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理论新编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族理论新编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民族理论新编资料中国民族理论新编 . 2 名词解释:. 2 1.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 . 2 2.民族同化:民族在交往过程中,丧失自己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 2 3.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喜好、习尚和禁忌,它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礼节和生产诸方面,是民族文化的反映,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 2 4.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问题的总认识。它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方法上。 . 2 5.宗教
2、: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人的社会意识、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面对自然、社会与人生时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感觉,是社会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歪曲的反映。 . 2 6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又包括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一个发展、三个关系。 . 2 7.心理认同: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相同的心理特质,包括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认同心理和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心理。 . 2 8.民族融合: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消失。 . 2 9.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3、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驶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 2 简答题 . 2 1.什么是民族?民族有哪些共同特征? . 2 2.什么是民族问题?民族问题具有哪些特征? . 2 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 2 4.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是什么? . 3 5.最初的民族何时形成?如何形成? . 3 6.什么是民族同化?民族同化有哪两种基本类型? . 3 7.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 3 8.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 3 9.民族理论作为一门
4、独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与内容是什么? . 3 10.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 3 1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主要有哪三种类型? . 3 12.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的内涵是什么? . 4 论述题 . 4 1.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基本内容和含义。 . 4 2.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4 3.为什么民族的消亡比经济、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 4 4.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 5 5.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发展差距长期存在的表现和原因。 . 5 6.为什么说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 . 6 1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 名
5、词解释: 1.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 2.民族同化:民族在交往过程中,丧失自己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3.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喜好、习尚和禁忌,它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礼节和生产诸方面,是民族文化的反映,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4.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问题的总认识。它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方法上。 5.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人的社会意识、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面对自然、社会与
6、人生时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感觉,是社会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歪曲的反映。 6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又包括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一个发展、三个关系。 7.心理认同: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相同的心理特质,包括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认同心理和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心理。 8.民族融合: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消失。 9.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驶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是马克思主义
7、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简答题 1.什么是民族?民族有哪些共同特征? 答:民族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共同特征:共同历史渊源;共同生产方式;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认同。 2.什么是民族问题?民族问题具有哪些特征? 答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又包括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一个发展、三个关系。特点: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重要性。 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其本质特征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民族和谐。 民族平等是指不同民族在相互联系与交往中,处于同等地位,具有同样的权力;各民族
8、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地位、权利、利益的平等。 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的联合。 民族互助是各民族在平等团结的基础上,为了共同的利益和奋斗目标,相互支持、2 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民族和谐是指在各民族间存在着特点的差异和文化的多样性基础上,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和实现,各民族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协调发展,各民族特点和文化受到尊重,各民族相处和睦,关系融洽。 4.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是什么? 答: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一方面少数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另一方面其他民族要尊重这种自由和国家保障这种自由。 5.最初的民
9、族何时形成?如何形成? 答: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末期进入阶级社会时形成的。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从氏族解体到民族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原始社会末期有三个重要的过渡和城乡分离同时展开,民族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6.什么是民族同化?民族同化有哪两种基本类型? 答:民族在交往过程中,丧失自己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有两种类型:自然同化,即民族在长期交往相处中,在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互相影响下,一方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情况下接受另一方民族的特征,改变自己民族特征而变成另一方民族的现象;强迫同化,即用强制手段就是凭借暴力和特权来实现民
10、族同类化的社会现象。 7.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 8.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一是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地区改革和建设中有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二是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三是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坚持民族平等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条件;四是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 9.民族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与内容是什么? 答:研究对象:是以客观存在的特定事物、现象、规律为研究对象;是以对这些事
11、物、现象的运动规律或特定规律的发展轨迹以及在此认识基础上提出解决这种事物、现象等的矛盾为其研究的内容和根本任务 10.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答:自然根源:民族差异是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民族差异主要指民族特征、特点的不同。社会根源:因社会制度、人的行为而导致的民族问题的原因,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的性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民族政策,是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之一。 1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主要有哪三种类型? 答: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如西藏自治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一个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包括其他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而建立的,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是维吾尔族的
12、聚居区,但其中包括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等民族聚居区;这些少数民族也分别3 以其聚居区为基础,建立了相应行政地位的自治地方。 以两个或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如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这说明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它可以使大聚居的民族和小聚居的民族,人口多的民族和人口少的民族,都能充分享受到民族自治权利。 12.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的内涵是什么? 答: “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就是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SH会上来,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共同繁荣发展,就是
