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笔记资料.docx
《中国教育史笔记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史笔记资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教育史笔记资料 第一篇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 第一节 教育起源与学校萌芽的传说 一、教育的起源 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及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有: 1.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没有阶级性,除了年龄、性别和初步的社会分工引起的差别外,没有阶级的界限。 2.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因此其基本内容为:传授生产劳动技能、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等。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
2、、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二、古代学校的萌芽 时间与历史条件: 我国的学校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是: 1.由于青铜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有了剩余,贫富差别、脑力劳动分工初步出现,使一部分人得以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 2.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3.文字的产生为日益繁复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的积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造成了产生学校的现实需要。 原始学校的形态 1.舜、虞时期:萌芽庠 庠是我国学校教育最初的形态,标志着我国教育的萌生。 2.夏朝:雏形序、校 3.商朝发展时期,较为完备庠、序、学、瞽宗 第二节 西周的教育制度 官
3、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西周,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 西周建立了两大系统的学校,即国学和乡学。“国学”是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的,设在天子、诸侯所在的都城;乡学是按照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 “国学”又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高在王宫内。大学设在都城过郊。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 家庭教育:父母就是幼儿最初的教师。当时重男轻女的现象非常严重。女子在社会上和家庭里都没有地位,也没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第三节 “六艺”教育 六艺:夏、商
4、、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礼”,后世称之为周礼,包括周代的典章制度和以孝、悌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以及各种礼仪。“乐”包括歌咏、舞蹈 和演奏乐器等。“礼”和“乐”密切配合,“礼”是外在的政治原则、道德行为规范,是其思想行为准则,具有强制性。“乐”则陶冶人的感情,使强制性的礼转化 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射”即拉弓射箭的技术。“御”即驾驭战车的技能。“书”是读书、写字。“数”计数。“六艺”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 第一节 私人讲学的兴起 一、私学兴起的原因 1.封建私有制促进了奴隶制解体, “学在官府”的垄断形式失
5、去了原有的经济支柱和政治依据。 2.原在周王宫里的一批有文化知识的人,失去了原来的地位和职守,把原来秘藏于官府中的典籍文物、礼器乐器带到了民间。出现了“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 3.养士之风盛行,进一步促进了私学的发展。 二、私学兴起的意义 1.私学使学校从官府中解放出来,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教育过程与政治活动有所分离,教师成为独立的职业; 2.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发生了紧密的联系; 3.扩大了教育对象,培养了各类人才; 4.私学的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方面有辉煌的成就,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贡献,为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第二节 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一、
6、养士之风盛行 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大量奴隶的人身得到解放,扩大了士阶层的来源。诸侯国之间争雄加剧,士阶层成为各方争相利用的重要力量,因之养士之风大盛。想成为士就要拜师求学,这就促进了私学的在发展。 二、百家争鸣 私学在教学时各自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社会理想、伦理观念等,形成不同的思想体系,发展成为不同的学派,各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我们常称之为“诸子百家”。 各家各派之间因立场和解决社会问题上方法的不同,相互斗争,相互批评,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百家争鸣”中教育始终是中心问题之一。不同的学派往往就是不同的教育团体;各家各派又因对教育在社会改造和人性改造等方面作用的不同认识而相互辨论。因此
7、,“百家争鸣”必然推动教育实践的活跃、教育思想的繁荣、教育理论的发展。 三、私学发展 战国时期,各家各派都重视教育活动,都不同程度的开展教育活动。在各家之中,儒、墨、道、法影响最大。四家之中,儒、墨更被称为“显学”,这不仅因为 这两家的学说影响大,也因为这两家教育活动的规模大。道家和法家虽然在理论上不重视教育,但为了扩大学说的影响,也都有授徒讲学活动。 第三节 齐国的稷下学宫 一、性质特点 1.性质: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稷下学宫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始终不改变养士、用士的基本目的。从其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 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演变而成的教
8、育机构,它保持了充分尊重士人之讲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其教学与学术自由,体现出私学的性质。 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 2.特点: 学术自由, 待遇优厚,政治、物质。 二、历史意义: 促进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 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它所独创的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育才与咨政为一体的职能模式,自由讲学和自由听讲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办学方针,尊重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都显示了它的成功之处。 留给后人的思考:稷下学宫尊重贤士,尊重学术,其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
9、功却未带来齐国政治的成功。 第四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 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思学的创始人。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的人,在文化教育上的贡献主要有两个:第一,编定六经,整理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典集;第二,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一、孔子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 1.“仁”的思想 把“仁”视作最高的道德规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 “德政”;另外一个是“忠恕”。 2.“礼”的思想 “礼”是就政治而言的,集中表现在“正名”思想中。君臣和父子都应严格恪守各自的名分和尊卑长幼的次序要求统
10、治者提倡礼教。 二、孔子论教育的作用 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他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通过文化教育工作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当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 同时,孔子还阐述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庶、富、发展教育事业。 2.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作用 孔子承认人的成长教育起了决定作用, “性相近,习相远”。 不是教育万能论者。 三、论教育对象 孔子认为教育对象应当“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 孔子“有教无类”的提
11、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不仅把教育扩展到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四、论教育目的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可见孔子教育的目的是仕途,要培养的是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五、孔子的教学思想 教学内容 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他特别注重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 教学方法论 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三个过程:学思行 1.因材施教 解决教学中统
