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使至塞上》教案设计语文.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使至塞上》教案设计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使至塞上》教案设计语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使至塞上教案设计语文使至塞上 教学目标 1、 以朗读为线,运用释题法串讲诗歌内容-诗歌情感诗歌气象 2、 通过赏析颈联领略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美感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走近诗人 1、王维的山水诗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有一位诗人,他的诗歌世界美不可言,试读两首山水诗,品味其诗歌特点。 2、王维的边塞诗 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人称“诗佛”,多才多艺,既能书善画,又妙解音律,有王右丞集。王维的边塞诗并不多,但使至塞上却是许多唐诗边塞题材选本必选的名作。到底这首诗魅力何在?今天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走近它。 二、走进诗歌,使至塞上魅力
2、何在? 感知使至塞上 1、自读诗歌,浅谈感知, 确定使至塞上中关于大漠壮美的画面感与苍凉的感情基调(配乐选择A-B)。 2、方法指导-三重读诗法:读通诗歌读懂作者读出诗兴 3、读出诗兴:感知五言律师的形式,要求读准字音、节奏和韵律 4、根据使至塞上释题: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要求结合注释,读懂地名与典故,读通诗歌。 A、释题使至塞上:根据全诗内容,你读出了什么? 1)使: 在首联中读出人物的身份与任务 2)至: 在首联和尾联中读到了出使路线和经过 3)塞上: 读出了边塞苍凉壮丽的环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根据全诗内容,你还读出了什么? A出使缘由-问边、 B出使心情: 失意 1 -
3、关键词解读:单车 C、解读颔联:一切景语皆情语,哪些词可以承载诗人在首联就已表露的情感? -关键词解读: 征蓬:自比 归雁:反衬 描写 “蓬”雁”多喻漂泊在外的游子,诗人身为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紧承第一句,却以“蓬”“雁”自比,说自己深入边塞,有如随风飘去的蓬草,踪迹不定;又好像归去的大雁进入北方的天空。三四两句描绘了塞外的景色,“征蓬”“归雁”,既是写景,又是叙事,自然熨帖,意蕴丰富,写出了诗人单车独骑深入塞地的形象,也传达出作者此时此地的心情,曲折地表现出内心的抑郁和激愤。 5)出示背景:开元二十五年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使至塞上写的就是这次出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使至塞上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24 塞上 教案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29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