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探究活动找春天.docx
《中班主题探究活动找春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主题探究活动找春天.docx(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班主题探究活动找春天中班主题探究活动找春天 目 录 一、主题的说明 二、主题教育目标的预设 三、主题思考网络的预设 四、主题活动网络的预设 五、主题探究计划的预设、周活动计划 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七、主题探究活动展开与生成 八、主题探究活动完成网络 九、主题活动的评价与反思 十、主题探究活动的资料超市 一、主题的说明 春寒料峭之时,万花开放之始,不知不觉中,我们聆听到春天的脚步声声,刚刚还在欣赏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美景,阵阵微风拂过后,便又捎来了春姑娘千树万树花儿开的讯息,这是春在欢呼,这是春在召唤。 伴着这春的气息,我们设计了了“找春天”这一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以他们独有
2、的方式去结识树朋友,花朋友、云朋友、风朋友,用朋友的目光感受朋友、理解朋友、关心照顾大自然的一切。春天是美丽的,树花风云是迷人的,幼儿与自然交融,让他们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得到发展。 二、主题教育目标的预设 1、情感目标: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加深幼儿对春天的认识,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态度目标:激发幼儿积极参加活动的兴趣,通过自身的实践等活动体验春天的变化,萌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3、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及人们的各种活动. 4、能力目标: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5、技能目标:鼓励幼儿大胆的运用多种方式自
3、由的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 三、主题思考网络的预设: 国际劳动妇女节 植树节 植物 蝌蚪 放风筝 迎春花 桃花 柳树 花 草 树木 动物 燕子 找春天 春天的活动 春游 节 日 2 四、主题活动网络: 1、自然区摆放迎春花、桃花、柳条等插枝,供幼儿观察欣赏。 2、手工:制作桃花、柳树等 1、请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幼儿去公园或郊外游玩,观赏春天的美丽景色。 2、请家长帮助幼儿认识社区中各种花、草、树木的名称。 1、要求幼儿按时到园,不迟到,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2、生活中有意识的培养幼儿有条理的做事能力。 1、春姑娘 2、桃树下的小白
4、兔 3、小鸟喳喳叫 4、春雨的色彩 1、抱树 1、 郊游 2、 报春 3、 千纸鹤 2、小青蛙开运动会 1、10以内的单、双数 2、学习2、3的相邻数 3、学习4、5的相邻数 4、学习6、7、8、9的相邻数 1、 醒来了 2、 长出来了 3、 草长在哪里 1、 春游 2、放风筝 3 五、主题探究计划的预设、周活动计划 1、 整体计划:主题探究进程的预设 4 谈话活动:春天都有哪些特征?人们有哪些活动? 收集春天的有关资料 资料整理:整理图书、收集到的资料。 领域教学: 1、 语言活动 2、 艺术活动 3、 社会活动 4、 科学活动 5、 健康活动 有关主题活动的幼儿作品的展示 主题探究活动反思
5、 2、周计划预设表 第一周教育活动计划 主 题 找 春 天 本周重点 家长工作 时 间 晨间活动 早读活动 学习活动 周 一 周 二 周 三 周 四 周 五 周 六 户外活动 餐前准备 生活活动 学习活动 户外活动 离园活动 5 第二周教育活动计划 主 题 找 春 天 本周重点 家长工作 时 间 晨间活动 早读活动 学习活动 周 一 周 二 周 三 周 四 周 五 周 六 户外活动 餐前准备 生活活动 学习活动 户外活动 离园活动 6 第三周教育活动计划 主 题 找 春 天 本周重点 家长工作 时 间 晨间活动 早读活动 学习活动 周 一 周 二 周 三 周 四 周 五 周 六 户外活动 餐前
6、准备 生活活动 学习活动 户外活动 离园活动 7 第四周教育活动计划 主 题 找 春 天 本周重点 家长工作 时 间 晨间活动 早读活动 学习活动 周 一 周 二 周 三 周 四 周 五 周 六 户外活动 餐前准备 生活活动 学习活动 户外活动 离园活动 8 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1、环境创设: 室内: 主墙:师生共同绘制图文并茂的主题思考网络 2、活动区: 美工区: 准备足够的彩纸、绘画纸、笔、剪刀、胶水,供幼儿在区域活动时尽可能的进行一些与主题有关的活动,如制作迎春花、桃花、千纸鹤等材料,供幼儿自由制作,用幼儿的作品布置活动室。 语言区:与环境布置的内容相结合,请幼儿在直观图片资料的启发下
7、,进一步观察、了解并表述人们及动植物在春天的各种变化及活动; 自然区:养殖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丰富自然角饲养的内容,将幼儿种植植物的小器皿上贴上名字,放置在自然角,让幼儿自己管理,每天观察,画出生长过程。 图书区:投放与主题有关的图书。 3、家长参与: 利用双休日,带幼儿去公园,植物园或郊外游玩,观赏春天的美丽景色,并将拍的照片带到幼儿园,布置成墙饰供幼儿互相看一看,谈一谈。 儿观察周围社区,看一看社区环境的卫生,绿化情况,设计制作一些不踩草坪、不摘花,爱护小树苗等标志,提醒人们注意保护环境。 宣传红眼病、腮腺炎、流鼻血等春天常见病的有关知识,帮助幼儿了解一些保健常识。 帮助幼儿认识社区中
