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docx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1、“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 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 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2、广义的“文化”包括哪几个层次? 答:物态文化人加工自然而成的各种器物,如衣食住行,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制度文化人类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规范和社会组织,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如法律、婚姻、家族、经济、宗教。 行为文化人在社会实践尤其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如民风、民俗。 心态文化通过人类实践尤其是意识活动的长期积累
2、而培养起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以及思维方式。这其中又包括着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方面。所谓社会心理是指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未经加工,是大众心态。而社会意识形态则是指那些对社会心理经过加工、升华形成的,受制度、物态影响并通过典籍固定、流传下来的精神状态。 6、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是传统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理解、接受的一种形态,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桥梁,也是世界其他文化背景中的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窗口。 7、论述中国艺术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a.阳刚之美就是壮美,其特点是显得伟大、雄伟、壮丽、威武、坚强。阳刚之美能引起人的愉快、崇高、振奋等情感。青铜器
3、的纹饰、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打击乐演奏的音乐等主要体现阳刚之美。 b.阴柔之美就是秀美。其特点是让人觉得娇柔小巧,感到优美或秀丽。原始彩陶的造型和纹饰、园林的建筑和布局、行书和草书的线条都体现出阴柔之美。有些优秀的艺术品,同时包融有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美术艺术的最高意境是壮美和柔美的融合。无论是原始社会敬畏的龙凤画,还是先秦时期威武的兵战画,无不反映了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特色。都是阳刚壮美和阴柔优美的融合。然后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还表现在书法艺术中,汉字本已是中国文化的一大奇观,书法汉字的中国书法更是传统文化的奇葩。具有独特的风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刚柔与书法之风骨,刚柔理论渗透与书法中,其特
4、点是刚中寓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草书即有“矫若惊龙”之著称。篆书即是柔韧之中见刚劲的典范。 中国古代艺术所体现出来的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有其历史根源,那就是阳刚之美受儒家思想影响,阴柔之美受道家思想影响。 8、如何发扬古代艺术,论述古代艺术的现代价值 发扬:首先,保持艺术的民族性不能夜郎自大;不能因为本民族艺术曾滋养过他民族文化而藐视他民族文化。其次,保持民族性不能无视他民族艺术精华,吸收他民族艺术精华也不是将民族个性消解。只要各民族间的交往存在,艺术的交流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艺术的民族性只有在与他民族的交往中,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美丽并不断改变自己的舞姿,才真正具有魅力。对待西方艺术
5、、西方文明既不必咬牙切齿,也不必趋之若骛。西方各种艺术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济世良药。只有站在本民族及他民族前辈两个肩膀上,才能成为当代艺术的巨人。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艺术欣赏者,不仅要对本民族的艺术传统进行选择,对他民族的艺术也必须用我们的量规加以规范、选择。 价值: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人们高雅的审美情趣。艺术是人们认识与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其目的在于认识生活,反映生活,并创造生活。要实现艺术的这种目的,就必须能够欣赏艺术,而艺术美在培养与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方面,具有现实美不可比拟的作用,因为艺术美比现实美更集中、更强烈、更动人,因而更富感染力。艺术美使人们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对美的要求不断
6、变化,而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审美需求的变化又促使艺术美的创造与欣赏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正是在这种互为主客体的交互作用与发展中,艺术的目的才得以实现。 培养、丰富、完善人的高尚情操,净化人的灵魂。高尚的、健康的感情是人的精神完美的重要条件和标志。而艺术美对于培养和丰富人的高尚情感具有独特的作用。美的艺术品无不渗透着艺术家的感情,寄托着他的爱憎。艺术美的情感内容,对于培养人的精神之美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激发人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与科学不同,科学诉诸理智,它对事物的认识不增不减。而艺术诉诸感觉,引起人们对美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在对艺术美的感受中,人们就会发挥想象的力量,完善、补充,丰富,甚至改变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化 概论 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17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