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ppt课件.ppt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ppt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对应学生用书第50页)美国农业部(USDA)称,2010年中国购买了创纪录的14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较此前预估增加20%,成为继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后美国农产品的第三大出口市场,主要是大宗农产品,例如大豆、干酒糟和谷物等。,尝试探究: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美国的农业生产布局有何显著特点?,答案:美国本土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平原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对应学生用书第50页)一、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
2、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二、学习目标1理解美国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掌握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的最主要特征、农业带的分布及其成因。3了解美国保护农业的政策、法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途径。4通过对美国农业的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应学生用书第5051页),(对应学生用书第5154页)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条件有: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条件有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其他区位因素有农业和工业基础、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风俗习惯、土地租金等。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
3、变的。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则发展变化较快。,续表,【例1】如图为某国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1)写出数字代表的地形区名称:_,_。(2)气候类型为_,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有_、_和_,该区气候对当地农业的有利影响是_。(3)地区的地形对本区农业的有利影响是_。(4)来自极地的冷气流为何能长驱直入影响地区?,解析:图中经度数向东逐渐变小,所以为西经度。根据图中跨的西经度范围和地形剖面状况,可以判断图示大陆为北美大陆。再根据图示的纬度数,最后得出图示剖面属于美国的地形剖面图。美国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西部是以落基山脉为主体的高大山系,东部为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为中央
4、大平原。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的机械耕作和大规模经营,这里具有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水热条件较好,适宜发展种植业,如小麦、玉米、棉花和亚热带作物的种植等。图中地处36.5N的大陆西岸,应为地中海气候。中部平原开阔平坦,贯通南北,冬季极地冷气流可长驱直入影响本地区。,答案:(1)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地(2)地中海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水热条件好,宜于发展种植业(3)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耕作和大规模经营(4)中部平原开阔平坦,贯通南北。,【针对训练1】如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读图,回答问题:,(1)
5、分析三地发展粮食生产共同的自然条件优势。(2)列表比较A、C两地在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上的差异。,解析: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A为三江平原,B为珠江三角洲,C为太湖平原,上述三地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应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归纳回答。A地为三江平原,地处中温带,农作物一年一熟,主要种植春小麦、甜菜等;C地为太湖平原,地处亚热带,农作物一年两熟,主要种植水稻、冬小麦、油菜等。,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水热配合较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2)如下表,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2.美国的主要农业带及发展条件,中国东北
6、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及其影响,【例2】读图,回答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处的农业带名称:A_,B_,C_,D_,E_,F_,G_。(2)小麦带属于_气候,水果和灌溉农业带属于_气候。(3)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好处是_。(4)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不到全国人口的3%,却成为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其原因是_。,解析:结合地形和气候条件记忆美国农业带分布,并理解其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好处。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少而出口农产品多,主要是因为美国地广人稀,且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答案:(1)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带水果和灌溉农业带亚热带作物带(2)温带大陆性地中海(3)充分地利
7、用了自然资源的优势,更好地应用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4)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地广人稀,【针对训练2】粮食生产和粮食贸易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读图,回答问题:,(1)把字母A填在美国春小麦产区内,把字母B填在美国玉米产区内。(2)我国最主要的大豆产区是在我国三大平原中的_平原。(3)以下小麦产区中,属于春小麦产区的是(双选题)()A加拿大中南部小麦区B澳大利亚东南部小麦区C阿根廷拉普拉塔平原小麦区D俄罗斯伏尔加河顿河流域小麦区(4)从图中可以反映出美国的农业特点是()A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B农业一体化C农业高度机械化D农业集约化(5)乳畜带分布于东北部及五大湖一带的
8、原因是什么?,解析:春小麦与冬小麦的区别在于:春小麦是当年春天播种、秋天收割,故分布纬度较高;冬小麦是上一年秋季播种,越冬后第二年初夏收割,一般分布在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图中农业带的分布,反映了美国农业生产的最突出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乳畜带分布于美国东北部和五大湖区,是因为该地纬度较高,气候湿冷,无霜期短,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同时该地区位于东北部工业区,城市众多,市场需求量大。,答案:(1)略(注意春小麦在北部)。(2)东北(3)AD(4)A(5)该地纬度较高,气候湿冷,无霜期短,不适宜粮食作物生长,利于牧草的生长;靠近东北部工业区,城市众多,市场广阔。,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具体措
