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抗生素的使用原则.docx
《临床抗生素的使用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抗生素的使用原则.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临床抗生素的使用原则1.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只能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所有抗生素仅用于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不用抗生素。虽然近十年来,许多学者报导了大量的大环内酯类非抗菌作用,如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胃肠道神经源性运动障碍、胆囊结石等,但由于其易诱导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应十分谨慎地对待这些新用途,原则上不予利用。 尽早确立病原菌诊断 病原菌检查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临床上许多感染性疾病可以通过经验性治疗治愈,但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感染、不同的医疗单位,致病菌种类、构成、药物敏感性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为了找到敏感的抗生素,及
2、时地控制感染,就应当及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力争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正确采集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以期获得用药的科学依据。一旦获得培养结果,则应参考试验结果、临床用药效果等调整用药方案,进行目标治疗。 针对性经验治疗 在未获得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前或病情不允许耽误的情况下,应尽快判断感染性质,可进行针对性的经验治疗。对轻型的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用一般抗生素;对医院感染或严重感染、难治性感染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致病菌及耐药情况,选用覆盖面广、抗菌活性强及安全性好的杀菌剂,可以联合用药。对导致脏器功能不全、危及生命的感染所应用的抗生素应覆盖革兰氏阳性球菌、革
3、兰氏阴性杆菌、厌氧菌、真菌。 结合临床评价细菌培养与药敏结果的意义 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尽快判断经验性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以便参照“培养+药敏”的结果有针对性地选用作用强的敏感抗生素。无感染表现的阳性结果多无意义,应排除污染菌、正常菌群和寄殖菌的可能。 选用作用强,在感染部位浓度高的抗生素 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患者的疾病状况 基础疾病种类、病情严重程度、病理、生理、免疫功能状况等。 药物的有效性 包括抗生素的抗菌谱,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特点,药效学特点及不良反应等。 本地区、医疗机构、病区细菌耐药状况 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 给药途径 应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及药代动力学特点决定给药途径,轻症感
4、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 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以窄谱、不良反应少、价廉者优先。 其它 药物的相互作用、供应等。 要注意及时更换抗生素 要根据临床疗效或微生物检查结果来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所用的抗生素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后,就可根据临床疗效来判断所用抗生素的有效性。 要有合理的治疗终点或疗程 一般感染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继续用药23天,就可终止抗感染治疗;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如结核病等。 要重视必要的综合治疗 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人体免疫力的重要性,过分依赖抗生素的功效而忽视人体内在因素常是抗生素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抗生素 使用 原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25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