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docx
《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课题 1.从小药丸到“不倒翁” 不倒翁是我国传统的儿童玩具,深受儿童的喜爱,不倒翁为什么扳不倒呢?许多人都知道是因为重心的原因。但怎么能让小朋友也知道其中的道理,并根据这个道理自己制作一个不倒翁呢?这就是本活动设计的初衷。 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感受不倒翁的活动特点,了解不倒翁所以扳不倒的原因,理解不倒翁玩具的设计原理。 2.通过制作不倒翁的过程,培养学生使用小蜡丸、橡皮泥等简单材料和剪刀、胶水等基本工具,制作实物成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通过用蜡丸做游戏的活动,渗透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使学生明白,要证明一个科学原理,必须进行科学实验的道
2、理。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小蜡丸10个、橡皮泥1块、较厚的白纸1小块。 2.工具准备:剪刀、彩笔、胶水。 3.教具准备:一只或几只大小不同的不倒翁玩具,供活动使用。 三、活动内容 1.基本活动:用蜡丸做研究 通过实验,寻找蜡丸的重心 某个物体的重心,就是它的重量集中的一点。物体的重心越低,它的状态也就越稳定。怎样证明这一点呢?可以使用小蜡丸做实验。 收集几个吃中药剩下的小蜡丸做这个实验。 桌上抛撒小蜡丸。把蜡丸随意地抛撒在桌面上,待蜡丸稳定后,在蜡丸的顶部用彩笔做上记号;将蜡丸搜集起来,重新抛撒在桌面上,看刚才做过的记号还在球顶处吗?如果不在,又在什么位置呢?看看有规律可循吗? 打开蜡
3、丸做判断。将刚才抛撒的小蜡丸一一打开,在每个蜡丸里分别粘上一块橡皮泥,重复刚才的实验:使用另一种颜色在蜡丸的顶部做上记号;将蜡丸 1 收集起来,重新抛撒在桌面上,观察彩色的记号停留在什么地方,是否有规律可循。 分析两次实验的结果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不同。打开蜡丸观察,贴上的橡皮泥都在什么位置,分析橡皮泥和彩点之间的关系,领悟物体的重心问题,并要求学生把自己领悟了的知识或道理记录下来。 2.拓展和延伸:做个小小不倒翁 在明白了物体的重心和物体稳定性的关系以后,引导同学们利用重心的原理制作不倒翁玩具。 用蜡丸制作不倒翁的底座。取半个小蜡丸,将橡皮泥填在蜡丸底部,调整橡皮泥的位置,使蜡丸保
4、证稳定性; 用白纸做不倒翁的上半部的锥形小帽。把白纸剪成扇形,将扇形围拢起来时,扇形底部形成的小圆应与蜡丸做成的底座合拢。将锥形小帽粘贴好,再粘贴在蜡丸的底座上。注意一定要粘牢。 对不倒翁进行装饰。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对自己制作的不倒翁进行装饰。 2 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课题2、 春天的发现 春天是人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一个季节。在春暖花开之际,孩子们更加显得充满生机与活力,此时他们渴望亲近大自然的心情也是非常强烈的。结合学生的这种好奇的心理,从生活实际出发组织活动,使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观察、发现和探究春天的奥秘,培养学生关心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的 1
5、.通过“寻找春天的足迹”的活动,认识春天、了解春天、喜欢春天,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播种希望”活动中绿地规划、种树栽花、护卫小鸟等活动实践,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的态度。 3.通过活动知道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提高保护大自然的责任感,做大自然小卫士的自觉性。 二、活动准备 1.思想准备:结合日常的一些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初步了解春天的物候特点,准备参加活动。 2.物质准备:实物标本、教学课件等收集一些有关春天的资料,了解春天播种的基本常识。 三、活动内容 1.基本活动:寻找春天的足迹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寻找春天的足迹就是要发现和观察春天一些特殊的物
6、候现象。 观察小草。春天的小草最早出现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到室外最温暖的地方寻找小草的踪迹,观察小草是怎样生长的,看看小草的形态是什么样子的。 观察树木。春天是树木返青、展叶开花的季节。但是,树木到底什么时候吐绿,什么时候开花,是先叶开花还是后叶开花,同一区域中不同的树木特点都不会是一样的,应引导学生深入观察。 3 观察其他物候现象。例如,昆虫什么时候惊蛰,小燕子什么时候由南方回到北方,春天里什么时候响起第一声惊雷,什么时候下起第一场春雨,这些都是春天里特殊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物候现象,要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和记录。 2.拓展与延伸:播种希望 在前述基本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不辜负春天的好时光,用自
