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人民美术出社.docx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人民美术出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人民美术出社.docx(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人民美术出社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会变的线条 教学内容与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A.初步感受不同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B.能用不同线条组织一副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C.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隐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线条表现美感。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具准备相关图片的课件、有各种线条的范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画有各类线条的绘画作品给学生欣赏。 2、启发学生了
2、解线条的作用,体会线条组合的美。 3、揭示课题:会变的线条。 、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景物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和绘画方法。 2、线条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画几组不同排列形式的线条。 (2)展示交流,教师指导评价。 3、以一些图形让学生选择其中种并用线条加以装饰。 4、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 5、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 6、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 7、师生交流,明确用线排列方法。 8、学生明确方法、构图设计完成制作。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观察书中图片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景物中线条的排列规律,从中体会
3、密集线条排列的美感。 2、作线条的练习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出各种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为以后的作业作铺垫。 3、以小组形式讨论及绘画,能让学生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让学生先添加后创作,由易到难,解决了难点。 4、绘画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用彩水笔直接作画,培养学生肯定用线的能力,同时要鼓励画出新颖独特的线条。 四、评价建议: 1、先小组评选,再集体交流 2、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第二课时 、情景导入: 1、课件欣赏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和作用。 1 2、揭示课题:认识线条。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1、回忆大自然中不同形式的线条。 2、线条练习。 (1)在纸上用水彩笔画几组
4、不同的线条。 (2)展示并评析。 3、欣赏范例。 (1)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 (2)教师小结归纳。 4、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 5、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回忆大自然中的线条,引导学生开扩思路,启发他们了解并认识线条的美感。 2、线条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想象出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鼓励他们思维的独特性。 3、在欣赏书中范例时要引导学生认识用线条也能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4、老师出示图案让学生添加花纹,为了降低难度,认识和练习线条。 四、评价建议: 1、集体评价。 2、分组评价再集体交流。 2雄伟的塔 教
5、学内容与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塔,不同国家的塔造型不尽相同,还有各种各样的纪念意义。B.应会:学习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将自己记忆中的塔或设计的塔画下来,并可以进行简单的装饰。隐性内容与目标:让学生了解更多塔的知识,认识古今中外的塔,并对自己家乡的塔进行考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古迹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进行表现或设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关于塔建筑的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二、新授: 1.看图片课件,找找塔建筑都有什么相同点? 2.总结:
6、塔身上小下大,单层,中心对称。 3.师介绍绘画步骤。 在画面上端画出最上层塔顶和塔身墙。 接着一一往下画,直到你画完为止。 添加宝塔上的门、风铃和塔檐上的瓦片等。 画好宝塔的通道台阶和周围的环境,最后涂上颜色。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纠正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添加背景。 2 2.引导学生画出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宝塔。 3.注意塔身的对称。 四、展示作业、进行讲评。 1.学生互评、 2.教师评讲。 3捏泥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探究各种泥器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并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的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
7、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创作源泉进行创作。 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教具:陶泥、简单工具、陶艺作品课件 学具:陶泥、简单工具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看看有什么?仔细观察这些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玩捏泥巴。 二、师生交流,表现创新 1、找同学上台摸一摸泥制陶罐,提问:泥制的物品摸起来有什么感觉? 2.说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器物是用泥制作
