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社会公德.docx
《为什么需要社会公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什么需要社会公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为什么需要社会公德为什么需要社会公德 公共秩序需要公德、公共交往需要公德、公共环境需要公德、公共政治需要公德 一、原因 因为当今社会道德不断堕落,在法律管辖不到的地方,道德底线不断被突破。 而这种突破,使原本维系社会的体系被打破,造成社会关系的某些紊乱。因而需要建立更好的公德,形成良好的风尚。 公共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必然反映。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人们之间的各种交流、交易、交往活动更加频繁,人们在社会交往与社会生活的交流中,分享社会公共资源带来的便利和物质与精神上的享受。当然,人们参与公共生活,在获得许多利益的同时,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摩擦和矛盾。这样,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
2、产生了一种愿望,希望以社会的力量和公众的名义制订人们行动的规则,以保障公共秩序协调有序。社会对大家共同认可、愿意遵守并约定俗成的公约加以明确并倡导,就形成了社会公德。列宁曾经把社会公德描述为“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在列宁的这段话里,揭示了社会公德的这样一些特征:它是人们长期“知道的”,是“起码的”,是“行为守则”。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社会公德给出这样的定义:“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指出“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
3、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可见,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的全体公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同时还涵盖了在公共生活中如何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要求。许多社会公共生活的规范,凝聚着人类在解决公共生活领域实际问题时的智慧,不仅是中国,而且是全人类“多少个世纪以来”形成的,表现出比较强的继承性和普适性。但是,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伴随着解决现实公共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需要,而增添富有时代特征和
4、要求的新的内容。 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公德,正是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吸收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并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并且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机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其中,“文明礼貌、助人为乐”,体现的是人与人层面上的关系;“爱护公物、遵纪守法”,体现的是人与社会层面上的关系;“保护环境”,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层面上的关系o当然,社会公德的规范还比较宏观,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才能够更明确而具体地指导和规范人们在公共场所和社会
5、生活中的行为。比如,“文明礼貌”,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举止文明、谈吐得体、礼貌谦让、女士优先、尊重他人、尊师爱生,等等;“助人为乐”,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团结互助、扶弱帮困、乐行善举、见义勇为、扶老携幼,等等;“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也都可以列举出很多具体的规范细则。正是宏观的原则和微观的细则,构成了社会公德规范的体系,指导和规范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有序地生活,保障了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合法权益,提高了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生活质量。 人们需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除了基于上述对它的重要意义的理性认识之外,也是从实践中看到它的重要功能作用。社会公德的作用在于解决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社
6、会对其成员的要求与其实际行为之间的差距,引导社会成员自觉遵循公德要求,认真改进自身的不足,以适应社会公共生活的需要。 我们知道,缺乏共识和遵守的规范,会导致处于不同社会群体的行动主体在处理道德问题时,根据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道德规范行事。那样的话,社会道德就可能只是纸上的规范,而起不到对行为的真正的约束和规范的作用。社会公德维持良好的公共秩序,化解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利益冲突和交往摩擦,使不同利益群体和个人能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各显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人们的各种权利与义务得到相应的保障。由于社会公德是不同群体和不同领域人群所共同认可的普遍的道德规范,是社会普遍接受的、公正合理的道德规范,
7、体现了社会的道德共识,从而更易于为社会成员所自觉遵守,进而保障社会的正常秩序。 对社会公德的“自觉遵守”的意思是,社会成员不是出于违背公德会遭到社会舆论谴责的惧怕,也不是出于对训诫的畏惧,而是发自内心的奉行和践履;“自觉遵守”不仅表现为对社会公德的价值认同,以及对正确与错误的判断和评价,而且表示了对遵守社会公德的感情上的接纳和对于荣辱的体验;“自觉遵守”是把道德价值的说理性与评判性相结合,把社会约束与自身自觉相结合;“自觉遵守”对道德行为的发生具有导向作用,对现代社会道德生活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所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需要社会成员具有公
8、德意识。所谓公德意识,就是公民在人际交往与社会活动中自愿并主动地履行和遵守社会公德的理念和情感。公德意识的有无与强弱,既直接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集中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公德意识的培养与社会公德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公德意识的存在与发展必定受到社会公德的影响和制约o一方面,遵守社会公德是培养公德意识的基础。社会公德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道德规范,是引导公德意识,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应当遵守的规则,是发展并完善社会公民健康人格的重要动力o没有对社会公德的长期体验与自觉遵守,公德意识就失去了培育的基础和环境。另一方面,良好的公德意识又是社会公德建设的社会心理基础,是社会公德发
9、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公德意识的基本功能在于培育超半个人利益之上的为公意识,是无须监督下的自觉自愿对社会公德的遵守。因而,在建设社会公德的同时,需要格外注重对公德意识的培植。 公德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o在道德主体公德意识的形成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学习,形成对社会公德的认知。通过对社会道德活动中的社会公德相关知识和规范进行认知和体验,可以逐步形成其公德判断意识与是非评价标准。其次,要培育社会公德情感。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是认知、情感、行动之间的关系。意思是,光有认知是不够的,在认知基础上还需要有情感的支持,才可能有正确的行动。在今天的社会公德实践中要培养以遵守社会
10、公德为荣、以违背社会公德为耻的情感,正确地进行道德行为与活动的选择和判断。再次,要磨炼自己的意志。注意用自省和慎独等修身养性的方法,培育道德意志,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不断抵御不良因素的诱惑,自觉地、主动地选择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通过经常性的道德行为,体验遵守社会公德的乐趣,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总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需要不断地强化、不断地巩固,这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德方面经过反复的知、信、 意、行而逐步向上的锤炼过程,是在社会生活与人际交往中经过反复的锻炼,激励起社会成员心中向善热情的、自治自律意识的实践过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人际交往的频繁与人们社会活动的与日俱增,
11、社会公德与人们的公德意识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断强化公德意识。 社会公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是适应社会和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特殊且广泛的社会作用。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1.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场所正常秩序和安定环境、维护现实社会生活的最低准则,是人们现实社会生活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2.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社会公德发挥着维护现实的稳定、公道、扬
12、善惩恶的功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起着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和精神感召作用。社会公德的这种作用体现在:一方面肯定、维护和促进一切有利于或有助于社会和个人生存、发展和完善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否定、抑制和阻止一切有碍于或有害于社会和个人生存、发展和完善的思想和行为。这主要是通过社会公德的规范方式来促进社会和个人弃恶扬善,扶正祛邪,从而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非强制性地调节和规范着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言论和行动,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宥效地为满足社会与社会成员的需要服务。 3.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石和支柱之一,社会公德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稳
13、定而深刻、广泛而持久。社会道德又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从人们实践社会公德的自觉程度和普及程度,可以看出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因此,如果社会公德遭到了践踏和破坏,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就可能会瓦解,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也将被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就不可能真正搞好。社会的精神文明当然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但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的道德风尚通常是衡量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整个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一种反映和体现。因为,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总是先从社会风尚中表现出来。总之,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进行的基础,是现代社会必须高扬的基本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为什么 需要 社会公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26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