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反思.docx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反思.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又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这部分通过三个例题,使学生感受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习用竖式计算的算理和写法,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时,应注意从学生认识水平的实际出发,让他们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达到“玩中学、做中学,学中悟”的目的。 一、创设一个学生喜欢的情境,出现“有剩余”的情况,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初步感受到余数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余数”的意义。 片断一: 1、师:我给大家带来一些礼物呢,谁能帮老师把
2、礼物分下去? 学生分礼物。 2、师:你是怎么分的吗? 生:把7包礼物平均分给6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到1包,还剩下1包。 反思 “分礼物”的活动本身就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学生在分物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无论怎么分,分的结果总是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的。从而感受到有余数的除法的确存在,体现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加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的信心。 二、通过丰富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自主研究横式、竖式写法。 片断二: 1、 横式的写法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礼物平均分给小组的同学,看看每人能分到多少?组长做好纪录。 生
3、1:126=2 (结合操作,说明算式表示的意义) 生2:206=3余2或206=3多2 生3:206=32 师:对比三种写法,你喜欢哪一种? 学生通过对比,认为用206=32 这种写法既简单又美观。 2、分类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 生:把有余数的分为一类,把没有余数的分为一类。 186=3 156=23 126=2 206=32 176=25 226=34 师:后面的3、2、5、4表示什么? 生:剩余的数。 师:在数学上,我们就把它们叫做余数我们用6个圆点把商和余数连接起来。谁会读这道算式? 学生读算式。 反思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多种横式的写法,只要能说明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有余 除法 教学 反思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33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