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我找到了春天.docx
《主题二我找到了春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二我找到了春天.docx(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题二我找到了春天主题活动组织与实施: 活动名称:给花宝宝排队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8 和9,正确感知8 和9 的数量。 2.学会将8 个或9 个物体按大小顺序排列。 活动准备: 1.数字8 和9 的大数卡各一张,8 和9 大实物卡各3 张,8 张或9 张一套的花朵大小排序卡,8 张或9 张一套的梯形、三角形大小排序卡,每人一套,长条作业纸每人一张,胶棒每组两个。 2.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目测数群。 出示大实物卡8 或9,请幼儿说说卡片上画着什么,每种物体有几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按数量归类,感知8 和9 的数量,并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以一张8 的实物卡和一张9 的实物卡为标记
2、,请幼儿将自己粘贴的花宝宝或几何图形按8 或9 的数量归类。归类时,引导幼儿说一说,如:8 个花宝宝和8 放在一起,9 和圆形和9 放在一起。 出示8 和9 的数卡,请幼儿帮助数卡找家。 请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一找,看看还有哪些物体是8 个,哪些物体是9 个。 按大小排序。 三、介绍花朵排序卡几几何图形排序卡的操作规则:将花朵和几何图形卡片从最小的排到最大的,再贴到作业纸的底线上。幼儿独立完成8 或9 的排序和粘贴作业。 活动名称:春天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并能完整的演唱歌曲。 2.感受三拍子音乐的节奏。 3.歌唱中表现出轻松、活泼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已进行过“找春天”活动,教师在
3、游戏时间里与幼儿交谈,了解幼儿对春天的认识并进行相应的活动; 2.班级墙饰中与春天有关的画面,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制作课件“春天”。 活动过程: 一、感受 “春天”环境,引出活动的内容 1.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的?” 2.幼儿观看班级里有关春天的画面,教师请幼儿边看边说出其中的内容。 3.提问:“图片里画了些什么?”在幼儿回答时教师可以用歌曲里的语言重复一遍。 4.小结。教师完整念一遍歌词有感情地念儿歌,语速要慢:“青青的杨柳随风飘,小小的燕子飞来了。春天的阳光多温暖,祖国的春天多美好。” 二、学习歌曲“春天” 1.教师完整地演唱歌曲。 2.幼儿学习歌词。 3.幼儿跟随教师学唱
4、歌曲。 4.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 5.请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边演唱边自由地做动作。 三、学唱歌曲。 1.唱歌时突出唱“啦”时的强弱表现。 2.师生共同演唱23 遍。幼儿分组:一组表演动作,一组唱歌,一组幼儿拍手打节奏,三组轮换。 活动延伸: 1.将歌曲录制成磁带投放表演区; 2.尝试用体态摆放花的造型。 活动名称:谁的种子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比较,使幼儿发现和认识不同水果的种子的外形特征。 2.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和表达,并学会用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 3.培养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每人三种水果,碟子,记录表,各种水果小图片,三种水果种子的照片。 2
5、.实物种子、擦手毛巾、切水果的工具。 活动过程: 一、观察并说出种子形态。 小朋友好,今天老师给每一组准备了三种种子。我们先叫它们1 号种子、2 号种子、3号种子。 提问: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这三种种子长得一样吗?,请你再仔细地看一看,比一比,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它们哪里不一样呢? 小结:小朋友刚才已经说过了,1 号种子是咖啡色的,扁扁的,一头圆,一头尖像水滴;2 号种子是黄色的,鼓鼓的,椭圆形的,有一头是尖尖的;3 号种子想小蝌蚪,有一个圆圆的脑袋,有一条细细长长地尾巴。 二、幼儿猜想并进行记录、交流。 1.介绍记录表。 刚才小朋友都观察过了,现在老师给你们透露一个小秘密,这三种种子是三种水
