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案34单元.docx
《二年级语文教案34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教案34单元.docx(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年级语文教案34单元 1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第 个教案 课 题 识字3 课型 课时 设计者 认识“神、州”等12个生字,会写“夕、与”等8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目标 感知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对三字经感兴趣。 进一步锻炼自主识字能力和对语言的感知、感悟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生动的情境中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1布置搜集资料或问人,了解中国还被称为什么。2制作PPT教学课件。 结合课文特点,创设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识字读文的积极性。运用多样化的策略引导学生科教学设想 学识字,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在情境中识字,随文识字,
2、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谈话导入,情感铺垫。 1出示导语,学生自读,再教师引读。引读谈话:我们的祖国是伟大的,她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壮美的河山。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欣赏祖国的几处大好河山,具体地感受祖国的伟大。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二、创设情境,识字学文。 识记“神、州、川”,学习第一句。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在交流中引导识记“神、州”。 你认识这幅地图吗?你觉得它像什么? 你知道中国还有哪些称呼吗?从哪儿知道的? 根据交流出示“神州”“华夏”“中华”谈话:我们的祖国土地十分辽阔,山川十分壮美。在一年级时我们曾经学过这
3、样一首小诗:“长江两岸,柳树已经发芽.”大家再来读一读下面的三字经,看看它写的是什么。 出示课文第一句“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 自读,有不认识的字问同学或老师,想想这句话写的是什么。 指名读,正音,学习“川”字,读准字音,初识字形。 说说读懂了什么,相机引导识记“川”字的字形和字义。 大声诵读句子。学习第二句,识记“涌、耸”。 1你去过祖国的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哪儿,为什么? 2过渡: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游览一下祖国几处著名的山川。 3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图片,看图片,说说分别是哪儿。 4出示第二句:“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练习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
4、读通,并结合图片读懂句意。 5结合图片交流识记“涌、耸”。 6结合中国地图,了解“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地理位置,然后边诵读边体会祖国山川的壮美。 学生活动 说说地图它像什么 先自主认读,再同桌互读,然后指名认读,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神、州”两字的。 学生齐诵说出这首小诗生动地描述了神州大地的辽阔和壮美。 自读,想想这句话写的是什么。 学习“川”字,读准字音,初识字形。 说说读懂了什么,运用象形联想法识记“川”字的字形和字义。 大声诵读句子。欣赏“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图片,看图片,说说分别是哪儿。 说说每个地方的特点,练习把句子读通,并结合图片读懂句意。 结合图片交流识
5、记“涌、耸”。 结合中国地图,了解“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地理位置, 边诵读边体会祖国山川的壮美。 设计意图 课文中的生字,是相对而言的,对于有些学生是“生”字,而对于另一些学生已是“熟”字。因此,创设合理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记生字,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复习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小诗,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理解课文做了铺垫。把句子中的三个生字分开,采用不同的策略识记,“神、州”两字在学习句子之前识记,“川”字随文识记,这样做,是在分散识记、降低难度的同时,考虑到了课文内容的特点,把识字学词,朗读感悟充分结合,相辅相成,提高了学习效率。 运用图片激发学生识字读文的兴趣,结合图
6、片理解感悟,借助图片识记生字,再观察地图引导朗读感悟,加深体会,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在有效的情境中展开,使学生学得有味,学得轻松。 3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习第三句,识记“岛、隔、峡、与、陆”。 1观察地图,指认台湾岛,引导认识台湾岛与大陆的地理关系,告诉学生台湾虽然与大陆隔着台湾海峡,但自古以来它都是祖国的一部分。 2出示第三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联系地图理解句意,然后识记生字。 3指名读句子,再引导交流生字识记情况。可用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鸟岛、夹峡、写与;分类识记:隔、陆。 4结合地图,诵读体会。 识记“民、族”,学习第四句。 1出示词语“民