7、己辛勤的劳动“播种希望” 绿地规划。请孩子们回答家长和老师,春天该种些什么,什么时候播种?根据节令的要求准备自己的种植计划。 种树栽花。了解什么时候是植树节,在植树节前后,开展种树栽花的活动。 护卫小鸟。春天是鸟儿繁殖的季节,小朋友们能够为鸟做些什么呢?结合自己的居住环境,保护小鸟,让鸟儿平安度过繁殖季节。 4 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课题 3 懂礼貌讲礼仪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同学们从小就要懂礼貌讲礼仪。校园中师生会用到许多礼仪,如进校礼仪、上课礼仪、同学相处的礼仪、师生之间的礼仪、集会礼仪、少先队员礼仪、办公室礼仪等。让学生认识这些礼仪,学会在不同场合正确运用,并把校园礼仪扩展
8、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中,用校园礼仪规范每个小学生的言行,使他们成为懂礼仪、讲文明的好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的 1.通过争做礼仪形象大使,让学生懂得常用的校园礼仪,以加强个人修养,陶冶情操。 2.通过表演讨论,培养学生与他人密切合作的精神。 3.通过设计“礼仪提示语”,促使学生自觉遵守礼仪,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想象、设计、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教室中的课桌分组摆放,留出前面或中间作为表演场地。 2.知识准备:要求学生收集校园中所用礼仪的知识卡片。 3.组织准备:建立活动小组,选出组长;组内合理分工。 三、活动内容 1.基本活动:学校里的礼貌和礼仪 看图
9、识礼仪。学材中的3幅图画分别为升旗仪式、上课礼仪、师生之间的礼仪。学生通过看图知道应遵守的校园礼仪;然后学生出示收集的校园礼仪知识卡片,讨论校园中还应遵守哪些礼仪。教师可总结出应遵守的礼仪:进校礼仪、上课礼仪、同学相处的礼仪、师生之间的礼仪、集会礼仪、少先队员礼仪、办公室礼仪等。 校园礼仪演示。学生选取其中的一种礼仪进行表演。通过分角色表演,让学生知道在什么场合应运用什么礼仪,以及如何做得更得体、更标准。其他同学作为观众,对表演进行评议。 5 2.拓展与延伸:争做礼仪大使 首先组织学生看图讨论: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在家中和社会上应懂礼貌讲礼仪。家庭礼仪:家庭成员之间的礼仪、
10、亲友间的礼仪、家庭娱乐礼仪、待客礼仪等;社会礼仪:交际礼仪、做客礼仪、邻里相处的礼仪、公共场所礼仪、通信礼仪等。这些礼仪不必要求学生一一掌握,但应平时注意培养良好习惯。 让学生针对自己平时的做法,讨论以后应怎么做才合乎礼仪。教师应教导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上懂礼貌,学会尊老爱幼,注意运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并以高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懂礼仪的好少年。 6 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课题4 做条喷气船 我们都划过船。要使船向前行,必须用浆向后划水,就是用船桨把力向后作用于水上,船才向前行。这就是反作用力的作用。发射“神舟”号飞船的“长征2F”火箭,利用发动机向下喷射的600多吨推
11、力,将9吨重的飞船推到343公里的圆型轨道上,同样利用的是反作用力。 喷气船同样是利用这个原理研制的。 活动设计参考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喷气船的制作和试航过程,使学生初步感受反作用力的存在,知道什么是反作用力。 2.通过制作、试航、调试、再试航、再调试的实践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反复实验和调试中,使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培养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4.在活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活动准备 1.材料与工具:气球、充气筒、皮尺或卷尺、透明胶条、砂纸、易拉罐、铅笔、塑料板。 2。准备一个试航、比赛池:要求2M*4M。可以用10公分高的木钉钉个框,或用钢筋焊个架
12、子,在里面铺上编织布,压紧四周;然后注入水。 3.学生分组:每23人为一个小组;分组准备工具和材料。 三、活动内容 1.基本活动:尝试制作喷气船 气球的选择,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吹鼓后直径应在30公分左右,不得小于20公分。太小动力过小;太大,支架、船体、船池都要加大,制作难度也 7 会增加。 将气球口内插入一小段笔杆,留出充气部位和控制部位的距离。注意:笔杆中间一定要有孔能通气,绑合在一起四周不能漏气。 支架不要太高,比充气后气球的半径小一些为宜。 船体长度和宽度,以能装上支架和支撑气球为宜。 支架的圆环可利用笔杆做胎具弯成。 2.拓展与延伸:试航与调试 喷气船在气球充气后就可以放在水中试
