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知识二音高和时值.docx
《乐理知识二音高和时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理知识二音高和时值.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乐理知识二音高和时值乐理知识二:音高和时值 1.谱表和谱号 顾名思义,五线谱是用五条线来表示不同的音高。这五条线自下而上,分别称作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两条线之间的空间叫做“间”,也是自下而上,称为一间、二间、三间、四间。音符可以写在线上,也可以写在间上。 这五条线和四个间能够记录九个音高。每向上一格,音就升高一级,比如说,一间比一线高一级,二线又比一间高一级,依此类推。 现在,我们知道了每个音的名称,也知道了用五线谱记录音高的方法,然而C在哪一条线、D在哪一条线呢?换句话来说,五条线只是指出了音高的相对关系,它并没有规定每条线的音高。因此,在每行谱表的左边都要有一个“谱号”,其作用就
2、是指明某一条线的音高,然后我们再根据这条线的音高明确其它各音在谱表上的位置。 谱号共有三种:高音谱号、中音谱号、低音谱号。 高音谱号的中心位置对准二线,规定这条线的音高是小字一组的G。中音谱号的中心对准哪一条线,那条线就是小字一组的C,常见的位置是在三线。低音谱号的两个点夹住四线,规定这条线是小字组的F。当谱表的左端是高音谱号时,叫做“高音谱表”,当谱表的左端是中音谱号或低音谱号时就叫做“中音谱表”或“低音谱表”。之所以使用这些不同的谱号,目的是让谱表能够尽量地覆盖某种乐器或人声的音域,便于读谱。下面是三种谱表与音名的对照关系:高音谱表中音谱表低音谱表 2.加线和八度移动记号 1 上面讲到过,
3、五条线和四个间可以记录九个不同的音高。一旦音域超过这九个音的范畴,就需要用加线。加线在谱表上方时称为“上加线”,自下而上,分别是上加一线、上加二线、上加三线;在谱表下方的加线称为“下加线”,从上到下,分别称为下加一线、下加二线、下加三线。加线的数量在理论上是没有限制的,但使用得太多会增加读谱的困难,在乐谱中通常只用到五条,即上加五线和下加五线。下面是用高音谱表记录的C 大调音阶,音域为两个八度: 当音乐较长时间地活动在谱表之外时,使用加线不太方便,这时可以用八度移动记号“8va”。这个记号写在谱表的上方时,表示在记号指示范围之内的所有音都高一个八度;写在谱表下方时,表示这个范围内的音都低一个八
4、度,如下例: 记谱: 演奏: 3.大谱表 综合上面的几个例子可以看出,每行谱表能够胜任的记谱音域是三个八度左右;但是,有的乐器的音域大大超过了这个范围,比如钢琴的音域达到七个八度以上,并且同时弹奏的音符很多、织体复杂,用一行谱表难以记录,于是就将高音谱表和低音谱表叠置在一起,构成“大谱表”。 高音谱表的下加一线是中央C,低音谱表的上加一线正好也是中央C,合起来之后天衣无缝,实际上变成了十一线谱。大谱表的左端要用一个花括号将两行谱表连在一起,表示这两行谱表在时间上是同时进行的。下例是用大谱表记录的C 大调音阶,音域达四个八度: 用大谱表记谱的乐器有钢琴、竖琴、管风琴、手风琴等。 4.音符和时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乐理 知识 音高 时值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27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