7、族”,请认识的同学读一读,并介绍一下自己是在哪儿认识的,再引导交流识记方法。 2谈话:我们属于哪个民族?你知道祖国大家庭中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吗?你还知道哪些? 3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出示“读读认认”中的图片和词语,让学生读一读,认一认。 4出示第四句,反复朗读、体会,然后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再大声诵读。 整体诵读课文。 1自主朗读,自主体会。 2同位合作诵读,一人读前半句,一人读后半句,感受三字经的节奏和韵律。 3男女生分行合作朗读。 4看地图和图片,师生合作诵读,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5齐诵两遍。 观察地图,指认台湾岛,引导认识台湾岛与大陆的地理关系 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联系地图理解句意
8、,然后识记生字。 交流生字识记情况。 结合地图,诵读体会。识记“民、族”,学习第四句。 介绍一下自己是在哪儿认识的,再交流识记方法。 说祖国大家庭中一共有多少个民族读一读,认一认。 反复朗读、体会,然后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再大声诵读。 自主朗读,自主体会同位合作诵读,一人读前半句,一人读后半句,感受三字经的节奏和韵律。 男女生分行合作朗读。 师生合作诵读,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齐诵两遍。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充分发挥“地图”在本课学习中的作用,用一幅地图将读文识字活动贯穿起来,循序渐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进一步认识了中国版图,又通过看图片、读句子感受了祖国的山川壮美,还识记了更多祖国的文字。
9、“民、族”两字形、义比较抽象,因此在初识时就采用反复呈现的策略,让学生多见面,多读牢记。见得多,读得多,印象自然深。 4 作 业 与 活 动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5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第 个教案 课 题 9欢庆 课型 课时 设计者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国庆”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难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点 教学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设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导入: 1、我们每个人都有生
10、日,就连我们的祖国也有,你们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是那一天吗?是的我们刚欢渡完祖国妈妈的第五十五个生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国庆节的来历?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了解国庆节 6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2、出示开国大典历史资料 3板书课题:欢庆大家结合自己过节的感受说说什么是欢庆? 4、就让我们带着满怀激动的心情大声的齐读课题:欢庆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课题中出现了一个生字宝宝,你们能叫出他的名字吗?客人到咱们这,我们得请它进屋坐坐,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和“庆”交上朋友的?其他的生字宝宝也急着和大家交朋友呢,大家翻到书44页,赶紧把藏在文中的生字宝宝们找出来,再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
11、1、刚才小朋友找朋友的速度可真快,现在老师就把要认识的生字宝宝请出来了,谁来给大家课件出示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A、看,生字宝宝摘掉拼音帽子出来和大家见面了,你还认识他们吗?用喜欢的方式读出他们的名字吧。生: B、都读好了吗?让小火车开起来吧! 出示多音字:乐学生认读,教师提示:注意乐是多音字,来读读这两个词:欢乐乐曲 3、生字朋友要和大家做个游戏,他还带上他们的朋友呢!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谁来猜? 过度:你们真了不起!一下就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宝宝,下面就请大家把它们带进课文,读一读课文,想想:这首小诗共有几句话?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活动 看开国大典历史资料 说申奥成功、神洲5号发
12、射成功、奥运会取的32枚金牌、过年、欢度六一等 带着满怀激动的心情大声的齐读课题:欢庆 把藏在文中的生字宝宝们找出来,再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 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教师正音 用喜欢的方式读出他们的名字吧。生: 小组开火车读生字,读对了全班跟读,错了就指出错误) 认读 小组合作完成游戏,全班读,猜出地图 过度:你们真了不起!一下就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宝宝,下面就请大家把它们带进课文,读一读课文,想想:这首小诗共有几句话?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亲身体会,理解课题 由简到难,有目标,有层次的认读生字,达到巩固目的 由字到词,利于巩固 7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1、学
13、生自读课文。多媒体展示:仪仗队、礼花、老百姓载歌的欢庆场面) 同学们,观看了这令人激动的场面,你们心情怎样呢? 2、教师范读 3、师读完后问: 、这首诗歌写了哪些景物呢?划出有关的词语。 、在刚才闭着眼睛听的时候,你们的脑海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 4、同学们都爱祖国,看谁能和老师一样,把自己对祖国的爱通过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5、看你们读得有滋有味的,老师也想向你们挑战一下,可以吗? 6、新中国成立以后,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看到了什么! 8、愿意读的小朋友跟着我一起把整首小诗读一读,感受一下喜悦的气氛。 四、指导背诵课文 师:是啊,在国庆节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无论田
