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计划及教案.docx
《二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计划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计划及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计划及教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计划及教案 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快速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巩固所学的386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能正确掌握有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写281个。 3.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口头运用能用部分词语书面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会背诵部分课文。 5.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学会“转述”、“劝阻”等方面言语交际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来。 6.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好和感叹号。 复习重点: 1.复习字词,掌握汉字的结构,笔顺,部首,形近比较区别。 2.汉语拼音,字母表,部首查字法。 3.
2、用词造句,选词填空,补充句子,整理句子。 4.背诵部分课文,能按课文内容填空。 5.复习转述,劝阻。 复习难点: 默写生字词,补充句子,填空,说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复习方法、措施: 分组,分项复习,归类复习、复习中要抓住重难点。 复习中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复习。 复习中教学方法要新颖,设计好各种类型练习题 复习中做好补差工作,不歧视差生,练习题的设计和选择 生字,看拼音写词语,部首归类,音,形近字的区别。 词:组词,扩词,词语搭配近,反义词,填合适的词。 句子:造句,填空,补充句子。 口语交际:写话、转述、劝阻 复习形式: 分单元复习和专项复习相结合。复习中以教师
3、讲解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精讲多练,以练为主。 1单元复习: 第1单元 2课时 第2单元 2课时 第3单元 2课时 第4单元 2课时 第5单元 2课时 第6单元 2课时 第7单元 2第8单元 22专项复习 课时 课时 课时 4第一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认读韵文,学会生字,理解词意,积累词汇。 2了解会意字、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提高识字能力。 3巩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能在这个字的多个义项中理解这个字在一个词中的意思。 复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本单元的生字可根据课文设计的图形帮助识字: 识字1在了解我国传统节气的基础上识字,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词义。 识字2在观察祖国
4、秀美山水的基础上随图识字。 识字3在随图识字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汉字的构造。 识字4是按形声字一边表音,一边表义,按部首家一部分组成新字的方法学习生字。 二、复习内容 基础知识 1、生字表 2、本单元词语积累: 识字1 春节饺子 拜年 清明 扫墓 踏青 端午 粽子 龙舟 中秋 团圆 月饼 识字2 碧水秀峰 倒影 对歌 榕树 壮乡 象鼻 骆驼 笔架 竹筏 鸬鹚 画廊 识字3 松柏杨柳 桌椅 秧苗 稻谷 庄稼 竹篮 箩筐 筷子 茶叶 菠萝 兰花 识字4 晴空温暖 晾晒 眼睛 瞄准 眺望 寒冷 冻结 冰雪 东海 黄河 长江 3、形近字: 饺-校 晴-轻 年-午 杨-场 蓝-篮 柳-迎 伯-柏 庄-压 暖
5、-缓 准-难 冻-练 眼-很 晒-洒 4、近义词 团圆团聚 对歌唱歌 温暖暖和 眺望瞭望 5、 反义词 团圆分离 寒冷温暖 课文 识字1 读课文背诵 词串主要讲了哪方面的内容? 你能用其中的一条词串说一句话吗? 2、你会用这一课学过的词语填空吗? 清明节,人们到郊外去、。 节,人们吃粽子,赛。 中秋节,人们合家,一块儿吃观赏月亮。 识字2 读课文背诵 词串主要讲了哪方面的内容? 你能用其中的一条词串说一句话吗? 识字3 读课文背诵 本课用图表的形式按实物图、象形字和偏旁的字形形象地提示了 “木、禾”、“竹字头”、“草字头”发展演变的过程。我们通过偏旁可帮助我们辨析形近字。 你能用本课的一组词语
6、来说一句话吗? 识字4 读课文背诵 每组词语含义分别与什么有关系? 第二课时 一、提示各课重点: 识字1:用一排词串说话 识字2:用一排词串说话 识字3:知道两组形近偏旁“木字旁、禾字旁”“竹字头、草字头”各自表示的意思。 识字4:知道两组形近偏旁“日字旁、目字旁”“两点水、三点水”各自表示的意思。 二、复习部首查字法 1查字典。 生字 应查的部首 总的笔画数 读音 摸 删 躺 邪 组词 2结合句子说说带点字的意思。 几个人的技术水平,他都摸了底。 文章太长,发表时作了一些删节。 一棵大树横躺在路上。 这里的天气也真是邪门,一会儿冷,一会儿热。 三、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bi nin t