6、果的种子,它们是苹果、金橘和葡萄。你觉得1 号种子是哪个水果的种子你就把水果的图片贴在1 号种子的后面;下面请小朋友把自己的猜想记录下来。 2.幼儿记录猜想,并进行交流。 有谁愿意上来交流一下自己的猜想。 三、幼儿操作并记录结果。 1.介绍操作材料、操作要求。 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样,有的小朋友猜1 号种子是金橘的种子,有的小朋友猜1 号种子是苹果的种子,究竟是谁的种子呢?下面就请小朋友们动手试一试。在操作之前有几个要求: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三种水果,你可以用刀把水果切开来先找找水果的种子在哪里。然后再观察这个水果的种子和几号种子是一样的,最后将记录夹反面的水果图标贴 在小手下面相对应的种子后
7、面。现在就请小朋友把桌子下面的水果拿出来动手试一试。 2幼儿操作验证并进行记录。 四、交流操作结果并进行比较、验证。 1.讲述操作结果。有谁愿意上来交流一下自己的发展。 2.集体记录。 五、游戏谁的种子。 1.出示苹果、葡萄、金橘种子的幻灯片说出是哪种种子并举出相对应种子的卡片;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你将桌子底下的水果卡片拿出来,老师出示哪种种子的图片,你就将相对应的水果卡片找出来,并告诉我是谁的种子。我们来比一比谁找得又快又准。 2.选一种种子种子送到相对应的水果旁边去。 提问:请你在桌上选一碟种子,告诉旁边的小朋友你拿的是谁的种子,它是什么样的?下面就来送种子,你拿的是哪个水果的种
8、子,你就把这碟送到水果旁边。 3.验证结果。 六、认识其他种子。 1.出示其他常见种子的图片,让幼儿说出他们的名字。 今天我们认识了苹果、金橘和葡萄的种子,除了这三种种子,种子还有许多许多,老师带来了一些种子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们认识吗? 2.鼓励幼儿课外继续进行种子的观察和发现。 小朋友,你们真能干!说出了这几种种子的名字。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组多各种各样的种子,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一找,把它们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观察好吗? 活动名称:找春天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找找春天,使幼儿初步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 2.喜欢观察,有好奇心和探索春天变化的欲望。 3.知道春天万物
9、苏醒,激发幼儿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收集反映春天自然景色的照片、图片、图画等。 2.春天在哪里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通过谈话引出主题:找春天。提问: 1.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今天我们到幼儿园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二、基本活动 1.寻找春天: 带幼儿到操场,观察花草、树木。 2.回教室,幼儿讲述自己找到的春天。 幼儿讲述自己在幼儿园里找到的春天 提问:刚才我们在幼儿园里找春天,谁愿意来告诉大家你在哪里找到了春天? 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讲述。 鼓励幼儿拓展经验: 提问:春天到了,你除了看到小草变绿了,柳树发芽了,各种各样的花儿都开了以外,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春天
10、来了? 3.老师引导幼儿从人们的穿着、动植物的变化等春天特有的季节特征中找出春天来了。 4.总结幼儿找到的春天:小朋友们有的看到柳树发芽了,有的看到小草变绿了,有的看到迎春花开了,有的看到蝴蝶飞来了,有的看到我们的衣服穿得越来越少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老师也和小朋友一样喜欢找春天,你们想看看老师找到的春天在哪里吗? 5.介绍老师找到的春天,鼓励幼儿继续找春天 我把我找到的春天用照相机拍下来,用画笔画下来,并布置在“美丽的春天”版面上了,小朋友呆会儿可以去欣赏一下我找到的美丽的春天,大家也可以和老师一样,把你们找到的有关春天的资料布置在这个版面上。 三、结束活动:歌舞表演春天在哪里? 活动名称:
11、春天的电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对春天动植物产生的变化感兴趣。 2积极参加角色扮演,体验伙伴间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的精神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感知故事中电话号码的排列顺序,初步找出其中的规律。 活动准备: 1幼儿画册,配套挂图,配套磁带或光盘。 2相关角色的头饰,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观察表现春天和冬天的两幅图片。 启发幼儿比较两幅图片的不同之处,重点观察人的服装和小河、草地、鸟、花等的变化。 二、新授: 1教师介绍故事名称后,播放配乐故事录音。 2第二次播放故事时,可结合图片,按故事内容的顺序提问: 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你是从哪儿听出来的? 小动物是怎样打电话的?谁给谁打的电
