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杠杆与机械效率专题.docx
《中考物理 杠杆与机械效率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 杠杆与机械效率专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物理 杠杆与机械效率专题中考物理 杠杆与机械效率专题 一、复习目标:理解杠杆原理,学会利用杠杆平衡原理解决问题;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学会正确计算机械效率。 二、知识储备: 1.杠杆是指:驱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_,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_;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_,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_。 2.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 3.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_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_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是_杠杆。 4.定滑轮不省力是因为: 动滑轮省力是因为: . 5、在力学中,功的定义是: 做功包含两个必要的因素分别是 和 ,计算功的公式W= 。克服重力做功的公式为
2、W= ,克服阻力做功的公式为W= 。 5.在运动学中,速度定义为: ,公式: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此类似,功率定义为: ,公式: ,功率描述 。 6.对于简单机械来说,提升重物时,克服_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实际拉力做的功为_.那么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可写作=_. 7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 , , 。 8.使用滑轮组提重物时,若忽略滑轮和轴之间的摩擦以及绳重,则重物和动滑轮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的力就等于总重量的几分之一,即F=(G物+G轮)n。因此判断用力情况的关键是弄清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总重。 三、典例解析: 例1、 画出下列图中所示的杠杆的力臂。 F2F2OF1 OF F21
3、FF11AB乙丙F2 甲丁F2Ol2lF2F1 F1l21l2Ol lF121F1F1ABl2l1乙丙F2甲丁2.如图13-4-3所示,O是杠杆的支点,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跟杠杆始终保持垂直的力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则 A.杠杆始终是省力的 B.杠杆始终是费力的 C.杠杆始终是等力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图13-4-3 3.如图13-4-4所示,等臂杠杆两端各挂一个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铝块,杠杆平衡,若将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杠杆将 图13-4-4 A.仍平衡 B.左端下沉 C.右端下沉 D.无法判定 4.某工人将木头一头抬起,另一头支在地上,在匀速上抬的过程中,
4、该人所用的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那么力的大小将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保持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5.二个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铝球,挂于轻质杠杆两端,当支点O位于某处时,杠杆平衡,如图12-4-5所示。现将两球慢慢浸没在水中后,要想使杠杆平衡,下述支点O的移动情况中正确的是 图13-4-5 A.向铜球侧移动 B.向铝球侧移动 C.不需要移动 D.无法判断 6.一个质量是60 kg的工人在工作台上粉刷楼房外侧,如图13-4-6所示,上端固定在楼顶,如果动滑轮的质量是2.5 kg,工作台的质量是7.5 kg,涂料和其他工具的质量是20 kg,当他用力使工作台匀速下落时,绳重和摩擦不计,拉
5、力应该为_N。 图13-4-6 7.画出渔民扳鱼网的杠杆示意图。 图13-4-7 8.如图13-4-7中,动力臂80 cm,阻力臂2 m,当人作用力是200 N时,鱼网及鱼总重多少?。 9.如图13-4-8所示是一弯曲的杠杆,O是支点,OB=CA=4 cm,OC=3 cm。在B点挂一重物G=10 N,在A点加一力,要使杠杆平衡,力F最小值为多大? 1、简单的有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计算 例1:用如图1所示滑轮组将重6102N的物体匀速提高2m,拉力所做的功为2103J,所用的时间为20s。求: 有用功;拉力的功率;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跟踪练习:1、如图1是伍实同学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的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物理 杠杆与机械效率专题 中考 物理 杠杆 机械效率 专题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23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