8、各种花、草、树木的名称。 协助幼儿饲养小动物,观察其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9 七、主题探究活动的展开与生成 活动一 科学活动春游 活动二 音乐活动郊游 活动三 科学活动醒来了 活动四 计算活动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五 艺术活动报春 活动六 综合活动放风筝 活动七 体育活动抱树 活动八 语言活动春姑娘 活动九 计算活动2、3的相邻数 活动十 语言活动桃树下的小白兔 活动十一 科学活动长出来了 活动十二 科学活动草长在哪里 活动十三 艺术活动千纸鹤 活动十四 计算活动4、5的相邻数 活动十五 语言活动小鸟喳喳叫 活动十六 散文欣赏春雨的色彩 活动十七 体育活动小青蛙开运动会 活动十八 计算活动6、
9、7、8、9的相邻数 10 活动一:科学活动春游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集体春游的乐趣。 2、培养幼儿细致地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带领幼儿外出春游,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春季的景色,鼓励幼儿大胆描述春天的主要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春天的相关知识与体验。 2、幼儿设计路线图的材料。 3、公布春游计划,邀请家长志愿者参加活动。 4、幼儿园、家长和幼儿一起做好春游的准备工作。 活动过程: 1、 指导幼儿分组制订春游计划,讨论春游中要注意的问题。 2、 各小组交流,教师与幼儿一起评出最佳的春游路线图。 3、 按照幼儿制订的路线图,组织春游。 4、让幼儿自由观察大自然的
10、变化,看看小草,闻闻花香,找找树芽,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春天的变化。 5、春游后,指导幼儿尝试用较流畅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描述春天的特征。 6、教师与幼儿一起,用春游采集的野花、小草等装扮活动室,让春天走进活动室。 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画出春天的主要特征及人们的活动,尝试用明快的色调表现春天的美丽。 11 活动延伸与生成: 活动观察记录表 活动内容: 活动形式: 幼儿表征: 活动地点: 参加人数: 被观察幼儿: 记录者: 活动反思 12 活动二:音乐活动郊游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打击乐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运用打击乐器表达音乐不同情绪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演奏,
11、学习正确使用乐器,感受音乐的欢快与优美。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歌曲郊游。 2、铃鼓、碰铃、响板、双响筒等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演唱,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歌曲的结构和情绪。 2、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进行表演,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 3、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引导幼儿互相讨论:用什么乐器演奏?怎样演奏? 、按照讨论的方案,幼儿自由进行演奏练习。 、教师结合幼儿的表现进行指导,提醒注意幼儿节奏正确。 4、采取不同的形式,师幼共同演奏,体验合作演奏的快乐。如: 、教师指挥,幼儿演奏。 、幼儿指挥,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奏。 、一部分幼儿表演,一部分幼儿用乐器伴奏。 13 活动延
12、伸与生成 活动观察记录表 活动内容 活动形式 幼儿表征 活动地点 参加人数 被观察幼儿 记录者 活动反思 14 活动三:语言活动醒来了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春天里小动物的喜爱与好奇,萌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帮助幼儿记住故事主要情节,简单了解几种常见动物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或课件,小鱼、青蛙、小蜜蜂的活动教具,幼儿操作卡片。 2、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以动作扮演或声音模仿以及请幼儿猜的有趣形式,引出故事的主要角色。 2、提问:小鱼、小青蛙和小蜜蜂冬天到哪里去了?春天来了,它们会干什么?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
13、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讲故事,提问:故事里都有哪些动物?小动物在什么季节醒来了?为什么?让幼儿知道有的动物冬天要冬眠,春天来到了,它们就醒来了。 4、教师利用挂图和活动教具,有条件的可运用媒体课件,请幼儿欣赏故事,并请幼儿学说小动物之间的对话或表演故事。 5、请幼儿运用操作卡片,启发幼儿思考,春天还有哪些小动物也醒来了?它们又是怎样的?幼儿可相互讨论。 6、可根据故事内容,师幼儿共同布置“醒来的春天”画面,进行张贴。 15 活动延伸与生成: 活动观察记录表: 活动内容: 活动形式: 幼儿表征: 活动地点: 参加人数: 被观察幼儿: 记录者: 活动反思: 16 活动四:计算活动区别10 以内