8、的? 3看看陶艺的发展历史吧!提问:上面的这些部件都是做什么用的? 4.展示陶泥,师:这些陶泥就是用来制作陶器的材料,由于材料很软所以很方便造型。 5.怎么样才能让这些陶泥变形成我们需要的形状呢? 6.展示图片,教授造型方法。用这些方法同学们可以随意制作出自己想要的形状。 7.老师示范制作一件陶器。 三、学生实践:出示作业要求:运用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想象,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小器物。 四、讲评,小结:对学生的作业开展讲评,表扬有创造性的学生。 五、作业设置:运用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想象,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小器物。 板书设计:9、捏泥巴 变形手法:捏、揉、搓、压 造型手法:盘条法、手捏法、泥
9、板法 4小扇子 教学内容与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简单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尝试采用多3 种材料来制作小扇子,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创造出形状各异、图案不同,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的小扇子。B.应会:能用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材料不同,外形各异、美观的小扇子。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习与人交往与合作,增加同学之间的亲和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扇子的文化,学习小扇子的设计与制作。难点:小扇子的构思设计、不同材料的选择利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动画片、各种扇子、彩纸、筷子 教学
10、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看动画片借芭蕉扇。 2.“芭蕉扇”有什么用处?扇子还有哪些用处? 3.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把“小扇子”。 二、讲授新课: 1.提问:同学们见过扇子有哪些形状、颜色?生活中、电视、画报等可以看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扇子。 2.教师展示自制扇子若干给学生观摩。 3.教师讲述制作要点并示范制作: 提问或讲述扇子的组成。 扇子由扇面、扇柄组成。 扇子的形状分析: 长方形、圆形、扇形、组合形等。 3.制作要点介绍并示范制作。 选择扇面形状、颜色并剪下。 折制、绘制扇面。 安装扇柄。 三、实习作业: 注意事项:1.扇面要有明确的形状。 2.颜色要鲜艳有变化。 四、课堂小结、讲
11、评。 1.选几幅优秀作业由学生讲评。 2.教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努力方向。 第二课时 一、总结上节课学生作业情况。 二、学生介绍怎样装饰自己的小扇子 三、创设情景,体现扇子的使用价值。 四、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制作小扇子的感受 5漂亮的小钟表 教学内容与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A.通过欣赏,了解钟表的文化及造型特点。B.通过对不同钟表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C.通过钟表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D.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钟表,认识表盘上的时间,进行跨学科的综合。4 隐性内容与目标:A.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B.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不同种钟表的特点及其设计制作方法。难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刀、胶水、腊光纸、纸杯、圆盖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实物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些漂亮的小钟表,并让学生说说时间。 2、揭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 1、选材。 引导学生按照自己所准备的材料来设计表盘和外形,并且找出做表针的材料,以及固定表心的图钉。 2、观察钟表的特征。 表的外形:各式各样。 表盘的形状:圆、方、三角、多角等。 表符的种类:数字、几何形、装饰形等。 表针的特点:时针粗短、分针稍长稍粗、秒针最粗最长。 表的装饰:剪、贴、画各
13、种形象。 三、实践指导: 1、根据材料做出外形和表盘。 2、制作表符。引导学生分清大刻度和小刻度,并将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表盘上。 3、制作表针。表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万变不离其宗,三根针的长短不变。 4、添加小装饰。 四、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并自评。 2、评选出最漂亮的小钟表。 第二课时 一、总结上节课学生作业情况。 二、拿出自制小钟表,认识钟表时间。 1、说说日常作息时间,并在钟表上拨一拨。 2、小组合作互相说时间,拨时间。 3、试想将小钟表的附件进行变化。 4、互相对对方的表针进行变换。 三、创设情景,体现小钟表的使用价值。 小组进行活动:同学们每到作息时刻就表演应做的事。 四、小
14、结: 请同学们说说制作小钟表的感受 6 下雨了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动态,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地表5 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2、训练学生观察、记忆和表现能力,锻炼学生以人物、动物、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的感受,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教学重点:利用不同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创造性的表现不同的雨。 教学难点:表现雨中的人物动态,处理好人物与景物之间的层次。 教学准备:幻灯片,范画,学生习作,水彩笔,钢琴曲雨滴等。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吗?上课前老师出
15、个谜语来让你们猜猜,大家听好了:千条线,万条线,掉在水里看不见。 表扬猜对谜底的小朋友。 创设情境:播放下雨情景的幻灯片,引导学生进入下雨的情境。 二、讲授新课 认识不同的雨 师:雨是一种自然现象,你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 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师:下雨可真好!滋润了大地,净化了空气。雨像我们人一样也有不同的性格脾气,时而温柔,时而暴躁,时而顽皮,你们知道不同性格脾气的雨叫什么名字吗? 1、温柔的雨是小雨。 师:打在我们小朋友身上都没什么感觉,还有春天的毛毛细雨。 2、大雨很暴躁。 师:大雨脾气暴躁,还有雷阵雨,又打雷又下雨挺吓人的。 3、太阳雨很调皮,边出太阳,边下雨。 模仿雨的声音,用肢体语
16、言表现雨 师:你们能模仿雨的声音吗?或者用动作表现雨? 滴答、滴答 沙沙沙、沙沙沙这是春天的小雨 叮咚、叮咚 哗哗说明雨已经很大了 学生用动作表现: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 了解下雨时自然界的变化 师:下雨时自然界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来闭着眼睛来听一听,感受下雨时的情景。 师:你刚才听到了哪些声音?风声、打雷声、下雨声 下雨时会刮大风,树木、小草被风吹歪了,女孩的头发飘起来了,还有围巾和衣裙都被风吹得飘起来了。 师:下雨时除了听到这些声音,还能看到自然界有什么变化?下雨前天空是什么样的?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雨滴下落 表现雨中的人物形象 师:小雨下呀下,来到大街上,人们会怎样呢?是怎样避雨的?