14、野枫林还是蓝天大海,都异常的美丽、全国各族人民更是沉浸在欢乐和喜悦当中。这么美的诗句,如果能把它积累下来就更好了!用你喜欢的方式快速的背一背,看看谁背得最有感情。 六、拓展训练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3、歌曲结束课文 学生活动 自读课文。 观看了这令人激动的场面,说说心情怎样满怀激情的再一次把这首小诗读通、读顺、初步读出自己的感受。 听教师范读 划出有关的词语。学生回答:田野、枫林、蓝天、大海) 朗读感悟说从他的读里看到了丰收的果实,看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河。谁再来读。 一起读。 连起来读一读好吗? 师生对读第一句)
15、 带着自豪骄傲的语气来读最后一句。 生读。读最后一句话想想:十三亿孩子指的是什么? 朗读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紧接着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师生齐读 上台表演背 齐配乐背课文,) 搜集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生创作诗歌 学生可拍手齐唱) 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 8 作 业 与 活 动 设 计 板 书 设 计 9、欢庆 祖国妈妈的生日 田野 献上 枫林 举起 蓝天 飞着 大海 奏起 果实 旗帜 鸽子 乐曲 教 学 反 思 9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第 个教案 课 题 1、 10北京 课型 课时 1 设
16、计者 巩固本课的生字词。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目标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教学重、难教学难点:背诵自已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点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教学设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编字谜。 进到门里才活动。夏天藏在工厂里。人来以后变新字。 2做“采摘丰收果实”的游戏,巩固生字。 3欢迎屏幕:五个可爱的福娃和背景音乐 。 学生活动 编字谜。 做“采摘丰收果实”的游戏, 设计意图 “温故而知新”,通过有趣的游戏活
17、动,既巩固本课的生字,也是对上节课教学效果的检查,并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0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4.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走进文本 1.播放动画朗读,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分别有哪些特点? 3.同桌交流。 三.品读课文,领悟情感 游天an门 出示动画福娃:同学们,请看,我们已经来到哪里? 1.课件出示天an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图片,领会天an门的美。 2.出示第二段文字,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摆一摆它们的位置。 3.结合句子,理解“中央、庄严、宽阔、矗立”等词语。 4教师范读,学生品读:同学们,我们依依不舍
18、地离开天an门后,要坐上缆车去瞰看北京,请同学们系好安全带哟! 1.课件播放北京风光短片,说说看到了什么景物?请用“”画出来。 2学生交流汇报,相机板书和看图认识立交桥,理解“绿毯似的和川流不息”的意思。 3比较句子,看看有什么不同? 北京有柏油马路。 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 学生活动 板书课题 看动画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分别有哪些特点? 同桌交流。 看动画福娃 一边读,一边用“”标出方位词,用“”标出景物。找到后,同桌互相说一说,哪个方位有什么景物,并摆一摆它们的位置。 结合句子,理解“中央、庄严、宽阔、矗立”等
19、词语。 指名读评读小组读男女赛读,读出对天an门的赞美。 看北京风光短片,说说看到了什么景物请用“”画出来。 学生交流汇报,相机板书和看图认识立交桥,理解“绿毯似的和川流不息”的意思。 比较句子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动画朗读和自读课文来体会北京的美。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的欲望,为学习下文打下基础 立足文本,展开课外的资料,是语文教学的真谛,课外资料的补充,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开宽视野。 11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4让学生运用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试 着补充说几句话。 5美读课文,感知北京的柏油马路及立交桥的美,读出赞美之情。 学生活动
20、设计意图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和生动的风光短片,不仅强化了学生对课文内的感知,而且可以让学生在看、听、说、读中分享学习的快乐。 说北京 出示动画福娃:同学们,刚才, 我们游览了天an门,又看到了柏油马课堂上,学生交流自己路、立交桥、花坛以及川流不息的车辆。收集到资料,实现资源现在你们想到哪里去玩? 共享,让学生进一步理说说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1.让学生说说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北解北京。通过配乐朗北京的名胜古迹、公园及京的名胜古迹、公园及高楼大厦的名读,既能培养学生的语高楼大厦的名称。 称。 感,又使全体学生沉浸2.课件出示“故宫”、“颐和园”、在北京美丽的景色当“天坛”、“长城”、“十三陵”等图感悟“
21、风景优美、名胜古中,再次受到美的熏片 陶。 迹”。 3.指导学生用“有还有”说 一句话。 用“有还有”说 4当小导游 一句话。 5小结:北京的景色实在太美了,而 小导游们精彩的讲解更让我们领略到先四人小组练一练,轮流 了北京的无穷魅力。下面让我们在音乐当导游,其他三人当游客让学生联想,意在激发的伴随下,再把课文的2、3、4自然段把课文的2、3、4自然段学生已有的语言储备,美美地读一读。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北美美地读一读。读出喜爱、通过画、讲、读来释放京说:“北赞美之情。 学生的情怀,使热爱北京真美啊!我们爱北京,我们爱祖国的接读第五段)“北京真美京之情溢满心胸 首都!” 激情朗读最后一段,读出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教案 34 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34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