13、航了。应根据船的航行状态,对自己的小船进行调试。 影响小船航行的因素很多。船的自重、动力大小、平衡和稳定状况,以及喷气口长短、气口大小、船体光滑程度,都会对船的航行产生一定影响。同学们可以通过观察和交流,主动对自己作品进行调试和改进。 如果在圆形水盆中下水试航,还可以尝试在船的尾部装一个舵。这样船即可在水盆内按圆圈路线行驶了。 8 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课题 5 学会赞扬和鼓励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不断获得称赞和鼓励,然而却往往忘了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把适度的赞扬和温暖的鼓励及时地送去。其实学会赞扬和鼓励,这也关系着建立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呢。 活动设计参考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讨论和表演
14、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赞扬别人,鼓励别人。 2.通过互赠光荣花活动,发现和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更多的体验被肯定、被赏识的喜悦。 3.赞扬与鼓励的本质就是爱。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赞扬与鼓励,培养他们具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根据学材提供的内容,事先准备好幻灯片或计算机课件,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演示。 2.课前布置活动场地,如设计黑板标语等;建立活动小组,并提出要求;准备好活动中使用的光荣花。 3.课前布置作业,要学生思考:要赞扬哪些同学,为什么赞扬他们?准备用什么方式赞扬他们? 三、活动内容 1.基本活动:学会赞扬 想想别人
15、的优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从班内选出一名同学,大家一起讨论,想一想他有什么优点。请被赞扬者根据同学们的发言说说自己的感受。 夸夸我的好朋友。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扬自己的好朋友。请被赞扬者谈谈自己的感受,使学生体验被肯定、赏识的喜悦,培养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活动时要提出“说”和“听”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听话地习惯。最后评出最真诚的赞扬者。 9 2.拓展与延伸:学会鼓励 互赠光荣花。出示十朵光荣花,理解每朵花的意义,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深刻印象,以此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并学习用这些标准来评价鼓励同学。开展互送光荣花的活动,互相鼓励,通过活动把每个人的
16、闪光点挖掘出来放大,引导从善如流,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及时送温暖。人不可能孤立地存活于世,要想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就需要人人友好相处,互相理解,互相鼓励。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学会鼓励别人,当别人感到困难的时候,及时送去温暖。形成乐于助人的好品质。从中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课题6 走进爸爸妈妈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父母和儿童之间常常会呈现某种“代购”,这对儿童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为了加强对儿童的教育,组织和引导儿童关心父母、关爱父母,进一步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这对构筑
17、儿童和谐成长的环境,培养学生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活动设计参考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走近父母做观察”活动,激发起学生关注父母的积极心态,继而从父母的工作、情绪、身体等发面进行全方位观察,为学生真正走进父母拉开序幕、敲响前奏。 2.通过“与父母做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设计、沟通、交流等实践能力。 3.通过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或为父母制作节日小礼物的活动,让学生真正走进父母的世界,使他们从小就能够替父母分忧,为父母喝彩。 二、活动准备 1.思想准备:具有关注父母、为父母分忧的积极心态;树立独立完成采访任务的信心。 2.物质准备:收集关于家庭生活的照片及有关父母生活