12、话?他说了些什么? 你发现在春天到来时,哪儿变了? 小动物喜欢把自己的新发现告诉小伙伴,你有新发现时能告诉小朋友吗?你怎样告诉他们? 三、提供头饰、电话等道具,指导幼儿分别扮演角色,用打电话的形式表演故事。为减少记电话号码的困难,引导幼儿从这几个电话号码中发现规律,也可以让幼儿自己用数字卡排列电话号码,放到电话机旁。 活动延伸: 将故事磁带和头饰投放在表演区,供幼儿表演,并鼓励幼儿创编故事,丰富情节。 活动名称:好吃的豆芽 活动目标: 1.能观察比较黄豆芽、绿豆芽的不同特征. 2.知道豆芽是蔬菜,很有营养,乐意吃豆芽。 活动准备: 1.黄豆芽、绿豆芽、黄豆、绿豆若干,油豆腐或豆腐若干。 2.炒
13、锅一只,油、盐等调味品适量。 活动过程: 一、洗豆芽。 黄豆芽和绿豆芽混在一起放在盆中,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盆边洗豆芽,一边洗一边讲述豆芽的外形特征:茎是白色的圆柱体,茎下面有条细长的根;有的有两瓣黄豆瓣,有的有两片小绿叶;长有黄豆瓣的豆芽粗,长有小绿叶的豆芽细。 二、分豆芽。 1.讨论:怎样把黄豆芽、绿豆芽分开来? 2.教师根据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进行总结:粗粗的、有豆瓣的叫黄豆芽,细细的、长小绿叶的是绿豆芽。请幼儿将黄豆芽于绿豆芽分开,分别仿在两个盆中。部分幼儿分好豆芽后,协助其他幼儿剪油豆腐果,或用塑料刀把豆腐切成小方块。 三、尝豆芽。 1.教师穿戴厨师衣帽,现场煮豆腐果,豆芽汤,炒绿豆芽
14、。 2.请小朋友品尝。在品尝的过程中,让幼儿谈谈绿豆芽和黄豆芽的味道,交流豆芽的其他吃法。介绍豆芽有丰富的营养,鼓励小朋友乐意吃豆芽。 活动名称:把一样多的放在一起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准确感知8、9 的数量 2.学习将相等数量的物体放在一起,初步建立等量观念 3.培养幼儿能按教师的要求检查自己的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点卡若干、 学具:第一、第二组:制卡纸若干,点子印章12 个 分类盒12 个 3 种实物 第三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剪刀 第四组:填空格作业 第五组:实物图数张。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目测数群。出示图一,“绒板上有几张点卡?看看每张上各有几个点子?”“怎样
15、才能数得对又快呢?先看哪边?有几个?接着数。” 2.按序排卡片。“谁来给点卡排队,想想一样多的点子应该怎样排?”启发幼儿将相等数量的卡片上下摆放。“你是怎样排点卡的?”“为什么红点和蓝点放在一起,绿点和黑点放在一起?”集体小结:红点和蓝点都是8 个,绿点和黑点都是9 个。 二、小组活动 第一组:实物卡排序,匹配点卡。 第二组:实物分类,匹配卡片 第三组:变梯形 第四组:填空格 第五组:找等量 三、活动评价 针对活动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表扬能主动检查自己操作活动的幼儿。 活动名称:春天的花草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折、卷、撕等方法把方形、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的纸做成花朵。 2.能大胆用多种方法表
16、现小草。 活动准备: 1.每张桌子上放上各种色彩和图形的蜡光纸,另有彩纸、白纸或旧年历纸。 2.剪刀、糨糊、彩纸、抹布等,以及多种美工花朵、小草的样品。 活动过程: 一、欣赏各种美工花草作品。 展示多种花草样品。引导幼儿分析它们是用不同的折、卷、剪、撕的方法做成的不同形态的花、草。 二、明确制作要求,幼儿制作。 1.可以任意选择喜欢的图形纸,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折、卷、撕、剪。鼓励幼儿动脑筋把自己喜欢的花草的样子做出来。 2.将折剪好的花朵的底端贴在纸上,再用彩笔添上花茎和叶片,还可以加上蝴蝶、蜜蜂等小虫子。 3.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对个别幼儿提供具体帮助,如让他再看看图书
17、上的花形。只要幼儿做出花瓣和花蕊,不管他用的是什么方法,都应该加以鼓励、肯定。 三、陈列作品,让幼儿共同欣赏有创意的花朵。 活动延伸: 可请幼儿在美工区里继续制作春天的花、草,不断丰富春天的主题墙饰。 活动名称:春天的朋友 活动目标: 1.根据作品内容,帮助幼儿理解蝴蝶、小草、小花等和春天的关系,培养幼儿关心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2.引导幼儿在理解诗歌画面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品的架构特点,练习仿编诗歌。 3.帮助幼儿分析诗歌的感情基调,学习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1.围裙蝴蝶指偶、录音带等。 2.带幼儿参观农科院,举行春游活动等。 活动过程: 一、学习作品 1.活动开始时
18、,教师可以提问方式将幼儿导入文学作品的情境中,如“你有朋友吗?他是谁?”之后,告诉小朋友们春天也有朋友。那么春天的朋友是谁呢?请你们仔细的听一首诗歌,诗歌的题目就叫“春天的朋友”。 2.配乐朗诵诗歌一遍。提问:”谁听出来了,春天的朋友是谁?你听到是个里是怎么说的?“请幼儿在听一遍诗歌,这次老师一边朗诵一遍将围裙穿在身上,拿着蝴蝶指偶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表演。 3.幼儿跟着老师学习诗歌,在幼儿初步掌握诗歌内容后,教师可以用体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分析诗歌的内容,知道该用什么养的预期朗诵。 我们小朋友见到朋友的时候,心情会怎样? 花蝴蝶见到小草、小花和春天的时候,心里也很高兴。那么高兴地时候 怎么样对朋友