12、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实现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掌握学生的特点。 2.启发诱导 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间的矛盾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教学前务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3.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由博返约 解决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的矛盾,或者说解决知识的广博与专一的矛盾。 知识要广,但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 六、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道德教育内容 “仁
13、”是最高的道德概念。其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大体是以“孝悌”为本,以“礼”为规范,以“忠恕”为一贯,以“中庸”为准则。此外还提倡智、勇、信、义等道德。 道德教育原则 1.立志乐道 “立志”就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找到前进的动力;“乐道”就是要要决心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政治信心心甘情愿为之奉献。 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远大理想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政治理想与物质享受的关系。能经受磨练,有恒心。 2.克己内省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他把这称之为“克已”。 积极开展主观的思想分析活动,强调自觉地进行思想监督,把被动遵守变成为内在的自觉要求,而不
14、受外来强加的限制,他把这种主观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内省。 3.身体力行 道德的认识与道德行为问题。孔子强调的是道德的行动,他提倡身体力行,言行一致。 4.改过迁善 在处理过失和改过的关系方面,孔子强调改过,他把道德修养过程也看作是改过迁善的过程。 七、关于教师的论述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教师要尽职尽责 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 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 教学相长。 第五节 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思孟学派。研究孟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是孟子一书。孟子在政治上的主要主张是劝说统治者施行“仁政”。 一、教育的理论基础: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生来就是
15、善的,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君子和庶人的区别就在于使保存还是丧失这种“善性”,仁、义、礼、智等道德观 念,就发源于先天就有的恻隐之心、休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但是由于后天接触的环境不同,有人因各种物欲影响,失去其善性,从而为恶。 二、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教育的作用 1.从“性善论”出发,孟子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的境地。相反,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善端”受到破坏,就会成为小人、恶人。因此,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
16、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2.从“仁政”观点出发,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是“行仁政”、“得民心”。他认为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是教育。 教育的目的 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 四、理想人格 孟子,他提出“大丈夫”的理想人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首先,“大丈夫”有高尚的气节。 其次,“大丈夫”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 培养理想人格的途径主要靠内心修养,大致有以下几条:
17、 1.持志养气。孟子所说的,“持志”就是坚持崇高的志向,一个人有了志向与追求就会有相应的“气”精神状态,志、气是互为因果的。 2.动心忍性。就是指意志锻炼,尤其是在逆境中的磨练。 3.存心养性。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善端,要形成实实在在的善性善行要靠存养和扩充。存养的障碍来自人的耳目之欲。要扩充善端就要寡欲,要发挥理性的作用。 4.反求诸已。当你的行动未得到对方的回应时,就应当首先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然后对人做得更到家。凡是必须严于律己,时时反省。 五、教学思想 孟子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强调个体认知中的自觉性。 1.深造自得 孟子,认为
18、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既然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在我心中,那么只有自求自得,才能深入心通,心有所得,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2.盈科而进 就是指教学和学习的过程要有步骤,循序渐进。 3.教亦多术 教学方法有很多种,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 4.专心致志 孟子重视学习的专心致志,反对三心二意。他认为,人们在学习上的差异取决于其在学习过程中专心致志与否,而不是在于天资的高低。 赠言: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 第六节 荀子的教育
19、思想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是战国未期赵国人,儒家荀卿学派的代表人物,研究荀子教育思想最可靠的材料是现存的荀子,共 32 篇,大部分为荀况本人所著。 一、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性伪之分” 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它完全排除任何后天人为的因素。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而后天习得者为“伪”。人的本性是恶的,而人的善德是后天习得的。 “性伪之合” 性与伪是有区别甚至对立的,但是二者也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通过化性起伪实现性伪之合。 “化性起伪”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环境的作用,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
20、的共同结果。 二、教育目的 统一的时代需要,理法兼治的政治思想,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理法的“贤能之士”。他把当时的儒者分为几个层次:俗儒、雅儒、大儒。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以已知推未知,自如应对新事物,自如地治理好国家。教育应当以大儒为培养目标。 三、教育内容 诗书礼乐春秋, “五经”为教育内容,以礼为重点。“礼”是荀子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荀子认为:礼是一切事物的绳墨和一切行为的规范,。 四、教学方法 荀况:“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荀子认为闻见、知、行,每个阶段都具有充分的意义,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 闻见 学习的起点、
21、基础和知识的来源,但是又是有缺陷的,首先,感官不能把握整体与规律,其次,感官常因主客观因素影响而产生错觉。 知 学习而善于运用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就能自如的应对事物的变化。 第一,“兼陈万物而中悬衡”。 第二,“虚一而静”,“心”是藏与虚、两与一、动与静的统一。 心能接受来自外界的知识;但又不能让已有知识成为成见,妨碍接受新知识。心能辨别差异,同时兼知多种事物;但心一旦专注于此物,就不能被他物干扰思绪。心始终在活动着,但又不能让无关思考的活动扰乱正常的思绪。 行 行就是知识的实践,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 五、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教师参与治理国家是通过一个中
22、介实现的,那就是他的施教。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荀况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 第七节 墨家的教育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是两个最著名的学派。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他出生贫民,是小工业者,同情下层人民,自称其学说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其思想以兼爱、非攻为核心,以尚贤、节用为基本点。研究墨翟和墨家派的资料主要就是墨子。 一、论教育作用 墨家主张通过教育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在他看来可以通过教育使天下人“知义”,从 而实现社会的完善。这就是教育的社会作用。 墨子阐述了环境和教育对人性形成的影响,在他看来,先天的人性就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教育史 笔记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17019.html