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隔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docx
《二年级数学下册《隔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册《隔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下册隔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下册隔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千以内的隔位退位减法”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千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一个知识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的难点。这节课教学重点是探索并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进行有效的复习,促成计算方法的迁移。 隔位退位减法这一教学内容,学生需要以原有的退位减法的计算为基础进行学习。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复习的内容可以以笔算为主,让学生计算523 - 108、600 - 370。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这些计
2、算都出现了什么问题,是怎样解决的。通过这样的复习,引导学生明确进行减法计算时,哪一位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借1当10,再减。通过复习,既巩固了旧知,又为降低新知学习的难度作了必要的准备。 二、引导主动探索,鼓励算法多样化。 当学生面对例题中的实际问题,列出算式后,允许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这时的探索,能让学生充分体验这里的计算出现了新的问题:204- 108,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可十位是0,无1可退,怎么办? 你认为该怎么办?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向前一位借,但借过之后就不知道如何办了,这时我就出手,讲解退过一位一位位往后退的过程.教学过后仍然有部分学生不大明白,认为百位退了两次,还有十位上是
3、“0”,他们就搞不清楚。后来我教学生一句口诀:“0”上无点是“10”,“0”上有点变成“9”。通过练习对此掌握较好。 三、在直观操作中感知算理,理解计算方法。 先在计数器上拨算珠进行计算。通过拨算珠体会退位的过程:个位上4颗珠不够减,需从十位上退1颗珠;十位上没有珠,先从百位退1颗珠,到十位上是10颗珠,再从十位退1颗珠,到个位上是10颗珠。在学生拨算珠之后,还要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拨算珠的过程,加深对隔位退位过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可通过条理清楚的问题,引导学生明确在竖式上计算的方法:个位上“4”减“8”不够减,怎么办?向十位借十位没有可借的数,怎么办?向百位借百位的“1”到了十位变成几个十?从10个十中借1个十给个位,还剩几个十?现在个位上是多少减多少?十位和百位呢?通过操作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隔位退位减法 年级 数学 下册 退位 减法 教学 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33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