7、 b jio zi yng li so m b shu tunyun lutuo doyng tiowng sngbi dngji 2比比再组词。 蓝箩圆扬晾 篮萝园杨谅 3扩词“ 饼 影 篮 冻” 五、课后作业 1背诵本单元的词语,默写生字 2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 “木 禾 目 日 冫 氵亻” 第二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篇目,学会生字。 2会给短语填上合适的词,积累词汇。 3默写春雨和春晓,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复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积累和运用 1、古诗两首 背诵古诗 古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什么情景?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默写
8、古诗两首 2、蚕姑娘 课文讲了什么的事? 蚕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学了本课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3、月亮湾 课文的主要介绍了什么? 学会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感情。 4、快乐的节日 感受生活的美好。 理解“有了-就-”一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本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4、习作训练 讲童话故事 收集描写春天的故事 写观察日记 第二课时 一、 提示各课重点 春雨和春晓: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蚕姑娘: 月亮湾: 快乐的节日: 二、填词训练 一村子 一小河 一小桥 一鱼儿 一朝霞 一稻田 一桃花 一茶树 的房子 的茧子 的姑娘 的山 的衣裳 的桑叶 地流 地游 地采 三、课
9、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 chn xio shumin gn su jin kng zh h x wng do yng hun shang xin yn cng c z gu 2照样子写词语。 暖洋洋 笑 气 亮 又黑又小 3把词语搭配起来。 幸福地 飞翔 勇敢地 抚摸 欢快地 流淌 轻柔地 成长 4默写古诗春晓春雨并和相对的意思连起来。 四、课后作业 背诵相关课文,默写生字 第三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在复习中可采用填空、接力赛,分角色和表演背诵等方法来进行检查。 2复习本单元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进一步巩固对偏旁部首的认识。 3
10、区别形近字、同音字,能根据它们的字形,字义的不同分别组词。 复习过程: 第一课时 1、雨后 背诵诗歌雨后 雨后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什么情景?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要是你也在孩子中你会做什么? 从诗歌中你体会到什么? 默写雨后. 2、谁的本领大 课文讲了谁和谁的什么故事? 当太阳赢了时,他会想什么?说什么? 当太阳又提出比赛时,他又会怎样想,怎样说?风会怎样想怎样说? 阳光强烈船夫会又什么感觉他会怎样说? 当风赢了时,太阳会怎样说? 学了本课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用“觉得”造句 3、蜗牛的奖杯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要是你得了冠军你会怎样做?蜗牛的心情怎样?它会怎样说? 唯恐与生怕可
11、以调换吗?为什么? 你想对没有翅膀的蜗牛说些什么? 学习了本课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4狐假虎威 题目是什么意思? 老虎一愣它在想什么? 老虎松开了爪子,它会怎样想?狐狸又会怎样想呢? 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在想什么?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在想什么? 当老虎看到小动物的表现它会怎样想? 当老虎知道了真相它会怎样想怎样做? 续编故事老虎与狐狸再次相遇 学习了本课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4、习作训练 学会劝阻 老虎与狐狸再次相遇 写出你在雨后玩耍的情景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提示每课中易错的生字。 第5课 雨后背诵课文 第6课 谁的本领大 风和太阳进行了几次比赛?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第7课 蜗牛的奖杯
12、第8课 狐假虎威“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 二、课堂作业 1比一比,组词。 受 桂 推 些担借爪 爱 挂 堆 此胆错瓜 2多音字组词。 强 长 背 3选字填空 1)人 种样 不相同 2)表 领 年 带 3)排 热 一火车 强 4)勇 忙 忙 问 4把成语补充完整。 狐虎 神活 大大 长久 头尾 东西 三、课后作业 第四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第四单元词语。默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老师帮助下,能借助图画,抓1朗读课文,背诵5、7两课。 2抄写本单元易错的生字,并组词。 住重点词句理解本单元课文内容。 3进一步建立句子概念,懂得要说完整的话。 4分辨清同音字,形近字的不