18、、工作片度的光盘或录像带。 3.组织准备:建议活动采取个人设计、小组交流和班内展示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三、活动内容 1.基本活动:走进父母做观察 观察父母:要想使学生真正走进父母,首先应该激发起学生关注父母的积极心态,使他们能够认真仔细地观察父母。观察要立足于家庭生活中的观察,其内容是非常宽泛的,可以涉及父母的工作、个人爱好、情绪、身体状况等各个方 11 面。 交流收获。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请他们将对父母的了解记录下来,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从而掀起关注父母的热潮。 2.拓展与延伸:与父母做交流 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采访父母,与父母做交流。 制定采访计划。采访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很关键
19、,即要制定好采访计划。采访计划的内容可以包括下面三点,当然也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增加其他的内容: 选择采访对象。学生准备采访谁,是爸爸还是妈妈?要根据实际情况由学生自主来决定。 做好来访准备。如:确定采访时间、地点,使用哪些带有幽默性的采访语言等。采访时间可以安排在学生放学回家之后进行,最好不要占用上课时间。 设计采访问题。学生想了解父母的生活还是工作?如:父母的生日、身体状况和工作环境等,这些都可以作为采访问题写出来。设计采访问题,直接关系到采访的成败,因而是采访计划的重要内容。 交流采访计划。 组内交流。学生制定出采访计划之后,要在小组内进行展示交流。首先由本人进行介绍,其中包括自
20、己最满意的地方;然后请其他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使计划中不合理、不恰当的地方在采访之前得到改正或补充。 班内交流。在小组展示、交流、修改的基础上,每组推荐出12名优秀计划的设计者,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以便起到在学生之间互相借鉴与促进的作用。 采访行动。 采访行动是在设计、交流、修改采访计划之后,学生亲自去采访爸爸妈妈的实践活动。在面对面、心贴心的交谈与互动中,父母与子女慢慢走近对方的世界,增进彼此的了解。 采访之后,请父母在“爸爸妈妈的话”一栏中留言,可以是父母本人的感悟与体会,也可以是对采访人提出的期望与要求。 交流采访收获。学生通过对父母的采访,一定会有许多的感触与收获,请他们在小组、班
21、级内尽情交流收获。 12 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课题 7 我们学习真快乐 喜怒哀乐是正常人的正常情绪,无可厚非。然而,要把情绪看成是自己可以把握的东西,时刻都能保持健康快乐的情绪并欢迎人们分享自己的快乐,遇有烦恼也能尽快排除,不使它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是人们成熟的表现。引导学生真心地发现生活中真善美的东西,以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生活,是组织本次活动的根本目的。 活动设计参考 一、活动目的 1.使学生学会发现学校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东西,从而保持自己的快乐情绪,并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2.帮助学生正确面对烦恼,初步掌握调节烦恼的方法和技巧。 二、活动准备 1.录音机、实物投影; 2.水彩笔;
22、 3.彩色纸、白纸 三、活动内容 1.基本活动:我有快乐请分享 活动分为“同唱幸福拍手歌”、“我的快乐我来说”、“分享快乐也幸福”三部分内容。 活动开始时,教师要注意营造快乐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活动兴趣。继而引导学生随着活动的进行,形成愉悦的活动氛围,体验快乐。 在“我的快乐我来说”活动中,引导学生将自己在学校感到快乐的事说出来或表演出来与大家分享。 通过“分享快乐也幸福”活动,营造“一个人的快乐在与大家分享时就变成很多人的快乐”的氛围,强化学生在快乐时的内心感受和体验。 还可以进一步挖掘活动后学生的感受。 2.拓展与延伸:有了烦恼会排解 13 “快乐”和“烦恼”是一对对立的情绪体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综合 实践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34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