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二 身边的化学物质.docx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二 身边的化学物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二 身边的化学物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二 身边的化学物质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二 身边的化学物质 练习 一、选择题 1、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实验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则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A一种化合物 B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D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2、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可乐饮料 B加碘食盐 C蒸馏水 D玻璃钢 3、以下常见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硫酸钾 B尿素CO(NH2)2 C磷酸二氢铵 D磷酸钙Ca3(PO4)2 4、下列各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由物质分类知识可知,属于同类物质的一组是 A红磷、医用酒精、甲烷 B加碘盐、纯碱、石灰水 C食醋、氧气、酱油 D海
2、水、糖水、雨水 5、小军用右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了乙、丙、丁下列关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 B C D 甲 常见的合金 常见营养素 常见的盐 乙、丙、丁 不锈钢、焊锡、生铁 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 食盐、纯碱、高锰酸钾 甲 乙 丙 丁 常见的干燥剂 石灰石、浓硫酸、生石灰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撤盐,可以加加速冰雪融化 B、硝酸铵溶于水制成的冰袋可用于给发烧病人降温 C、碳酸钙可作补钙剂 D、厨房洗涤剂有溶解油污的作用 7、用一种试剂就能把NaCl、NH4Cl、Na2SO4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A、AgNO3溶液 B、NaOH溶液 C、BaCl2
3、溶液 D、Ba(OH)2溶液 8、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超临界CO2流体性质特殊,因此,与干冰的化学组成不同 CO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 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 超临界CO2流体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 A. B. C. D. 9、下列可用于验证铜、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一组药品是 Cu、Zn、FeSO4溶液 Cu、Fe、ZnSO4溶液 Zn、FeSO4溶液、CuSO4溶液 Fe、CuSO4溶液、ZnSO4溶液 A、 B、 C、 D、 10、某同学想用实
4、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Cl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C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D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二、填空题 11、下列各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CaO,Na2O,CO2,CuO S,C,P,CuO2,MgCl2,Na2SO4,KNO3 HCl,H2O,H2SO4,HNO3 这四种物质依次是: 这四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的物质,颜色为绿色,该物质的名称是 。 12、下图“五连环”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
5、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请回答: 选择氧气、铁、二氧化碳、氧化钙、稀硫酸、烧碱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钙中的五种物质,将其化学式分别填入对应的环内。 “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3、图A中的两个圆分别表示CaC03和Na2C03的有关信息,两圆重叠的区域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相似点),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表示它们的独有特征(不同点)。请你在图下横线上填写与图B、图C中的(1)、(2)、(3)、(4)处相适应的内容(每处只要求填一点)。 14、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题外,其余各小题均用序号填空) 序 号 物 质 化学式 醋酸 CH3COO
6、H 水 H2O 熟石灰 Ca2 纯碱 Na2CO3 表中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 利用表中的物质作为反应物,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电解水 制取氢氧化钠 若要测定纯碱溶液的酸碱度,选用下列选项中 。 无色酚酞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 pH试纸 15、商代的司母戊方鼎标志着我国在3000多年前青器铸造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西汉时期,我国首开“湿法炼铜”之先河,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已有“曾青得铁化为铜”的记载。试回答下列问题; 青铜属于 “湿法炼铜”的原理可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上述化学反应属于 反应。 16、为了获得人类生活和发展需要的各种物质,并更好地利
7、用这些物质,化学家们通常按照某种标准,将众多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根据你学过的初中化学知识,按照物质的组成,将空气、硫酸铵、石墨、铜、氢气、纯碱、氧化镁、烧碱、乙醇、食盐水进行分类。(要求用框图的形式表示,层次分明,分类精细。 三、实验与探究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了工业“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后,知道: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 能否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中制取NaHCO3的过程呢? 如图16是该学习小组进行模拟实验时所用到的部分主要装置。已知浓氨水遇生石灰会产生大量的NH3。 接a b 浓氨水 稀盐酸 尾 弹簧夹 气 处 理 装 置石灰石 有孔塑料隔板 饱和N
8、aHCO3溶液 生石灰 饱和NaCl溶液 A B C D 图16 请回答下列问题: 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塞紧带长颈漏斗的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 ,说明装置不漏气。 D是连接在装置A与装置C之间的气体净化装置,进气口是 ,D的作用是除去_气体。 实验时先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较多的NH3(溶液显碱性),再通入足量的CO2,其原因是_。(填写序号) 使CO2更易被吸收 NH3比CO2更易制取 CO2的密度比NH3大 用_的方法将生成的NaHCO3晶体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利用“侯氏制碱法”在实验室可以制取NaHCO3 。
9、18、实验室里某小组正在探究一个问题。根据设计方案,小英向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她又用滴管连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 酚酞溶液遇酸、碱溶液能显示不同颜色吗? 酸和碱溶液能发生反应吗? 大家对小英得到的无色溶液继续探究。小斌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小亮认为溶质有两种,它们是_。同学们根据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后,一致认为小亮的观点是正确的。请你补填下表的空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少许反应后的 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 方案二:取少许反应后的 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 小亮的观点正确
10、 请你和全组同学一起分析以下问题。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1所示。从粒子的角度具体分析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 锌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从粒子的角度具体分析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原因是_。 通过以上分析,揭示出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 四、计算 19、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合金、火箭和飞机制造业,世界上大部分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威海是一座滨海城市,海岸线长达1000 km,海水资源丰富。某校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家乡附近海水中镁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称取海水100kg,然后再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干燥、称量后得到沉淀质量见下表。(重复实验三次)。 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二 身边的化学物质 中考 化学 专题 复习 身边 化学物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22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