13、同,并能正确组词 复习过程: 第一课时 1、9母亲的恩情 A、 读读、背背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 孟郊为什么要写下这首诗? C、 谁能用一段话来描述一下第一幅图? D、 画出第一段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E、 谁能用一段话来描述一下第二幅图? F、 他们母子俩在村口会说些什么?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G、 孟郊告别了母亲,在路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H、 请你回忆以母亲关爱自己的事例。 I、填空:沐浴着母爱的,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啊! J、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 2、10 沉香救母 A、 这一课讲了一个什
14、么故事? B、 沉香一直跟着爸爸过日子,从没见过妈妈,是因为什么? C、 读第三自然段,画出要救出母亲不容易的词和句子。 D、 理解重点句子: 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起早贪黑地跟着师傅习武练功。 有时累得腰酸背疼,很想松口气,但一想到要去解救妈妈,浑身就增添了力量。 E、 用“一就”造句 F、 从沉香拜师学艺的事情中,你学到了什么? 3、11沉香救母 A、 沉香在路上还会遇到哪些困难? B、 体会沉香的坚强: 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 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 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C、 沉
15、香为什么能得到仙人的帮助? D、 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人? E、 沉香和妈妈会说些什么? 4、12木兰从军 A、 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B、 句子体会: 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C、 将士们前来探望她,这才惊讶地发现,昔日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 如果你就是花木兰的战友,这时你会说什么? D、 你认为花木兰是怎样一个人? E、 填空 木兰了亲人,战袍,骏马,黄河,燕山,了前线。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提示每课中易错的生字。 第9课 母亲的恩情背诵游子吟 第10课 沉香救母 第11课 沉香救母 第12
16、课 木兰从军 二、复习填上合适的词语。 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几个人物,你能用恰当的词语来表示表示吗? 出示:的沉香 的孟郊 的木兰 三、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f m zh mng q fn yn li xing w y shng l ( ) 2比一比,组词 情思孝球 睛恩考救 3加标点 请你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吧 王丽的歌唱得真好听啊 星期天 我去少年宫画画 你的爸爸在哪儿工作 4多音字组词 朝 华 行 着 重 将 四、课后作业 收集本学期学习的成语,找出能表达本单元文章意思的词语。熟读其他的成语。 第五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字词方面复习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能给生字、形声字、形近字、同根据自己默
17、写情况,再进行个别辅导 音字组词。 思。 根据词语的意思进行归类。 2阅读 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读词语,借助书上插图,理解词语的意复习重点类型: 1形近字、同音字对比组词。 2选字填空。 3词语归类。 复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本单元词语积累: 识字5 手枪步枪 机枪 站岗 巡逻 巡航 飞机 潜艇 导弹 哨所 领空 海疆 识字6 狮子大象 老虎 仙鹤 孔雀 鹦鹉 猴子 猩猩 麋鹿 斑马 棕熊 袋鼠 识字7 神话 祝福 祖先 裙子 裤子 衬衫 教室 住宅 家庭 鸟窝 窗户 窟窿 识字8 乌鸦海鸥 杜鹃 麻雀 老雕 大雁 明亮 晴朗 朦胧 弯腰 踢腿 挺胸 二、课文 识字5 读课文背诵 词串主
18、要讲了哪方面的内容? 你能用其中的一条词串说一句话吗? 识字6 读课文背诵 词串主要讲了哪方面的内容? 你能用其中的一条词串说一句话吗? 识字7 读课文背诵 本课用图表的形式按实物图、象形字和偏旁的字形形象地提示了 “示字旁”、“衣字旁”、“宝盖头”、“穴宝盖”发展演变的过程。我们通过偏旁可帮助我们辨析形近字。 你能用本课的一组词语来说一句话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识字5 1齐读课文,要求字字入眼 2说说课文讲了什么,每一行词串各讲了什么。 3学生自读生字表,自由书空并口头组两个词。 4说说要提醒注意的字 二、复习识字6 1分小组比赛读课文,要求有感情,字字入心。 2说说每一组词串是按照什么归
19、类的。 3自己读生字表,组词、书空。 4你要提醒大家什么字。 三、复习识字7 1出示两组形近偏旁“示字旁、衣字旁”“宝盖头、穴宝盖”,知道各自表示的意思。 停。 2指名2人背诵,听者要求字字入眼,特别注意生字的字形。 3齐读生字表,指名比赛闭眼书空,及时提醒亭和耳的笔顺,辨别亭和四、复习识字8 1出示含有“鸟、隹”部首的字,知道这些字一般与鸟类有关,出示含有“月”字旁的字,知道它含有“月”与“肉”两个意思。 五、复习练习5 1学用字词句;懂得几个标点的用法。 2读读背背:读背成语和十二生肖。 六、作业:听写本单元词语 第六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1复习课文13-16课,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重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期末 复习计划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34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