17、避雨时的情景: 1、匆忙避雨,撑起雨伞,披起雨衣 2、匆忙收摊。 3、收衣服、关门窗 4、到处是积水,小水坑湖面上泛起波纹 表现雨中的动物形象 师:小雨下呀下,来到了森林里,小动物们又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6 小朋友们不怕雨,穿上雨衣,打起雨伞,下雨了真好玩! 师:下雨了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呢? 生看着图片,说说小动物忙碌的情况! 师:小动物们除了运用自己的方法躲雨,还有的会怎样呢? 引导学生表现雨中有趣的情景和内容 师:小雨下呀下,来到了校园里,小朋友们会怎么样呢?下雨时你们见到过什么情景?发生过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吗?下雨时你在做什么? 学生描述雨中的场景和互助友爱的小故事。 明确雨的表现
18、方法 师:同桌相互讨论可以用哪些细小的形状和线条来画不同的雨? 生分小组讨论怎么表现雨,并请学生上台示范。 谈下雨时的感受 你们能用一个词语表达下雨时的感受吗? 各种感受:开心,美,好玩,害怕,寒冷,凉爽 欣赏作品 师:下雨天我们有不同的感受,有时觉得很兴奋,有时觉得很好玩,有时会很惊喜,有时又有一点点害怕,我们在下雨天会遇到很多有趣的事情,下雨时的景色也是很美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画家们和其他小朋友的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表现雨中的人和小动物的? 课件和小朋友作品展示。 第二课时 一、学生练习 布置作业要求:看了这么多小朋友和画家的作品,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呢? 师:接下来就请小朋友们选择自
19、己喜欢的方法大胆地表现雨中的人物或动物并添加环境。你们可以单独完成或者小组合作完成,运用绘画或彩色纸剪贴的方式都可以。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二、作业评析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创作意图,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的思想及较好的画面效果,并及时表扬和肯定。 2、评析:情景感人,形象生动,构图饱满,涂色完整,从不同的角度表现雨景。 3、鼓励学生更加细心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4一起唱首下雨沙沙,感受下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五、总结,课后延伸 小小的雨点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好像在跳舞。五颜六色的雨伞像绽开的花朵,庄稼、小树受到雨的滋润长得高高的,森林里的小动物都能快快乐乐地洗澡,雨中的景
20、色是多么美丽! 7百变团花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A.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B.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种,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欣赏与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7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难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 教具准备:剪刀、胶水、腊光纸。录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录像,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欣赏剪纸作品在生活中运用的录像,如:过年、结婚时人们用剪纸作品布置环境以增加节日气氛。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在
21、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欣赏剪纸作品,认知剪纸作品的图案的特点。 1、教师出示剪纸作品,介绍不同剪纸作品的不同特点。 2、介绍剪纸的有关知识。 多面剪纸其实就是民间所称的“团花”,它利用纸的重复折叠,剪出中心对称的图案。团花的历史极为悠久,对称原理在剪纸中的灵活运用,更使着古老的艺术充满迷人的魅力。 3、揭示课题:百变团花 三、制作五面对称剪纸。 1、五面对称折纸。 教师用较大的纸,带领学生边折边讲解。 2、画五面对称剪纸。 、教师示范两种不同的画剪方法,分别剪出分散和连接的两种图案,请学生找出图案分散的原因。 、教师示范,要求学生画时注意:先定大,再画细部,剪时且慢要细心。 3、学生开始画剪
22、五面剪纸。 四、引导小朋友制作自己设计的图案,剪出五面对称剪纸作品。 五、作业展示、欣赏。 1、教师引导学生分别用自己的剪纸作品布置教室的玻璃窗,教师适当指导作品之间的排列。 2、欣赏作品,体会剪纸作品给教室带来的欢乐气氛。 第二课时 一、回忆、欣赏、比较。 1、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陈述制作五面对称剪纸的过程。 2、欣赏书上的剪纸作品,找出各个异同点。 二、学习制作六面对称剪纸。 1、教师示范单独对称图案的剪纸作品在对折以后起的变化,指导学生怎样把对折的图案设计到对折以后的纸上。 2、提醒学生画剪时要注意图案的简洁明快,图案与图案之间要有连接点。 三、装裱剪纸作品。 四、作业讲评。 1、展示
23、学生制作的剪纸作品,欣赏、互赠。 2、欣赏用剪纸手法创作的儿童作品。 3、总结:剪纸作品的内容源于生活,鼓励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8 摆花样 教学目标: 知道有规律的排列组合会使普通造型更具有艺术美感,会有选择地将不同形状、颜色的物体进行排列,组合出自己想表现的图形。通过造型活动,丰富学生视觉与触觉的感受,并8 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鼓励大胆创新。并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发现身边的日常用品等各种物象的外形、色彩特点,利用这些物体排列组合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教学难点:有选择地利用物体的形与色进行排列组合。 教学准备:各种自然物 教学过程(本文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美术 上册 教案 人民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34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