13、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民族工作主题最基本的内涵是凝聚智慧,集中力量,促进发展,推动繁荣。 论述题 1.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基本内容和含义。 答:基本内容:主张坚持一切民族的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拥有任何特权;主张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平等,并对少数民族的权利给予更多保护;主张通过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铲除导致民族不平等的社会根源来实现各民族真正的平等;主张民族平等不仅表现在政治法律上,还应体现在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真实的社会关系;主张实现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民族联
14、合、民族发展的有机统一。含义:作为权利主体的各民族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作为法律客体的各民族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到同等对待和保护;在社会生活中对少数民族的权利在一些方面实施特殊保护,特别是在发展方面给予特殊帮助。 2.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答:由历史情况所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政治认同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由现实情况所决定的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的政治形式和一般原则;中国选择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理论
15、的发展创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历史和现实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必须依法行事。 3.为什么民族的消亡比经济、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答:民族消亡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民族消亡是民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历史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民族发展的
16、最高阶段和最终结果。民族消亡只有在阶级消亡、国家消亡之后才能实现,即,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才能实现民族消亡。民族消亡这一自然历史过程的根本动因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这一物质4 力量。民族消亡是民族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历史规律。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文明、制度、精神、生态文明高度发达,各民族高度繁荣发展,是各民族走向融合的必经途径和基本条件。 4.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答: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切实落实全面建设小康SH会的各项战略任务,使民族地区面貌得到更快、更大的改变,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各族人民。
17、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地区发展的全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 加快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的步伐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切实抓好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族聚居地区加快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重视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改革开放是促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加快发展的动力。改革是民族地区摆脱贫困、加快发展的思想前提条件。改革开发需要持续推进 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民族地区改革开放步伐 推进西部大开发,把握好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的契机 国家大力扶持,加快发展多渠道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
18、族地区的资金投入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策支持 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坚持自力更生努力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要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发展的内在活力因地制宜,用好国家的政策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 5.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发展差距长期存在的表现和原因。 答: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的表现: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是两个密切相关但内涵又不尽相同的概念:民族特点主要指的是民族实体的自身特征;民族差异则是基于民族特点而表现出来的民族间的差别。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长期存在,并且表现在民族构成
19、诸要素上,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1经济生活方式不同; 2民族文化生活不同; 3风俗习惯不同; 4心理素质不同; 5宗教信仰不同。总之,民族特点、民族差异是随着民族的发展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一种自然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存在,并有着不同的表现内容与形式。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差异长期存在,主要表现在民族属性差异将长期存在。民族发展差距存在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形成了历史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社会进步最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最明显的发展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这一发展过程极具不平衡性,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依然明显,这突出地
20、表现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和不平衡性。1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2民族地区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落后; 3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偏低; 4民族地区地方财政困难。总的来说,我国民族地区面临加快经济社会发5 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突出矛盾,实现民族地区同国内其他地区协调发展,特别是缩小同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任务繁重而艰巨。民族特点、民族差异长期存在的原因1是由民族实体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决定的; 2是由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3受社会现实条件制约。这是由民族的特性及其发展规律决定的。一方面,民族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
21、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民族特点长期存在也与社会主义的民族政策有关。历史的原因、现实的国情和民族地区的实际,都决定了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发展差距。1历史原因决定了各民族发展存在差距;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民族发展差距的长期存在; 3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决定了民族发展差距将长期存在。 6.为什么说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 答: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力量。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地区改革和建设中有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培养
22、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坚持民族平等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条件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 这是振兴民族地区经济的需要。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加速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不仅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需要。能不能把握住时机,把民族地区的经济搞得快一些,关键要靠党的政策引导,要靠人才。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能够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的生产力,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其次,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
23、需要。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制定并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实施和完善这一重要制度的关键在于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在解决民族问题上,在处理民族地区局部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关系上,在维护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还会使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从而更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拥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第三,这是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政治局面的需要。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处理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要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搞改革开放,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是不行的。而要处理好民族问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必须要有得力的干部去做工作。就民族地区来说,必须要有一支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通过他们的工作,把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凝聚在一起,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团结一心,步调一致,保持稳定,维护统一。 6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17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