9、施(1)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2)制定了一系列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政策、法规和计划,推广了大量农业新技术,采取了许多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对策措施。,“处方”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是指农场主在购买化肥农药之前,必须请农业技术人员到现场勘查,根据农作物的长势和病虫害的程度,结合用地规模,开出施用化肥、农药的处方,农场主按处方购买一定数量的化肥、农药。生态农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是根据生态学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类型,它的本质是依靠提高生物能的转化率,转化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再循环利
10、用率,以生物有机质来提高农业产量,从而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农业产出。生态农业的最大优势在于减少污染,降低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农业在肥料的利用上,不是大规模投施化肥,而是使用粪肥和绿肥,这样避免了土壤的酸化、板结及环境污染,做到了秸秆还田,补偿了土壤有机质肥力,维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这样的农业就是有机农业。精确农业指的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连续数据采集传感器(CDS)、遥感(RS)、变率处理设备(VRT)和决策支持系统(DSS)等现代技术,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
11、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2政策法规(1)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2)保护性耕作,【例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目前农业部在北方13个省份重点推广保护性耕作法。即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种好庄稼,深耕地”的传统耕作习惯正在被逐步取代。材料二图中M地是我国最先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试验的地区。在总结M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N地也开始推广这种耕作方法。,材料三实行“保护性耕作法”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
12、资料。,(1)地形区名称:M_,N_。(2)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优点有哪些?(3)推广“保护性耕作法”以后,对缓解当地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积极作用?(4)为了切实保护好该地的农业生态环境,你还有哪些建议?,解析:通过比较材料三的表格中的内容,可分析归纳出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优点,如保持土壤水分,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增加大气湿度等。上述两平原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风力侵蚀作用强烈,发展农业时,由于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盐碱化问题,推广“保护性耕作法”后,可使这些问题减轻。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风沙灾害严重,水资源短缺,土壤盐碱化等都影响农业生产,所以合理化建议应针
13、对这些方面提出。,答案:(1)河套平原宁夏平原(2)保持土壤水分;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大气湿度;减少空气污染等。(3)减少灌溉用水量,从而减轻土壤盐碱化的程度;增加土壤湿润程度,增加土壤抗风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4)大力造林种草,防风挡沙;禁止乱采滥挖现象;合理灌溉,做到有灌有排,排灌结合,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方式。,农业布局特点分析农业布局必须因地制宜,在不同区域存在自然条件的差异,同一区域内部同样差别较大,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而言,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形成专业化生产基地;山区适宜发展林牧业、水果种植业、畜牧业等;水资源丰富地区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气候相对干
14、旱区应该从育林、护草,改善生态,适当发展畜牧业角度考虑;城镇周边地区应该布局面向城镇市场的蔬菜种植业、观光农业等。,【针对训练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图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甲、乙两区域中的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2)举例说明图中A、B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3)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4)图中甲区域农业的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5)借鉴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经验,谈谈我国发展粮
15、食生产可采取哪些措施。(不少于3点),解析:以区域地图为背景,考查我国农作物的分布、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等内容。解题的关键是确定甲、乙两区域。由图中的经纬度可知:甲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乙为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然后再根据各自的农业生产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1)见下表,(2)问题:湖泊面积萎缩(强调湿地破坏严重)。措施:退耕还湖,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等。(3)低温、冻害(热量条件差)。措施: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4)热量条件优越;劳动力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精耕细作。(5)要因地制宜,充分
16、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要加快商品粮基地建设;进一步增大科技投入;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国家政策要扶持粮食生产,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应学生用书第55页)【图表解读】1教材图2-17美国本土地形,据图分析:(1)美国本土的地形特征怎样?(2)美国西部的高山、高原区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特点?(3)美国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区有何特点?(4)美国中部平原有何特点?对气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1)地势东西高、中间低。东部是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是宽阔的中央大平原,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脉。(2)是由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相碰撞,美洲板块受挤压上拱形成的。形成年代晚,山脉海拔较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区域 农业 可持续发展 美国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21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