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与应试策.docx
《中考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与应试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与应试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与应试策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一) 记叙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1、文章体裁? 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 说明文、 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与文章中心表述? 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格式:什么人做什么事;什么东西怎么样 文章中心格式:此文记叙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按时间划分 按地点划分 按事情发展过程 总
2、分总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核心人物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 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核心人物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作者情感 9、记叙顺序及作用? 顺叙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0、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 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
3、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1、写作手法及作用? 拟人手法 作用:赋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夸张手法 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象征手法 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 对比手法 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衬托手法 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 性格、思想、感情等。 讽刺手法 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 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欲扬先抑 作
4、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 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前后照应 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设悬念 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10)以小见大 、联想与想象 12、修辞方法及作用 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 动的效果。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设问
5、: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3、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加点词语含义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 找出 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加点词语的作用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4、句子含义? 、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要联系文章的中心内容。 在理解句子的含义时要联系文章的中心内容,思考句子后面是否有省略的言外之意。 、理解句子深层含义,要抓住修辞方法,思考其运用的效果或目的。 运用特定的修辞方法,都有其一定的效果和目的。所以,我们在理解句子深层含义时一定要抓住修辞方法,思考其运用的效果或目的。 、 理解句子的
6、含义,要联系文章的社会背景、人物的身份和思想,思考作者在句 子中想要告诉读者哪些信息。 、.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 、.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有些句子的含义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顾及全篇, 才能理解句子的含义。 、联系实际,通过联想来理解。 、从比喻、象征意义中去理解。 注意: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15、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分析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要从两个方面去分析: A、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承上启下 为后文作铺垫、打伏笔照应前文 B、内容上:一般与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在
7、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相结合。 16、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17、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0、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1、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对环境的描写:A、自然环境描写又叫环境描写 B、社会环境描写 22、 环境描写的作用: A、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B、社会环境 交代背景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突出人物性格 衬托人物
8、心情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23、散文种类?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 24、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25、小说三要素? 人物、环境、情节 26、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7、题目的作用: A、概括内容 B、揭示主题 C、提示线索 D、题目本身能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 2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3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说
9、明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一、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 般 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二、说明的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打比方:将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现代文 阅读 解题 技巧 应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23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