14、的单双数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知道能配成对的数是双数,剩一个不能配对的数 是单数,感知其特征。 2、能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学会两个两个地数数。 3、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1、准备教具:10以内单双数示意图卡 2、每个人10个圆点卡片。 活动过程: 1、运用操作感知法,将圆片两两配对,认识并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 2、通过看图感知,教师出示示意图卡,幼儿说出单双数,进一步感知单双数。进一步感知单双数的主要特征,训练幼儿快速辨认单双数的能力。 3、做游戏;找朋友。 通过游戏复习巩固10以内单双数,并学习两个两个地数数 游戏 找朋友 幼儿手持10以内任意一数字卡,再音乐的伴奏下,单
15、数找单数,双数找双数,然后两人拉起手作为好朋友。 游戏 接龙计数 教师与幼儿轮流逐一接数,教师数的数是单数,幼儿数的数是双数,还可两幼儿一组接数。 17 活动延伸与生成 活动观察记录表 活动内容: 活动形式: 幼儿表征: 活动反思 活动地点: 参加人数: 被观察幼儿: 记录人: 18 活动五:艺术活动报春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音乐表演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 3、引导幼儿通过演唱歌曲,掌握三拍子的节奏特点,了解布谷鸟的相关知识,知道它是一种候鸟。 活动准备: 1、 歌曲磁带报春。 2、 有关布谷鸟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活动过程: 1、 教师以猜谜语的方式引出歌曲,请幼儿
16、倾听。 2、 与幼儿共同讨论:歌曲中是什么小鸟在报春?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知道的有关布 谷鸟的经验。 3、利用图片或影像资料让幼儿了解布谷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知道它是一种候鸟。 4、再次欣赏歌曲,教师、幼儿用多种方式感受歌曲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5、采用不同方式学唱歌曲,鼓励幼儿为歌曲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体验表演的乐趣。 19 活动延伸与生成: 活动内容: 活动形式: 活动观察记录表: 活动地点: 被观察幼儿: 参加人数: 记录人: 活动反思: 20 活动六:综合活动放风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放风筝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合作培养能力,发展幼儿的倾听及理解能力。
17、3、练习走、跑交替地协调奔跑动作,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放风筝。 活动准备: 1、请家长配合,为幼儿带来各式风筝若干,悬挂在活动室。 2、事先选好平坦安全的场地。 3、放风筝的散文配图。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自由欣赏已布置好的风筝,相互交流看到的风筝的外形是怎样的。 2、教师简单介绍风筝的外形基本特征:左右对称,保持平衡。知道放风筝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活动。 3、出示散文配图,教师朗诵散文,请幼儿倾听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4、引起幼儿放风筝的兴趣,请幼儿自由结伴,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 5、师幼一起到场地上放风筝,教师示范放风筝的方法,请幼儿尝试自己放风筝,提醒幼儿注意奔跑时的安全。 6、开展放风筝的比
18、赛,比一比谁的风筝飞得高。活动结束后,幼儿说说活动中的感受,体验活动的快乐。 7、在生活活动中,可请幼儿继续欣赏散文放风筝,并可多次开展放风筝的活动。 21 活动延伸与生成: 活动观察记录: 活动内容: 活动形式: 幼儿表征: 活动地点: 参加人数: 被观察幼儿: 记录者: 活动反思: 22 活动七:体育游戏抱树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 2、发展幼儿动作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选择有树的场地。 活动过程: 1、学习儿歌:春天到,真热闹,我把大树抱一抱。你也抱,我也抱,看看谁能抱得到。 2、根据树的棵数确定幼儿参加的组数,每组幼儿人数要比树多一个。游戏开始,每人抱一棵树,一人无
19、树站在中间,大家一起念儿歌,念完最后一句后,赶紧交换大树,剩下无树可抱的人,站在中间重新等待机会。 活动规则: 1、必须等念完儿歌后,才能互换大树。 2、两次没有抱到大树的幼儿,到场外换人。进行35次后,换人进行。 23 活动延伸与生成: 活动观察记录: 活动内容: 活动形式: 幼儿表征: 活动地点: 参加人数: 被观察幼儿: 记录者: 活动反思: 24 活动八:语言活动春姑娘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能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朗诵诗歌,尝试根据诗歌句式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 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班 主题 探究 活动 春天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21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