓处理,不可换弓分奏;如果音符头上没有被“”罩着,不管音符时值多么短,均应一音一弓,不可一弓奏出几个头上不带弧线的音符。 为了争取换弓动作
11、的主动,头脑中还要有一定的节奏观念。虽说换弓不一定是在方整的节奏下进行的,但这些音与音之间的技弓常常构成了一定的节奏型。 哪些地方用拉弓,哪些地方用推弓,在拉奏之前应全盘考虑,并作出初步的估计。根据演奏者的共同习惯,一首乐曲开头一弓多为拉弓,末尾一弓多为推弓,然后在这“拉弓起、推弓收”的前提下对每一乐段或乐句内部的推拉弓序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每一乐段或乐句内推拉次数的总和为偶数,那刚好合于“拉弓起、推弓收”这一运弓规律;如果为奇数,那就要将奇数调整为偶数,不然推拉弓序会出现“扯皮”现象。 换弦和快弓 换弦要注意腕力与指力的相互配合,要扣准音符时值,过渡自然。快弓通常用于处理快速旋律的乐曲,是提
12、高二胡表现力的基本手段之一。 换弦是指弓毛擦一根弦转为擦另一根弦。换弦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利用换弓时换弦,另一种是在弓子运行过程中换弦。这两种换弦都要求把音符的时值扣准,过渡自然。初学者由于换弦动作片面依赖于指力,腕力不够,造成了指力换弦的被动。在换弦时往往出现突然嘎止的现象,或是把琴弦猛击一下,在快速旋律中换弦的毛病表现得犹为突出。所以腕力与指力的相互配合,对换弦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无论拉弓、推弓、换弓、换弦时食指与拇指相对构成的持弓点均应固定不变,运弓时,整个右手以持弓点为轴,拇指和食指绕着轴心作相应的扇形转动。 此外,在拉奏练习中应养成自觉遵守符号标记的习惯,并且要记住一些常用的运弓符
13、号,否则将使整个弓序显得杂乱无章,并且有损于音乐形象的表现。二胡练习的曲谱除连弓符号有明显标记外,其它符号只是在必要的地方才标记。对于没有标记的音符,就要根据前后的演奏符号加以推论,或参照前后相同旋律的演奏符号,及依照人们共同的演奏习惯来把握住恰当的演奏方法。 对于密集的音型,紧凑的节奏,构成快速旋律的乐曲,通常采用一音一弓的运弓方法来处理,这种连续规则出现的快速运弓称作“快弓”。快弓在现代器乐作品中应用非常广泛,是提高二胡表现力的一个基本手段。 拉奏快弓首先得从慢弓练起,只有把慢弓拉得稳、平、直、含蓄内在,才能使右手各关联部位肌肉加深对运弓轻重缓急的微妙动作的记忆,在这基础上再去学奏快弓,这
14、些肌肉也能逐渐适应快速运弓动作的需要,待拉到一定的程度,再逐渐加快速度。 运指 运指是指左手指头在弦上作各式各样的按弦动作,它是二胡基础训练中的重要一环。 演奏乐器最重要的是两手的配合,二胡也不例外,左手运指与右手运弓互相配合才能拉出好的调子。 运指是指左手指头在弦上作各式各样的按弦动作,它是二胡基础训练中的重要一环。由于二胡不像手风琴、琵琶那样有琴键或品位标志,而是靠左手指头触弦的不同部位,若触弦位置稍有不对,就会出现按音不准,影响演奏效果。由于琴弦长短决定了音距宽窄,琴弦越短,音距就越窄。二胡各把位之间的指距各不一样,这给运指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正确的运指方法取决于正确的持琴姿势,首先要注
15、意的是左手三个部位的“45度”:即大臂与左胸侧大约构成45度,小臂与琴杆大约构成45度以及按指的第二、三节与琴弦大约构成45度。具体地说,大臂适当下垂,肘部往下沉,小臂不可平抬,虎口持琴保持着必要的松动自然,按指往下略微弯曲,整个手形是较松的半握拳状。四个按弦的指头与琴弦“比邻而居”,它们均作出欲触弦的状态。这样的手形,给左手准确、敏锐的触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指头触弦时,要用指肚与指尖之间的部位去按,并要很轻巧的落在琴弦上。离弦时,应当自然而敏捷的回到原来的位置。这种富有弹性的一起一落,表面上是指头在动,实际上是受着“内劲”的支配,这内劲又源于整个协调自然的持琴左手。 初学者在学按弦时容易犯的
16、毛病是:手臂抬得老高,虎口把琴杆捏得过死,四个按指一字儿的平直伸展着,不呈弯曲状。有些人在按弦时用指关节去碰弦,不用指肚触弦。有的人按弦后手指离弦时抬得老高这种种不正确的运指,使整个按弦动作显得非常生硬迟缓,缺乏弹性。即使右手感弓比较熟练,但发出的声音仍然是拖泥带水、混杂不清的。以上不正确的运指如不加以克服,任其发展下去,将会使这些毛病得到巩固,即使有决心改掉它,实际上比学习和掌握一门新的技法还要稍困难一些。所以,训练运指的灵活性与准确性,首先要检查运指的方法是否正确。 训练运指的准确性,一方面要姿势正确,另一方面不可强调片面动作,要了解运指整体的及内在的道理,运指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还受着耳