19、说话呢?接着要求幼儿在理解诗歌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带着表情联系朗诵诗歌,强调朗诵最后一句花蝴蝶、小草、小花一起说的话时,要提高音量,加重语气。、 4.根据诗歌内容,幼儿编年诗歌,边做模仿动作。教师可请每个小朋友都来做花蝴蝶,一边念儿歌,一边去找朋友,并配以音乐。幼儿可以模仿蝴蝶的动作区握手、讲话,也乐以相互握手临时变换角色。老师以一句“我们飞出去看看还有谁可以做我们的朋友“结束这一活动。 二、寻找“春天的朋友” 1.父子学过的诗歌“春天的朋友”,要求幼儿思考花蝴蝶飞过来看见了小草,飞过去看见了小花。如果花蝴蝶益智飞下去,他还会看见那些“春天的朋友”呢?请小朋友都来做花蝴蝶,大家一起飞到外面去找一
20、找。 2.幼儿到户外自由观察,找找春天里什么花儿开了,什么草绿了,什么树发芽了,人们身上穿的什么衣服。 3.回教室以后,组织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提出问题:“你有没有找到春天的朋友?你找到的朋友是谁呢? 4.幼儿发言以后,让幼儿自由结伴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作细致的观察。 三、仿编诗歌春天的朋友 1.老师和小朋友共同朗诵诗歌,在朗诵时提醒幼儿注意表情和音量的变化。 2.老师示范仿编诗歌。要求幼儿考虑,学做花蝴蝶时为春天找到了许多的朋友,现在怎么样把这些也都编进诗歌去。请小朋友先听老师便。把诗歌中的“小草”和“小花”化成“春风”和“蝌蚪”,变成“花蝴蝶飞走了,和春风握握手;他对春风说:咱俩
21、是朋友。花蝴蝶飞走了,和蝌蚪握握手;他对蝌蚪说:咱俩是朋友。” 3.请幼儿仿编。幼儿变得时候,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幼儿所说物体的形象。幼儿也可以把“花蝴蝶”换成春天里的其他动物。 4.小朋友拿纸和笔任意画出一样春天里的动植物,然后将绘画作品放在活动室四周。布置好春天后,请小朋友扮作花蝴蝶去寻找新的朋友,继续仿编。 5.请两组小朋友扮演蝴蝶,其余小朋友拿着自己画的纸片,举起来扮作各种春天的动植物,玩一玩“春天的朋友”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可边念边做。游戏可交换角色连续进行几次。 6.老师简单小结,提示幼儿“我们都是春天的朋友”,然后结束活动。 活动建议: 本手诗歌可根据不同的季节,变换为“秋天的朋友”、
22、“ 冬天的朋友”以及“夏天的朋友”。 活动名称:风筝飘啊飘 活动目标: 1导幼儿初步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2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运用对称的方式装饰风筝面。 3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每组放有各种彩纸、剪好的几何图形若干、剪刀、彩笔。 活动过程: 一、自由欣赏各种风筝: 1自由欣赏各种风筝。 “哇!这么多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看!” 2儿自由的和同伴交流,教师在旁倾听。 “请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喜欢那个风筝?为什么喜欢它?” 二、引导幼儿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小朋友刚才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风筝,老师这里也有一只我喜欢的风筝。 1示一只图案对称的风筝。 你们觉得它怎么样? 2导幼儿感受这只风筝
23、的左边和右边的形状和图案都是一样的。 请小朋友看看这只风筝左边的翅膀和右边的翅膀,你发现了什么?翅膀上的图案呢? 三、幼儿讨论如何装饰风筝面: “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也来做一只漂亮的风筝好吗?” 1师出示制作好的风筝面,请幼儿比较怎样装饰可能最好看。 你最喜欢哪只风筝?为什么? 怎样才能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四、制作风筝面: “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彩纸、彩笔剪出各种漂亮的图形把自己的风筝装饰的最漂亮。” 活动名称:图形娃娃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8、9,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引导幼儿观察物体数量的差异。 活动准备: 教具:情境图,绿色大圆 咖啡色长方形 橘黄色三角形 数字8、9,教学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主题 找到 春天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2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