17、力的支配,敏锐的耳力是求得按弦音准的基本保证。即使按弦时指距发生了轻微的偏差,耳力也能在这一瞬间把指距调整到准确的按音位置。虽说二胡上各音区各把住的指距各不相同,但只要经过一定时期的练习,按指在耳力的支配下对应有的指距将形成本能的“条件反射”。 二胡的定音 二胡定音的准确与否同演奏效果有很大关系,二胡采用五度定音,一般用泛音进行调弦,“D、A定音”是二胡的标准定音。 二胡的音定得是否准确或高度是否适宜将直接关系着拉奏效果的顺利进行。所谓定音,就是利用琴轴装置把内外两根弦的音高分别固定下来。二胡一般都是采用五度定音。 很多乐器一般都采用泛音来调弦,二胡也不例外,利用泛音来校正二胡的五度定音,不但
18、可保证五度定音的准确度,而且还能提高我们的辨音能力。 根据二胡本身的性能特点来,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求得二胡的共鸣,一般来说,内弦音高可把握在绝对音高“gd”之间的任何一个高度上,外弦音高也就相应的定在“d一a”之间。即内弦定为“g”,外弦也就定为“d”,内弦定为“A”,外弦也就定为“e”等等。这个范围的定音高度,不失二胡那样浑厚圆润而又清澈明亮的发音特色。 如果是伴奏歌唱,除了要考虑如何保持二胡的发音特色外,还要考虑适合发挥歌唱者的嗓音性能。例如给男低音伴奏,二胡的音高就应比男低音的嗓音高一个八度。对于歌曲中的“调号”。我们仅把它作为定音的参考依据。每个歌唱者的嗓音情况都不一样,如果用二胡伴奏,
19、考虑怎样定音,就要叫歌唱者先唱一唱,借此掌握住歌唱者声区音域。一般地说,利用歌唱者的最低音来作二胡的内弦定音,是最有利于歌唱者嗓音性能的充分发挥的。 如果是登台作独奏、齐奏表演或参加乐队合奏,二胡的定音便要采用统一规定的“D、A定音”,人们常把“D、A定音”看作是二胡的标准定音。 泛音调弦法 二胡一般采用泛音进行调弦,当然也可以利用其它乐器进行调弦,选用乐器调弦时要注意二胡本身的发音特点。 二胡一般采用泛音进行调弦,具体方法是:左手小指按住弦长的1/2处,运弓拉响外空弦音后,然后将小指轻浮,这时会得出一种纯净透明、类似竹笛声的外空弦高八度音,它与浑厚圆润的外空弦音形成一种强烈的色彩对比,当弓子
20、在外弦上拉满一弓后,现在弓毛又转为擦内弦,这时小指离弦,用食指轻浮于全弦的1/3处,随着弓子的渐渐推进,此时会发出一种细腻清越,比内空弦高十三度的琴声,其音量略小于外弦1/2处的八度泛音。如果内外弦的五度音是调准了的,这两处的泛音音高应完全相等;如果它们之间的音高还存在着偏差,这说明五度音的准确度还不够。如果不求绝对音高,只要求相对音高的话,我们可以以任意一根弦的泛音音高为“参照音”,然后把另一根弦指定位置的泛音音高调到相等高度为止 初次练习泛音,内弦1/3处泛音效果很可能不如外弦1/2处理想,这也许是内弦推弓的力度不如拉弓容易控制,可改变方式试试。初次练泛音,会发出烦燥刺耳的“杀鸡杀鸭”声,
21、这可能是三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弓毛擦弦用力不匀,二是触弦位置不对,三是指头触弦是采用的实按。努力从这三个方面去改进,就有可能发出透明清越的泛音来。 除了用泛音来校对二胡的定音外,也可用其它固定音高乐器来帮助二胡定音。像钢琴、口琴、笛子及音笛、音叉等都可以用来定音,但选用这些乐器来定音一定要从二胡这件乐器的发音性能来考虑,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演奏效果。过高则由于琴弦的张力大,使琴皮承受的压强超过了规定限度,振动极不协调,就会导致发音干枯单调,还会大大缩短琴弦琴皮的使用寿命;定得过低由由于琴弦过于松弛,琴皮共振效果差,造成发音晦涩暗淡、同时因琴弦失去必要的张力,使指头触弦时缺乏相应的反作用力,音准也不
22、易控制。 二胡的定弦 二胡的常用定弦是15弦、52弦、63弦、37弦和26弦。其中15弦和52弦通常称作基础定弦,应用也比较广泛。 这里介绍五种常用的定弦: 五种常用定弦是15弦、52弦、63弦、37弦和26弦。其中15和52这两种定弦通常称作基础定弦,属于按把法,应用也比较广泛。其余三种定弦属于切弦法。原把位按音,是指左手虎口在千金稍下一点地方持住琴杆后,四个按指所能控制的包括两个空弦音在内的第一把音位。学习拉奏必须要先从原把位学起,因为每一种定弦的原把位按音是其余把位按音的基础。确定一首乐曲采用什么定弦拉奏,首先应着眼于乐曲的最低音。 1)15弦 1 5弦即内弦为“1”,外弦为“5”的定弦
23、。它是五种常用定弦中最易入门的一种定弦。在一般情况下,凡是最低音为“1”的乐曲都可采用15弦来拉奏。京剧音乐中的“反二黄”一般就用15弦来演奏。如果二胡是采用的“D、A定音”,咽15弦奏出乐曲的调高就是“1D”;在民间音乐中,15弦的按音手法称作“小工调”。 2)52弦 52弦即以内弦音为“5”,外弦音为“2”的定弦,凡是最低音为“5”的乐曲一般情况下都适合用52弦来拉奏。京剧音乐中的“二黄”一般采用52弦。如果二胡是采用的D、A定音,用52弦奏出的乐曲的调高就是“1G”,在民间音乐中,52弦的按音手法称作“正宫调”。 3)63弦 6 3弦即以内弦音为“6”,外弦音为“3”,凡是最低音为“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胡 教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35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